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個天涯流浪客
飛機落地的時候,剛好北京時間下午三點半。首爾又要早一個小時,而仍然照著美國時間作息的我,已經快到了人類意志的極限,過了機場安檢,進到T2的國際中轉樓裡,已經撐不住了。有了上次在這轉機的經驗,直奔位於大堂兩端完全一樣的休息區。明天上午的飛機,可以安穩地睡一覺。
本來想時間富裕,可以到首爾城裡逛逛,結果停留時間短於24小時,只能在機場呆著。仁川機場的環境還不錯,T2的商店很多,又乾淨,設施現代而便利,走廊兩端既有兒童娛樂區,又有免費的休息區,沙發床可以躺平了睡,還有免費的淋浴間,電子產品體驗區,以及我很喜歡的一排長長的桌椅,年輕人們在這裡寫字看書。到休息區,裡面已經躺滿了人,剛找個角落坐下,一陣飢餓襲來,還是先去吃點東西。選了家韓餐廳,進門點了石鍋拌飯,一會服務員端來一大盤,七個碗八個碟的,每個都盛一點點東西,儀式感十足,不夠實在。
上次背包出門,行李箱託運,結果雙肩包因為裝了一臺電腦一臺iPad,一個藍牙鍵盤,就已經十分沉重,再加上充電寶,耳機,相機,書,筆記本,和我為了追求儀式感而置辦的好幾根金屬籤字筆,重的不想走路。這次學聰明,大箱子託運,小箱子上飛機,走到哪裡都可以推著,坐椅子時還能搭腳。今年到現在一共出國五次,最遠兩次就數最近兩次去美國,飛十三個小時不算,為了便宜在韓國轉機,多了一程北京到韓國,一個半小時。好在首爾機場的停留讓我能恢復下體力。儘管不是比賽,但在美國跟朋友們聊天,才發現似乎大家有意無意在算著自己出發了幾次,飛了多遠,護照上多蓋了幾個章,就像網紅餐廳打卡,好吃難吃倒在其次,似乎要在別人的羨慕裡才能找回一點滿足。
一來二去,總有些刺激,可怕,溫暖或者難忘的故事發生。Tarun昨天跟我分享去年底到非洲旅行的經歷,簡直算是動人心魄。他從華盛頓出發,到布魯塞爾轉機,結果沒想到,布魯塞爾入境的時候,歐盟海關查他護照的時候,護照封面頁竟然和主體脫離,邊檢也傻了,看著眼前這個兩隻大眼睛像哈巴狗般可憐的持印度護照美國居民,不知所措,只好叫來說法語的官員。證件是真的無疑,但這麼兩拿著肯定是大問題。Tarun飛了十幾個小時,又困又累,因為護照壞了,一激靈來了精神,進了小黑屋一點不慌。人家問他為什麼一個學IT的現在在一個經濟學基金會工作。他直接反問人家,為什麼你一個學哲學的來機場做邊檢。比利時官員噗嗤笑了,竟然就次放行。再上飛機,Tarun就開始慌了,既不敢找個膠水膠帶之類的「修好」護照,又不敢這麼兩拿著,怕落地的時候被發現。即使要補辦臨時旅行證件,也要入關才行。終於飛到象牙海岸,入境的時候跟邊檢倆人像掰腕子似的,Tarun直接翻到籤證頁不撒手,怕護照開了,邊檢員不明所以卻也搶不過來,只好看了半天,蓋章放行。Tarun這才一顆心落地,後來在非洲辦護照的故事又是一番波折。我笑他,本來有可能像Terminal電影裡的Tom Hanks那樣成為無國籍人士的,他說平生理想是住在機場,前提是隨時能走。
每次看到朋友在社交媒體上發他們在各地機場的見聞,經歷,或者只是分享航站樓外的天色,起落的飛機,以及驟然而至的各種極端天氣,就覺得他們應該很是樂在其中。我現在就坐在仁川機場T2航站樓休息區的長桌邊,身邊人來人往,樓下有人在彈鋼琴,而我所想,只是家裡的兩個姑娘。
小花生的媽媽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