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橫刀立馬,揭秘百團大戰的前因後果

2020-12-11 火山話中外

我想題目中的那句詩大家都基本上是耳熟能詳的。這詩是當年百團大戰之後毛主席對於一個人的讚揚。而緣起就在於這百團大戰。為何當時要發動百團大戰呢?我們收穫又損失了什麼?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百團大戰是當時我們在敵人的後方發動的第一次比較具有意義的進攻還有對敵人的掃蕩進行打擊的戰役。聽名字就知道,參加人數眾多。那麼到底有多少人呢?一百零五個團。所以稱得上是百團大戰。而這次的戰役對敵人後方的破壞,不僅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也對國民革命軍的正面戰場起了巨大的幫助作用。那麼,為何在敵後進行這樣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呢?

我們知道,二戰是有三個軸心國還有一個聯盟的。在百團大戰的前夕。德國入侵並佔領丹麥,然後轉向挪威,在那裡把英法聯軍打的潰不成軍。進而由此開展了西歐的徵服路程。隨後荷蘭還有比利時加上法國不約而同的投降了。而英軍在這個時候不得不放棄對於西歐戰略地位。

歐洲戰場的德國順風順水,刺激了日本。畢竟當時他們揚言滅亡中國的計劃並沒有成功。於是加派兵力和戰備進入我國戰場。這個時候日軍企圖以強有力的打擊迫使當時的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投降甚至是幫助他們。而這個時候,英法等國也開始答應日本,可以封鎖在中越和中緬的邊境那條運輸線。這條輸運線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只要這條線被封鎖,我們本就為數不多的彈藥和裝備將要減少大概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少了一半!

再加上日軍在國內的掃蕩還有正面戰場上的壓力,彭德懷還有劉伯承,鄧小平,左權等人去當時的八路軍總部與聶榮臻開始商討此事。眾人認為當時的正太鐵路是一個十分要害的運輸線。恰逢一九四零年五月一日,日軍開始展開了棗宜會戰。這場戰役是自從武漢會戰以來的規模最大,最為殘酷的會戰。在廣東,日本也發起了良口會戰。全面戰線的展開對於我國的經濟還有軍事壓力空前巨大。

為了解決這樣的壓力,八路軍總部的老總們商討後決定把前不久商討的對於正太線路的打擊展開實際的行動。於是發起了百團大戰。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戰果。

有多豐碩呢?首先在敵後,不僅對於日偽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之外,還讓很多當時的國人振奮了起來。我們有軍隊,我們可以打勝仗!然後對於正面戰場的壓力驟然減少,全國的局勢開始好轉起來。日本人掉轉頭開始對八路軍進行圍追堵截,對於正面戰場的國軍,倒是減輕了許多的壓力。

當時消滅了兩萬多的日軍,近兩萬的偽軍還有拔掉了當時近三千個據點,可謂是成果斐然。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筆糊塗帳。我覺得一點都不糊塗。因為在百團大戰之後,大家也都清楚。日軍展開了瘋狂的報復行動。如果沒有打痛日軍,他們會狗急跳牆嗎?顯然不會。所以成果還是很顯著的。不過在後來的日本報復中又有很多戰士犧牲。致敬。你認為,百團大戰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相關焦點

  • 紅色之旅 · 陽泉篇 | 百團大戰紀念館
    紀念館分上、下兩個展廳,展覽分「驚世壯舉,輝煌戰果」、「英雄史詩,宏偉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和紀念百團大戰的書畫四大部分,以100多幅珍貴照片、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百團大戰的英雄業績。百團大戰紀念碑(主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
  • 百團大戰的主要內容介紹,百團大戰的影響……
    百團大戰主要內容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關注度很高的一個戰役,以百團大戰為題材還拍出了許多的影視作品。因此後輩們對百團大戰這個名字倒是不陌生,但是大戰的具體內容也許很多人就不大了解了。百團大戰,其實主要是為了摧毀給中國造成巨大傷害的交通運輸線。
  • 真實的百團大戰是怎樣的
    不久前熱映的電影《百團大戰》,讓人們將注意力聚焦在這場八路軍發起的大規模戰鬥。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這場讓八路軍付出巨大犧牲的戰鬥?電影中的場景和真實的戰況又有何不同呢? 【為何要打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爆發,確實存在非常深層次的原因。
  • 遊百團大戰紀念地
    2020年9月16日,我與戰友一行三人,準備前往陽泉市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地參觀。這裡是百團大戰紀念碑, 烈士們英勇的形象栩栩如生!這裡看到的是直入雲天紀念碑, 正面雕刻著彭真題詞:「戰績輝煌,永垂史冊」;左側為徐向前題詞:「參加百團大戰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右側為薄一波題詞:「百團大戰,抗日戰爭中最光輝的一頁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元帥2位百團大戰時期,徐向前擔任山東八路軍第1縱隊司令員,率部有力地配合了百團大戰的進行,為戰鬥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大將2位
  • 百團大戰:並非彭德懷背著軍委擅自發動
    這是百團大戰,作戰科再仔細把數字查對一下。」「百團大戰」!這個響亮的名詞立即吸引了坐在一旁的彭德懷,他接口說道:「不管是一百多少個團,乾脆就把這次戰役叫做百團大戰好了。」經彭德懷這麼一說,左權覺得用「百團大戰」四個字作這次戰役的名稱,更符合實際,也更有氣勢。他非常贊同彭德懷的這個提議。
  •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此詩出自長徵途中,不是抗美援朝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毛主席寫給彭德懷元帥的《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這首詩因為彭德懷元帥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卓越功勳而揚名天下。今天小北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了抗美援朝之戰,談到這裡便說起了彭德懷元帥,以及『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句詩。然後我的這位朋友便跟我槓上了,非說這首詩是在抗美援朝時期寫的,後來還是我專門給他查了查資料,才把他給說服了。
  • 80年前,恢宏壯闊的百團大戰打響了
    參加作戰的中國軍隊包括:八路軍120師、129師、晉察冀軍區和當地民兵,由於這場戰役有八路軍105個團參加,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百團大戰示意圖百團大戰在華北全面打響8月20日入夜,山西省武鄉縣磚壁村,烏黑的天空下著淅瀝小雨,勞累了一天的農民早早的歇息了,而村東北的一座院子裡,卻是燈光通明,氣氛嚴肅而又緊張。
  • 中共第一城,百團大戰紀念地,山西陽泉!
    2020年9月16日,我與戰友一行三人,準備前往陽泉市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地參觀。這裡是百團大戰紀念碑, 烈士們英勇的形象栩栩如生!這裡看到的是直入雲天紀念碑, 正面雕刻著彭真題詞:「戰績輝煌,永垂史冊」;左側為徐向前題詞:「參加百團大戰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右側為薄一波題詞:「百團大戰,抗日戰爭中最光輝的一頁
  • 解碼「百團大戰」:粉碎了國民黨的誣衊和謠言
    從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八路軍在河北、山西等廣大地區,發動了一系列以破襲交通線為重點的戰役,因參戰部隊多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期間我軍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之一,然而,在戰後很長時間裡,有人對百團大戰的意義提出質疑甚至批評,認為百團大戰過早地暴露了我軍實力,引發後續的困難局面,是一場錯誤的作戰。那麼,百團大戰是在怎樣的國際國內背景下發生的?到底該不該打?本文試予解讀,權作「一家之言」。
  • 百團大戰熱度攀升 保利和光塵樾位居榜首!
    多方力量糾纏是否能在5月內集中爆發?4月20日起,鳳凰網房產正式上線全民樓盤團購活動。聯合百家品牌房企,覆蓋10000+樓盤, 購房者只要報名成為「百團大戰」抄底的一員,鎖定自己心儀的樓盤,就有機會獲得更多購房折扣,越多報名越低折扣,「百團大戰」,有你才成團。 百團大戰活動上線8天,熱度不斷攀升,榜單也隨之發生變化。
  • 八路軍總部為什麼沒有公開宣布百團大戰結束的時間?
    但出於對日、對蔣政治鬥爭的需要,八路軍總部並沒有公開宣布百團大戰的結束,而是繼續利用百團大戰的聲威,擴大共產黨、八路軍的影響,反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攻擊,團結和教育人民,克服投降危險。至於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在當時發布的文告、指令、戰報、戰績以及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的報紙、廣播的宣傳報導中,為什麼沒有公開宣布百團大戰結束,並且把10月11日開始的連續50多天的反「掃蕩」作戰又列為百團大戰第三階段,這完全是由於當時在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下,對日、蔣政治鬥爭的需要,是為擴大八路軍的影響,駁斥國民黨頑固派的攻擊,教育人民,反對投降而實行的做法。
  • 中北大學進雙一流的呼聲特別高,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而且中北大學的儀器專業在全國來說那是數一數二的,他的儀器如果放在全國來評比的話,至少能排到全國前10。而且中美大學的類似機械通信儀器,電氣控制等相關專業在全國來說都是榜上有名的。因為第4輪學科評估中,這些學校不是被評為了B家,就是被評為了B最差的也有被評為C的那麼一個學校,能有9個B級專業,實在是太強了。
  • 百團大戰大戰票房 悲傷作文結局悲傷
    【搜天下 新手法】《百團大戰》被指偷票房 三天過億  有位事業單位的朋友說,他們單位發電影票了,組織去看《百團大戰》,據他說,之後還要寫觀後感。  乍一聽,還挺讓人懷舊的,很多人小時候,學校或者父母單位,也常會組織這種活動。可仔細一想,不是那麼回事。
  • 【紅色文博系列微劇】百團大戰第四集:掃蕩與反掃蕩
    我是主編王萍,今天帶您繼續回望百團大戰。1940年10月19日,八路軍總部下達了反「掃蕩」作戰計劃。據此,各地區軍民展開了反「掃蕩」作戰,百團大戰進入了最為艱苦的第三階段。首先,百團大戰沉重的打擊了日軍在華北推行的「囚籠政策」和「堡壘主義」。日軍稱這次戰役為挖心戰,並且把發起百團大戰的8月20日作為挖心戰紀念日。這就遏制了日軍的威逼利誘蔣介石集團屈服投降的罪惡起圖。第二,百團大戰也極大的鼓舞了民心士氣,遏制了當時妥協投降的案例,蔣介石也不得不嘉勉參戰各部隊。第三,提高了共產黨的威望,並且擊破了共產黨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謊言。
  • 百團大戰,這仗到底該不該打
    戰役點評    百團大戰到底該不該打?我軍之所以實施百團大戰,有著深刻的政治和軍事上的戰略背景。    1940年,中國抗戰進入漫長的相持階段,同一時期歐洲戰局急轉直下,納粹的鐵蹄橫掃歐洲,這大大刺激了日本迅速壓服中國,進而爭奪亞洲、太平洋地區霸權的欲望。
  • 抗戰·民族記憶(11)百團大戰:打一個大仗,打出中國人的勇氣!
    「百團將士騰蛟龍,南撲北搗掃西東,一脈陰山河兩岸,殺聲吼處敵無蹤!」80年前,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極大鼓舞了全國抗戰信心。「八路軍裝備差,但打鬼子士氣高,照樣打得他們膽寒!」抗戰老兵董志才,一生為參加過百團大戰倍感自豪。他於1923年生於河北邢臺,親眼目睹日軍暴行,16歲便參加八路軍,抗擊日寇。
  • 百團大戰對日軍影響有多大?日軍報告:出乎意料,鞍山煉鐵廠停產
    抗戰史上,百團大戰究竟有多大影響,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但至少我們可以確認,此次戰役完全把日軍打蒙了,他們完全沒料到八路軍積蓄了如此大的能量……百團大戰分兩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針對正太線鐵路,目標是切斷日軍的鐵路運輸通道;第二階段主要端鐵路周圍的據點,肅清抗日根據地內的駐守日軍。
  • 曾經無比光榮的百團大戰 為什麼後面竟成了批判彭德懷的理由?
    百團大戰無疑是抗戰時八路軍發動的最成功的一次戰役,但比較詭異的是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戰後初期好評如潮,後期逐漸轉為功過對半,後面更是成為了攻擊彭德懷元帥的理由。1940年9月4日,百團大戰剛一結束,蔣介石致電朱德和彭德懷:「貴部究此良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
  • 百團大戰| 打破侵華日軍「囚籠政策」的「挖心戰」
    百團大戰經歷了兩個主動進攻階段和一個反「掃蕩」階段。第一階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交通總破襲戰,以破壞敵人在華北所佔領的主要交通線為主,重點是正太鐵路。8月20日夜,參戰部隊、遊擊隊、民兵同時發起攻擊,破擊正太、同蒲、平漢、德石、平綏、北寧、津浦、白晉等鐵路交通線,殲滅大量日偽軍。敵人猝不及防,倉皇應戰,顧此失彼,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