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後只是冬季的「預熱」,今年的初冬氣溫確實不低。大雪過後才是寒潮天和冷空氣經常來襲的時候,這時候氣溫不但低而且不穩定,算是一年中魚最難釣的時候。這時候鯽魚的變化是從3、5條的小群,變成較大的魚群,從不深不淺開始往深水中遷移,所以此時找魚窩就跟初冬的時候有較大差別了,淺水越來越難釣到魚。
一、釣深水
冬季釣魚一直都有釣深的說法,不過嚴格來說應該可以分階段。秋末初冬氣溫不算低,也正是鯽魚大量進食準備過冬的時候,這時候釣1.5-2米左右水深就比較適合,但是需要注意選擇向陽的方位。大雪之後氣溫會下降很多,當淺水水溫不如深水高而且穩定,鯽魚會成群潛入深水,這時候應該釣2-4米左右的深度,不宜太深。可以釣深水中的淺水,或者淺水中的深水,因為鯽魚不會棲息在太深的水中,所以深度要適當就行。地形上比較容易找到的位置就是坡一類的地形,也是冬季能夠短竿釣深為數不多的釣位。
二、釣暗草
所謂暗草跟明草有較大區別,暗草可以是水面看不出來,但是水底有枯草的地方,或者是枯草冒尖的地方,這樣的水草區域相對於明草區域水深會更深一些,所以水溫會更穩定一些。關鍵還在於水面沒草完全不影響光照,水底的枯草又有非常好的吸熱保溫效果,而且會有較多的藻類,也有不少昆蟲、小蝦會在這裡過冬,從水溫和食物的角度來說,自然是鯽魚最佳的棲息地。
三、釣「坑」
所謂的坑,指的是水底有坑的位置,或者理解為淺水中的深水位置。釣魚遇上坑,想空軍都不容易。因為鯽魚是比較膽小的魚類,喜歡「躲藏」,淺水中的坑就是非常適合躲藏的位置。如果是在河流中垂釣,由於常年流水會導致水溫異常寒冷,水底有坑的位置就可以避免水流的衝刷,這裡水溫會稍高一些。所以冬季釣魚在選擇釣點的時候可以多試試水底情況,最容易滿足這個特點的地形應該是橋墩附近,基本都會有坑,把魚鉤遞到坑裡,鯽魚很快就會咬鉤。水底有石堆的地方原理大致也是如此,便於鯽魚躲藏,也能為鯽魚抵抗流水。
四、釣樹樁
水中有樹樁或者倒掉的樹木,在冬季是可以嘗試作為釣點的,這樣的位置相對來說比較明顯,更容易發現。樹樁或者倒掉的樹木,都可以理解為水中有障礙物的區域,首先是便於鯽魚躲藏,其次是樹木長年累月浸泡在水中,腐爛的木頭是很多微生物的食物,這些微生物會吸引不少水中昆蟲和小蝦,這些是冬季鯽魚稀少食物的主要來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別著急垂釣,先試試水深,經驗來看水深至少達到2米才是比較適合冬釣的位置,如果水太淺往往也是沒魚的。
大雪過後基本是釣深釣遠的開始,從大雪到來年早春,基本都是這麼找魚窩的。這時候就需要注意釣法了,長竿短線釣法從這時候開始會越來越強,使用輕盈釣組,準確下鉤釣深釣遠,這是很多釣法比不上的。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冬季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