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升高後魚反而不好釣了,大板鯽去了哪裡以及該如何施釣

2020-12-12 小飛的釣魚閣

前段時間我說過天氣熱魚難釣的問題,但那是針對某一時段或某一天的天氣而言

比如春季連續幾日的陰雨天,突然某天放晴了,太陽照射猛烈,水錶層的溫度升高,就會導致魚兒的開口率下降

而今天說的是大趨勢,即為什麼冬天、春天溫度低頻頻上大鯽魚,夏季溫度高反而上的鯽魚很小

往近了說,三四五月份鯽魚口很好,大板鯽也常常遇到,等進入五六七月份後,大鯽魚就像消失了一樣,怎麼都釣不起來,我想應該有不少釣友為此感到疑惑

溫度升高後魚反而不好釣了,大板鯽去了哪裡

要想知道天熱怎麼釣大鯽魚,就得先明白大鯽魚去了哪裡

咱們先說春季吧,都說春釣淺,那是因為春季淺水區要比深水區升溫更快,水草、藻類也最先生長起來,魚需要靠岸尋找食物補充體力

另一方面就是產籽,這個大家也知道的,雖然地區不同產籽的時間稍有差異,但大多集中在三至五月(北方地區可能偏晚),在這段時間魚也得上淺灘

等再過一段時間,溫度再高點,水稍微深一點的地方也開始長水草,同時鯽魚也差不多甩好籽了,自然就會慢慢往深水轉移

個體越大的鯽魚越謹慎,早春為了甩籽和覓食不得不上淺灘,如果甩籽結束加上深的地方也有了食物,自然不會冒著危險老在淺水活動

除去產籽和覓食兩點,水溫也是個大問題,夏季天氣炎熱,大部分魚都會選擇在深水納涼包括大鯽魚,這也是夏釣潭的原因

夏季要想在淺水釣到魚,一般就是早上、黃昏和晚上,這三個時間段,淺水溫度稍低,魚可能會來覓食

大鯽魚難釣還有個原因是來自其他魚種的幹擾

1、小魚鬧窩,很多人堅信大魚來了小魚就會離開,但如果小魚鬧的太瘋導致餌料都下不了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還有,部分釣友被小魚弄的心煩意亂,也許還沒等大魚進窩,就已收竿回家

2、鯉魚、鰱鱅、青魚等大個體魚進窩,天熱了以後其他的魚種也開始活躍開來,可能你正釣著鯽魚,漂一黑一條大青魚上鉤了,把窩子攪了個天翻地覆,大鯽魚哪裡還敢出來

天熱該如何施釣,才能中獲大鯽魚

文章開頭就說了這是一種大趨勢,天熱了以後鯽魚就是難釣,因此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包你上大板鯽(魚的密度越小越難釣),我只能說提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春釣陽,冬釣午,夏釣兩頭,秋釣全天。其實「夏釣兩頭」是指夏天要在早晚兩個時間段下竿,這時天氣相對涼爽,水溫適宜,光照不強,是魚兒進食的時間

當然天氣很熱的時候夜釣也是不錯的選擇,以釣淺、釣水草邊為主

2、釣深水。現在才四月底,不用急著釣深水,等到五月過後,明顯感覺大個體鯽魚變少時,就應該慢慢往深水挪釣位

釣多深合適呢?這個說不好,可能一兩米也可能三四米,需要根據當地總體的水深來確定釣位

根據我的經驗,釣鯽魚通常1~2米左右,春季可能幾十公分的地方能上大板鯽,夏季最熱的時候可能就要釣三四米深了

3、餌料改味型。春末夏初仍可以腥香為主,若溫度再往上升、小魚鬧騰的厲害,可以改為麥香味、果甜香

窩料最好也能做一些調整,酒米雖然一年四季通用,但面對深水區,除非用沉底型的打窩器或與其他大比重的窩料配合使用,否則容易在下降過程中隨水流散開,可以試試谷麥、酒糟(酒糟容易招鯉魚、草魚)

以上只是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說的也比較籠統,希望大家不要吐槽

我一直喜歡結合實際作釣來談感受,等再過一兩個月大板鯽不那麼容易釣到了我會再寫幾篇文章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釣友立春後別再釣小鯽魚了,牢記這些要點,讓你爽釣大板鯽
    立春之後呢溫度升高了,因此釣魚的次數就會增加,當然主要是因為這個時候的鯽魚比較好釣了。但很多釣友沒有去轉變,依然會選擇垂釣小鯽魚,其實我想說這樣很吃虧。因為大板鯽在這個時候也開口了,有大魚不釣你偏偏釣小魚,這很說不過去啊。當然釣大板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你得掌握其要點才行。
  • 什麼天氣冬季適合釣大板鯽 釣友們可能沒有想到最好釣是這個天氣?
    冬季溫度低,魚的活性差,小雜魚搶餌少,大魚攪窩少了,可以放放心心垂釣野生大板鯽,您會發現冬季的大板鯽比其它任何季節的都多,也更好垂釣。野生鯽魚是可以耐低溫,低氧,低寒的變溫動物,反而在夏天的高溫下不是那麼好垂釣,在冬季更好垂釣大板鯽。
  • 冬季釣大板鯽,作釣時掌握些小技巧,助您魚獲多多
    冬季溫度低,魚的活性差,不願意多動,許多魚兒進入冬眠,比如草魚,鰱鱅,扁魚,白條,翹嘴等魚類,因為這些魚兒不耐低溫,低寒;因此冬季溫度低時,以釣鯽魚為主,偶爾也會上個鯉魚,這兩種魚兒都可以耐低溫,低寒,但是冬季溫度低並不是釣鯉魚的最佳季節,而是釣大板鯽的最佳季節
  • 大板鯽一年四季都有,為啥天冷了才好釣?這樣一分析你就懂了
    釣魚人一年四季都在吐槽魚不好釣,夏季的時候小雜魚鬧窩太嚴重不好釣,到了現在晚秋又因為溫差太大不好釣,到了冬天溫度太低不好釣。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夏季和初秋的時候大板鯽不好釣,但是到了十月中旬以後鯽魚又突然好釣了,小魚也不怎麼鬧窩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從這幾個方面想想就能想明白了。
  • 【釣魚技巧】冬天釣大板鯽的三個要點
    大板鯽是為數不多的幾種最為耐寒的魚種,哪怕是結冰之後都還是可以釣。 最近在一些釣魚的社交媒體上面常常看到有釣友曬大板鯽的漁獲,在分享喜悅的同事也會零星的分享一些釣大板鯽的知識。今天蓑笠哥根據自身這些年釣大板鯽的經驗以及結合其他釣友的分享來談談釣大板鯽的三個要點,只要你方法用得對資源又不是太差的話真的是可以拉到手軟。
  • 初春「夜釣」鯽魚的技巧,用對比白天還好釣,尤其是「大板鯽」
    立春一過就是初春,到驚蟄為止,天氣乍暖還寒,這段時間的鯽魚總體來說並不是很好釣。因為初春的天氣情況極不穩定,溫度忽高忽低,鯽魚雖耐寒,對不穩定的氣候也不適應,尤其是「大板鯽」更為敏感難釣。但難釣並不代表不可釣獲,方法技巧運用得當照樣可以爽拉,往往白天釣獲不佳時,不妨考慮下夜釣,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尤其是大板鯽!
  • 春季釣鯽魚,注意這些變化規律,掌握規律,不愁釣不到大板鯽!
    春季可以說釣大鯽魚的最好季節,雖然鯽魚相對好釣,但是想要釣好就需要注意一些規律。掌握了規律,不愁釣不到大鯽魚。從早春到晚春,氣候差異巨大,也導致了技巧上差別很大。一、先釣小水面,再釣大水面釣大板鯽,需要追著大板鯽的步伐來行動,要找規律。
  •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釣到大板鯽 這樣釣鯽魚拉到你手軟
    野生大板鯽夏天釣大板鯽,應該選擇陰涼一點的地方,有水草的地方,由於水草為大量的水生動植物以及水底腐殖質還為其提供了豐富的餌料,因此無論春夏秋冬,只要水域中有水草區就應該將其作為釣鯽魚的首選釣點秋季釣大板鯽秋天氣溫變化較大,早晚涼爽,中午炎熱,太冷不好釣魚,鯽魚不開口,太熱水利很悶鯽魚上浮,也不好釣魚,所以,秋季最好釣魚的時間就是在上午8點到10點左右,夜晚溫度太低,早上
  • 冬天釣大板鯽全攻略,再冷都有魚,餌料可以自制
    但是這樣的溫度對鯽魚來說:剛剛好!這也是蓑笠哥在其他季節不釣鯽魚而只等到氣溫之後十幾度的時候釣鯽魚的原因:沒有小魚鬧,上鉤的都是大板鯽。 今天蓑笠哥來分享一下冬天釣大板鯽的攻略,從餌料、裝備、釣位選擇、窩料製作幾個方面著手,希望可以幫助得到喜歡釣大板鯽的你。
  • 立冬後大板鯽該怎樣釣?用好這幾招,多冷的天都能連杆上魚
    隨著氣溫的明顯下降,魚口也會變得越來越輕,也有越來越多的釣友反應大板鯽不好釣了。因為氣溫低,鯽魚為了減少能量損耗,都會成群的選擇在某個水溫適合,食物相對較多的地方棲息。就算覓食,食量也比平常小很多。那麼魚情變了,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鯽魚要怎樣釣呢?我們的作釣策略也要跟著變才行。1,要勤快,既然魚不想動了,那咱們釣魚人就要勤快,魚不來找餌,那我們就將餌送到魚嘴邊。
  • 溫度高不好釣魚,大板鯽魚都去哪了?我們該怎麼釣?
    溫度高不好釣魚,大板鯽魚都去哪了?我們該怎麼釣?很多的釣友在釣魚的過程中有這樣一種迷惑,為什麼在春天和冬天的時候,溫度比較低反而能頻頻釣上一些大的鯽魚,而到了夏季,溫度高了這些大鯽魚上鉤卻反而越來越少。
  • 夏天大鯽魚真的難釣嗎?方法用對一樣可以釣到大板鯽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大板鯽夏天躲在什麼地方。夏天天氣炎熱氣溫高,尤其是淺水開闊處,水溫也相對高,鯽魚生長最適宜水溫為20-30度之間,夏天溫度白天基本上35-36度居多,這直接導致了鯽魚停口找食,而是去找水溫更適合的地方躲避高溫了。現在答案就出來了。夏天大鯽魚躲在能持續相對低溫的深水。比如深潭和長期遮天蔽日茂密的林蔭下。
  • 夏天大板鯽都藏在這些地方,方法用對就可以釣到
    夏天比較難釣鯽魚,尤其是南方的幾個省份,就拿蓑笠哥所在的廣東來說,在夏天能釣獲大板鯽的真的不多。這可能和它自身的習性有關:它在冷天比較活躍,在夏天夏眠休息(可能是競爭不過其他魚)。大壩;最好是大壩兩側相交的地方,當然正大壩也有不少大板鯽,它們會在大壩的水下一級覓食,打個發酵料重窩一般2-3小時大板鯽就過來了,快的話半小時就能上魚。你要從大壩裸露出來的分段階梯判斷水下的階梯在哪裡。
  • 冬天野釣,如果掌握好這6條經驗,你就能專釣大板鯽了
    雖然冬天的魚口弱,但是冬天的魚也比較集中,當大板鯽從水面一條條的「鑽出來」的時候,別提多過癮了。但是對於新手釣友來說,在冬季作釣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十釣九空那是常事。今天這篇內容就想結合自己的一些作釣經歷來給釣友們分享幾點心得,希望對新手釣友有所幫助。
  • 實戰釣魚心得分享,掌握這些助你爽釣大板鯽
    鯽魚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這個釣友們都知道,但唯獨夏季的鯽魚不好釣。原因呢很簡單,其它的魚種在夏季都比較活躍,而且它們的個體都比鯽魚大,這個時候鯽魚在看到吃的時候就不怎麼敢靠近,自然垂釣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當然如果釣友用對了方法,其實爽釣大板鯽還是比較容易的。
  • 春釣大板鯽,出釣時間暗藏玄機,這三種天氣出釣,每次都爆護而歸
    每到春季,全國的釣魚人就會活躍起來,尤其是春季的大板鯽更是讓釣友們蠢蠢欲動,但是許多釣友滿心歡喜的去作釣,卻經常掃興而歸,小鯽魚雖然釣獲不少,但是大鯽魚卻難覓蹤影,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原因就是選擇出釣的天氣有問題。
  • 在冬天如何釣大板鯽?掌握好技巧爆護其實很簡單
    在冬天如何釣大板鯽?掌握好技巧爆護其實很簡單很多人喜歡冬天垂釣的原因,就是在冬天的時候非常的安靜,雖然比較冷,但是又讓人感覺比較享受,而且讓人容易放鬆身心。冬季只要河湖沒有封凍,就是垂釣大鯽魚的時機,鯽魚生命力頑強,不管什麼樣生存環境都能適應它們,所以在野外釣鯽魚也是常見的事情,在野外釣的鯽魚營養價值高,魚的味道也好,這也是因為野外的大環境所致。冬季是大鯽的催肥期,它們為了準備度過冬季,開始大量攝食來增加身體內的能量。同時,進入冬季後鯽魚的胚卵開始發育,也需不斷地補充營養。
  • 春季要想爽釣大板鯽,這些垂釣攻略請收下,讓你釣到手發軟
    隨著春季的到來,溫度呢逐漸的開始回升了,釣友們垂釣的頻率也高了。大家出去就是為了多釣魚,畢竟在寒冷的冬季,大家都沒有把魚釣好,準確的說是沒有釣到大魚。所以大家都希望這個時候有個不錯的漁獲,其中很多釣友把大板鯽作為了目標魚,原因呢很簡單,大板鯽個頭比較大,肉質肥美而且營養價值比較高,大家在釣到的時候可以送人,這樣被人稱讚還滿足了虛榮心,這是釣魚人的『通病』。當然在這個春季,如果你想釣好的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春季不是夏季,溫度變化的沒那麼明顯。
  • 初春該怎樣釣大板鯽?避開這4個誤區,大板鯽就不難釣了
    但是在初春季節,魚兒仍然是比較難釣的,因為很多釣友都不知不覺的陷入了以下幾個誤區。一,總以為晴天才好釣,而忽視陰天初春的溫度會比冬季略有回升,但是魚兒的活躍度仍然很低,很多釣友都知道在晴天裡空氣和水溫都有比較明顯的回升,魚兒覓食的積極性也有顯著提高,所以大多數釣友都會選擇在晴天作釣。
  • 冬季釣不到大板鯽?學會這些技巧,輕輕鬆鬆收穫滿滿!
    在寒冷的冬季,仍然有很多的釣魚愛好者不懼刺骨的寒風,堅守在湖邊以最大的耐心去等待魚兒上鉤,唯一令人不滿的就是釣到的魚除了鯽魚還是鯽魚,因為在冬季只有鯽魚會開口覓食,其他的魚都開始進入了休眠期。看到這裡,肯定會有許多釣友會詢問,你上面不是說了除了鯽魚就是鯽魚嗎,不就是想說就是因為鯽魚很多嗎,但是釣友們可不要忘記了鯽魚也是有很多種類的,土鯽,大板鯽,工程鯽都是很常見的鯽魚種類,一般情況下,很多釣友都會選擇去釣大板鯽,其實大板鯽也算是鯽魚的統稱吧,而且大板鯽的個頭算是鯽魚裡比較大的了,很多釣友也都比較喜歡大板鯽,好了,我們回歸正題吧,魚的話題就到這結束了,如果還有對它們很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