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抗日戰爭中,日本不只是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抵賴,還對陣亡人數抵賴,不承認百團大戰中死傷人數,反而還聲稱日軍只死傷兩千人,與中國相差極大,中國給出的數據是百團大戰,殲滅日軍兩萬餘人。我國百團大戰沒有任何誇大,因為之後繳獲的武器高達數萬支,並且焚燒的日軍屍體,也有萬餘。那麼為什麼日本要否認戰死人數,那一萬八千人是怎麼消除的?
日軍的自欺欺人的招數也厲害,他們把因戰鬥負傷,不治而亡的士兵,並不算是戰爭死亡的人數,反而算是醫療事故,這就減少很多戰死的士兵。實際上,戰爭中有四成的戰死的人,都是因治療不及時,而犧牲,例如傷口感染或者流血過多,這都讓很多人死亡。而這些,日本都否認是戰死的,不得不承認,這種自欺欺人的招數,只有日本能幹得出來,而且還這么正大光明的做,他們的三觀已經扭曲。
日軍還把不屬於編隊的部隊,不算戰死的將士。例如只派出第一軍與第二軍,那麼從周圍支援的部隊,陣亡就不算,只算第一軍與第二軍陣亡的人數,而這人數只是日軍投放部隊的十分之一。日軍在百團大戰中,只統計從他們本部派遣的軍隊,其他軍隊都不算,不算是百團大戰陣亡的人數,把部隊分開統計,最終的陣亡數目自然會減少很多倍。這也讓日軍本來陣亡兩萬人,層層刪減,最終變為陣亡兩千人,相差十倍。
而日軍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一共有三點。第一點是穩定軍心,日軍侵略我國時,所派遣的軍隊並不是很多,而這時候,如果公布出陣亡兩萬人,那麼日軍的軍心就會潰散,讓日軍的士氣降低,這在戰爭中是最為致命的。戰爭可以輸,但士氣不能降,如果士氣降低,之後的戰爭就無法進行。所以,日軍才會把大敗,變為小敗,把損失慘重,變為損失一點,如此蒙蔽自己的士兵,讓其有繼續戰鬥的心。而這也導致了日軍將士對我軍實力估計產生了誤差,導致之後損失的人更多,也讓我軍連連戰勝日軍。
第二點是因為日本的軍國主義,他們不允許自己失敗,他們對於失敗都是否認的。他們無法面對失敗,所認為的是日軍戰無不克,而就算失敗,也要把他說成勝利。百團大戰,日軍損失慘重,在日軍的嘴中就變為他們損失較輕,中國損失上萬人,嚴重顛倒事實,隱瞞真相,讓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日本兵都信了,認為自己國家實力強大,更加信服軍國主義思想。但當軍國主義都是騙局,這些信奉軍國主義思想的人,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發現自己被欺騙了,日軍會變成什麼樣?
第三點是關於撫恤金的問題,如果要做戲,那麼就要做全了,雖然在戰鬥中犧牲的人很多,但如果都發撫恤金,也會是一筆很大的數字,日本為了減少這個數字,一般都會對日本國內謊報人數,降低撫恤金。而那些在戰爭中戰死的將士,最終都以各種理由,意外身亡,雖然也很給予一定的補償,但相比於撫恤金,要少後很多。日軍在每一次大戰中,都會這樣做,為其節省撫恤金,但這麼做未免讓日軍的戰士心寒,這也導致日本內政動蕩。
結語
日軍在侵略我國的時候,充滿了謊言與欺騙,無論是日本國內還是出徵的人,都是生活在高層的騙局中。日軍的戰士,有很多人是被迫徵兵,還有很多人是被日本騙進部隊,日本對國內說,自己是正義的,是為了解放中國,而實際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一己私慾,引發戰爭,讓戰火蔓延整個中國。日本的罪行罄竹難書,但他們一直否認,如此小人嘴臉,讓人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