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7號,新聞報導,圓通快遞河北省區下屬網點有兩個異常數據的風險帳號,圓通總部監測到此數據後,第一時間進行關閉帳號處理,並進行調查。公司隨後向公安報案,相關嫌疑人已被控制。
近年來,由於網絡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社會交流速度比之前大大提高,各項信息的交換處理達到極高的效率。這在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進步,讓人們辦事情更加方便,不必來回奔波走冤枉路。但是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信息保密不到位,信息容易洩露的風險。一旦我們的個人信息被不安好心的人得知,那麼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大的安全隱患。
快遞行業從剛開始發展,到如今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當初誰也想不到快遞會發展得這麼迅速,而且會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快遞行業並沒有特別重視個人信息安全。當時的快遞單上面會清楚的寫清楚收件人姓名,住址,以及電話號碼。這樣方便快遞員得知客戶電話號碼,直接電話聯繫客戶取件,客戶也能根據上面的姓名,一目了然,得知這是自己的快遞。
然而,隨著不法分子的介入,快遞公司開始知道保密客戶信息也是必要的一環,所以現在的快遞單上面不會完全標明客戶的信息,比如電話號碼會以特殊符號隱藏起來,還有更完善的版本是快遞單上面完全沒有客戶信息的名字,只有一個二維碼,這個二維碼可以給配送的快遞掃碼使用,這樣可以提高信息的保密性。
其實,除了快遞行業,近年來湧現的外賣行業,也是採用虛擬號碼技術,配送員給客戶撥打的是虛擬號碼,這個虛擬號碼只有在特定的時間才有效,過了這個時間再撥打,則提示為空號。
快遞行業,外賣行業的公司為了得到高的客戶滿意度,都會絞盡腦汁的想盡辦法把每個環節做好,儘量提前規避風險。
而我們作為用戶,也應該提高自身警惕,自己也防範於未然。
第一,使用快遞時儘量不用真實姓名。
第二,寄送快遞儘量寄往公司,或者家附近的快遞點,而不是自己的家庭地址。
第三,收到快遞後,要妥善處理上面粘貼的快遞單,可以用專用的黑色筆進行塗抹覆蓋,或者直接撕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