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一旦阿拉斯加凍土解凍,或將引發毀滅性海嘯

2020-12-16 東海大平原

美國阿拉斯加有危險!專家發現:凍土若解凍大海嘯將來

伴隨著全球變暖,氣候變得越來越難以琢磨。許多地球物理專家認為,一旦南北極冰層融化,海平面將大幅上漲,各國沿海發達的城市都有可能被淹沒。那麼,如果凍土解凍的話,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據《衛報》報導稱,有科學家聲稱,阿拉斯加的永久凍土解凍可能會引發毀滅性的海嘯。

按照科學家的說法,阿拉斯加的冰層和凍土融化與氣候快速變暖和山體滑坡之間存有聯繫,一旦冰層和凍土融化,該地區的巖石就會被毀,從而引發地震和海嘯。提出這種觀點的科學家專門到阿拉斯加進行了深入考察,他們發現阿拉斯加巴裡冰川附近山上的山體滑坡正在加大。有十幾名地質學家警告稱,1-20年內都有可能發生重大的巖石崩塌。

地質學家還發現,阿拉斯加的山體滑坡一般都發生在最溫暖的年份。1958年,阿拉斯加利圖亞灣發生了山體滑坡,當時引發了五百多米高的海嘯。1964年的阿拉斯加地震,再次引發了山體滑坡。2015年發生的山體滑坡引發了海嘯,當時的海浪高達近兩百米,直接毀掉了阿拉斯加塔恩峽灣的森林。今年7月份,阿拉斯加半島發生了7.8級地震,震中200英裡(約300公裡)範圍內發布了海嘯預警。跡象顯示,阿拉斯加冰層和凍土溶解的話,海嘯發生的概率非常大。

阿拉斯加為什麼會多發地震海嘯呢?數據顯示,美國阿拉斯加地區是一個多地震和海嘯的地區,幾乎每年都有一次7級地震,每十四年會爆發一次8級或以上的地震,每次地震都會引發海嘯。這主要是由於阿拉斯加處於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比較頻繁,地震產生的能量會引發北冰洋和太平洋的活動。但由於阿拉斯加地廣人稀,所以造成的財產損失比較小。

儘管如此,阿拉斯加仍然對美國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阿拉斯加是美國進入俄羅斯遠東地區和北冰洋最佳的地點,美軍在此建設了大型軍事基地。同時,阿拉斯加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沒有了阿拉斯加,美國的損失會極大。

問題是,伴隨著凍土解凍和冰層融化,海嘯隨時有可能吞噬阿拉斯加。美國力量再強大,又如何和大自然抗衡呢?對美國來說,目前要保住阿拉斯加,恐怕就得建立有效的災害應急機制,採取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減輕人員和財產損失。如果美國政府無視專家們的警告,那麼吃虧的將是自己。

當下的美國深受疫情困擾,國內騷亂持續不斷,總統大選又即將臨近,美國政府能顧得上阿拉斯加嗎?實際上,川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加大工農業生產,使得大量汙染氣體排放到了大氣層,這才加劇了全球變暖。阿拉斯加如果有一天被海嘯吞噬,那麼川普政府應該為此負有不可推卸責任!

相關焦點

  • 10多名科學家聯名警告:幾百英尺高大海嘯明年或襲擊美國阿拉斯加
    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引發的海嘯爬高達40.1米,導致日本15000多人喪生。根據美國南加州大學等多所大學的研究,十多名科學家最近籤署了一封聯名信,發出警告稱,美國阿拉斯加哈裡曼峽灣(Harriman Fjord)未來20年可能發生高達數百英尺的海嘯,最快明年就有可能發生。
  • 阿拉斯加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和海嘯之前,各種警告不絕於耳
    阿拉斯加峽灣的斜坡被一場大規模的滑坡和海嘯衝毀,這可能會顯示出預警信號,有助於預測未來的災難。在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2015年10月17日席捲Taan峽灣海嘯的地質指紋,估計時速100英裡(162公裡/小時)。
  • 研究稱冰川融化恐引發阿拉斯加的潛在災難性海嘯
    據外媒CNET報導,受氣候變化影響,阿拉斯加的一處冰川正在加速融化,這有可能引發潛在的致命的歷史性海嘯。據報導,威廉王子灣巴裡阿姆(Barry Arm)的冰川近年來一直在迅速消退,其結果是將破壞被冰川固定了幾個世紀的相鄰斜坡的穩定。尤其是其中一個斜坡,至少從2010年開始就一直在緩慢地向下傾斜。
  • 最快可能在12個月內,美國或有特大海嘯!科學家表示很擔心
    ,引發遠古生物釋放之外,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情況,那就是冰川融化可能會引發「特大海嘯」的發生,這是什麼情況?如今《ADNR》已經發布了詳細的研究報告,所以這是一個警惕,當然這個影響區域肯定不是全球,而是接近冰川融化區域最大,這份研究報告主要是針對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冰融化發出的警告,所以影響可能最大的還是美國阿拉斯加地區。
  • 科學家警告:阿拉斯加冰川快速融化,或爆發史無前例「大海嘯」!
    由於人類對地球資源的大肆開採,導致地球環境面臨著沉重的壓力,科學家也曾對人類發出警告,未來地球或許真的會面臨消失,人類最終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科學家就曾聲稱,阿拉斯加的冰川加速融化或許會爆發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海嘯。
  • 科學家的公開信:阿拉斯加冰川融化,或引發史無前例的「大海嘯」
    但在今年的5月,一群科學家在給阿拉斯加自然資源部(ADNR)的一封公開信中,就威廉王子灣即將發生的災難發出了警告:阿拉斯加冰川融化,或引發史無前例的「大海嘯」 他們羅列了一系列的證據表明:在未來20年內,阿拉斯加的冰川融化後,會導致巖石大量滑坡,甚至有引發的巨大災難性海嘯的風險,最惡劣的情況是,這種災難或將發生在未來12個月內。
  • 海嘯毀滅性:速度快於直升機,高於艾菲爾鐵塔兩百米
    而隨後因為地震引發的海嘯則波及了六個時區,加上印度洋並沒有建立跟太平洋一樣的海嘯預警系統,因此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最新統計數字顯示: 罹難者人數超過了二十九萬,這場海嘯也成為了近兩百年來人員傷亡最嚴重的的一次海嘯災難。後來據當時的一位倖存者回憶:海浪衝上了大約30米左右的高度,在海邊迅速形成了一道巨大水牆。
  • 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阿拉斯加冰川融化可能導致「巨型海嘯」
    據雅虎新聞當地時間10月20日消息,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並警告說,阿拉斯加融化的冰川可能會引發一場「巨型海嘯」,這是一堵極高的水牆,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破壞力。據《科學警報》(Science Alert)刊登的文章指出,威廉王子灣(Prince William Sound)的冰川退縮正在破壞山坡的穩定,一場「巨型海嘯」最早可能在明年引發。在給阿拉斯加當局的一封公開信中,一群科學家警告說,2015年阿拉斯加山坡的坍塌導致了高達633英尺的海浪。
  • 非洲西岸發現不明坍塌,大西洋恐將遭遇超級海嘯!
    近日,以倫敦大學學院海嘯專家比爾-麥圭爾為首的海嘯專家小組在非洲西岸大西洋島國維德角福戈火山附近發現了坍塌跡象,《科學》雜誌也同步發表了相關論文,指出維德角福戈火山進入爆發期,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噴發,導致火山海底結構出現坍塌
  • [視頻]西伯利亞永凍土帶解凍 全球變暖將加劇
    氣候變暖已使北極「西北航道」解凍通航。而近日一些科學家又發出警告說,氣溫的上升不但造成北極冰蓋加速消融,而且還使得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開始融化。而凍土帶的解凍反過來又會加劇全球變暖,形成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北部和東部,存在著面積廣闊的永久凍土帶。
  • 永久凍土都要解凍了,你覺得5月份熱嗎?
    報導稱,俄羅斯官員將上周一座儲油罐的坍塌與永久凍土融化聯繫在一起。該儲油罐坍塌導致2.1萬噸柴油燃料洩漏,汙染了北極地區城市諾裡爾斯克附近的一條河流。根據新數據,在全球範圍內,在截至2020年5月的12個月裡,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比工業化之前的水平高出近1.3攝氏度。
  •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7.5級地震引發越洋海嘯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7.5級地震海嘯地震海嘯概況2020年10月20日4時54分(北京時間),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54.60°N,159.55°W)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最新監測結果分析,此次地震引發了越洋海嘯,震中附近的站點監測到70釐米海嘯波動,距離震中數千公裡以外的夏威夷海域監測到30多釐米的海嘯波。此次過程沒有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
  •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地震已引發海嘯,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地震已引發海嘯,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2020年7月22日14時12分(北京時間),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55.05°N,158.50°W)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0千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最新監測分析結果,此次地震已經引發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
  • 美地質學家警告:阿拉斯加傳奇小鎮惠蒂爾,明年可能毀於一場海嘯
    提起阿拉斯加的惠蒂爾小鎮,估計大家都一臉懵逼,這是哪呢?但如果說起全鎮所有人都居住在一棟樓裡的傳奇小鎮惠蒂爾,那絕對是大名鼎鼎!但近日美國的地質學家稱,在距離惠蒂爾小鎮50千米處的巴裡冰川正在快速退縮,明年將崩塌引發海嘯,直接摧毀這個傳奇小鎮!
  • [十大自然災難紀錄片]阿拉斯加海嘯
    [十大自然災難紀錄片]阿拉斯加海嘯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5-23    有史以來有記錄的最高巨浪是1958年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利圖亞灣的巨浪,  海浪超過510米,比紐約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還高,是由海嘯引起的。
  • 全球變暖危及北極,永久凍土中封印的「惡魔」或將威脅全人類
    曾經有大量蕨類植物和草本植物在當中紮根,但經過數萬年的極寒後,這裡的土壤變成了凍土。雖然稱其為凍土,但有一部分凍土卻是可以解凍的,每年冬天,整個北極圈內都會被寒冷的天氣而凍結,土壤也是。待到北極的夏季到來,北極的冰層破裂,一些凍土也部分解凍,在過去,凍土解凍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但隨著夏季的延長和冬季的升溫,危險的事情正在發生。
  • 北極地區永久凍土正在融化,炭疽和史前古病毒恐被釋放!
    現在,這些被封凍的土地已經開始解凍,每年最上面數英尺的凍土都會較以前更早解凍,並且解凍得越來越深。由於當地建築大多會打入8到12米的樁柱,讓房屋砌築在穩定的永久凍土上,隨著凍土解凍加深,這些地基已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房屋開始出現裂縫,一些房屋甚至已經瀕臨崩塌;永久凍土的融化,也導致俄羅斯北極地區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破裂,以及道路鐵路的損壞
  • 印尼「海嘯」最新!印尼火山爆發引發海嘯,災難現場最新照片
    下面通過倒放,我們看看印尼海嘯的最新消息:疏散警告:2018年12月23日03:08印度尼西亞當局發出警告,巽他海峽海灘地區的人們撤離,在被告知安全之前不要返回。氣象局局長拉赫瑪特·特裡約諾的話說:「請不要在巽他海峽周圍的海灘上活動。撤離人員請勿返回。」
  • 印尼蘇拉威西島凌晨地震已致至少34死,專家警告或發生海嘯
    印尼蘇拉威西島凌晨地震已致至少34死,專家警告或發生海嘯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1-01-15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 氣候變暖,凍土融化,炭疽復活
    當地政府將這場疫情歸因於異常炎熱的天氣,稱熱浪致使那裡的永久凍土融化,而原先埋藏在地下、曾受感染的馴鹿屍體是這輪疫情的病源。  超2300頭馴鹿感染死亡俄生化部隊開進疫區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政府8月1日證實,一名12歲男童因炭疽死亡。自治區行政長官科貝爾金說:「75年後,炭疽疫情重返這裡,奪去了一個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