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鯽魚離底難釣怎麼辦?轉變這三種思路,就能釣到上浮大板鯽

2021-01-07 大別山小農人

時節已到了12月底了,不論是氣溫還是水溫,整體上都明顯下降不少,別的淡水魚基本上很少能釣到,所以釣魚人的精力都轉移到了鯽魚身上,因為它比較耐低溫。尤其是釣到大板鯽的時候,甭提有多高興了,那種心情絕不亞於釣到大魚,因為鯽魚本來長的就慢,大板鯽絕對算的上是稀有的物種了。但是鯽魚的生活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有時會離底上浮,那麼就要先分析其離底的原因,才能知道它離底有多少,最終作出相應的調整才能釣到。

一、鯽魚離底的原因

可以說鯽魚一年四季都會有離底的現象發生,至於其它季節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種,但是冬季大鯽魚離底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天氣原因

冬季的基本天氣情況就是基礎氣溫低,尤其是在陰天,雨雪天氣,溫度到達了最低谷,此時肯定是不適宜做釣。當出現以下兩種情況的時候,雖然可以考慮出釣,但是魚可能會因為天氣的原因而離底上浮。

第一,就是在晴天的時候,雖然早晚的溫度低,但是通過太陽的光照直射,中午和下午的溫度相對會高一點,而魚又具有趨溫的特性,所以就會紛紛遊到水面來曬太陽,就會造成離底的現象。此時如果是單純的因為水溫的變化導致的上浮還是有就會將大鯽魚釣獲的。

第二,就是看天氣溫度的走勢,如果是連續的晴天,魚肯定也是會離底上浮的,一方面是趨溫性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其適應了這種生存模式了,基本上等太陽出來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上來曬太陽。而如果天氣是波動很大的話,比如一天晴天一天陰天,再來個雨雪天氣,那麼魚就會形成應激反應,斷然不會離底,只會老老實實地待在深水區過冬。

2、水情原因

魚水之情就是來自魚和水的關係,首先魚肯定是離不開水的,所以魚的一舉一動都會受水的影響,什麼樣的水情就會有什麼樣的魚情,包括大鯽魚的離底或者上浮也會受到其影響。

原因一:醬層太厚

除了新開挖的水塘沒有醬層之外,其它的魚塘基本上都會存在醬層,只不過在一些常年不幹或者水體較肥的水域,醬層會更加的明顯,更加的厚。這對魚類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比如:在水位比較深的地方,越深的水層,其氧氣的含量就會越低,這是因為大氣壓強無法將氧氣有效壓入。而醬層會有許多厭氧菌,在白天陽光照射的時候,會開始消耗氧氣,那麼魚類就無法生存,就不得不離底,從側面考慮也是其趨氧性特徵的表現。

原因二:底草太多

經常野釣的朋友會發現,冬季天冷的時候,光水區的面積會增加許多,那是因為生長在水面的水草適應不了低溫環境,紛紛枯萎死亡,即使是從水底長上來的水草,也會捨棄長在水面的那一部分。

所以,此時的水草以生長在水底的草為主,那麼既然水底已經被草佔領了,那麼魚肯定就要經常離底了。即使白天可能會藏在水草中,享受水草釋放的氧氣,但是到了晚上,水草會開始呼吸作用,從水中吸收氧氣,水草區的氧氣含量就會下降,魚也會離底上浮或者離開去其它地方。

3、食物原因

雖然冬季魚的食量會有所減少,但那只是實際情況的不允許,一有時機,它們也會進行覓食的,誰也不能保證一勞永逸地過冬。所以在溫度適宜的時候,尤其是晴天,鯽魚都會一邊曬太陽,一邊尋找食物,而此時水底的食物基本上都被秋天找的差不多了。所以就不得不離底尋找食物,而此時食物很有可能就分布在水面或者水體中,有的是被風吹來的,有的是人為丟棄的一些食物。

比如:冬天刮的西北風,對我們釣魚人來說是寒冷的,但是對魚來說可能就是食物的來源,一些成熟的草種子,有機碎屑,死去昆蟲的屍體等等。還有就是水邊碼頭處洗菜的碎葉子會漂浮在水中,成為鯽魚的捕食對象。

小結:所以,冬天釣大鯽魚出現離底的原因,多多少少都會受以上幾個因素的影響,至於離底多少,也要看具體是哪種原因所導致的。比如,晴天時鯽魚出現在水皮處,離底很多,那是鯽魚的趨溫性導致的離底;而在下風向漂浮物的正下方出現的鯽魚,離底大半,多半是其趨食性導致的上浮。

二、注意事項

要想在冬季鯽魚離底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做釣,就必須要注意一下三點,才能有有的放矢,擁有好的魚獲。

1、釣法的選擇

無論是採用什麼釣法,其使用的前提就是在調釣上要做徹底的改變,因為冬季天冷魚口輕,魚口差,就要摒棄夏季相對釣頓的想法,改釣靈敏一點,才能抓住細微的吃口信號,以及輕微的魚口。

釣法一:臺釣法

針對基於離底上浮的情況,在使用小鉤細線,吃鉛量小的浮漂的基礎上,要修剪鉛皮主釣浮,釣離底。可以使用定點釣浮的方法,將浮漂座一點點的下拉,來尋找固定的魚層,找到後就可以長時間做釣了。

當連續的晴天,水溫上升的很快,或者一天當中的溫差太大的情況下,適合鯽魚生存的水層也許會不斷地在改變,那麼魚層也就會跟著改變。在此情況下,就要使用行程釣法來抓魚口了。說來也簡單,就是在原有釣底的基礎上,將鉛皮座上移至最高點,當然是在不纏線的基礎上,然後上餌拋竿入水。由於沒有鉛皮座重力的引導,鉤餌的下降速度會減慢,當經過不同魚層的時候,就有機會截取食物,我們就能釣到它,然後再做定點釣半水。

釣法二:傳統釣法

冬季的鯽魚都喜歡呆在水草區,所以針對水草區的鯽魚離底,就要使用傳統釣法來解決,配合七星漂釣草洞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是在做釣的時候要考慮到離底的鯽魚,不能一味地死守釣底,要經常逗釣加走釣。

比如:在沒口的時候,或者鯽魚上浮的時候,要將鉤餌往上提,離底大概三四十公分左右,鬆手讓其自然下落,這樣就能將讓餌被動地活躍起來,以刺激魚的進食慾望。還有就是在真正沒有的時候,要實行走釣,趕往下一處窩點繼續逗釣,因為每處的魚情也是不一樣的,說不定別的地方的魚輕微離底,在做釣上也稍微簡單一點。

2、釣餌的選擇

冬季鯽魚離底,不光在釣法上需要改變,在釣餌上更需要作出變化,因為這是直接跟鯽魚接觸的東西,尤其是釣大板鯽的時候,更要注意的。此時的魚因為天冷的緣故而出現魚口輕,魚口差的情況,那麼釣餌就要相對應地減少比重。

使用商品餌料的時候,在使用小鉤的同時要配合拉餌使用,拉餌開制後的狀態要好,做到蓬鬆的同時,比重也要輕。而在草洞區使用的釣餌首選活餌,比如蚯蚓和紅蟲都是比較好的餌,紅蟲體積比較小,掛鈎的時候扎黑頭就行,或者紅紅蟲夾上餌。蚯蚓的話要注意大小的選擇,小蚯蚓或者剪斷的蚯蚓,更有利於魚的吸入,如果是大板鯽的話都無所謂。

3、釣位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使用傳統釣法來做釣水草區的,此時釣位的選擇肯定是依草而釣,選擇有草洞的地方最適合。因為這樣的地方魚會感覺到安全,是其理想的棲息地,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我重點需要說的就是在使用臺釣法的時候,或者在水域沒有水草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使用臺釣法來做釣了。那麼此時釣位的選擇就至關重要了,因為淺的地方,水體能見度高,是很少有魚的存在的,水深的地方,在晴天的時候也難留魚。

比如:在上個星期天,是連續的幾天晴天,來到一處水域,剛好就沒有水草,而我使用的也是臺釣法,一開始也考慮水淺的地方,但是水太清也沒魚,就想著在深水區做釣,但是也沒口。之後就找到一處有樹枝的地方,靠著障礙物旁邊的光水區開釣,想利用做窩來吸引魚進窩,但水底還是有點石頭的,就稍微釣離底一點防止掛底。最後也證明了釣位選擇的正確性和重要性,相信看過的釣友肯定都會明白怎麼回事了。在這種地方本身就容易藏魚,而且水位也不是太深,經過幾天的晴天,水溫肯定也不低,魚就會聚集在這裡。

最後總結

經過以上的表述,我們了解了冬季大鯽魚離底的原因,無外乎天氣原因佔據著主導因素,加上水情因素及其趨食性影響,魚就會上浮。但是具體說鯽魚會離底多少,那可能誰都說不定,因為每處水域的水深不一,魚情也不一樣,所以只能在實際的做釣中加以摸索和分析。不管是臺釣還是傳統釣,都要試著釣浮,釣行程,逗釣加走釣,選擇精細化的線組及調釣方式,比重輕的釣餌,再加上精準的釣位選擇,釣大板鯽不是難事。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也歡迎朋友們的關注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冬季釣大板鯽,作釣時掌握些小技巧,助您魚獲多多
    冬季溫度低,魚的活性差,不願意多動,許多魚兒進入冬眠,比如草魚,鰱鱅,扁魚,白條,翹嘴等魚類,因為這些魚兒不耐低溫,低寒;因此冬季溫度低時,以釣鯽魚為主,偶爾也會上個鯉魚,這兩種魚兒都可以耐低溫,低寒,但是冬季溫度低並不是釣鯉魚的最佳季節,而是釣大板鯽的最佳季節
  • 釣鯽魚,尤其是大板鯽,這「三」種天氣情況下千萬不要釣底!
    鯽魚屬底層攝食魚類,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貼底活動。釣友們在平常作釣中也是釣底,這肯定是沒錯的,釣鯽魚你經常弄個半水或釣浮,不出笑話才怪。有好多種天氣情況下,鯽魚會離底和上浮,比如水底極度缺氧,冬日久雨初晴的大太陽下,鯽魚都會上浮,這兩種情況任你怎麼變換作釣方法,鯽魚都不會吃你的餌。
  • 冬天野釣,如果掌握好這6條經驗,你就能專釣大板鯽了
    雖然冬天的魚口弱,但是冬天的魚也比較集中,當大板鯽從水面一條條的「鑽出來」的時候,別提多過癮了。但是對於新手釣友來說,在冬季作釣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十釣九空那是常事。今天這篇內容就想結合自己的一些作釣經歷來給釣友們分享幾點心得,希望對新手釣友有所幫助。
  • 夏天大鯽魚真的難釣嗎?方法用對一樣可以釣到大板鯽
    有經驗的釣友都會發現,每年到了夏天這個炎熱的季節,忽然間大板鯽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板鯽還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躲著,什麼時候會出來找食物,在這季節喜歡吃什麼。不然為什麼一到秋季就會很容易釣到大板鯽了呢。
  • 冬季釣鯽魚沒有口怎麼辦,掌握以下幾點,大板鯽隨便釣!
    如今已經步入了冬季,相信很多釣友在冬季都已經慢慢的開始封竿了,養精蓄銳,等到春天之後繼續出釣,但是相對於一些經驗豐厚的老釣友們來說,冬季意味著釣大板鯽的機會來了,然而水中的溫度越低,板鯽的個體就會越大,但是在冬季作釣的時候需要講究的是技術和細節,需要注意細節才能夠提高上魚的效率,否則的話
  • 初春該怎樣釣大板鯽?避開這4個誤區,大板鯽就不難釣了
    但是在初春季節,魚兒仍然是比較難釣的,因為很多釣友都不知不覺的陷入了以下幾個誤區。一,總以為晴天才好釣,而忽視陰天初春的溫度會比冬季略有回升,但是魚兒的活躍度仍然很低,很多釣友都知道在晴天裡空氣和水溫都有比較明顯的回升,魚兒覓食的積極性也有顯著提高,所以大多數釣友都會選擇在晴天作釣。
  • 釣友立春後別再釣小鯽魚了,牢記這些要點,讓你爽釣大板鯽
    立春之後呢溫度升高了,因此釣魚的次數就會增加,當然主要是因為這個時候的鯽魚比較好釣了。但很多釣友沒有去轉變,依然會選擇垂釣小鯽魚,其實我想說這樣很吃虧。因為大板鯽在這個時候也開口了,有大魚不釣你偏偏釣小魚,這很說不過去啊。當然釣大板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你得掌握其要點才行。
  • 冬季釣魚,做好天時地利人和,釣獲大板鯽不再難
    眾所周知,冬季釣魚比其他季節要難,影響漁獲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是,並不是冬季就釣不到魚。筆者認為,冬釣想要有好的漁獲,就必須要有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人和,基本就可以概括了所有的影響上魚的因素。很多釣友通常會陷入誤區:天氣晴朗,氣溫高的天氣適合冬釣。其實不然,冬釣,首選晝夜溫差小的天氣;其次,是大降溫的前兩天;最後,也是最容易釣獲大板鯽的天氣,就是下著小雪的天氣。晝夜溫差小的天氣,一般都是陰天。這種天氣下,氣溫水溫晝夜溫差小,魚兒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去適應水溫的變化,它們會變得活躍而且會開始覓食,正是釣獲它們的好時機。
  •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釣到大板鯽 這樣釣鯽魚拉到你手軟
    鯽魚湯有通乳催奶的作用,鯽魚腦有健腦益智的作用。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還能減少肥胖的功效,吃鯽魚對糖尿病有很好滋補食療的作用。鯽魚營養全面,但含糖分比較少,脂肪少所以對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看了鯽魚有這麼多好處,這也是釣魚人這麼喜歡鯽魚的原因之一,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一年四季都能釣到鯽魚呢?
  • 冬季釣不到大板鯽?學會這些技巧,輕輕鬆鬆收穫滿滿!
    在寒冷的冬季,仍然有很多的釣魚愛好者不懼刺骨的寒風,堅守在湖邊以最大的耐心去等待魚兒上鉤,唯一令人不滿的就是釣到的魚除了鯽魚還是鯽魚,因為在冬季只有鯽魚會開口覓食,其他的魚都開始進入了休眠期。看到這裡,肯定會有許多釣友會詢問,你上面不是說了除了鯽魚就是鯽魚嗎,不就是想說就是因為鯽魚很多嗎,但是釣友們可不要忘記了鯽魚也是有很多種類的,土鯽,大板鯽,工程鯽都是很常見的鯽魚種類,一般情況下,很多釣友都會選擇去釣大板鯽,其實大板鯽也算是鯽魚的統稱吧,而且大板鯽的個頭算是鯽魚裡比較大的了,很多釣友也都比較喜歡大板鯽,好了,我們回歸正題吧,魚的話題就到這結束了,如果還有對它們很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
  • 春季釣鯽魚,注意這些變化規律,掌握規律,不愁釣不到大板鯽!
    春季可以說釣大鯽魚的最好季節,雖然鯽魚相對好釣,但是想要釣好就需要注意一些規律。掌握了規律,不愁釣不到大鯽魚。從早春到晚春,氣候差異巨大,也導致了技巧上差別很大。一、先釣小水面,再釣大水面釣大板鯽,需要追著大板鯽的步伐來行動,要找規律。
  • 冬季釣大板鯽,有了這4點能讓你越釣越大。老釣友都知道
    雖然現在已經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但是並不代表不能釣魚。有很多地區的釣魚人會發現,天氣越冷,釣到的鯽魚個體越大。冬至以後是一年中釣大板鯽的最佳時節,這個時候沒有雜魚添亂,小個體的鯽魚也大多停口,這個時候只有大鯽魚依然保持著良好的覓食狀態。
  • 夏天大板鯽都藏在這些地方,方法用對就可以釣到
    夏天比較難釣鯽魚,尤其是南方的幾個省份,就拿蓑笠哥所在的廣東來說,在夏天能釣獲大板鯽的真的不多。這可能和它自身的習性有關:它在冷天比較活躍,在夏天夏眠休息(可能是競爭不過其他魚)。夏天釣大板鯽這可就讓一些喜歡吃大板鯽的釣友為了難,貌似什麼餌料都很難釣到?
  • 初春「夜釣」鯽魚的技巧,用對比白天還好釣,尤其是「大板鯽」
    立春一過就是初春,到驚蟄為止,天氣乍暖還寒,這段時間的鯽魚總體來說並不是很好釣。因為初春的天氣情況極不穩定,溫度忽高忽低,鯽魚雖耐寒,對不穩定的氣候也不適應,尤其是「大板鯽」更為敏感難釣。但難釣並不代表不可釣獲,方法技巧運用得當照樣可以爽拉,往往白天釣獲不佳時,不妨考慮下夜釣,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尤其是大板鯽!
  • 什麼天氣冬季適合釣大板鯽 釣友們可能沒有想到最好釣是這個天氣?
    冬季溫度低,魚的活性差,小雜魚搶餌少,大魚攪窩少了,可以放放心心垂釣野生大板鯽,您會發現冬季的大板鯽比其它任何季節的都多,也更好垂釣。野生鯽魚是可以耐低溫,低氧,低寒的變溫動物,反而在夏天的高溫下不是那麼好垂釣,在冬季更好垂釣大板鯽。
  • 春季釣鯽魚,這兩種釣法最給力,上鉤全是大板鯽!
    隨其氣溫的回升,小水域中大板鯽完全可以釣的,其實前段時間很多釣友都偷偷出去釣魚,氣溫高了魚好釣,關鍵人很少,所以很多人釣的都不錯,所以今天繼續聊聊春釣大板鯽的話題。一、關於釣法的問題春季釣大鯽魚,其實釣法上真的是傳統釣更勝一籌,除非垂釣的水域是養殖塘或者黑坑。如果野釣大板鯽,傳統釣會更好一些。
  • 陰冷冬天野釣,拋竿誘釣鯽魚教學,釣獲一盆11條野生大板鯽魚
    陰冷冬天野釣,拋竿誘釣鯽魚教學,釣獲一盆11條野生大板鯽魚。連續多天的冬雨,讓這個深冬變得更加陰冷。驟降的氣溫造成了不少釣魚人的困惑,野生鯽魚更難釣了。因為野生鯽魚對溫度極為敏感,大多數鯽魚已經躲到了深水處,甚至基本停止進食了。
  • 春釣大板鯽,出釣時間暗藏玄機,這三種天氣出釣,每次都爆護而歸
    每到春季,全國的釣魚人就會活躍起來,尤其是春季的大板鯽更是讓釣友們蠢蠢欲動,但是許多釣友滿心歡喜的去作釣,卻經常掃興而歸,小鯽魚雖然釣獲不少,但是大鯽魚卻難覓蹤影,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原因就是選擇出釣的天氣有問題。
  • 冬天釣鯽魚口輕,這幾個方法就能解決,不麻煩且大板鯽多
    冬天釣鯽魚講真的的,入冬以後蓑笠哥也釣了沒有幾場魚,而且漁獲也不是太多:就三五條大板鯽,還有一些鯉魚。再加上浮漂調得越是靈敏,餌料慢慢霧化之後越是容易被浮力拉離底部。魚兒是撅著屁股在水底覓食,餌料慢慢上去了留下一些霧化的在水底,它更願意在水底吃霧化過會的軟餌。這就是為什麼常常釣餌料的時候,剛開始有輕輕的口後面就沒有了,每次換餌料就有口,後面慢慢就沒有。調鈍的話就不存在這種情況,餌料不管是不是霧化都和鉤子在底部,它在底部吸食大概率會把鉤子吸到嘴裡去。
  • 冬季天冷魚難釣?不要死守一處,主動找魚是關鍵,輕鬆釣獲大板鯽
    冬天釣魚,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魚難釣,很多水域裡都沒魚了,經常玩臺釣的人,對於這種變化的感知會特別明顯。究其原因是由於氣溫低,魚兒的活躍程度降低,都聚集到深水區,一般深水區的水溫要比近岸淺水區溫度高,魚兒普遍有趨溫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