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已過證明一年中最寒冷時節的來了,如此的低溫使得趨溫性很強的鯽魚游離了近岸淺水區,並將生活區域安置在了遠離岸邊的深水區,喜歡臺釣的釣友最能體會這種魚情的變化,同樣的水域長竿的魚獲總是比使用短竿好的多,甚至很多釣友開始使用7.2米的長竿打頻率釣鯽魚,固然使用長竿能提高魚獲,但長竿帶來的身體疲累和寒風的洗禮沒法避免,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雙手頻繁地與釣餌、冷水接觸後直接與寒風接觸,輕則凍的收縮困難嚴重的甚至會被凍傷,遇到了這等遭遇後釣魚人不禁思考:「有沒有一種釣法可以不受凍且漁獲多呢?」。
岸筏-曬著太陽還能高漁獲的釣法
岸筏單從名稱上來講是筏釣的一種,由漁輪、多導環竿身、玻璃纖維或塑料軟質竿稍組成,這種特殊組成結構是它同時具備了筏竿的靈敏度和海竿的遠投功能,冬季水溫低鯽魚吃口輕這種由玻璃纖維、塑料材料製作而成的軟質竿稍能更準確及時的反饋吃口信號,而海竿特性的漁輪和加長竿身為岸筏提供了遠距離拋投的基礎,能輕鬆的應對冬季鯽魚不靠岸的處境。同時因為不需要像臺釣那樣頻繁的拋竿換餌,也就避免了與餌料、冷水接觸的頻率,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凍手的概率。
冬季岸筏釣組的基本組成
冬季作釣的目標魚種多以鯽魚為主,岸筏竿雖然具有遠投和靈敏度高的特點,但這僅僅是岸上的拋投和信號反饋作用,想要最大化的發揮岸筏的優勢,還需要注意魚線的選擇、串鉤的搭配、鉛墜的大小的選擇。
魚線的選擇這裡的線特指線杯纏繞的主線,冬季鯽魚吃口弱動作小為了避免錯失中魚時機,就要儘量降低線組過粗帶來的信號衰減,但如果僅僅以降低信號衰減作為選擇條件並不充分,因為岸筏的線組還會受到拋投時鉛墜帶來的拉力,所以綜合信號衰減和拋投拉力,冬季岸筏的主線應當以1.5-2號主線為主,過小的容易在拋投過程中發生切線,過大的則容易發生魚線的彎曲度增大造成信號衰減嚴重。
串鉤的搭配串鉤釣組對於釣魚人來說並不陌生,通過主線串聯多個魚鉤製作而成,很多釣友認為串鉤是以多制勝的,實則不然過多的魚鉤只會增加拋竿難度、上餌時間和掛底概率,對於上魚數量的增加並沒有實質上的影響,一般採用4-5鉤的串鉤即可。
案例:上周的在黃河故道的野釣,因為去的匆忙帶了五根岸筏竿和四個串鉤釣組,到了位置才發現少帶了一個串鉤,心想多一根竿就多一份機會索性就問通行的朋友借了一副,結果朋友那的串鉤全是使用3號海夕的比我使用的魚鉤小了兩個號,心想著魚的吃口弱影響不會大,就照常的使用起來,最後其它四根都頻繁上魚唯獨這根使用3號的岸筏竿,頻頻出現動作就是打不中。
這個問題我想很多釣友在使用過程中都有遇到過,認為小號的魚鉤入口性好、不容易造成擋口特別適合冬季作釣鯽魚,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串鉤的操作和臺釣不一樣,魚的吃口信號會隨著魚線長度的增長而延遲,過小的魚鉤很容易就會被吐出,從而發生有動作提杆卻不中魚的情況,而大號的魚鉤在魚入口後就很難吐出從而增加了吃死口的概率,所以想要串鉤增加上魚率,串鉤魚鉤的使用不宜過小一般使用丸世6號、秋田狐6號、伊豆6號,具體的應當根據實際的魚情如果個頭在1-3兩則需要將魚鉤放小1-2號。
鉛墜的大小選擇鉛墜在岸筏中除了起到輔助拋投的作用,還起到了固定線組讓線組繃直的作用,為了能夠讓線組處在繃直狀態降低信號的衰減,建議使用20-30克的大號鉛墜,避免發生線組過度彎曲導致信號衰減的情況發生。
靈敏度極高的岸筏竿搭配上合理的釣組是冬季釣好鯽魚的前提條件,但想要冬季釣好釣多僅僅這些是不夠的,還要知道如何釣?
岸筏的基本技巧-找、準、提
岸筏想要冬季釣的好收穫多找魚的過程必不可少,冬季的魚活性低主動出擊才是好魚獲的開端,有了好的開端後就是精準的拋投,保證落點準確地到達釣點,有了以上兩個充分的準備最後就是最關鍵的提杆時機的把握。
如何才能精準的找魚
岸筏的找魚邏輯並不同於臺釣、傳統,一般冬季想要有好的收穫草邊、藕塘這類障礙物較多的位置是釣位的首選,但是岸筏並不適合這中複雜環境,它適合的是遠水深水中聚集的大板鯽,那如何才能精準的在大水面中找到鯽魚的位置呢?
案例:昨日黃河故道夜釣,到了釣點剛好八點鐘,因為這裡都是光水面沒有水草覆蓋的水域,所以決定使用岸筏作釣,選擇一個標點後按照扇形依次鋪開打了5根岸筏竿,等待五分鐘沒有動作後依次將五根竿搖動線杯收線2米左右的距離,如此重複了3次回拉6米後中間的竿稍出現動作,提竿中獲餌料小鯽魚,其他的四根魚竿同樣還是沒有任何動作,為了驗證中間位置是魚窩,再次將竿拋到位置後沒過一會竿稍又出現了同樣的吃口動作,兩次同樣位置中魚已經能說明魚所在的位置,其他四根魚竿收回都往同一個區域進行作釣,當天收穫大小鯽魚50多斤。
岸筏找魚方法和路亞找魚很像,在找魚階段通過扇形拋投擴大搜尋面積粗略找魚窩,通過固定時間的收魚線將串鉤回拉,直到竿稍出現魚的吃鉤信號,當遇到同一位置多次中魚則可以說明那個位置就是鯽魚的藏身之處,這個時候就需要收縮拋竿面積對準出魚位置集中拋投精準作釣。
如何才能保證精準的拋投
魚的藏身之處找到後,想要持續中魚精準的拋投定位必不可少,如何才能讓每次的拋竿都精準到位呢?
鎖定標點想要拋竿的準確得到保障,方向的準確性是基礎,而空曠的水域想要方向一致重要的就是找到可以參考的標點物,一般通過河對岸的樹木、電線桿等有特點的固定不動的物體作為標點,如果河對岸沒有可以作為標點的參照物,我們也可以自己動作製作標點,如岸邊的石頭、樹枝等都可以作為標點物,只要每次拋竿按照這個方向進行拋投即可。
延伸:標點在拋竿提供的是一個參考的方向,最終的拋竿方向是否準確還取決於拋竿的手法和動作,為了能保證方向的準確性,最簡單且準確的拋竿手法應當是正拋法(雙手握竿舉過頭頂),利用上臂控制拋竿的方向,找準方向後用力拋出即可。
控制距離距離的控制往往是所有釣友拋竿準確性的一大阻礙,主要是拋竿經驗不足很容易導致發力不均造成忽遠忽近,岸筏因為鉛墜的重量在落水時會與水面發出很大的聲音,稍有不慎就很容驚魚導致本來的魚窩分崩離析,所以距離的控制相當關鍵,那如何才能控制拋竿的距離呢?
魚線標記法是常用的一種定位距離的方法,通過在主線上打線節的方式,在拋投的時候通過手指觸摸的感觸鎖定剎車時機,一般情況下當主線上的線節從手指上穿過後,立即使用食指將主線剎住,待串鉤落水後緩慢的收緊魚線將線節拉回到漁輪上即可。
注意事項:岸筏拋竿的時候因為使用的是串鉤釣組,一定要選擇相對空曠的區域進行拋投,防止拋投過程中掛到樹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把握提杆時機
找準魚的藏身之處並通過精準的拋投到位後,最後的一步就是提杆時機的把控,岸筏的竿稍提供了與立漂不一樣的吃餌語言,它是通過竿稍的擺動幅度進行信號反饋,怎樣的擺動動作才是最佳的提杆時機呢?
雖然岸筏是通過竿稍的抖動幅度來判斷提竿時機,但是這種抖動幅度還是與浮漂的有著相通之處,就如同星漂釣鯽魚時往往是慢慢的下沉後出現頂漂動作,這種動作在岸筏上則體現為輕輕的竿稍抖動後竿稍回彈,往往在出現抖動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做好準備,當出現回線後一定是吃死口了提杆則會中魚;還有就是立漂中的有力下頓,這種吃口動作在岸筏上體現為有力的彎曲,亦或者大幅度平移,往往都是大個頭的鯽魚拖餌跑路的造成的。
延伸:很多釣友初次使用岸筏的時候見到魚口信號會猛的用力,野外的水底環境不明經常容易掛底,為了避免用力過猛引起魚線切線或斷竿,在使用岸筏前先把漁輪的洩力放鬆點。
寫在最後
在使用串鉤岸筏的時候,不妨多準備一副串鉤以防上魚高峰期出現魚餌跟不上造成的上魚中斷的情況,畢竟天氣寒冷的冬季遇到一個鯽魚開口期十分難得,備用的串鉤可以有效的節約提竿後再上餌的時間。
一個熱愛釣魚的江湖少俠【垂釣大咖】,歡迎大家的評論、轉發、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