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通天河駝唐僧師徒過河的巨龜真的存在,在南美被發現了

2020-12-25 前後讀歷史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86年由楊潔導演執導的《西遊記》堪稱經典。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在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前八十難之後,過通天河前往靈山參佛祖時,全靠著一隻巨龜馱著過了河。

這巨龜是西遊記中出現過的奇珍異獸之一,叫老黿。這看似傳說中才有的生物,在南美洲大陸上被生物學家意外發現了,體型和老黿不相上下,此物學名叫駭龜。

南美洲在新生代時期,由於其適宜的氣候條件,給眾多體型巨大的生物提供了生命的搖籃。上世紀70年代在委內瑞拉境內的烏魯馬科一處斷裂地層中,發現了一隻完整的巨龜化石,龜殼的長度竟然達到了2.35米。

現存最大的陸龜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象龜,身長也不過1.2米左右。而在委內瑞拉發現的駭龜化石,體型達到了它的兩倍。

象龜

不過,西遊記裡記述的駝唐僧過通天河的老黿,修煉了一千三百多年,能駝的下唐僧師徒四人外加一應行李和經文,體型應該更大一些。

前面提到過2.35米的駭龜,身型和老黿相比顯然還有點差距。後來在南美洲的另一國家,又出土了一塊駭龜的化石,這隻駭龜比前一隻更大,它龜殼的長度達3.3米,寬度最寬處也有2.2米,加上頭和尾巴,體長約在五米左右。

駭龜化石

3.3米的長度,2.2米的寬度,駭龜龜背的面積也得有6平米左右了,足可以裝得下唐僧師徒四人和經文行李了。這種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巨龜,雖然體型巨大且背部有堅硬的殼子保護,但是依然也有天敵,在新生代有種名為普魯斯鱷的鱷魚,體長超過10米,只頭部的長度就有1.5米,專以駭龜為食。

從各種資料來看,駭龜應該是目前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體型的龜鱉目動物了,它巨大的體型和西遊記中國通天河裡的老黿比,也是有過而無不及。不知吳承恩的年代是否也有關於駭龜的傳說,才給了他靈感創作出巨龜的形象。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裡的載人巨龜真的存在?助人成仙的神龜,自然界只有一種天敵
    在《西遊記》中,觀音收走了金魚精後,陳家莊人準備船隻,讓唐僧師徒渡河。這時候,水中忽然波濤湧起,現出一個超大的老龜來。這老龜主要要求幫忙送唐僧師徒渡過流沙河,那麼西遊記裡的載人巨龜真的存在?在南美洲大陸上被生物學家意外發現了。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途經女兒國,歷史上真的存在女此國嗎?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途徑歷史上真的存在女兒國嗎?《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一路西行,披荊斬棘,降妖除魔,卻也不免遇上一些特殊的磨難,例如女兒國一難。西遊記女兒國是在第五十三回:禪主吞餐懷鬼孕,黃婆運水解邪胎。
  • 唐僧不幫通天河老龜向如來佛祖問壽命,對老龜是大大的好事
    唐僧見到如來佛祖時,為什麼沒有幫通天河的老龜詢問壽數的事?對這個問題有很多近似於陰謀論的解析,其實答案很簡單:唐僧忘了問了。唐僧師徒四人路阻通天河,因為通天河裡有個靈感大王要當地陳家莊每年獻一對童男童女,這次恰好趕上陳家莊莊主和他兄弟要獻上自己的孩子。出家人本來就慈悲為懷,在陳家莊老者的哀求下,唐僧必定出手相救。孫悟空和豬八戒扮成童男童女,跟靈感大王打個照面,打了起來,發現靈感大王是條金魚。這條魚法力高強,唐僧三個徒弟還真收服不了他。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了哪些國家?包括阿富汗等
    86版《西遊記》劇照。  作為中國的國民讀物,《西遊記》陪伴了幾乎每個人成長。小說裡,唐僧師徒翻越崇山峻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儘管我們都知道,小說畢竟是小說,這些國家在歷史上也並不一定真的存在,但唐僧師徒經過的一些國家,在今天的現實中依然能找到投影。  1  寶象國(今我國新疆境內)  寶象國的故事發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後,孫悟空被貶回花果山,豬八戒當起了「大徒弟」。
  • 西遊記漏洞 唐僧師徒四人最愛吃淮揚菜?(圖)
    唐僧師徒四人最愛吃啥?  新聞一出,有很多人好奇,在《西遊記》原著裡,師徒四人吃的都是什麼美食?《西遊記》  在李天飛的研究中,《西遊記》的美食歸納一下,大致可以分為素齋、麵食甜點、野菜、飲品四個方面(畢竟唐僧師徒不能「開葷」):  素齋裡最常見的,就像小朋友在作文裡列舉的食物,
  • 西藏神秘的「瑪尼堆」,竟與唐僧師徒有關……
    在西藏通天河兩岸的峰嶺、草灘之間,為何會有神秘的「瑪尼石堆」?它們與唐僧師徒取經有關係嗎?這些瑪尼石堆到底有什麼用途?
  • 「老王說隴史」傳說中唐僧「晾經」晾出的高臺縣
    傳說中唐僧「晾經」晾出的高臺縣高臺是甘肅省的一個縣,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屬於張掖市。傳說該縣名字的由來,和西天取經的唐僧有關。神奇的是,這條河流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中,被描寫成了800裡通天河。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最後一難就是取經歸程,途經通天河。《西遊記》第九十八回中寫道:唐僧師徒四人歷盡千辛到天竺大雷音寺見得如來,取得真經,正在喜出望外時,再次來到當年路過的通天河,眺望河面寬闊無垠。惆悵時,那隻當年馱他們過河的老龜又遊到了近前。四人欣喜之餘,紛紛上了龜背。
  • 四川九寨溝·《西遊記》片頭中,唐僧師徒牽馬涉水的地方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到你。人生苦短就該好好享受,十八 二十歲也就只有一次,為什麼不跟她來一次九寨溝,感受一下時間的美好不好嗎?
  • 甘肅文化丨傳說中唐僧「晾經」 晾出的高臺縣
    原標題:老王說隴史  傳說中唐僧「晾經」 晾出的高臺縣  高臺是甘肅省的一個縣,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屬於張掖市。
  • 《西遊記》: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都不行呢?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剗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菩薩細數唐僧師徒所受的磨難,發現還差一難,菩薩說,「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於是菩薩即令揭諦,飛雲一駕向東來,一晝夜趕上八大金剛,附耳低言,讓他們師徒再受一難。
  • 為什麼唐僧師徒四人從不吃肉,卻留下了很多喝酒的記錄
    不管我們在閱讀《西遊記》原著還是觀影《西遊記》電視劇,總能看到唐僧師徒四人從來不吃肉,但是偶爾能夠看到他們喝酒的記錄。那這是為什麼呢?大雁塔和唐僧那為社麼隨著發展,在中國,無論信奉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的僧侶都禁止吃肉了呢?深究歷史我們發現,這一習俗(禁令)源於南北朝。
  • 青藏高原的明珠(29)—唐僧曬經石
    今天來到通天河畔,還有一個地方要去,這就是傳說中的唐僧曬經石,《西遊記》中著名的渡河曬經的章節就發生在這裡。傳說中的唐僧曬經臺就是離玉樹縣結古鎮約30公裡的通天河畔的一塊磐石,石面漆黑如墨,上面似乎有隱隱約約的字跡。
  • 86版西遊記,不同人飾演的唐僧師徒,你認得出幾個?
    從不同的角度報導86版電視劇《西遊記》(含續集),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86版西遊記,不同人飾演的唐僧師徒,你認得出幾個?】。說到86版西遊記的唐僧師徒,這四個人是經典的熒幕形象了。遲重瑞飾演的唐僧有佛像,孫悟空飾演的六小齡童很有靈氣,馬德華飾演的豬八戒幽默,閆懷禮飾演的沙僧耿直。
  • 唐僧的貧與富:《西遊記》裡隱藏的財富密碼,巨額財產去了哪兒
    唐僧在取經路上一向都以清貧著稱,最後連吃飯的傢伙都被人要了去,可見唐僧是個非常清貧和和尚,但如果我們看的仔細,就會發現,唐僧這一路西行,其實積累了不少財富,那麼這些錢最後又去了哪裡,唐僧到底是不是真的像他說的那樣一貧如洗呢?
  • 西遊記原著中細思極恐的細節:唐僧師徒都曾犯過殺戒
    西遊記電視劇看起來極其有趣,而西遊記原著讀起來,卻是另一番風味,甚至有點細思極恐,西遊記電視劇中,師徒四人一片和睦,而原著中,取經隊伍之間,用勾心鬥角四個字來形容不為過。西遊記原著中,有很多大家忽視的細節,例如:牽著馬的是沙僧,挑著擔的是八戒。牛魔王娶玉面狐狸精除了貪色,還貪財。豬八戒也曾大鬧過天宮。
  • 《西遊記》河寬八百裡,能夠和臺灣海峽相比嗎?
    我們都知道唐僧師徒一行人取經可謂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他們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但是你們知道最後一難是什麼嗎?其實過通天河就是他們最後一難,雖然他們取得了真經,但是最後一難還沒有經歷,所以到他們取完真經之後,如來便把最後一難也給他們,希望他們經過這一次,就算是真正的功德圓滿。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最喜歡的一個地方,並不是靈山,而是光祿寺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最喜歡的一個地方,並不是靈山,而是光祿寺!一、經常看西遊記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地方,在西遊記中很重要的一個地方,可以說在取經小分隊唐僧師徒四人的心中,這個地方可能比靈山更加有吸引力。而且在吳承恩的西遊記原著中這個地方出現的次數可以說比靈山出現的次數都多。
  •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如何封賞唐僧師徒,其中有何玄妙之處?
    《西遊記》中,如來封賞唐僧師徒的大職正果和汝職正果有何區別?《西遊記》中,如來佛祖為了光大佛法,策劃了取經大業。唐僧師徒就是最好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最終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其功德為萬世所傳頌。唐僧師徒中,唐僧是帶隊人,孫悟空負責降妖,豬八戒負責牽馬,沙和尚負責挑擔,小白龍做腳力。唐僧師徒取經之後,將經文送到了東土大唐,隨後來到靈山,接受佛祖的冊封。如來佛祖也給了他們豐厚的獎賞,兩人成佛,一人成為金身羅漢,一人成為佛祖使者,一人成為八部天龍馬。仔細研究,我們就會發現,如來對他們的賞賜暗含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