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不能讓「天價喝茶費」衝撞房住不炒紅線
近日,單戶總價動輒兩三千萬元的豪宅搶籌一幕再次在上海上演。深圳的樓市更是火到不行,千萬元級別的豪宅被秒光的新聞不斷刷屏。「天價喝茶費」也重出江湖,三個寶安中心區的豪宅項目需加價百萬元方可購房。對此,深圳市寶安區住建局已於日前發布通知,暫停收取「喝茶費」等價外費樓盤的房源網籤權限。
最近,深圳樓市可謂「烈火烹油」,但結合「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和經濟大環境,如此逆勢上揚的樓市火爆場景,很難說正常。而媒體援引多位房地產銷售、中介的消息稱,這一波樓市主力軍以改善需求和投資客為主,他們出手迅速,對房價承受能力較強,不單純出於投資目的,更多是將樓市作為資金避險的港灣。換言之,「投機」的驅動力不小,與「房住不炒」的樓市調控原則多有悖逆,對這種新的市場「異動」必須有足夠警惕。
客觀地說,由於落戶門檻降低,近年來,深圳新增人口數量每年超過40萬,加上一些大的政策利好,樓市是有堅實的市場基礎的。但豪宅秒光,甚至「天價喝茶費」重現江湖,這顯然超出了一般的剛需支撐,也突破了房地產市場的管理規定。考慮到深圳樓市在全國都具有風向標意義,對此間的種種亂象操作和「炒房」抬頭的做法,必須有及時的監管跟進。
更重要的是,當前適逢利率下調的窗口,為應對疫情影響,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小微企業紓困措施,不少銀行放寬抵押貸、信用貸等消費貸款。如果這部分資金變相進入樓市,不僅可能加劇樓市「虛火」,還將削弱國家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效應,最終恐傷及整個經濟的基本盤。
所以,我們看到,近期除了深圳相關部門出臺新政,明確打擊「喝茶費」等房地產額外收費,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日前還向深圳市各商業銀行發出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對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情況立即開展自查,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等其他情況。如對於貸前,要查貸前準入情況,包括借款人名下經營實體的真實性調查情況、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情況及企業成立時間情況。這一做法的信號意義很明確——決不允許相關企業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應該說,深圳樓市這一波「異動」的推手,既有老問題,也有新問題。前者是「天價喝茶費」「惡意加價」「捂盤惜售」等行為,每逢樓市上升周期都可能抬頭,人為加劇市場恐慌,為樓市「虛火」推波助瀾;而後者是指當前貸款利率下調以及整體的經濟環境,導致部分資金向樓市流動的動力加大。不管是老問題還是新問題,都需要各地繼續把握好「房住不炒」的底線,加大配套的監管力度。
隨著近期多地試探性為樓市有限鬆綁的政策都遭遇「一日遊」,以及最近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樓市調控可以說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在這樣的「紅線」要求下,地方政府、企業和個人,恐怕都不應該再打「炒房」的主意了。而對那些頂風的違規操作,監管部門就該及時出手,不能讓「天價喝茶費」等繼續衝撞「房住不炒」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