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日軍死亡兩萬人,但是只承認死傷兩千!太無恥了吧!

2020-12-11 軍迷班長

引言

抗日戰爭中,日本不只是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抵賴,還對陣亡人數抵賴,不承認百團大戰中死傷人數,反而還聲稱日軍只死傷兩千人,與中國相差極大,中國給出的數據是百團大戰,殲滅日軍兩萬餘人。我國百團大戰沒有任何誇大,因為之後繳獲的武器高達數萬支,並且焚燒的日軍屍體,也有萬餘。那麼為什麼日本要否認戰死人數,那一萬八千人是怎麼消除的?

日軍的自欺欺人的招數也厲害,他們把因戰鬥負傷,不治而亡的士兵,並不算是戰爭死亡的人數,反而算是醫療事故,這就減少很多戰死的士兵。實際上,戰爭中有四成的戰死的人,都是因治療不及時,而犧牲,例如傷口感染或者流血過多,這都讓很多人死亡。而這些,日本都否認是戰死的,不得不承認,這種自欺欺人的招數,只有日本能幹得出來,而且還這么正大光明的做,他們的三觀已經扭曲。

日軍還把不屬於編隊的部隊,不算戰死的將士。例如只派出第一軍與第二軍,那麼從周圍支援的部隊,陣亡就不算,只算第一軍與第二軍陣亡的人數,而這人數只是日軍投放部隊的十分之一。日軍在百團大戰中,只統計從他們本部派遣的軍隊,其他軍隊都不算,不算是百團大戰陣亡的人數,把部隊分開統計,最終的陣亡數目自然會減少很多倍。這也讓日軍本來陣亡兩萬人,層層刪減,最終變為陣亡兩千人,相差十倍。

而日軍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一共有三點。第一點是穩定軍心,日軍侵略我國時,所派遣的軍隊並不是很多,而這時候,如果公布出陣亡兩萬人,那麼日軍的軍心就會潰散,讓日軍的士氣降低,這在戰爭中是最為致命的。戰爭可以輸,但士氣不能降,如果士氣降低,之後的戰爭就無法進行。所以,日軍才會把大敗,變為小敗,把損失慘重,變為損失一點,如此蒙蔽自己的士兵,讓其有繼續戰鬥的心。而這也導致了日軍將士對我軍實力估計產生了誤差,導致之後損失的人更多,也讓我軍連連戰勝日軍。

第二點是因為日本的軍國主義,他們不允許自己失敗,他們對於失敗都是否認的。他們無法面對失敗,所認為的是日軍戰無不克,而就算失敗,也要把他說成勝利。百團大戰,日軍損失慘重,在日軍的嘴中就變為他們損失較輕,中國損失上萬人,嚴重顛倒事實,隱瞞真相,讓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日本兵都信了,認為自己國家實力強大,更加信服軍國主義思想。但當軍國主義都是騙局,這些信奉軍國主義思想的人,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發現自己被欺騙了,日軍會變成什麼樣?

第三點是關於撫恤金的問題,如果要做戲,那麼就要做全了,雖然在戰鬥中犧牲的人很多,但如果都發撫恤金,也會是一筆很大的數字,日本為了減少這個數字,一般都會對日本國內謊報人數,降低撫恤金。而那些在戰爭中戰死的將士,最終都以各種理由,意外身亡,雖然也很給予一定的補償,但相比於撫恤金,要少後很多。日軍在每一次大戰中,都會這樣做,為其節省撫恤金,但這麼做未免讓日軍的戰士心寒,這也導致日本內政動蕩。

結語

日軍在侵略我國的時候,充滿了謊言與欺騙,無論是日本國內還是出徵的人,都是生活在高層的騙局中。日軍的戰士,有很多人是被迫徵兵,還有很多人是被日本騙進部隊,日本對國內說,自己是正義的,是為了解放中國,而實際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一己私慾,引發戰爭,讓戰火蔓延整個中國。日本的罪行罄竹難書,但他們一直否認,如此小人嘴臉,讓人作嘔。

相關焦點

  • 百團大戰對日軍影響有多大?日軍報告:出乎意料,鞍山煉鐵廠停產
    抗戰史上,百團大戰究竟有多大影響,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但至少我們可以確認,此次戰役完全把日軍打蒙了,他們完全沒料到八路軍積蓄了如此大的能量……百團大戰分兩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針對正太線鐵路,目標是切斷日軍的鐵路運輸通道;第二階段主要端鐵路周圍的據點,肅清抗日根據地內的駐守日軍。
  • 百團大戰| 打破侵華日軍「囚籠政策」的「挖心戰」
    日軍還發動偽軍到處散布八路軍「是搞亂的軍隊」「專打友軍、不打日軍」「遊而不擊、只吃飯不打仗」等眾多謠言,來迷惑當地群眾。身處華北敵後的八路軍正、副總司令朱德、彭德懷及副參謀長左權,對全國的抗戰局勢、尤其是華北的抗戰局勢發展深感不安。
  • 百團大戰的主要內容介紹,百團大戰的影響……
    百團大戰主要內容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關注度很高的一個戰役,以百團大戰為題材還拍出了許多的影視作品。因此後輩們對百團大戰這個名字倒是不陌生,但是大戰的具體內容也許很多人就不大了解了。百團大戰,其實主要是為了摧毀給中國造成巨大傷害的交通運輸線。
  • 誰能橫刀立馬,揭秘百團大戰的前因後果
    這詩是當年百團大戰之後毛主席對於一個人的讚揚。而緣起就在於這百團大戰。為何當時要發動百團大戰呢?我們收穫又損失了什麼?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百團大戰是當時我們在敵人的後方發動的第一次比較具有意義的進攻還有對敵人的掃蕩進行打擊的戰役。聽名字就知道,參加人數眾多。那麼到底有多少人呢?一百零五個團。所以稱得上是百團大戰。
  • 殲滅日偽軍2.5萬,共產黨傷亡1.7萬,百團大戰什麼影響?
    為了拯救華民族,共產黨決定不再躲藏退讓採取主動摧毀日軍據點的戰鬥。1940年8月到1941年1月就是這次戰役發生的時間。這次戰役參加的人數居多,達到了三四十萬人,因此也被稱為百團大戰。雖然這次戰役後日本被重創,但是也使得日軍對華北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反撲。共產黨扛下巨大的壓力,艱苦抗戰,1943年底,日本軍終於因為人力不足,停止了對華北共產黨的圍剿。
  • 80年前,恢宏壯闊的百團大戰打響了
    晚上8點,一顆顆信號彈瞬間劃破了華北大地漆黑寂靜的夜空,潛伏多時的八路軍指戰員立即對日軍發起了進攻,頓時槍聲、爆炸聲、喊殺聲不絕於耳。一場以破壞鐵路和公路交通線、端掉日軍炮樓據點為目的的破襲戰,按照預定方案打響了!八路軍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兩千多公裡的戰線上,對日軍發動了大規模攻擊,破壞了鐵路、橋梁、公路,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使日軍的交通線徹底癱瘓。
  • 憶百團大戰:阻日軍掠奪資源 救日本戰爭孤兒
    中新社石家莊9月2日電 題:憶百團大戰:阻日軍掠奪資源 救日本戰爭孤兒  作者 李茜 陳林 倶凝搏  回憶起70多年前的「百團大戰」,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勝佛村的耄耋老人王林壽難掩激動,談及一次次勝利他竟如孩童般開心大笑,說到在抗戰中離去的戰友他又久久凝噎無語。
  • 百團大戰具體戰績如何?俘虜了多少日軍?不得不敬佩英勇的八路軍!
    為了粉碎日軍的圖謀,打破其「囚籠政策」,克服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投降的危險,華北八路軍所屬部隊乘青紗帳和雨季,對日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作戰。隨著戰役的展開,八路軍參戰部隊達到105個團約20餘萬人,故稱「百團大戰」。
  • 紅色之旅 · 陽泉篇 | 百團大戰紀念館
    紀念館分上、下兩個展廳,展覽分「驚世壯舉,輝煌戰果」、「英雄史詩,宏偉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和紀念百團大戰的書畫四大部分,以100多幅珍貴照片、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百團大戰的英雄業績。百團大戰紀念碑(主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
  • 真實的百團大戰是怎樣的
    不久前熱映的電影《百團大戰》,讓人們將注意力聚焦在這場八路軍發起的大規模戰鬥。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這場讓八路軍付出巨大犧牲的戰鬥?電影中的場景和真實的戰況又有何不同呢? 【為何要打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爆發,確實存在非常深層次的原因。
  • 百團大戰:並非彭德懷背著軍委擅自發動
    在這段時間內,主要戰果的統計情況是:八路軍共作戰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偽軍反正者1845人,日軍自動攜械來投誠者47人(以上共計46380人);消滅敵偽據點2993個;破壞鐵路948裡、公路3004裡、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另外還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
  • 「百團大戰」後日本人報復掃蕩,找不到八路軍,執行「三光」11天
    1940年8月20日彭德懷指揮20餘萬兵力發動了「百團大戰」,旨在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和礦山,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在「百團大戰」中,太嶽軍區出動五個主力團的兵力與日軍展開激戰,沁源也派出一萬多名民工或參加破路或運送武器彈藥配合作戰。
  • 【紅色文博系列微劇】百團大戰第四集:掃蕩與反掃蕩
    10月29日,掃蕩黃崖洞的日軍五百多人進入蟠龍以東的關家堖,準備返回武鄉縣城。八路軍總部就命令129師主力在關家堖圍殲這股日軍。當日夜晚,129師的主力部隊將這股日軍就包圍在關家堖一帶。這股日軍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迅速構築工事,並趁夜裡,暗襲佔領了鳳堖頂高地。鳳堖頂高地和關家堖互為犄角,固守待援。八路軍將士勇猛攻擊,戰鬥一直持續到10月31日拂曉,日軍被大部殲滅。
  • 兩萬日軍喝汽油吃蛆蟲只為守住硫磺島,一萬多人屍骨無存!
    提到日本人,小鬼子,大家有的肯定都是憤怒,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憎恨真的已經深入骨髓了,畢竟他們犯下的罪行真的是罄竹難書。日本人可以說一次次的刷新人們的認知,傷害敵人的手段殘忍,在二戰中,日本死戰不降的態度也是讓很多人吃驚啊,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武士道精神也是深入人心。二戰中日軍究竟有多麼瘋狂呢?
  • 解碼「百團大戰」:粉碎了國民黨的誣衊和謠言
    從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八路軍在河北、山西等廣大地區,發動了一系列以破襲交通線為重點的戰役,因參戰部隊多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期間我軍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之一,然而,在戰後很長時間裡,有人對百團大戰的意義提出質疑甚至批評,認為百團大戰過早地暴露了我軍實力,引發後續的困難局面,是一場錯誤的作戰。那麼,百團大戰是在怎樣的國際國內背景下發生的?到底該不該打?本文試予解讀,權作「一家之言」。
  • 百團大戰紀念館為何建在這裡?彭老總說這個防守部隊英勇頑強
    在獅腦山主峰建有百團大戰紀念公園,包括百團大戰紀念碑和百團大戰紀念館兩個部分。除紀念碑主碑外,還有三座副碑、一座鍛銅園雕、兩座題字碑以及烽火臺。「長城」圍繞主碑周圍和獅腦山公園的獅子閣、鍾亭、蘑菇亭相配套,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建築群。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應該了解一下日偽軍編制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定名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 粉碎了國民黨的誣衊和謠言,「百團大戰」到底該不該打
    日軍對各根據地進行瘋狂的報復性「掃蕩」,在晉東南、晉察冀、晉西北等華北廣大地區,抗日軍民克服困難,襲擾鉗制、機動打擊日軍,堅決消滅進犯之敵,最終迫使敵人撤退,收復被侵佔的全部城鎮。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據資料統計,僅從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個半月中,八路軍就作戰1824次,加上反「掃蕩」期間斃傷的敵人,日偽軍兵力損失達到3.3萬餘人。
  • 百團大戰,這仗到底該不該打
    戰役點評    百團大戰到底該不該打?我軍之所以實施百團大戰,有著深刻的政治和軍事上的戰略背景。    1940年,中國抗戰進入漫長的相持階段,同一時期歐洲戰局急轉直下,納粹的鐵蹄橫掃歐洲,這大大刺激了日本迅速壓服中國,進而爭奪亞洲、太平洋地區霸權的欲望。
  • 百團大戰兩軍搏殺,八路軍將領為何救助收養兩名日本小姑娘
    百團大戰兩軍搏殺,八路軍將領為何救助收養兩名日本小姑娘   1940年,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129師、第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在河北山西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中方稱此為「百團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