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2016年放開二孩政策後,雖然人口出生率沒有達到專家預期,但是農村人口出生率顯然高於城市。計劃生育政策未取消時國家不讓生,許多家庭就偷著生,甚至為了生兒子不惜一切代價,如今放開了政策,只有可以生肯定要生,不能生創造條件也要生 。說白了就是想生個男孩。
網上有個故事不知道真假。馬雲說: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呢?王健林答:兒子是皮夾克,冷的時候不擋嚴寒,熱的時候穿又挺熱,價格還貴,扔了怪可惜,只能見人裝一裝門面,逢人就吹我有皮夾克!故事很有深意,
特別是如今男女比例失調,天價彩禮頻現,男孩負擔相當大,可為何農民還要千方百計要生男孩呢?咱們繼續往下看。
1、養兒防老。
這是農村傳統觀念,農村人思想守舊,很多人有養兒防老的思想,而且從現實來看,農村養老主要還是靠子女。農村人沒有城市人的社會福利保障,只能靠子女養老送終。多生一個男孩,意味著更多人可以對自己盡贍養義務,減輕子女養老壓力。
2、農村生活習慣
農村人以種地為主,需要有勞動力,而男孩在這方面要優於女孩。特別是家庭承包土地後,男孩的優勢就更明顯了。而且在農村如果子女多,在農村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3、可以獲得更多權益
以前農村分地根據家裡的人口數量分。農村分耕地,家裡沒有男孩,如果女孩子也出嫁了,土地就必須退還村集體。雖然種地掙不了幾個錢,但是,隨著農村土地確權的結束,土地價值在提升。所以,多生一個男孩,家裡分的地也多了。當然現在各地已經取消了這個政策。
4、風俗習慣
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農村如果不生一個男孩,總感覺比人家低了一頭,擔心會被看不起。因此部分農民如果第一胎是女生,就一直往下生,直到是男孩才停止。當然隨著農村觀念的轉變,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年輕人思想教育的提高,加之農村高昂的彩禮和娶媳婦難度係數變大,這種思想也在改變。如今生兩個女兒的家庭越來越多,相信隨著社會發展和思想掛念的轉變,未來真得可以實現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