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使徒行傳談| 警惕撒旦攻擊教會的這三個伎倆

2020-12-18 基督教資訊平臺

閱讀《使徒行傳》,能明顯感受到撒旦對教會的攻擊非常猛烈,他慣常使用的手段有三個,暴力攻擊、道德敗壞、分散精力。

時間飛逝,轉瞬千年,撒旦今天對付教會,無非也是這三個方案,我們把他認清了,也就不怕了。否則還真是容易掉進他的圈套,畢竟對付教會他是專業的。

1,暴力攻擊——阻止教會成長

從古至今,撒旦對付教會的第一殺手鐧就是暴力攻擊。通過各種手段直接或間接地逼迫教會。這是他的個性使然吧,生性暴戾。看他對付約伯,對付耶穌,都是採用直接的暴力加害。對付教會更是如此,有事沒事就整點么蛾子。逮捕使徒,關押、辱罵加毆打,幾千年了,手段沒變過。

從五旬節後,抓捕彼得、約翰開始就沒停過,12個使徒抓了個遍。除了約翰,其餘全部慘死。保羅自從成了基督徒,就成了監獄的常客,最終也免不了被砍頭的命運。

初期教會確實是慘烈了一點,教會面對的暴力攻擊相當的頻繁。

從開始來自猶太人的逼迫,到尼祿開啟羅馬對教會的大迫害。在他之後有多米田、馬克奧熱流都是極端憎惡教會的羅馬皇帝。之後的皇帝德修更是計劃徹底消滅基督教。再往後,丟克理先和加利流實施了空前絕後的大逼迫。這期間為主殉道的基督徒有伊格納丟、坡旅甲、遊斯丁等等不計其數。

直到君士坦丁皈依,這種全面逼迫才宣告結束。但是在羅馬帝國之外,一旦教會發展,也免不了要遭遇暴力迫害。大家比較熟悉的有,中國自唐朝以來的多次建立教會的嘗試,都在各種動蕩之中被暴力驅逐了。鄰國日本更是悲壯,大家應該都看過電影《沉默》,可見一斑。

時至今日,文明時代。這種暴力迫害還是會在局部地區間歇性地上演。殺害基督徒,破壞教堂的惡事還是時有發生。撒旦就是這樣,能動手就不叨叨,一貫如此。

2,道德敗壞——破壞教會合一

撒旦雖然慣用暴力攻擊教會,但是神保守教會,一次又一次地勝過他的暴力迫害。當他意識到暴力不起作用的時候,他就會採取第二方案——道德敗壞——既然從外部無法打破,就從內部破壞。

使徒行傳裡第一件不好的事情,就是亞拿尼亞和撒非喇這對夫妻。當時很多人加入教會,大家在教會內部「凡物公用」,有產業的人變賣自己的產業來支持教會,教會按照個人的需要來分配,以至於在教會剛開始的時候,弟兄姐妹雖然多是貧窮的,卻一無所缺。

路加記載了一個正面的例子,是叫約瑟的巴拿巴,他變賣了自己的產業交給教會,想必也獲得了比較好的名聲。於是乎,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也渴望這種名聲,於是他們就心生一計。當面向彼得承諾自己也願意捐出自己的所有田產來支持教會,背地裡卻偷藏一部分。他們以為這樣可以瞞天過海。可見他們真的不相信神,以為連神也是可以欺騙的。

但彼得還是戳破他們的謊言,道出他們的虛偽,也給他們悔改的機會,可是他們沒有珍惜,一命嗚呼。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懲罰過於沉重。但對於一個剛剛建立的教會而言,這一點點的道德瑕疵也是致命的。教會才剛剛落地,弟兄姐妹彼此相交地過團契生活。內部卻出現了虛偽和欺騙,那麼這個因信仰走到一起的弱連接關係很容易就被破壞了。

到如今,教會已然長大,幾乎沒有再出現過因為道德敗壞而當場斃命的事件,但道德敗壞對教會的傷害是有增無減的。

例如大家都知道,某些地區天主教神父性侵醜聞,韓國教會殘疾人學校性侵學生事件,某知名牧師強姦事件,韓國、新加坡大型教會牧師貪汙事件。這每一件道德敗壞的惡事,都對教會造成不小的打擊。道德敗壞對外失去見證,對內引發紛爭,甚至導致基督的身體分裂,阻礙了弟兄姐妹彼此相愛的美好團契。

3,分散精力——轉移教會方向

當撒旦再次失敗後,就好像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當場斃命,上帝沒有允許這種道德敗壞在教會滋生,他就開始了他的第三波攻擊。

撒旦經歷了前兩個方案的失敗,就變得更加狡猾。他不再逼迫教會,也不腐化教會,他用了另一個招數,分散使徒的注意力。

還是看回使徒行傳,當教會穩步發展,主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教會,教會裡面各種麻煩也接踵而至,於是乎一群寡婦就開始抱怨自己被忽略了。

因為很多人把錢財交給使徒們來分配,這是比較令人頭疼的事,往往是吃苦不討好,到今天也是這樣,管錢的人總是更容易招致流言蜚語。誰做的多,就被抱怨的多,這是常態。

那麼使徒們騰出手來處理這些事是否合適呢?顯然是不合適的。關心寡婦是應該的,但使徒被呼召出來,顯然不是為了關心寡婦,而是傳講神的道。門徒對此有清晰的認識,所以他們就選出其他人去管理那些事,而他們自己則專心傳道,專心祈禱。

使徒們明顯是有智慧的,一下子就看到了關鍵,他們也忠於自己的使命。

今天的教會,這個問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時代發展之快,超過了所有人的想像。我們每天為生活奔命,忙忙碌碌。學習、工作、吃飯、遊戲、帶娃……已經將我們的精力嚴重透支,那麼我們還有時間聚會、讀經、禱告、團契嗎?

作為牧者,更有可能被更多的事情煩擾,以至於每天忙上忙下,而忘記自己奉獻傳道的初衷,忘記自己的使命呼召。這也是為什麼馬丁路德會說,只有那些閒著沒事幹的牧師才會去管別人的婚姻生活。我想,馬丁路德不是否定婚姻的價值,而是告誡牧師應該以傳講真道,牧養教會為己任,而不要被各種事物纏身,以至於本末倒置。

最近,網絡上很多名牧受到各種攻擊,特別是一位大家都知道的改革宗老牧師,突然間就有無數攻擊的文章在網上傳播。但我們會很驚奇為什麼他老人家從來不出來解釋一下,有些攻擊還是他的學生寫的。這其中對對錯錯的事,我們就不說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但從他不回應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老牧者的智慧。說真的,那些攻擊的文章多數也是莫名其妙的,並不涉及聖經真理,如果他每天都在網上回應這些,那他就真的餘生啥也不用幹了。

有些人是把罵人當職業,牧者卻要清楚自己的呼召,不要為自己做無謂的爭論。使徒們就是如此,哪怕在審判大廳,也是為高舉基督之名,不為自己爭辯半句。因為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4,總結

聖經對撒旦的著墨不算多,但每次出現都讓人氣憤。雖然對撒旦知之甚少,討厭他是實實在在的。

客觀地說,撒旦不算聰明,搞來搞去就那麼幾個伎倆:用暴力逼迫教會成長、敗壞道德破壞教會合一、分散精力轉移教會方向。幾千年來,沒有什麼新花樣,但是他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極有耐心、永不言敗。

所以我們從早期教會所遇到的挑戰,總結經驗,認清撒旦的詭計,銘記教訓,若不然,被撒旦勝過真的是丟基督的臉了。畢竟耶穌基督早就為我們戰勝了魔鬼撒旦,早期教會也為我們做了美好的榜樣,又有見證人如雲彩般環繞我們。面對撒旦,何懼之有。

相關焦點

  • 基督教刊|教會的試煉有哪些?使徒教會如何回應?(徒五至七章)
    當教會要增長,信徒要熱心事奉神的時候,撒旦便不擇手段進行拆毀和破壞的工作。首先,撒但攻擊使徒時代的教會:罪與不潔的存在。奉獻本是好事,然而亞拿尼亞與妻子撒非喇卻在這事上欺騙使徒,可能他們見其他人都奉獻所有,但自己的信心卻未到達那地步,然而為了「不丟臉」,留下部分金錢後,竟說那是「全部賣地所得,都奉獻上」了。神為免教會失見證,使逼迫教會者沒有任何把柄控告教會,所以對二人之管教均十分嚴厲,取去了他們肉體的生命。其次,撒但又在外面藉反對者逼迫教會。使徒們行的奇事神跡愈多,信的人也愈多,逼迫便愈厲害。
  • 基督教刊|教會是如何拓展的?(使徒行傳八至十二章)
    在司提反殉道後,更大規模之逼迫臨到教會。不少人被下在監裡,除使徒外,門徒都要分散各處。這明顯是神的安排,當使徒教會要安定於耶路撒冷,不肯外出之時,神便藉苦難、逼迫將他們分散,因此,福音便被傳開了。教會繼續拓展,不是因為使徒而已,乃是會眾。他們不是客旅,乃是軍隊。
  • EVA使徒大全,總共「十八使徒」個個腦洞大開
    哪裡有動漫,哪裡就有蝸殼君EVA中使徒有相當多種,而且老TV版和新劇場版中的使徒數量是不一樣的,老TV版中的使徒為十八個,而新劇場版的使徒為十三個,可能庵野秀明覺得十三這個數字更符合宗教信仰吧。人類在2000年在南極找到亞當,當時亞當被朗基努斯之槍(據說這把槍的名字來源於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士兵的名字)封印在冰層下,人類拔掉了朗基努斯之槍的封印造成了「第二次衝擊」,後人類用N2地雷擊敗亞當,把它做成胚胎用作製造EVA。
  • 羅保羅牧師:使徒先知的教會如何呈現和落地?
    ; 福音的根基被拆毀(加1:6-9)2 > 使徒與先知的教會的根基被拆毀(詩11:3)2、追本溯源,歸回三個原初我們要跨越時間、空間、維度,歸回起初,歸回以賽亞書61章的福音。2 > 原初的教會——建造在使徒與先知的根基上(太16:18,弗2:19-22)3> 原初的旨意——神永遠不更改的旨意(弗3:9-11,弗1:7-12,太6:9-10)回到這三個原初
  • 《EVA》中的「十八使徒」盤點,最強使徒竟然無處不在!
    過了這麼久,也許大家對這十八位使徒的記憶都已經漸漸模糊,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十八位使徒。第一使徒『亞當』在動畫中,亞當並不是以侵略者的身份出現,而是被人們意外發現的,當時它的身上插著生命之樹所化的「朗基奴斯槍」,並處於一種假死狀態。
  • 教會歷史(上)丨使徒約翰受命寫信給亞細亞七個教會
    初代教會,使徒們先後殉道,主指使祂所愛那個門徒約翰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寫信。詩篇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亞細亞省不僅有這七個教會,歌羅西教會和特羅亞教會也屬於亞細亞省。主基督為什麼曉喻約翰只給這七個教會寫信?這七封信僅僅是針對使徒時代的教會嗎?
  • 諾斯替教派,巴力神,撒旦,上帝和耶穌基督的敵人
    號稱自己是基督徒,實際上是諾斯替教派的異端分子馬西昂,宣稱基督教跟《舊約》毫不相干,他還煞有其事地自己編撰一個《新約》正典,自行組織教會,讓基督教遭遇了一次很大的危機。不僅如此,當時還有很多偽福音書流行,隨著耶穌的第一代使徒相繼離世,也面臨著耶穌事跡無人可傳的局面。
  • 【歸正之窗】教會歷史從使徒時代的教會至改教時代的教會
    使徒時代的教會     這時期可分為三個段落:公元30至50年,由五旬節教會的誕生至耶路撒冷大公會議;公元51年至70年,保羅第二次布道行程至耶路撒冷被毀;公元71年至100年,教會平安增長至使徒約翰逝世為止。1.1.
  • 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
    第三部分相信聖靈、教會、赦罪及復活,除了對抗神格唯一論外,也澄清諾斯底派靠知識得救的論點。大家看清了這段文字了嗎?使徒信經寫作的目的是什麼?答:是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經被判為異端的諾斯低主義。你看!這是不是對所有人生命負責?
  • 現今基督教會中還有使徒嗎?
    提問想請問一下,有個異端說沒有使徒就沒有教會。他說這也是聖經裡面所記載的,因為教會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傳福音的……而今天的教會沒有使徒,因為使徒都已經到主那裡去了;現在有一個使徒選出來了,如果不接受他的教訓,我們所在的教會都不叫教會。對此要怎麼反駁?請求幫助。
  • 使徒約翰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一封信,你讀過嗎?
    救主捨命之後不久,使徒們首先訪問了這裡。在教會史上它正可以代表純正的福音同異教最黑暗的崇拜形式針鋒相對的時代。猶太人與希臘人混雜居住,他們本來應當高舉耶和華的宗教,但他們卻因與拜偶像的人同流合汙,而失去了聖靈的同在。當福音使者保羅進入這座動蕩不安,人心騷動的城市傳揚復活的救主時,遇到了種種困難。他一方面受到偽科學的反對,另一方面又受到徒有其表而失去實際能力之猶太教的反對。
  • 福音影評:《使徒保羅》 給受逼迫教會的一首讚美詩
    一個月後,《使徒保羅》(Apostle of Christ)上映,這部電影又該如何來衡量呢?現在,電影《使徒保羅》發行了DVD版本。片中,保羅深陷於羅馬馬梅爾定監獄(Rome's Mamertineprison),即將在由羅馬皇帝尼祿針對教會的第一次大迫害中受死。此時的保羅年老體衰,而路加冒著風險前來探望他,讓保羅的故事不會在教會歷史上遺失,它將成為《使徒行傳》。這部影片在講述一個偉大的故事,但就像很多基督教戲劇那樣,講「逼迫」講得有些過頭了。
  • 使徒行傳查經——十四課
    此段話進一步說明他們是神的選民,讓他們明白耶穌是上帝所差來的救贖主,應當對神有深刻的認識,彼得用三件事證明耶穌是彌賽亞,是救主。①用神所行的神跡異能證明。    約20:30-31    神跡奇事,異能,彰顯了神的大能,證明了耶穌是神所立的,所預備的彌賽亞。
  • 耶穌給七個教會的書信(一)
    關於對這七個教會的書信的理解,歷代教會中分別持有四種不同的解釋法。1.這七個教會是當時亞細亞一帶那七個教會的實際屬靈景況。2.這七個教會是歷世歷代各個時期的教會都有的七種不同的屬靈景況。3.這七個教會是預表全地教會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的代表性的屬靈光景。4.這七個教會是對歷世歷代每個教會和信徒的警戒和勸勉。
  • 《使徒行傳》第六講 真理與後果
    我們在這段經文記載中,看見四種對真理的不同回應;我們今天仍然可以看見這樣的回應。大祭司及其夥伴要捉拿和審訊使徒,有三大原因。首先,彼得和約翰沒有遵從官方的命令,停止奉基督的名傳道。他們犯了公然違抗國法的罪。其次,教會提出了關於耶穌基督復活的證據,這見證有違撒都該人的教義。第三,宗教領袖充滿了嫉妒:因為那些未經訓練又無權柄的人,竟然大有成就。
  • 基督徒當從這六點來學習識別和防範異端
    就像對付假鈔一樣,加強警惕、學會分辨是每個人的必備技能。因此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要學會分辨異端邪教,免得我們落入撒旦的圈套,信到最後,全是枉然。一、何為正統在了解異端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確立什麼是基督教的正統信仰,若沒有正統,也就沒有異端了。
  • 教會極簡史:從使徒時代到宗教改革
    使徒時代,完成希臘文新約聖經(主後31-100年)教會從主耶穌升天后的五旬節開始(約主後31年),耶路撒冷的教會有幾萬猶太人,他們都從猶太教出來,從小熟悉舊約聖經,並領受使徒們的口頭教訓。耶路撒冷的猶太教當局拒絕承認耶穌就是舊約預言的彌賽亞基督,開始迫害教會。
  • 教會歷史丨耶穌基督曉喻使徒約翰寫信給士每拿教會(上)
    主首先特別介紹自己是「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以此來堅固、勉勵將要遭受苦難、試煉和逼迫的士每拿教會。由於使徒約翰寫給教會的每一封信有兩個指向:一是針對那個時代的教會,二是針對歷代的教會,所以,這封信也是主堅固、勉勵歷代遭受苦難、試煉和逼迫的教會!「士每拿」翻出來的意思是沒藥,味道苦澀,但研磨後卻放出馨香的氣味。象徵苦難之後的榮耀,也是忍受苦難的表號,作為馨香的火祭!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3保羅第一次旅行宣教A在賽普勒斯
    熱忱和順服,是有宣教異象的教會典型的特點。這些教會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存。「分派」這動詞,出現在掃羅生命中三個重要時刻:出生時,他已被分別出來歸神(加1:15);悔改時,他為福音被分別出來(羅1:1);如今在安提阿,他又被分別出來從事特派的工作(13:2)。他經歷了顛沛流離,他經歷了孤苦伶仃,也經歷了人頭落地。
  • 使徒行傳丨彼得受聖靈啟示,率先向外邦人傳耶穌基督恩惠的福音
    彼得卻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聖經與十字架使徒行傳是初代教會歷史,主耶穌基督復活升天后的第一個五旬節,聖靈降臨在地上建立了第一個教會,耶路撒冷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