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回復「設計說」
日站君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
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平面設計師那麼多 能被稱為世界之最的 也就只有他們仨
福田繁雄(日) 岡特·蘭堡(德) 西摩·切瓦斯特(美) 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福田繁雄設計(左)岡特·蘭堡(中)西摩(右)
一個搞視覺錯覺
一個喜歡大色塊土豆
另一個就是「圖釘風格」
三大之最各有特色
而今天,日站君介紹的
是日本設計師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被譽為
「五位一體的視覺創意大師」
即:多才多藝的全能設計人、
變幻莫測的視覺魔術師、
推陳出新的方法實踐家、
熱情機智的人道關懷者、
幽默靈巧的老頑童
可以說是非常全能了!
福田老師早期受到
錯覺版畫大師
M. Cornelis Escher的影響
從視覺認知角度出發
用視覺錯覺進行平面設計
天哪
這可不就是紀念碑谷!
早了也就三四十年吧
下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福田老師
教科書級別的海報
總有一張你很眼熟!
圖底關係設計原理
在1975年為
日本京王百貨設計的宣傳海報
福田就開始利用"圖"、"底"間
的互生互存的關係
來探究錯視原理
虛實互補,互生互存
其手法為"正倒位圖底反轉"
1984年《UCC咖啡館》
他以攪拌咖啡的杯中漩渦
正負紋理交錯
造型成眾多拿著咖啡杯子的手
福田繁雄《人權海報》
福田繁雄《Noma Bar》
福田繁雄《福田繁雄展海報》
運用異質同構原理設計
簡單來說,就是物與形之間結構不變
但邏輯上的張冠李戴
卻使圖形產生了更深遠的意義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海報系列
1985年-2001年
《F》海報系列
主畫面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
對該字母進行變化
矛盾空間設計原理
這應該就是紀念碑谷的原型
利用人們視點的轉換和交替
在二維平面和三維立體之間
造成空間混亂
產生介於兩者之間的空間狀態
(左)1987年福田繁雄招貼展作品
(右)日本松本屋百貨集團創業130周年海報
運用這些個手法
福田老師一生都圍繞的主題
就是反對戰爭
人稱「反戰鬥士」
最有名的當屬這張:
《1945年的勝利》
描繪一顆子彈反向
飛回槍管的形象
諷刺發動戰爭者自食其果
同時這也是紀念二戰結束
30周年所作的設計
獲得了國際平面設計大獎
下面的《勝利》系列和
《1945年的勝利》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的另一張知名反戰海報
是這張出自1968年的作品:
無數子彈落向一個骷髏頭骨
紅色和黑色烘託出一種
恐怖和極度壓抑的氣氛
1988年,他為一次以二戰時期
針對猶太人的種族清洗為主題的
研討會設計了海報
《Remembering for the future》
同樣是紅色和黑色
無數隻絕望的手掌伸向天空
為國際特赦組織設計的這張海報
看起來觸目驚心:
一隻緊握的拳頭
被帶刺的鐵絲網團團圍住
福田老師認為
雖然不能改變戰爭
但他的作品至少「可以作為人類
最糟糕、最無情和最衝動的紀錄」
《廣島長崎核爆50周年海報》 1995
關於設計靈感
福田一直自發秉持著一種社會責任感
工作的努力的範圍
是社會交予他的
一些社會問題
如環境問題,暴力問題等
以一種人們顯而易見的
大家都能夠知道的一種方式表現出來
(左)環保主題海報
(右)男士領帶海報設計
福田老師的創作範圍相當廣泛
除了書籍裝幀設計、海報、插圖等
也涉及雕塑、玩具、建築、壁畫、
景觀造型等各種專業領域
《You're My Chair, I'm Yours》
下面是福田繁雄為了
日本醫生博物館創作的紀念碑
每座紀念碑高8米,相隔3米
從側面看過去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
田中館愛橘博士
福田老師為自己家設計的入口
具有透視效果
曾刊登在《紐約時報》上
福田老師「並不完美」
他不懂電腦,也不愛打電話
在從業的70多年裡
每每領獎時英語都說得磕磕巴巴
戳視頻感受一下
但這不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
激勵無數設計人的先鋒人物
他曾說:「設計不是商業,設計是一種文化,
我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傳達快樂,
是我一生都在堅持的信條。」
-END-
最後,還沒完哦 點擊原文連結
超多驚喜和精美和風小物等著你
日本設計 駐足細節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