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的兩大基本要點,選好天氣,找準魚窩,這是冬季能夠釣到魚的基本要素。天氣合適魚才開口,不然技術、餌料全是浮雲。找準魚窩,這是因為冬季鯽魚成群扎堆,覓食範圍很小,找不準魚群基本就預示著白瞎了一天。關於找魚窩,相關的技巧介紹了不少,比如選向陽避風、橋墩、暗草等等,都是冬季容易出鯽魚的地方。還有一個方法,通關看也能找到魚群所在的位置,如何「看」魚窩,下面簡單介紹下。
一、看氣泡
看氣泡在民間又叫找魚星,在釣鯉魚的時候會更常見一些。鯉魚覓食的時候會翻起水底的泥沙,出現一長串的氣泡,距離很遠都可以看到,所以可以追求魚星釣,這個在春末夏初鯉魚繁殖前後極為好用,俗稱追星釣。往往是使用長竿短線釣法,看魚星出現的位置,把餌料遞到魚星走向的前面,稍微等待幾分鐘,就很可能釣到一條大鯉魚,十分的簡單有效。
冬季釣鯽魚也可以通過找魚星的辦法來找到魚群,這是因為冬季氣溫低,鯽魚扎堆在水溫較高的地方。扎堆成群應該可以抱團取暖的效果,所以氣溫越低的時候一個魚窩鯽魚的數量往往越多。鯽魚在水底的呼吸作用,就讓水面出現花生米大小的氣泡,偶爾冒出1、2顆,長時間在水面不破裂。因為鯽魚成群,所以出現單個氣泡的地方水下也往往有一群鯽魚。
冬季找不到魚窩收穫基本就是註定了慘澹,所以冬季釣魚不用著急下竿,花費較長的時間找魚窩,其實最終還是「賺了」。到達釣場後多走走看看,一定不要圖方便。而且冬季釣鯽魚為主,最好不扎堆,開闢新釣點比多天守著老位置更靠譜一些。圍著釣場轉一轉,看看是否有地方冒出魚星來,如果發現有魚星,在這裡輕輕打上一點窩料,把魚群好好聚一聚,然後精準下鉤到這個窩點開釣,大鯽魚往往一條條地上。其實找魚星不但適合明水,在冰釣的時候也可以觀察冰面下是否有氣泡,因為冬季鯽魚不愛動,就算氣泡被凍在了冰層裡,底下往往也是魚窩。
二、看水色
在其他季節也有看水色的說法,但是跟冬季稍有差別。其他季節看水色主要是確定魚密度,比如說黃綠色水質,往往是比較「健康」的水質,裡面魚密度往往較大,而且活力比較足,開口狀況比較良好。冬季釣魚看水色偏深的地方,這裡往往有魚群。水的顏色跟三個因素有關係,第一是水中的藻類密度,第二是水底的材質,第三是水底是否有障礙物。如果是水中藻類導致的水色偏深,那說明這裡是藻類過冬的地方,水溫肯定偏高。
如果是水底有深色的淤泥,也會導致這裡水色偏深,淤泥的吸熱能力和防止散熱的能力遠遠高於砂石,所以這樣的地方水溫也會偏高一些。同時水底也往往有較多的藻類;如果水底有暗草,這裡水色也會偏深,冬季釣魚釣暗草,因為暗草吸熱保溫,為水中的魚兒遮風擋雨,並且不會影響光照,這樣的位置往往都會有魚群。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某個區域水質偏深,其他其餘水質稍好,也可能是水底魚群的活動造成的,這也是這裡有魚群的標誌。所以找魚窩,方法較多,除了看地形看方位,還可以通過以上幾種更為直接的方法。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釣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