文/許億
蘇貞昌成了國民黨的取款機
因為「萊豬」(即含瘦肉精美豬)議題,國民黨和民進党進行了「武鬥」和「文鬥」。
武鬥指的是上周國民黨民代在阻止蘇貞昌做執政報告的時候丟了豬內臟,還在街頭發動「秋鬥」遊行。而文鬥呢,則是通過對蘇貞昌的質詢,使其露出破綻。儘管蘇貞昌是律師性格,向來好辯,但言多必失。
這天,輪到蔣萬安質詢蘇貞昌。按照臺灣民意機構內議事的規矩,民代問,官員答,而不許官員反問民代,也就是所謂的「反質詢」。
但蘇貞昌是不管這些的,何況面對的是蔣萬安。蔣萬安是國民黨的「政治金童」,往近一點說,也是下一屆臺北市長參選的大熱人選。所以蘇貞昌本身就有點針對蔣萬安。
當然,蔣萬安畢竟從政時間不及蘇貞昌,經驗不如蘇貞昌老練。再加上蔣萬安性格溫和,反應不夠迅速,所以蘇貞昌為了羞辱蔣萬安,常常不顧官員不能「反質詢」的要求,會突然反問蔣萬安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使蔣猝不及防。打擊國民黨的「政治金童」,也是蘇貞昌在綠營裡引以為豪的成績,能為其墊高將來的政治道路。
蔣萬安問,進口「萊豬」是不是有考慮臺灣豬農的利益?因為有屏東的豬農向其抱怨。
蘇貞昌馬上就反問,屏東是其老家,豬農都熟,問蔣萬安說是哪一家向他投訴。
蔣萬安確實被問住了,愣了幾秒鐘。回答,這個不能說,因為擔心民進黨會報復。
蘇貞昌馬上得意洋洋地說,豬農都支持他,他還去臺灣的豬肉製品公司信功實業,信功的董事長還是你們國民黨的「中常委」,也支持他。
綠營的媒體於是都拿蔣萬安愣了幾秒大做文章,說其屈服於蘇貞昌,甚至在蔣萬安愣住的當下,在場的「綠委」以哄堂大笑羞辱蔣萬安。但沒有想到,被蘇貞昌提到的信功實業連夜發表聲明,表達自己從未支持過「萊豬」政策。信功董事長還說,當時他人在大陸,知道蘇貞昌要來,特地吩咐自己的兒子,要小心應對,要全程攝像,不要被其拿住把柄,哪裡想到千防萬防,還是被蘇貞昌拿來說事。
此事一下子激起公憤。蘇貞昌馬上回應硬拗,說沒有說信功支持進口「萊豬」,而是支持他們鼓勵臺灣豬出口的政策。但這哪裡是硬拗就能平息的事情,事情越鬧越大,連蔡英文都不得不出來為蘇貞昌緩頰。進口「萊豬」實際就是蔡英文的政策,蘇貞昌不過是為蔡英文背鍋而已,如今反「萊豬」議題越演越烈,蔡英文想不出來也不行了。
一事未平一事又起,信功發表聲明打臉蘇貞昌後,次日,屏東消防單位就跑去檢查信功,「恐嚇」意味濃厚。這一下算是真的激起民意反彈,畢竟過去一些偏向民進黨的群眾也不見得這種一語不和「查水錶」的作為。當年民進黨反對國民黨的種種惡行,如今民進黨有樣學樣,而且有過之無不及。
屏東是蘇貞昌老家,縣長是民進黨的潘孟安。當日,他是陪同蘇貞昌一起去的信功,蘇貞昌如今深陷輿論風波中,焦頭爛額之際,潘孟安發文說,這段時間以來,蘇跟整個團隊一定承受巨大壓力。但此刻他想為蘇貞昌送上支持的溫暖,這時候不出手何時出手。屏東的政府人員於是發聲辯解,稱檢查是因為有人檢舉,但後來證明,檢舉的資料全是假的。
信功是臺灣知名的肉類製品公司,在當年臺灣飽受「口蹄疫」之累時,信功還能憑著自己紮實的運營能力將臺灣豬銷售到以挑剔著稱的日本。沒想到辛苦幾十年,被蘇貞昌一句話差點給砸了牌子。
有人說,蘇貞昌如果不特別指出信功的董事長就是國民黨「中常委」,那麼明目張胆地把事情往政治上引的話,信功估計也能忍忍就算了。這個事情歸根結底就是蘇貞昌性格所致:不但信口雌黃,還往往得理不饒人,將人直逼到死角,當然很容易激起反彈。
前有蘇貞昌的發言人丁怡銘為了打擊柯文哲,栽贓臺北的某家牛肉店用「萊牛」,引發眾怒後被迫辭職下臺,還被民眾檢舉其造謠。後有綠營的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先後栽贓島內超市Costco和家樂福銷售「萊牛」,造成惡劣影響。沒有想到,蘇貞昌自己也跳了下來,造謠信功支持「萊豬」。
國民黨的林為洲4日赴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報案,稱蘇貞昌在備詢時「說謊、散放假訊息」,所謂信功實業很支持「萊豬」進口政策,觸犯《社會秩序維護法》,也觸犯《食安法》中的散發影響食安的不實訊息,要求警政單位秉公處理。
民進黨政府剛剛以發表「假新聞」為由關掉中天電視臺,現在自己的執政一把手卻公然發布謠言,也真是蠻打臉的。而且蘇貞昌剛剛為丁怡銘造謠的事情再三道歉,可是一轉身,自己也造謠生事,可見,他哪裡是為造謠道歉,不過以道歉脫身而已。
「美麗島」電子報的董事長吳子嘉一直說蘇貞昌水平很低,他做行政負責人會很快搞垮民進黨政府。結果,今年因為臺灣防疫成功的緣故,使蘇貞昌上半年逃過一劫,人們關注在疫情上面,沒去注意蘇貞昌有沒有鬧出什麼笑話。
之前,綠營一直在傳讓蘇貞昌下臺的傳言。蔡英文公開力挺以後,使傳言暫時消停了一下子,而此刻,蘇貞昌的所作所為,恐怕就算綠營的人也支持不下去了。於是有記者再問蔡英文,蔡答:目前沒有換蘇的考慮。
媒體就解讀道,注意點不是在「換蘇」,而是這個「目前」是多久。
當然,對於國民黨而言,蘇貞昌暫時不下臺,可能是極大的好事。光是一個進口「萊豬」的議題,已經使蔡英文和蘇貞昌的民調進入或即將進入交叉點。
民進黨不敢得罪美國,不敢在「萊豬」上面做更多管理與限制。但隨著話題的延燒,民進黨政府不作為,民間的業者只好自己出來自救。於是有近八成的業者聯名籤署拒絕「萊豬」。
這些業者的無奈之舉,卻被蘇貞昌屬下的官員稱,正好為政府解套。
自己無能也就算了,居然還能厚顏無恥到因為把麻煩甩給了業者而慶幸。當然,臺灣真沒有業者進口「萊豬」的話,這豈能滿足美國一心想把「萊豬」賣給臺灣的希望?而這又能符合民進黨政府打算討好美國的預期嗎?
民進黨想對臺北故宮下手
多家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據傳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行政機構直接下屬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文化部門,也就是臺北故宮會從島內的二級機關降級成三級機關。報導說,還有人建議改制後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
關於這些傳聞,已有部分獲得證實。島內文化部門負責人李永得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承認,確實正在研究調整故宮的組織。他說,故宮身為博物館,卻以「部會」形式存在,這在過去是政治考慮,是全世界獨一無二;這次組織改造是回歸專業討論,才會出現是不是重新考慮故宮組織的議題,他希望大家從專業角度討論故宮改制。
李永得這個人,能做臺灣的文化負責人,可以想見臺灣的文化事業有多悲哀。他是深綠,有客家背景,是民進黨民代邱議瑩的丈夫。
而那個武能踹門的邱議瑩之跋扈與李永得也是相得益彰。李有一次午夜穿著拖鞋在地下商業街閒逛的時候遭到警察詢問,這本是警察的正常職責,卻被其痛斥。他在蘇貞昌政府改組的時候擔任文化部門負責人,受到了社會很大質疑,因為李永得毫無文化背景,蘇貞昌居然拿李永得做過電視臺的負責人來為其專業背書。李永得一上臺,直批「中正紀念堂」是不義遺址,要為其改名。結果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人不同意,認為造成藍綠對立。
當然,能造成藍綠對立,往往是這些深綠份子最期待的。只有對立,才能促進自己的基本盤團結,而且彼此促進,相互影響,綠營的支持者因為綠色政客的煽動而狂熱,而狂熱的支持者也促使綠色的政客更走向極端。
邱議瑩(左)與李永得(右)
民進黨對臺北故宮下手,也是預謀已久了。這也是他們實施「去中國化」計劃中的一環。
2007年,當時也是行政部門負責人的蘇貞昌曾公開喊出「臺灣要正名」,然後行政「院會」就針對《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中的文字進行「去中國化」的修正,將其中的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刪除;也把組織條例的條文文字,「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修改為「加強對國內外文物及藝術品的徵集、研究、闡揚」;2018年,時任故宮院長陳其南也不諱言,他上任後的重要任務是「故宮臺灣化」。
有人在媒體上發文,算是道盡民進黨之所以不能放過臺北故宮的苦心。因為故宮的外觀富含中國宮殿元素,館藏許多來自中國北京的紫禁城。臺北故宮的存在,就是中國文化的象徵。但這些都影響到綠營的人堅持所謂的「主體性」和文化、文物的詮釋權,覺得臺北故宮取名故宮,是臺灣自我矮化,沒有骨氣的表現。這對於苦心於「去中國化」的綠營人士而言,當然是如鯁在喉芒刺在背。
此刻提出「故宮改名」,也被認為是民進黨政府製造議題轉移進口「萊豬」的焦點。話說民進黨為了轉移新聞焦點也是煞費苦心,比如之前臺灣群眾發動「秋鬥」遊行,民進黨為轉移焦點,有綠營媒體放出美國情報軍官專機訪臺的消息,並有媒體拍到照片:顯示一架無標記的私人飛機抵達臺北松山機場,該機被認定為美國軍機。但老在河邊走哪能不溼腳,臺灣方面的作為最終引起美國方面不滿。最近有傳,美國要求民進黨政府徹查消息究竟是誰洩露。
臺灣民意機構在審查2021年度故宮預算案時,多名民代就上述傳言質詢臺北故宮的院長吳密察。吳密察強調,「故宮絕對沒說要改名」,但也表示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都是隸屬文化部門之下,如果故宮改屬「文化部」,就必須有「臂距原則」,讓純粹的行政層級不會干擾博物館的專業。而他個人,將服從民進黨當局的安排,支持故宮行政地位上的調整。
吳密察
於是有藍營名嘴痛批,吳這個人失格,因為負責人都是為本部門爭取地位和利益,沒有聽說哪個負責人支持自己的部門降格。國民黨籍民代林奕華認為,吳密察這種說法有誤導的危險。
島內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指出,臺北故宮作為臺灣地標景點,每年都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海內外觀光客。若改名,「故宮」二字背後所代表的歷史與文化意義將蕩然無存,積累多年的國際聲望與品牌價值將毀於一旦。再者,臺北故宮遭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不僅喪失原有的獨立性,人事、預算也將大幅削減,文物研究與保存勢必受到嚴重衝擊。
蔡英文政府不斷在各種小地方動手修改名稱,逐漸「去中國化」。臺北故宮當然不能倖免,至於改變之後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和文化傷害,當然不是民進黨所在乎的。甚至還有人說,臺北故宮降級以後,也方便民進黨可能對裡面的寶物上下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