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大陸的文物,卻對臺北故宮「下手」

2020-12-07 每天知守觀

導讀:最近兩岸關係十分嚴峻,民進黨試圖與大陸擺脫關係,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黑手開始伸向臺北故宮。據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目前開始籌備將臺北故宮降級,原屬於「行政機構」的臺北故宮可能會在不久後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還可能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 改名就是割斷與大陸的聯結

臺北故宮之所以叫「故宮」,這一名稱還要從1948年說起,當時臺北故宮裡絕大多數文物都是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每一件文物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精華。然而民進黨當局現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改名,就是要在歷史文化方面同大陸割裂,這是兩岸堅決反對的。

實際上,臺北故宮降級改名並不會給臺灣地區帶來任何好處。除了民進黨當局能從中收割政治利益之外,臺北故宮和臺灣群眾都將是這項政策的受害者。臺灣地區的相關文化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典藏的都是國家級文物,不可以貿然降級。臺北故宮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所涉及的專業廣泛,涉及的歷史文化也十分重要。要掌管這麼多的重要文物,並不是一個文化部下屬單位就能夠輕易承擔的。

民進黨當局早就想對臺北故宮下手

實際上民進黨想要對臺北故宮下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陳水扁時期就試圖為臺北故宮改名,當時打算改名成「福爾摩沙展覽館」或「萬國博物館」,陳水扁還試圖把臺北故宮分割成為「臺灣館」和「中國館」。但最後迫於壓力,陳水扁的計劃並沒有得逞,如今民進黨當局執政,一而再再而三搞小動作,讓臺灣地區與大陸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

民進黨的相關行為,目前還處於試水溫的狀態。因為島內有很大負面的輿論壓力,民進黨當局不敢貿然行事。等島內的反彈風波逐漸平息下去,民進黨很可能就會按照規定的劇本對臺北故宮下黑手。就像民進黨當局強行將中天電視臺關閉一樣。民進黨當局利用自己的職權只會讓臺灣地區漸漸陷入困境。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港臺腔。臺海網

相關焦點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為「去中」,開始對臺北故宮下手
    據相關臺媒爆料稱,民進黨當局已經計劃把臺北故宮降級,由臺文化部門來管理,要知道臺北故宮一直都是由臺行政機構來管。此外,民進黨當局還打算把臺北故宮的名字也給改了,改成「亞洲博物館」、「華夏博物館」。島內文化界人士反對民進黨當局的做法臺北故宮之所以被稱為「故宮」,是因為裡邊珍藏的幾十萬件文物和檔案幾乎都是國民黨在1948年之時從大陸帶到臺灣的。
  • 臺北故宮臺灣化?邱毅:裡面文物都是從大陸來的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記者周宸亙攝)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華夏經緯網7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新任院長陳其南16日上任,對故宮未來願景喊出「故宮臺灣化」的口號,重新賦予故宮文物的意義,讓參觀者可以重新解碼。對此,國民黨前「立委」邱毅表示,臺北故宮裡珍貴的文物都是從大陸來的,都是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資產,「臺獨」又不是中國人,憑什麼可以佔據這些「國寶級」的文物?
  • 臺北故宮院長:目前無借文物到大陸展出計劃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對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能否出借文物至大陸展出,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21日表示,目前沒有。馮明珠21日率團訪問大陸,她當天下午在北京下榻飯店接受臺灣媒體提問故宮展品是否會出借給大陸展出時,作以上表示。
  • 臺北故宮文物從不來大陸,為何將《祭侄文稿》送日本展覽?
    雖然藝術無國界,但是私心認為,即便不來大陸,就是在臺北展出過去看那也方便些啊,畢竟離它上次在臺北故宮亮相,也過去了整整十年。但是臺北故宮的文物去過美國,去過日本,卻從來沒來過大陸展出,結合近些時關於臺北故宮的新聞,讓人看得很傷心。
  • 臺北故宮珍藏為何難「回」大陸?
    臺北故宮的文物何時能回大陸?大型高清系列紀錄片《臺北故宮》為此預熱,它將於1月12日起在中央電視臺首播。本報記者 邢廣利/攝兩岸故宮文物分離60年後將在臺北重聚,但臺北故宮的文物暫時無法到大陸展覽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凱、劉暢發自臺北、北京新年伊始,兩岸故宮就傳來將要展開歷史性合作的消息。
  • 港臺腔: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以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獨家現場]臺北故宮藏品怎麼就不能到大陸?
    套藏品,用於臺北故宮在今年10月舉辦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大展,這將是北京故宮文物第四度赴臺。 至此,大陸國寶級文物雍正朝用品、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等都已到過臺北故宮,但臺北故宮的藏品一件也沒到過大陸。交流都是雙向的,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此的不對等令大陸的文物愛好者很鬱悶。 單霽翔在記者會上主動談到行前有不少人關心臺北故宮藏品何時能亮相北京,但他含蓄表示這牽扯到政策制定問題,不是兩岸故宮能夠解決的。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去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這些國寶,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了,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在臺灣,和大陸一樣也有一個故宮,裡面有很多的奇珍異寶,非常受人追捧,甚至民間傳言臺北故宮的文物數量和價值可以媲美北京故宮。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北京故宮在臺「大選」後已暫停文物出借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25日表示,前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在交接時提到,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今年1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後,就暫停文物出借給臺北故宮博物院。林正儀25日上午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提到,未來臺北故宮與北京故宮之間要如何互動?林正儀透露,「目前北京故宮文物不借我們」。
  • 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值得一去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這裡之前最好做點功課,畢竟這裡收藏著故宮一半的珍寶,而且大部分都必留在大陸的更加貴重,值得細細品味。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 南京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 北京 故宮、 瀋陽 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 春節小長假大陸遊客擠爆臺北故宮,走廊休息熱玩手機
    春節期間全國各地不少景區人滿為患,在北京故宮,節日期間的門票更是一票難求,很多人只能在午門外感受故宮。在臺北故宮,因為春節假期的緣故,這裡也迎來眾多遊客,其中不少是來自大陸的遊客。這是2019年2月9日,大年初五,在臺北故宮拍攝的客流高峰,各大展廳包括紀念品商店的遊客人頭攢動。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唐代文物大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揭幕
    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中新社報導,充分展示大唐盛世歌舞昇平與璀璨風華的「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引進四十餘件大陸一級文物,今起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與臺灣民眾相會。 「唐代文物大展」借自大陸陝西省十二座博物館及考古所的一百二十組文物。
  • 中國臺北故宮裡的文物屬於全體中國人
    作者:卜忠民中國臺北故宮裡的文物,幾乎都是蔣介石敗退到臺灣之時,從大陸帶過去的。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因此,所有文物也必須是全體中國人繼承下來的共同財產。臺灣故宮民進黨的蘇貞昌7日聲稱:「臺灣的東西是屬於2300萬人」,這完全是一種想把臺灣與中國進行切割的謬論。
  • 臺北故宮文物翠玉白菜裝箱赴日 運送過程曝光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文物運送過程曝光,最特別的是工作人員沒戴手套就拿取翠玉白菜,為的就是「止滑」。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珍貴文物封箱運送過程曝光。圖為故宮人員小心翼翼將翠玉白菜裝箱。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裝置文物的外箱最後還套上防潮鋁箔包,並進行封口抽真空作業,防止文物受潮。
  • 綠營名嘴要把故宮文物歸還大陸?張彬:民進黨對付國民黨的手段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在國民黨「全代會」上,有代表提議,未來能不能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門票交給國民黨,作為國民黨的收入。第一個反駁這個說法的就是綠營,綠營名嘴表示,不如把國民黨和文物一起打包歸還給大陸。對於此類說法,蘇貞昌回應稱,這些文物屬於臺灣2300萬民眾,所以國民黨不要想圖謀門票錢。但是這個說法引起了許多民眾的不滿,一心「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恐怕是最沒有資格對臺北文物歸屬指手畫腳的人。歸還大陸?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新任故宮院長給我們做過報告,說故宮新任領導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點文物,花了一年時間,清點出186萬件。他任內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改造椅子、廁所等基建設施方便遊客;二是大量庫存文物重見天日,並擴大開放面積;三是禁止機動車進故宮城牆內,外國領導人也不例外;四是用VR技術打造數字故宮,向遊客展示未開放區域。
  • 蘇貞昌成了國民黨的取款機 民進黨想對臺北故宮下手丨臺灣一周
    民進黨想對臺北故宮下手 多家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據傳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行政機構直接下屬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文化部門,也就是臺北故宮會從島內的二級機關降級成三級機關。報導說,還有人建議改制後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 關於這些傳聞,已有部分獲得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