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國際上一直以大國自居,在面對中印邊境問題的時候態度強硬,似乎已經勝券在握,只差一個出手的時機而已。印度軍隊在邊境對峙中多次挑起事端,製造衝突,但是隨著對峙繼續,冬季來臨,班公湖兩岸駐紮軍隊的生活條件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印度軍隊還在寒風中苦苦等待棉衣帳篷的送來,中國軍隊已經住上了有著暖氣電力的營房,俄媒評論這一現象表示,這完全是因為中印兩國的實力有差距。
班公湖兩岸差距明顯
現在來到了冬季,中印對峙中的班公湖地區的自然環境已經變成了兩國軍隊面臨的最大挑戰,同時這也是檢驗中印兩國綜合實力的一個機會。隨著對峙進行,班公湖兩岸的情況也被報導了出來,印度軍隊在艱難克服高原的惡劣環境,中國軍隊卻擁有充足的物資供應跟良好的居住環境。
現在印度駐軍使用的都是從歐洲等國加急進口來的禦寒棉衣還有民用的登山帳篷這樣的物資,而且這些物資還不完備,遠遠滿足不了印度軍隊的需求。這是因為印度從其他國家進口禦寒棉衣等防寒物資需要出一個天價,而印度自己卻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再加上印度在邊境地區的交通設施不夠完善讓物資難以運上高原地區。
這就導致最近有不少報導表示印度有不少士兵死於嚴寒天氣,還有很多被凍傷的士兵也沒有辦法得到治療。相比較於印度軍隊的環境,中國軍隊的條件要好到不知道哪裡去。
班公湖另一岸的中國軍隊建立擁有供暖供電系統於一體的可拆卸式方艙作為營房,每天都能吃上熱食,洗上熱水澡。而且得益於中國在西南邊境的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建設,中國軍隊的物資保障非常充足,央視新聞最近報導表示最後一批為邊防部隊準備的物資已經運到了西南邊境,就此宣告邊境駐軍後勤物資完成了整備。
中印實力差距明顯
雖然莫迪堅稱印度能夠給邊境駐軍提供充足的後勤物資,還一直做出動作將先進的武器裝備送上高原地區,但是明眼人早就看出了中印兩國實力的差距。俄羅斯媒體毫不客氣的評論表示中印實力差距明顯。
可以看到的是未來中印實力或將進一步拉大,一方面莫迪在印度掀起了反華熱潮,抗拒中國的幫助,另一方面印度國內疫情卻得不到管控,未來還將給印度經濟帶來更大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