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古汶水。大汶河發源於山東旋崮山北麓沂源縣境內,匯泰山山脈、蒙山支脈諸水,自東向西流經萊蕪、新泰、泰安、肥城、寧陽、汶上、東平等縣匯注東平湖,出陳山口後入黃河。幹流河道長239公裡,流域面積9098平方公裡。泰安大汶口以上為上遊,大汶口至東平縣戴村壩為中遊,戴村壩以下為下遊,為大清河。東平縣馬口以下稱東平湖區。
然而在山東泰山之陽的大汶河,卻出現了「汶河倒流」的奇觀,滿載著古老而優美的傳說,瀟瀟灑灑向西奔流而去,放眼遠望,竟不知何處是盡頭!
汶河上的五橋疊影
大汶河,一條與眾不同的河,它是中華大地最古老的河流之一,可謂齊魯大地上的母親河。彰顯於世的大汶口文化得益於大汶河奔流西去的河水滋養,汶水滔滔西流最終流入東平湖。
明石橋北起大汶口鎮西南門,南接寧陽縣茶棚(堡頭)村,全橋65孔,長約裡許,是整個大汶河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橋。橋面由大長石條鋪成,條石用扁鐵連接固定,非常牢固。
明石橋全景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宋代:晏殊
明石橋邊秋水上,
汶河疏雨夕陽中。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代:劉禹錫
過雨園林綠漸濃。晚霞明處暮雲重。
小橋東畔再相逢。睡起未添雙鬢綠,
汗融微退小妝紅。幾多心事不言中。
宋:趙彥端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河水平秋岸,關門向夕陽。
夕陽中的山巔凝重而巍峨,它讓我陶醉,讓我痴迷!
夜色見濃,夕陽終於耐不過時光磨礪,墜落在山谷裡。山巔吞噬了最後一抹餘暉,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代:馬志遠
太陽落山了,天漸漸黑了,人們都走了,只有這鎮橋的雄師,還巋然不動,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攝影:劉志成
地點:泰安市大汶河明石橋。
【版權聲明】
所有攝影作品及原創文字版權歸作者所有,本公眾號所有原創作品版權歸本公眾號所有,歡迎讀者分享或轉發到朋友圈,任何公眾號、自媒體未經授權允許,不得私自轉載或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