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號稱籤了就獲房產中介力推的「獨家代理協議」,卻連籤3次也未達成交易,房子還被中介公司違規「網籤」鎖盤。近日,廣州市民李伯(化姓)一家就遇上了這樣令人寒心的事情。
業主賣房籤獨家代理協議疑遭中介公司假網籤鎖盤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表示,涉事中介涉嫌違規, 從技術層面上說,要做到虛假「網籤」並不難
號稱籤了就獲房產中介力推的「獨家代理協議」,卻連籤3次也未達成交易,房子還被中介公司違規「網籤」鎖盤。近日,廣州市民李伯(化姓)一家就遇上了這樣令人寒心的事情。
一番查證後,涉事的廣州市遠見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最終為李家解除了網籤操作。然而,該公司為何要如此操作,其具體手法又是什麼?到目前為止,這些問題的答案依然成謎。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對此事表示,涉事房產中介此舉已涉嫌行政違規。此外,新快報記者亦向廣州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委員會反映此事,但至截稿時暫未有回應。
鬱悶
籤了三次「獨家代理」 也未成功賣房
今年73歲的李伯和兩個女兒在廣州番禺區洛溪新城吉祥北園新浦路擁有一套近90平方米的住宅。2014年7月,李伯和兒女商量後決定出售該處房產,隨後他獨自到附近多家房產中介放盤,委託他們代為尋找意向買家。
也許是定價過高的原因,一晃幾個月過去,雖不時有人問價,但房子並未成交。2015年1月,一家名為「遠見」的房產中介建議李伯與他們籤訂「獨家代理協議」。「當時中介說只要籤了『獨家』,他們就會主力推銷這套房子,可以賣出更好的價格,要是賣不出去還會賠給我保證金。」李伯回憶說,相對應的條件則是,在獨家代理期間,他不能再委託其他中介公司銷售該房源。
在「遠見」中介人員的說服下,李伯籤署了首份為期3個月的「獨家代理協議」,遠見公司也當場給了他500元保證金。然而「獨家代理」並未讓老人家如願賣出房產,隨後的時間裡,李伯在降低房產售價的同時,又與遠見公司斷續籤訂了兩份為期一個月的「獨家代理協議」,並獲得了相應的保證金。不過,直至去年9月5日最後一份「獨家協議」到期,遠見公司未能幫李伯達成交易。
驚變
新年準備過戶發現房子已被「網籤」
見「獨家代理」的效果不佳,李伯的大女兒李歡(化名)便勸他放棄這一做法。一家人再度到各家房產中介放盤。2015年年底,好消息終於傳來,李家人通過另一家房產中介找到了買家,雙方談妥交易細節後,決定於次年開始辦理相關手續。
2016年1月4日是新年第一個工作日,一大早,李歡就接到按揭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按揭公司說,房子之前就在房管局的系統裡網籤過,被『鎖盤』了,不能再辦理過戶交易。」確認房子並未交易過的李歡又驚又怕,當即追問對方緣由。「他們應該是見多了這種情況,問我是不是和中介籤過『獨家協議』,盤可能是被這些中介鎖了。」
心急如焚的李歡隨後致電父親詢問,一番回憶後,李伯篤定地告訴女兒,雖然曾在多家中介放盤,但與之籤過「獨家代理」的只有「遠見」一家。「我馬上找到遠見公司問這事,一名姓張的工作人員說,要我提供房產證和對應的身份證這兩個編號才能查。」李歡稱,自己按要求提供後,對方稱「查無記錄」,並表示鎖盤非該公司所為。
解決
輾轉確定當事中介數分鐘後網籤被解
「遠見」公司矢口否認,鎖盤究竟是何人所為呢?接下來的一周裡,李歡逐一詢問了當初曾放盤的各家中介,並通過房屋管理部門查詢涉事房產的網籤記錄。
謎底在1月12日揭開,來自番禺區國土房管局的信息顯示,早在2015年1月,李家的這套房子就已網籤給了一位名叫「鄭珊瑚」的人士,操作者正是位於番禺區的「廣州市遠見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
按照規則,網籤生效後只有操作者才有權撤籤。李歡當即給遠見公司的張先生發去多條簡訊,告知查詢結果並再次要求撤籤。「這次他要我把這套房3個房產證和對應的身份證信息都發過去,沒過幾分鐘,房子就解鎖了。」李歡由此更加篤定,始作俑者就是遠見公司。
懷疑
疑房產及個人信息洩露導致被鑽空子
雖然最終有驚無險,李歡還是對遠見公司的做法憤憤不平,李伯更是被氣得不行。「我是讓你『獨家代理』了,但你也不能鎖我的盤,還一鎖就是一年,協議不是早就到期了嗎?」李伯說。
事實上,要執行網籤操作,操作者必須有買賣雙方的相關信息。而除了李伯在首次籤協議時就提供的身份證號碼外,李歡能想起來的信息洩露途徑,就是剛籤約時遠見公司介紹的一次意向洽談。「當時說是有人要買,我們以為可以成交了,父女三人都把房產證、身份證帶了過去,遠見當時還複印了,應該就是那時候洩露。」
回想往事,李歡對中介公司的「神通廣大」仍後怕不已。「如果單單憑我的房產證和身份證信息,就能把房子鎖掉不能賣,那我們業主的權益還怎麼保障?」李歡說,為了讓其他業主不重蹈她們家的覆轍,她決定通過媒體曝光房產中介的這一做法。
來源:新快報
記者走訪
中介公司稱——
籤約後有辦法保證房源「獨家」
李伯一家的遭遇是否孤例?其他中介公司會利用相同的手段來保證自己的房源「獨家」嗎?2月23日,新快報記者以準備放盤的業主身份,在天河區珠江新城一帶走訪了多家房產中介公司。
「如果想房子快點賣出去,建議你籤一份『獨家』代理,這樣我們整個團隊都會幫你推這套房。」在某大型連鎖中介,工作人員聽聞來意後,開始推薦起其「獨家代理」來。在他口中,籤了「獨家」後好處多多。「我們在附近上百家門店,只要有客人來問,首先就會推薦你的房子,而且會緊跟市場價格,保證你拿到最好的價格。」
「有些業主會希望多點人幫他賣,但是每天那麼多人放盤,你說我們是先推薦哪一套房?」在另一家房產中介,中介人員直言不諱,由於通過獨家代理售出後的房源能收取較高的中介費用,加上在期限內能排除同行的競爭,這種方式很受業內歡迎。
那麼,在籤訂「獨家代理協議」後,房產中介通過什麼方式保證業主不再委託他人呢?上述大型連鎖中介的工作人員聞言露出一個玩味的笑容。「我們自然有辦法,來保證這一個月內你沒法找其他家中介賣這套房。」至於具體的操作手法,記者所走訪的房產中介公司均未透露。
不過,據新快報記者了解,除了供房屋交易使用的網上簽約系統外,房管部門並未向各房產中介機構提供可對某房源標記「獨家」,以排除競爭的系統。
業界說法
無實際交易「網籤」 中介涉嫌行政違規
針對此事,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行業發展與服務部副部長王俊軒先生表示,網籤系統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防止業主「一房多賣」,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個別中介違規使用的現象。
據介紹,只要持有營業執照並在房管部門備案登記的房產中介公司,均可向房管部門申請登錄網籤的數字證書,並憑此辦理含買賣雙方及中介在內的「三方網籤」。另一方面,買賣雙方也可自行到房管部門進行只有兩方的「手拉手網籤」。按照相關規定,這些網籤均需籤訂紙質交易協議後方可進行。
王副部長坦承,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房產中介要做到虛假「網籤」並不困難。「只要拿到賣方(其中一份)房產證的號碼和對應的身份證號碼,再找一個人來充當買方,就能辦理網籤操作了。」王副部長說,房產一旦被「網籤」,業主就無法另行交易,只有網籤操作者才有權撤籤。
不過,如果房產中介在沒有實際交易的情況下就進行虛假「網籤」,就涉嫌構成違規「鎖盤」。「有些中介拿網籤作為工具,謀取不正當的利益,我們協會將嚴厲譴責並介入調停,並上報行政部門處理。」王副部長強調說,業主在委託房產中介時也要注意保護好房產證等個人信息,以免給人留下可乘之機。
另一方面,王副部長介紹說,根據行業規範,業主或買家與中介籤訂的「獨家代理協議」都有一定期限,如果業主或買家在該期限內繞過自己的「獨家」中介達成了房產交易,中介公司均可向其索取相當於中介費用的違約金。「所以說『獨家協議』對雙方的約束都是對等的,中介根本沒必要去『鎖盤』。」
據了解,2015年全年,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共接到兩起關於「鎖盤」的糾紛,「這類糾紛大部分是民間借貸中利用『手拉手網籤』做抵押導致的糾紛,像這樣涉及中介公司的案例十分少見。」
新聞連結
北京:
中介公司假網籤被判賠兩萬
2011年年初,北京市中大恒基公司利用其辦理租賃業務時掌握的客戶信息,進行虛假網籤,致使客戶石女士被取消購買經適房資格。石女士為此將中大恒基公司和虛假網籤的賣方婁女士訴至法院。
當年9月,北京市海澱法院一審判決中介撤銷網籤,並協助石女士恢復經適房資格,同時賠償石女士精神撫慰金2萬元。
重慶:
撤銷網籤需憑銷售付款憑證
2015年3月,為打擊當地商品房交易市場「假籤約」、虛假銷售等行為,重慶市國土房管局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房買賣合同網上簽約的通知》,對撤銷網籤的多種情況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按《通知》要求,買賣雙方及中介機構在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後未申請登記備案,而申請撤銷網上簽約的,要收取該商品房銷售的付款憑證,即發票校對原件和複印件。同時,對申請撤銷網上簽約但不能提供付款憑證的,將納入誠信監管記錄,對情節嚴重的予以公開曝光。對存在頻繁、批量申請撤銷網上簽約情形的,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將對企業進行約談和調查。
記者求證
走訪遠見分店
無人出面解釋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市遠見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旗下共有11家分店,主要業務範圍為廣州市番禺區。2月24日上午10時許,新快報記者來到位於洛溪新城新浦路的遠見地產新浦分行了解情況,這裡正是李伯放盤並籤訂「獨家代理協議」的地方。
在分行內,記者剛表明來意,一名身著紅色大衣的男子便表示,此事與該分行無關。「不是我們這家店吧,如果是我們這家店我們都會知道的。」隨後,紅衣男子不但拒絕查詢涉事房產的信息,更宣稱自己「沒有經理的電話,沒辦法通知」。
無奈之下,記者只得來到洛溪新地購物廣場旁的另一家遠見地產門店,工作人員替記者聯繫上了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範先生。在電話中,範先生明確表示,與該公司籤訂「獨家代理協議」後,相關房產並不會被「網籤」鎖盤。「網籤不需要業主的實際籤名,理論上只需要有雙方的資料就能辦理,但從職業道德上來說,我們肯定不會這麼做。」範先生說。
那麼,李家的房產為何會在未交易的情況下被「網籤」且鎖盤長達一年時間呢?範先生表示自己身在外地,要向員工了解後再做答覆。按照其要求,記者用簡訊向他提供了涉事房產的具體地址。然而,當記者近半個小時後再次回撥時,範先生改口稱「我有不告訴媒體的權利」,隨即掛斷電話。
隨後,記者又致電替李歡解除網籤的遠見地產工作人員張某明求證,對方表示自己身在廣州市區,但相關信息需要查證才能回應,「我一時半會回不去番禺,要不你下午五六點再來吧。」張某明在電話中還主動告知,他就是當天上午在新浦分行接待記者的紅衣男子。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記者在約3分鐘後趕到新浦分行時,身著紅衣的張某明正在門口打電話,其同事也再次向記者確認了其身份。「您不是在廣州市區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面對記者的提問,張某明甩下一句「我沒法回答你,你去問我們老闆」,隨後駕車匆匆離去。
(責任編輯: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