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呂營海棠休閒公園,家長帶著小朋友在公園內玩耍。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呂營海棠休閒公園裡有綠地、有長廊,村民有了遛彎的地方。
公園內綠色植物眾多,市民在公園散步健身。
講述人:
付志方
75歲,呂家營村村民
掃描二維碼,看360度全景,聽居民講述家門前的變化
朝陽區呂家營村騰退低級次市場,倆月建起海棠休閒公園;面積約7000平米,老人小孩都愛來遛彎
門前改變
北京四環路走到東南角,形成東北-西南走向的彎。彎裡有一條與它垂直的無名道路,這條無名道路西南側的三角形地塊上,原是一處違法建設。今年4月,十八裡店鄉、呂家營村聯合對該區域低級次市場進行疏解騰退,僅用一周就完成了疏解任務。這裡也從暴土揚塵的空地,迅速建成一座約7000平方米的公園。公園裡的泰山石上,是紅漆陰文:呂營海棠休閒公園,公園裡有綠地,有樹木,有海棠花,有廊亭,有小丘,還有風車。
我有話說
70多年了,這是村裡第一個公園
我是眼看著海棠公園建起來的。
大概四月初,有車來把土拉出去了,我還以為是建設停車場。後來發現又拉黃土進來了,一問,說是建公園。我說:這是好事啊!到五月底,就建成了。
原來這塊三角地,就是一個平房小院。院裡放了幾個貨櫃,堆了一些垃圾。兩三年了,沒人管。一颳風,呼呼冒土。
我生在呂家營村,現在住在村十五組,70多年了。村裡人大部分都「農轉居」了,「上樓」了,還剩下我們這麼一少部分。
2000年左右,政府徵地修四環路,我們村裡的變化就比較大了。地就沒有成塊的,村民不種莊稼種菜了,廠房出租比較多。
村裡以前沒有公園,海棠公園是第一個。以前老人只能在四環路邊上遛彎,要不然圍著呂家營村溜達。在馬路邊上坐會兒,看著走著的汽車。
城裡的公園好,可是離咱們遠啊。這個小公園離村子近,老人小孩都愛過來遛彎,跟在自己家休閒是一樣的。小公園面積不大,但設計得好。我從家走過來,不到10分鐘。從這個小公園建成,我每天都過來遛遛彎,有時候中午還來。
今年,村裡很多市場疏解拆遷了,聽說騰出來的地兒大部分要建成綠地,以後我們遛彎的地方就更多了。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