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新零售的春天來了?

2020-12-2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舶來品,中國的咖啡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由國外品牌所把持:雀巢、麥氏牢牢佔據速溶咖啡的頭兩把交椅;星巴克、COSTA咖啡等外資品牌已經建立了自己牢固的市場份額和龐大的粉絲群體;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連鎖品牌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平民化咖啡飲品,力圖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而咖啡陪你、漫咖啡、Zoo Coffee等韓系品牌像陣風一樣,來的也快去的也快。

現在,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之下,本土咖啡正試圖奪回市場話語權,最近一兩年,瑞幸咖啡、連咖啡、萊杯咖啡等本土咖啡新零售行業頻頻爆出擴張和融資的消息。

咖啡新零售的春天來了?

誘人的咖啡

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大宗商品,咖啡在世界各地有著大量擁躉,在中國誘人的市場裡,咖啡消費也在不斷增長。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顯示,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長,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 2%。市場年增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數倍,在一些一線城市甚至能達到30%左右。這個市場裡最為成功的星巴克過去一兩年也在以每天新開一家店的速度加速擴張,並已經下沉到越來越多二三線城市。

目前中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咖啡小於5杯,但是在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是20杯。同時,北美和歐洲國家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費大約是400杯,日本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費大約是360杯。相比之下,我國咖啡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同樣看好中國市場的,還有來自美國、英國、韓國的咖啡連鎖店,他們在中國迅速擴張,其銷售額增長速度超越幾乎所有中國大陸的其他零售業務。

用戶復購率高,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同時還具備一定文化基礎,從各種角度上看,咖啡都是是消費升級領域一個非常好的品類。

現實不樂觀

咖啡行業素有「6虧3平1盈利」的說法,被稱為餐飲業第二難做的生意(第一是酒吧)。據咖門和美團點評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咖啡館存量約為10萬家,全年倒閉門店超過1.4萬家,淨閉店率達到14%。

「只靠賣咖啡的店,第一年就倒閉的佔60%~70%。」是不少咖啡從業者根據經驗做出的判斷。

即便是國外連鎖品牌,也難道厄運。其中代表性的是韓系咖啡在中國的全面潰敗。

伴隨著韓流文化,咖啡陪你、 豪麗斯、漫咖啡、Zoo Coffee、MangoSix、途尚咖啡等韓系品牌幾乎都在 2012 年左右進入中國,並與中資合作,試圖用瘋狂擴張的方式侵佔中國咖啡市場。這些最具代表性的韓系咖啡店在擴張最快的 2014、15 年間,在中國一下子開出了八百多家店,風光一時無兩。

但現在,豪麗斯被供應商追債,Zoo Coffee 已經被中資完全接管,忙於「去韓化」,最為激進的咖啡陪你創始人自殺,總部失聯,位於北京東四環凱泰大廈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

大量的創業者進入這個行業,最終的結果並不理想,除了管理等人禍之外,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其實在於中國的消費習慣,對於咖啡的接受程度並不高。

新零售的機會?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行將落幕的時刻,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並將新零售看做是未來阿里主要的發展方向。馬老師的振臂一呼讓整個市場開始將關注的角度全部都聚焦在了新零售的概念上,一時間「新零售」已成為當下業界最熱詞,各大佬反覆提到「線上線下融合、數據賦能」,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等與新零售有關的概念開始不斷湧現。

最近兩年,本土咖啡新零售行業頻頻爆出消息:國內新秀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在市場上爆紅;咖啡外賣品牌連咖啡完成B+輪融資,金額高達1.58億元;自助咖啡新零售品牌萊杯咖啡,在9個月獲得了來自青山資本、險峰常青、梅花創投和真格基金3輪明星基金青睞,此外還有一眾品牌如咖啡零點吧、小咖、友飲等紛紛融資。

新零售業態儼然成為咖啡突出重圍的重要機會,並形成了咖啡終端零售、咖啡線下門店、咖啡外賣的行業「三足鼎立」之勢。

對此,青山資本認為,首先是消費需求的變化帶來的契機。中國80後和90後突破4億人大關,以年輕人為主體的中產階層人數超過1億,到2030年將會超過2.5億。隨著這些人崛起為主流消費人群,他們對消費本身有了新的訴求。上一代的消費者更多的是在實用性、性價比層面去考量,新一代的消費者則完全不同,這將給中國消費結構帶來歷史性的變化。

其次,這樣的背景下,從速溶咖啡到現磨咖啡、瓶裝即飲是行業發展趨勢,而咖啡終端零售、咖啡外賣這些業態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同時,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和受眾接受程度的提高,讓咖啡新零售的消費場景成立。

根據歐睿諮詢提供的一份關於四種類型咖啡在中國、日本、美國和英國四個國家發展趨勢的數據顯示,在中國,佔主導的依然是「速溶」類咖啡,而在美國絕對領先的是「現磨」咖啡,日本則因為便利店發達,「即飲咖啡」則是主流。

目前市場70%以上的咖啡是速溶咖啡,在速溶咖啡領域,創業者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機會;在咖啡店這種業態上,除了有來及星巴克、太平洋、COSTA等外資品牌的擠壓,同時業態上也存在門檻低、工業化程度低、資產過重、盈利能力差和管理難度大等問題。

所以,對於未來3年發展態勢或創業的機會,青山資本為有三個方向還有發展的空間和潛力:第一,無人零售;第二、外賣/外帶;第三、瓶裝即飲產品。

無人零售的邏輯

物流等基礎設施的運營效率趨於穩定成熟,零售業態要提速只能從深度改造供應鏈做文章,難道很大。但對消費者來說,要在最短距離、最快時間內找到他想要的商品。

便利終端是當下各種線下新零售的資本主戰場,與有/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類似,咖啡機終端背後核心邏輯在於行動支付,帶來全新場景增量。而便利終端的小型化、易擴展、無人力、有數據等諸多特性也使成本更可控,經營效率的提升潛力也更大。

外賣/外帶邏輯

本質上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外賣其實是一個信息交換和支付的平臺,其核心環節是基於線上體驗和線下供應鏈的無縫連結。迎合消費者需求,開展外送服務,不僅可以規避傳統咖啡店的正面競爭,有效避開和傳統咖啡大店產品服務上的重合。另一方面,少了房屋租金與門店人力的壓力,僅需要小面積生產包裝空間與配送人員,成本與利潤之間的比例被進一步壓縮。

瓶裝即飲的邏輯

瓶裝即飲咖啡的高速增長則因為「方便」以及便利店貨架上越來越多的種類,包括雀巢、雅哈、麥斯威爾、貝納頌等都紛紛入局。

此外,一些飲料、乳品等企業也開始跨界入局即飲咖啡市場,如維他奶推出的「啡走」咖啡、華潤怡寶火咖咖啡等等。

未來,在技術創新、包裝創新、口味創新和功能性創新上, 咖啡仍有一定的想像空間。

咖啡產業的核心壁壘

當然,新零售說到底只是一種方式,咖啡創業項目能否最終跑出,核心在於建立自身的壁壘。

在有些人眼中,消費品類是個紅海,基本上沒什麼門檻。但青山資本認為認為消費品企業如果無法建立自己的護城河,是無法在同行業其他公司的競爭中勝出,而消費類品的核心壁壘具體來說是:品牌效應、規模經濟、網絡效應、用戶遷移成本。

對於咖啡這個品類來說,我們認為,品牌是競爭的核心壁壘,規模和資本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談不上壁壘。從市場上比較熱門的新零售業態看,它們之所以比較『熱』的核心原因,在於營銷跟品牌方面花了較多的精力。

比如連咖啡通過配送星巴克積累大量的精準用戶,瑞幸咖啡通過人氣明星代言、樓宇廣告的方式進行高頻次曝光,萊杯咖啡則通過學校布局,收割新咖啡消費者。同時在線上,通過贈送好友、邀請好友等社交關係鏈進行裂變推廣爆發。

最後,創業永遠不會是拿著放大鏡按圖索驥,機會也絕非自上而下的分析能得到。歸根結底「滿足不斷變化的新消費群體的需求」,才是唯一有價值的出發點。(本文由青山資本授權鈦媒體發布)

相關焦點

  • 咖啡新零售之戰來了,這裡有智能自助咖啡的機會麼?
    這是一個還在飛速增長,又遇到「新零售」和用戶消費習慣改變爆發期的行業:2011 年到 2017 年,中國整個咖啡市場以每年 13%-15% 的速度在增長,市場規模超過了 1500 億人民幣。作為一個特殊的餐飲品類,咖啡高頻消費、高品牌附加值以及高毛利的特點決定了它的特殊性。
  • 線上點單一小時收貨、免費喝咖啡... "新零售"搶抓消費升級新機遇
    春天百貨於2007年2月9日正式更名為青島中山巴黎春天百貨有限公司,作為青島最早的高端百貨之一 ,春天廣場曾是「高大上商場」的代名詞,但隨著新興的購物中心的崛起,再加上網購的肆虐,營業越來越不如前。從風光無限到「暫時性閉店」,在青島耕耘了17年的春天廣場終于于2014年9月1日閉店。雖說行業的優勝劣汰是自然現象,但如此大面積退場令人深思,實體店如何才能在青島站穩腳跟?
  • 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對於現磨咖啡來說,傳統咖啡的商業模式大體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更多的是對咖啡廳的線下體驗,以及社交需求。雖有線上外賣配送,但未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存在著購買不方便、排隊時間長、價格較貴,人力   原標題;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對於現磨咖啡來說,傳統咖啡的商業模式大體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更多的是對咖啡廳的線下體驗,以及社交需求。
  • GIIS2018領袖峰會,咖啡之翼尹峰為你解構咖啡新零售的底層邏輯
    來源:中關村網由億歐主辦的「遇見新物種」GIIS 2018餐飲新零售領袖峰會將於10月22日於北京望京凱悅酒店舉行。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確認參加,據官方透露的主題,將帶來一場關於咖啡新零售底層邏輯的演講,讓人十分期待。
  • 咖啡戰場狼煙四起:瑞幸咖啡衝擊美股IPO 新零售咖啡行得通麼?
    今年4月2日,瑞幸咖啡將其動產抵押物包括咖啡機、奶箱、等在內的抵押給了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融資金額在千萬級別。截至2019年4月18日,據企查查顯示,瑞幸咖啡先後獲得A輪2億美元融資,B輪2億美元融資,B+輪1.5億美元的新投資,此次新投資中,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瑞幸咖啡投後估值29億美元。
  • 同仁堂賣咖啡,老字號也玩起了新零售
    目前,「知嘛健康」在北京開設了兩家店鋪,不少人打卡後發現,這家新店不光售賣咖啡茶飲、養生膳食;同時還提供問診抓藥、中醫理療等傳統服務。對此,不少人覺得同仁堂賣咖啡是一次顛覆傳統的「中西合璧」跨界新秀,可深入看來,其實是一場「老字號做新零售」的商業模式變革。
  • 阿里巴巴首家淘咖啡在杭州落地,新零售真的來了?
    但進入七月之後,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一家淘咖啡無人超市在杭州落地,二十多天過去了,「無人商店」大有趕超「共享經濟」的趨勢,無人零售相關的一大片概念股也水漲船高,正在醞釀著新一輪的網際網路投資風暴。 關於這一現象,馬雲表示:「阿里巴巴並不是要自己真正把無人零售店推向社會,更不是要讓所有的商店都沒有人,而是想通過這些新生事物喚起零售行業的驚醒。」
  • 融資頻繁、新品牌興起,速溶咖啡春天已來?
    然而,在過去兩年瑞幸等一眾咖啡新零售品牌對市場的教育下,國內現磨咖啡的消費人群大幅增長,一定程度上衝擊了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不過,市場的變化總是出人意料:在線下咖啡新零售帶動現磨咖啡快速增長的這個時間點上,疫情突然來襲,卻給了速溶咖啡,尤其是新一代的精品速溶咖啡一個贏得咖啡愛好者的機會。
  • 瑞幸咖啡拆分小鹿茶獨立運營,推新零售合伙人模式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9月3日,瑞幸咖啡營運長劉劍在媒體溝通會上宣布,將對小鹿茶進行分拆,成為獨立運營的品牌,在門店設計、logo、代言人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同時,為保證小鹿茶更好地擴大市場,瑞幸咖啡還推出了新零售合伙人制度。
  • 咖啡三雄的新零售:星巴克、瑞幸咖啡和連咖啡分別新在哪?
    咖啡三雄的新零售:星巴克、瑞幸咖啡和連咖啡分別新在哪?那咖啡三雄的新零售又是怎樣?而外賣講究的是快,如果國人們還沒有養成喝咖啡的習慣,其實外賣咖啡也只是一種雲淡風輕,小打小鬧的的補充而已。   有了外賣,還遠遠算不上是新零售。   我們可以來回憶:當你想喝一杯咖啡的時候,是什麼場景,你希望以什麼方式來獲得一杯咖啡?
  • 瑞幸咖啡小藍杯開創行業新零售模式 帶來更便捷、多元化的體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瑞幸咖啡小藍杯開創行業新零售模式 帶來更便捷、多元化的體驗 說到咖啡行業,近幾年我國的咖啡飲品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線上線下以及速溶新型咖啡等產品不斷滿足著大家對咖啡口感以及便利性的雙重要求,瑞幸咖啡小藍杯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代表。
  • 向新零售轉型交出答卷 尹峰的知行合一帶給咖啡之翼想像空間
    這是尹峰帶領下的咖啡之翼去年交出的答卷。尹峰,電視上高調的創業導師和明星,去年帶領咖啡之翼抓住新零售的機會低調實現轉型升級:公司去年收入增長65%,2017年拓展的新業務智能咖啡機業務已經成為第一大支柱業務。銀屏上的創業導師和企業實際運行中的操盤手,尹峰,打開了咖啡之翼的想像空間。
  • 咖啡之翼智能咖啡機:智能新零售登陸南京特許經營加盟展
    自1999年來已連續舉辦20年48場展會,累計為5000+品牌提供商務服務。咖啡之翼是主辦方盟享加多年來友好合作的戰略合作夥伴。咖啡之翼用一杯智能新零售的現磨好咖啡,徵服了金陵群眾古典而挑剔的味覺。(咖啡之翼創始人「神仙姐姐」尹峰)早在2017年神仙姐姐尹峰和她的咖啡之翼,便率先推出了「新零售城市智能咖啡機」開發現磨咖啡的智能終端
  • 新零售助力,咖啡之翼布局初成
    2018年即將過去四分之一,距離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已有一年半的時間,在這期間,各行各業都在如火如荼地布局「新零售」,成果也開始逐步顯現。早在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前就已經立項的咖啡之翼「自由翼」智能咖啡機進展順利,形勢喜人。咖啡之翼董事長尹峰定下的「一縱一橫」戰略正穩步推進,生態圈逐漸形成。
  • 尹峰暢談新零售,咖啡之翼全面領跑
    原標題:尹峰暢談新零售,咖啡之翼全面領跑會上,咖啡之翼董事長尹峰女士發表精彩的主題演講,為傳統企業進軍「新零售」指明了方向。本次大會由客如雲主辦,吸引了中國青年報在內的多家知名媒體與眾多投資機構,是一場本地生活服務業頂尖峰會。大會以「開放、融合、共贏」為核心內容,集合以餐飲、零售為主的本地生活服務業50位重量級嘉賓,從「人、財、物、客」四大維度解讀行業發展趨勢,共同掀起一場本地服務業新風暴。
  • 咖啡新零售之戰來了,這裡有智能自助咖啡的機會麼?
    這是一個還在飛速增長,又遇到「新零售」和用戶消費習慣改變爆發期的行業:2011 年到 2017 年,中國整個咖啡市場以每年 13%-15% 的速度在增長,市場規模超過了 1500 億人民幣。作為一個特殊的餐飲品類,咖啡高頻消費、高品牌附加值以及高毛利的特點決定了它的特殊性。
  • 15國零售協會集體來到阿里巴巴,巴西商家要學「咖啡新零售」
    如今,Paul創立了專門的組織 NORA 來幫助澳洲商人和中國之間生意往來。站在 Paul身後的巴西人Marcos Masuchi 是第一次來中國。自從飛機落地上海,他就很快觀察到中國人消費的特點,只要掏出手機亮出一個叫「支付寶」APP上的二維碼就都搞定了,甚至還有人刷個臉就能付錢。這讓他很心痒痒的,他開始搗鼓巴西信用卡來嘗試開通支付寶功能。
  • 眾品牌紛涉咖啡新零售 瑞幸「堅守」賽道保存量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許潔咖啡新零售這條賽道充滿了諸多變數。前有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現有連咖啡在北京、上海大量關店。這些近年來成長起來的咖啡新零售企業似乎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瓶頸。對於瑞幸的現狀,聯創資本CEO、管理合伙人高洪慶認為,瑞幸咖啡作為一個新零售的標本,用18個月的時間開了5000家店,最高市值達到800億元。瑞幸咖啡用數位化的邏輯重構了供應鏈,也用數位化的邏輯改變了零售的方方面面,包括選址的邏輯、營運邏輯等,給整個新零售行業貢獻了一個數位化零售的標本。
  • 點一杯咖啡,看新零售到底是怎麼樣的?
    而之前一直堅持不做外賣的星巴克,看起來更像是把阿里巴巴這個中國網紅科技公司,拉來做幫手也是救援者,開始放下姿態,主動牽手餓了麼做外賣。也許是星巴克這個咖啡巨頭從沉睡中醒來,想要化解焦慮的開始…三、為什麼都在爭著做外賣?做外賣就是新零售?
  • 轉角遇見咖啡機,咖啡零點吧入局萬億咖啡新零售市場
    據悉,目前咖啡零點吧的終端設備集成了CRM、ERP和智能管理三大系統,在實現了數據實時共享的同時,也為智能控制提供了便捷的後臺保障——對於終端進行的全部設置、配方均可由雲端進行統一控傳。萬億咖啡新零售市場,「無限場景」的咖啡零點吧機會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