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曾經被叫做「鬼市」,曾有人「撿漏」致富

2020-12-16 飯沒了娛

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曾經被叫做「鬼市」,曾有人「撿漏」致富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已經迎來了資訊時代。似乎在生活中,網絡已經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尤其是最近幾年電商行業的興起,更是取代了市面上的一些商店和地攤。雖然這是在每個城市都發生的事情,但是在中國首都北京卻出現了一個非常火爆的「地攤市場」,這個市場甚至被一些新聞媒體都稱為是「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現在這個地方也成為了中國十大古玩市場其一。

它就是北京的潘家園舊貨市場,在他最鼎盛的時期,曾經佔地面積就有4.8萬平方米,相當於是六七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但是一些當地人說,其實在潘家園成立之前這裡根本就不是一個正規的市場。在晚清時期,很多的官員富豪,因為家裡突然遭遇變故,所以只能把家裡一些值錢的東西拿來換成錢。但是他們不敢明目張胆的在白天賣,所以只能趁著天還沒亮的時候把這些之前的東西賣掉,所以它也叫「鬼市」。

對於一些看過《盜墓筆記》的人來說,想必已經對潘家園並不陌生了吧,因為在裡面的一個小說人物「王胖子」就在這裡開了一家非常火的古董店。不過這個市場在1992年之前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但是在92年之後卻成了一個著名的「淘寶」地方,甚至北京的政府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就叫「潘家園舊貨市場」。

很多來到中國的一些遊客都會來這裡淘一些寶貝,尤其是對於一些收藏愛好者來說,這裡更是一個不得不來的好地方。當然其中還有很多來這裡「撿漏」的人,最後憑藉著這些東西發家致富的人。不過大多人還是花了高價買到了贗品,但是這種情況對於一些真正的收藏愛好者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曾經還有數十位外國的政要人物,來到潘家園舊貨市場參觀,比如像我們所熟知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人希拉蕊,希臘總理西米蒂斯,還有泰國公主詩琳通,等等數十位政要人員,都在這裡參觀瀏覽,並且購買過一些舊物。

不僅如此,在網上還流傳著一句關於到北京旅遊比較有意思的話,說:登長城,吃烤鴨,遊故宮,逛潘家園。這句話足以看出整個市場也成為了很多遊客來到北京旅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地。如果有機會到北京旅行,你會來潘家園參觀嗎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許多人都在這撿漏致富,總統夫人都來這購物
    文/歷史人物趣事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許多人都在這撿漏致富,總統夫人都來這購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網際網路時代更是十分的流行,許多人足不出門戶通過手機電腦就可以直接從網絡平臺當中購取所想要的東西。可是在以前,網際網路時代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最大的樂趣就是閒暇的時候去市場當中淘淘小玩意。隨著現在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對於收藏也慢慢的有了興趣,在中國其實有許多的古玩市場。可是卻有一個新聞媒體稱它是為最大的舊貨市場,那就是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北京三環路的東南角,佔地面積十分的廣,足足有七個足球場大。
  • 中國最大舊貨市場,藏在北京的「鬼市」,凌晨開張引大批遊客前往
    在北京的舊貨市場裡,最知名且最具規模的當屬潘家園了。北京有句老話:「逃不開的潘家園,繞不過的琉璃廠。」如果來北京想要找地方淘上兩件老物件,那一定離不開潘家園和琉璃廠。至於兩者的區別,琉璃廠偏「文化街」氛圍,潘家園則「地攤化」一些,更以「鬼市」傳奇和撿漏傳說,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前往。
  • 中國的「鬼市」聽說過嗎?北京就有「鬼市」,當地人:舊貨市場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中國的「鬼市」聽說過嗎?北京就有「鬼市」,當地人:舊貨市場。這種地方並不是只出現在科幻懸疑小說裡,現實中還真有。說起鬼市,是不是很多人會感覺一股毛骨悚然。因為這一個名字確實讓人想入非非。今天就來說說北京的鬼市。對於鬼事很多的人都會不了解,而且感到陌生。鬼市的逐漸形成,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城市的文化。如今在很多的大城市裡都會有鬼市。
  • 全國最大的舊貨交易市場,老北京「鬼市」之一,懂行的人才去
    說起「鬼市」,可能很多不了解的人以為是什麼迷信色彩的傳說,這裡小編要先給大家澄清一下這個鬼市的概念。鬼市其實形容的是市場開市的時間,過去的北京,將鬼市也稱之為「夜市」、「曉市」。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老北京眾多有「鬼市」之稱之一的潘家園。老北京人肯定很熟悉這個地方,在過去那些個年代,這裡買家不問貨物出路,遵守的只有價格和規矩,這可能也方便了很多從事見不得光職業的產出物銷售。多少年下來,這裡也是北京城比較標誌性的一道風景了。
  • 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俗稱鬼市不少人到此撿漏,相當考驗眼力
    導讀:北京這處舊貨市場,在國內非常出名,不買東西看看也增長知識北京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有著800年的古都史,皇城腳下,是一個從不缺少吃喝玩樂的地方。從元明清的皇城,到軍閥混亂的民國,再到現在的首都,北京一直備受世人的矚目。
  • 北京取締城區最大舊貨鬼市 逝者衣物被全部清剿
    本報上午消息(記者光煒通訊員劉秋燕)今天清晨,位於西城區高梁橋南側的城區最大舊貨鬼市被城管部門取締,執法人員當場沒收舊衣物、鞋帽450餘件(套)。  這個「鬼市」位於西城、海澱交界處西城一側。早7時,記者在執法現場看到,「鬼市」兩邊都是建築工地,是農民工的聚居地。
  • 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佔地4.8平方米,所設攤位共3000多個
    想必如今很多年輕一輩的人對舊貨市場並不是很了解,但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舊貨買賣卻非常流行,在那個年代,我國很多城市正處於舊城改造階段,不少城市人喜遷新居後,舊家具、舊電器無處安放,而舊貨市場於此便開始應運而生,在當時很多外地務工者、城市低收入者以及個體工商戶則成了舊貨市場主要的消費人群
  • 凌晨三點,我在北京的「鬼市」「撿破爛"!
    說到鬼市,很多人一聽就覺得有些恐怖 甚至一身的冷汗 但它其實是北京的一類市場我也聽說北京一直有家「鬼市」超熱鬧 大柳樹鬼市 這家鬼市每周二和周五開放 周二開放的叫官鑫市場 周五開放的叫東鵬市場 八九點鐘開始陸陸續續的到來
  • 跳蚤市場和鬼市,是流動的博物館
    這些市場售賣的物件默認只能是舊貨,想賣新商品的攤位需要申請特殊許可。因為大部分攤主並不是為了掙錢,所以商品的價格基本只有一手貨的10%-30%,要是碰上快收攤的時候去,那些人頭攢頭的地方,肯定是攤主開始做慈善白送了。△這裡人頭攢頭而且沒看見標價牌,攤主該不會要白送吧。除此之外,每個市場還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品類特色。
  • 想去潘家園舊貨市場淘寶撿漏,花錢不超過一百塊,打眼也就認了
    你只有穿過七拐八拐的賣玉石瑪瑙,珠子串子的小攤,走到馬路上,再往西面走幾百米,才能看到潘家園舊貨市場的牌子,穿過馬路就到了潘家園舊貨市場,在潘家園舊貨市場附近還有好幾個中國最大的古玩城,如果你一不小心走到那裡面去,琳琅滿目的古玩古董,你也是看不完看不夠,半天時間,又過去了。
  • 武漢城區最大舊貨一條街:遍布二手物品,一代人回收記憶的老地方
    不過,相對於線上二手交易平臺的虛擬和現實交錯,很多年齡稍長一些的朋友還是傾向於線下交易市場,比如在武漢城區就有一條最大的舊貨、二手物品交易街道。這條街道長度百餘米,其中遍布相關交易攤位,至於具體舊貨物品則不計其數,它的存在深深影響了一代老武漢人的生活方式,可謂是他們回收青春碎片和往事的老地方,它就是泰寧街。
  • 【北京】北京之旅,一定要逛逛潘家園舊貨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北京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不知何時起,逛潘家園舊貨市場也成了北京旅遊的一個項目。「鬼市」讓這裡充滿了江湖氣質。據說清末顯貴家道中落,就拿了家裡的東西在這裡變賣,做這事畢竟失了身份,所以就都在凌晨三四點打著燈籠偷偷摸摸地交易,這樣買主看不到臉。影影綽綽中,人們如同鬼影一般,「鬼市」因此而得名。潘家園的老頭老太太很多,他們年輕時根本就沒想過當富翁,只是想在晚年找點事兒做,結果一來二去發了財。別小看潘家園的老頭老太太,身價百萬的人比比皆是。
  • 昆明新南界舊貨市場「地攤集市」啟動 市民淘寶撿漏又有了好去處
    凡是老昆明人都知道,10多年前的昆明城中,能淘寶的地方有許多個,其中時間彌久,人氣旺盛的當屬曾經的張官營舊貨市場。在老百姓心目中,曾經是昆明的一個地理標誌,也是全國舊貨行業裡的龍頭。但隨著城中村的改造和城市擴建,昆明許多舊貨市場、跳蚤市場等因為拆遷逐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心頭難免掠過一絲遺憾:到哪裡去尋找雜貨堆裡淘寶的樂趣?到哪裡去體會濃濃的市井地攤文化?
  • 我國最大的舊貨市場:佔地4.8萬平方米設3000攤位,不懂行的別去
    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佔地4.8萬平方米設3000攤位,不懂行的別去說起「跳蚤市場」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一般來說很多人都會拿自己家裡比較舊的東西去這些舊貨市場擺攤販賣或者以物換物,貌似這已經成為很多老年人生活的「潮流」了,不僅可以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循環利用物品,同時還可以為家庭帶來一份收入,簡直一舉兩得,而所得多少收入與舊貨市場的大小是由緊密的關係的
  • 北京有處「鬼市」,凌晨開放天亮收攤,識貨的人都在此淘寶!
    大家好,我是旅遊小編小阿倩,今天跟大家聊的是北京有處「鬼市」,凌晨開放天亮收攤,識貨的人都在此淘寶!其實,鬼市只是一種特別的地攤文化,入夜撂地攤、做買賣,拂曉散市。在北京東五環的大柳樹市場,就保留了鬼市文化,而且這個鬼市很有特點,僅出現在每周三凌晨。
  • 大理舊貨市場:又花錢淘東西,有人說我撿漏了,看看這次買到啥?
    我在雲南期間,曾在大理短暫停留。因為昆明到大理的車子出現故障,壞在高速公路5個小時,我到大理時已經接近午夜,只好入住,第二天早上十點,劍川恆廬客棧的老闆楊樹鈞來接我,我們要趕去劍川。楊樹鈞問我要不要去舊物市場看看,他玩了很多年古玩舊物,對於大理和下關的舊貨市場非常熟悉,也帶我走過幾處了,今天又是星期天的舊貨市場「集市」。
  • 老北京文化:琉璃廠和潘家園舊貨市場
    琉璃廠有許多著名老店,例如安徽四寶堂、槐蔭山房、古藝齋、萃文閣、博古齋、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琉璃廠開業時間最早的古玩鋪是博古齋,大約開業於清道光中期,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歇業,約經營了55年。經營時間最長的古玩鋪是德寶齋。
  • 琉璃廠大街和潘家園舊貨市場各有什麼特色?哪裡更值得逛
    潘家園舊貨市場也是一個經營範圍極廣的市場,位於北京東南三環,是全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周一至周五店鋪商戶和大棚一區二區開放,主要物品有珠寶玉石、仿古家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報刊及生活用品等。是購買、鑑賞古玩舊貨、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的絕好去處。市場內也有北京大學寶石鑑定中心可當場為珠寶玉石出具權威證書或提供諮詢。市場被稱為「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
  • 北京最大的舊貨交易市場,每年交易額將近10億元,外行人就別去了
    基本上每一個比較大型的城市,都有一些有名的舊物交換市場,而就算是我國的首都北京也不例外,這裡的收購舊貨交易市場還非常的有名氣,曾經出現在很多本小說當中。這個地方就是北京的潘家園,它是北京最大的舊貨交易市場,相信大家對於這裡都非常的熟悉。
  • 北京僅剩的1處「鬼市」,這個特別的「景點」,愛淘寶的別錯過
    「鬼市」在中國有著很長的歷史,所說最初起源於唐代,現在中國城市各種各樣的夜市其實也是由最初的「鬼市」發展演化而來。北京城市原有8大鬼市,足可見這裡曾經作為東方帝國中心的龐大城市規模。,所以曾經的鬼市也有不少人低價淘到了一些寶貝,「撿漏」也成了鬼市的印象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