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升級:害怕62年歷史重演,印度三個機步師抵達班公湖

2020-12-06 彼岸的回憶者

根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印雙方會談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由於害怕1962的歷史重演,印度開始向前線調遣重兵,其中東線部署的第33軍麾下3個作戰師,已經開始部署至一線區域。

印度T-90坦克

昨天筆者說過,印度頻頻在邊境地區製造事端,不僅僅是受國內疫情影響,轉移民眾視線,這其中還有莫迪政府的投機主義。希望藉助疫情的大範圍印象,通過軍事與輿論壓力將原本屬於中國的實際控住區域變為「爭議區域」,這樣一來印軍便有理由將哨所前移,從而達到步步侵蝕我國領土的目的。

錯誤的判斷,讓莫迪政府的神經緊繃

自五月以來,印度軍方的幾次惡意挑釁不但沒有佔到便宜,反而丟掉了20名士兵的性命。並且還同時與巴基斯坦、尼泊爾結下了梁子,兵力不得不再度被分散開來。而此次向班公湖地區移動的三個師,全部隸屬於第33軍,防區範圍包括錫金段和不丹西部地區。

這一次雖然外界傳言印度坦克黑壓壓的一眼望不到頭,但也可以看出印軍高層心中的不安,因為他們並未做好發動戰爭的準備,希望寄託於自己「龐大」的軍隊威懾敵人。

印度高層將裝甲部隊派遣高原,實際上沒有任何實際上的效應,同時還在加速消耗裝備的壽命

就單單拿印度的俄制T-90主戰坦克來說,這款坦克本身就是俄國為平原的鋼鐵洪流而打造的,並不具備高原作戰能力(俄國內最高山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才5642米,同時也是歐洲最高山峰)

所以沒有經過專門高原改造過的坦克,上了高原會怎麼樣麼?

如果自駕去過西藏的朋友就會知道,隨著海拔的不斷上升,氧氣越來越稀薄,發動機燃燒不充分,會使得汽車動力嚴重不足。同樣的道理用在軍用坦克身上也是一樣,坦克的柴油機在得不到充分燃燒的情況下,尾部會排除大量白煙,機動性可能只剩下平原上的3分之一。

沒有了機動性的坦克,裝甲再厚、口徑再大、在坦克對戰中也就是個火力猛一點的靶子。

截止到2020年,印度陸軍在中印邊境地區編制了6個軍共13個師,一線部隊約為11個師有2個裝甲旅,一線部隊中10個為山地步兵師。

從印度的兵力部署上來看,也難怪美國「哈佛」某學院專家敢在自己的報告中總結道:「印度軍隊人多、裝備多、士兵還抗揍」

前幾天筆者還對這篇報導不屑一顧,認為不過是美國專家的「章口就來」,不過看完這幾天的報導後筆者對於這篇報告有有了「肯定」的想法。

首先印軍能同時三線作戰,一邊在克什米爾地區和巴基斯坦打的熱火朝天,一邊又和尼泊爾在卡拉帕尼搶佔土地,而後還能派遣大軍在拉達克地區與中國解放軍對峙。這要是沒點人數誰敢這麼幹?

印度軍隊裝備多

印度雖然軍工業不發達,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錢」啊!比市場價高個幾倍,總有國家願意賣給他的。什麼毛子的T-90主戰坦克、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英國的M777超輕型155毫米重炮、俄式的蘇-30MKI重型戰機、法國的「陣風」戰鬥機、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等。

對於印度來說,能有錢解決的從來都不是問題

雖然說這樣的裝備用一點少一點,戰機也是摔一架少一架,但是短期威懾力還是存在的,只要不開戰這樣的武器供應鏈就不會出現問題。從某些層面來說印度軍隊確實是裝備多,畢竟只要有錢,全球「軍火庫」的大門都為你敞開,這可比自己造可快多了。

印度前線士兵裝備的斯特林衝鋒鎗

還有一點就是印度前線士兵目前不僅拿著英薩斯步槍,他們還有人拿著斯特林衝鋒鎗,而這種衝鋒鎗是二戰時期的產物。作為二戰槍械的經典,畢竟經歷過二戰的考驗,性能肯定「沒話說」,最重要的是製造方便,能自給自足數量方面肯定也多。

班公湖中印士兵對峙

印度士兵抗揍

從錫金邦到班公湖,印度士兵頻頻越境入侵我國領土,也被邊防解放軍一次比一次揍的慘。但是印軍卻從未從中吸取教訓,15日晚仍然派遣部隊在加勒萬河谷邊境入侵我國領土,而後又被解放軍戰士好好的收拾了一頓。

這一點也確實體現了印度「打不疼」「打不怕」還「抗揍」的特點

雖然印度稱在此次衝突中有20名士兵犧牲,試圖將鍋甩給中方。但是從死亡士兵的屍檢報告來看,其中有三名士兵頭部有明顯的創口,這顯然是因為加勒萬河谷地勢陡峭,印度士兵在衝突中失足跌落山崖所致。而另外17名士兵則死於腦梗。

醫療高壓氧倉

因為高原氣壓差異,可能在平地上的一次腦震蕩,在高原上卻會使得顱內壓力增高,血液無法流入大腦,從而導致死亡。而印軍由於後勤醫療的落後,並沒有為前線部隊配備高壓氧倉這也是受傷士兵的主要死因。

在這一點上中國為前線部隊準備的就相當充分,幾乎每一個高原哨所都有配備吸氧和增壓裝置,要知道普通的民用氧倉的價格就在幾萬到十幾萬人民幣之間,醫用的更是高達數十萬之多。單是醫療後勤方面,印度和中方的差距就不是一星半點。畢竟和錢相比,士兵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大量因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而失去性命的印軍士兵就是最好的證明,戰爭最後拼的經濟,勝負最後靠的後

喜歡筆者內容的就點個關注,繼續看吧。謝謝!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印度出爾反爾增兵,海軍特種部隊抵達班公湖,三軍特種部隊已湊齊
    印度軍方不但沒有撤軍的意思,反而還在向班公湖地區增兵。據印度媒體《經濟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28日,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已經部署到班公湖地區,印度軍方將為他們配備新的巡邏艇。報導稱,此次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抵達班公湖地區之後,印度陸海空三軍下屬的特種部隊已全部湊齊,集體亮相中印邊境地區。
  • 班公湖中印邊境,印度開了第一槍
    文/七隻小狼北京時間2020年9月7日,中印邊境班公湖地區,印軍開了第一槍。而且和以往不同,這次短暫的衝突由中方最先發聲,並且措辭強硬。(圖源:中國軍網)而印媒幾乎是複述了一遍我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的話,也就是說默認了印軍開槍這件事。不過《印度快報》援引軍方內部人士的話說,雙方「有限地交火」,但仍舊沒有否認印軍先開槍這件事。
  • 印度時報:中印商定從班公湖地區撤軍「三步走」
    消息人士稱,根據下周分三步執行的撤離計劃,雙方將把包括坦克和運兵車在內的裝甲車從前線調回距離實控線相當遠的地方。根據討論,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的脫離接觸將在一天內進行。第二步將在靠近班公湖湖北岸的地方實施,雙方應在三天內每天撤出約30%的軍隊。
  • 事關中印邊境,印度又透露風聲:印度三軍特種部隊全部抵達班公湖
    近日,事關中印邊境,印度方面又有新的動作,印度媒體又透露出風聲稱:印度三軍特種部隊全部抵達班公湖。據海外網12月1日報導,當地時間28日,印度《經濟時報》消息指出,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已經被部署到了班公湖地區,並稱該特種部隊未來將獲得新的船隻和基礎設施,以用於「在湖中的行動」。
  • 班公湖為何成為中印衝突的焦點地區?
    中印衝突是當下熱點話題,其中多次提及到的班公湖,也備受輿論關注。班公湖,位於何處?為何成為中印界湖?又為何屢屢吸引印軍越線佔控?班公湖,在地理位置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中印的界湖。整個湖泊一分為二,東面三分之二的面積屬中國領土範圍,餘下西面三分之一則屬於印度。
  • 班公湖為何成為中印衝突的焦點地區?
    中印衝突是當下熱點話題,其中多次提及到的班公湖,也備受輿論關注。班公湖,位於何處?為何成為中印界湖?
  • 中印班公湖再起衝突?印官方駁斥印度媒體:假消息
    中印邊境衝突已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印度雖然在這段時間"積極"的與我國談判,但私下裡"動作不斷",向兩國爭議地區不斷增派兵力,甚至還有高級官員去前段進行"巡視",無疑給雙方的談判增添了難度。
  • 中印在班公湖再次爆發衝突,班公湖在哪?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湖
    8月31日中印在班公湖地區再次爆發衝突,班公湖自古就是我國領土,一寸都不可能退讓,印方有點不自量力了。由於中印邊境衝突,班公湖已經不止一次被提及,但是近乎98%的國人並未見過它,也僅是知道它地處高原與印度接壤,那麼,班公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湖泊呢?蜀黍在2020年8月剛剛跋山涉水自駕去過那裡,這一次將用文字和照片為您全面呈現班公湖的真實面貌,請跟我來!
  • 印媒稱中印兩軍班公湖又起新衝突 印官方駁斥:假消息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印媒稱中印兩軍班公湖又起新衝突,印官方駁斥:假消息據印度全印廣播電臺報導,有印度媒體聲稱中印兩軍於11日晚上在班公湖發生了新衝突,對於這一說法,印度政府駁斥稱相關報導是假消息。PIB闢謠截圖印度新聞信息局(PIB)在其官方社交帳號上發布的一條信息中稱,有媒體聲稱印度軍隊和解放軍在實控線附近的班公湖發生了新衝突。經PIB核實,這一說法是假消息,印軍和解放軍之間在11日晚上沒有發生新的衝突。
  • 全力應對中印對峙,印度在班公湖實現最強三軍聯合
    中印在邊境對峙持續,兩國關係緊張之際,近日印度被指從安達曼群島試射「布拉莫斯」巡航飛彈。中印對峙仍在繼續,據悉印度已部署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MARCOS)到班公湖地區,目的是加強三軍聯合,提高戰鬥能力。
  • 加勒萬河與班公湖:中印邊界熱點的地理解讀
    今年5月上旬始,印度與我國在中印邊界西段不斷發生爭執,並伴有雙方軍人的肢體衝突。至5月20日,《印度時報》公開報導稱,中印雙方在邊境實控線西段的緊張局勢升級。《印度時報》提到,中方近期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新建了「為數不少」的帳篷,「加勒萬河谷地區正是中印1962年發生戰爭的地方」,印度軍隊隨後也對該地區採取了24小時「全天候監視」措施。報導稱,印度外交部和軍方都沒有對最新的事態發展做出評論。《印度時報》還稱,中國在班公錯湖上的巡邏艇數量已經增長了3倍,增強了巡邏活動,此前中方在此地只有3艘巡邏艇。印度軍方也擁有「類似數量的船隻」。
  • 印媒報導稱中印在班公湖地區又發生新衝突,印度官方反駁:假消息
    據悉,日前有印度媒體報導稱印度邊防士兵與駐守邊防的解放軍於11日在班公湖地區再次發生了衝突。然而隨後印度新聞信息局(PIB)對此消息進行了調查。PIB表示,經過核實之後,發現這條消息是假消息,所謂的中印兩軍的邊防官兵在11日晚上發生「新衝突」的事情其實是並不存在的。
  • 洞朗、班公湖吃虧,印度變基建狂魔:2年建66條公路打通中印前線
    對此,印度方面也在積極的調集部隊,維持加勒萬谷地區域的部署優勢。印度方面此次修建的道路已經在莫迪政府執政初期成為了其積極推進的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加勒萬谷地附近的公路在內。按照計劃,到2022年,印度將新增邊境公路66條,極大的改善印度在中印邊境附近的道路交通條件。
  • 印媒:中印兩軍班公湖又起新衝突,印官方駁斥:假消息
    據印媒報導稱,近日在班公湖地區,中印兩軍發生了新衝突,對此,印方相關人員出面表示,此消息不實。在印度新聞信息局(PIB)官方的社交帳號上,印方發布了一條消息稱,有媒體報導稱,位於實控線附近的班公湖,中方軍和印方軍發生了新的衝突。
  • 中印班公湖再次爆發衝突對峙,印方「惡人先告狀」,必須還原真相
    就在8月中旬,即6月15日的邊境流血衝突過去兩月整時,印度當局又再次重申,自己的軍隊絕對不會後撤半步,並且除非中國先進行無條件撤軍,那麼雙方才有繼續談判的可能。 當時很多人就開始擔心,既然印度打定了注意就是要硬抗到底,極有可能會趁8月底到9月初的這段時間在邊境線上再生事非。
  • 印度在中印邊境究竟部署了多少部隊?
    印軍部署在達拉克地區的284裝甲旅BMP-2步兵戰車,是我西線部隊面對的較有威脅的單位印度在印巴一線和克什米爾地區部署了20個師。而在中印邊境地區,印度編制了6個軍共13個師,一線部隊約為11個師又2個裝甲旅,一線部隊中10個為山地步兵師。
  • 比快,比狠,班公湖上的中印高速武裝巡邏艇
    近期,班公湖又不太平了。 說起班公湖,大家印象深刻的應該是2017年8月15日中印士兵發生對峙的一幕。當時中印士兵在班公湖北岸實際控制線附近互擲石塊,有人受傷。隨後雙方士兵各自以橫幅的形式結束衝突,並撤出了衝突地點。
  • 中印邊境軍情速遞!印媒:印度派出三軍特種部隊在班公湖集結
    中印邊境軍情速遞!印媒:印度派出三軍特種部隊在班公湖集結據英國路透社報導,中國和印度之間在邊境上發生了衝突,印度為了獲得更加多的領土,選擇讓士兵越線侵犯了中國的領土權益。對此,解放軍絲毫不退縮,直接進行了對抗。
  • 印度媒體稱解放軍快艇在班公湖與印軍對峙(圖)
    雖然也報導了中印兩國邊防軍人和平相處的景象,但更多的卻是樂此不疲地炮製中印「衝突新爆點」,鼓吹印度應該全力加強中印邊界的軍力。說中印快艇在班公湖對峙10月7日,《印度快報》記者自中印邊界的班公湖發回報導稱,從列城(位於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城市)乘車顛簸4個小時到班公湖,那湛藍的湖水令記者們眼前一亮。
  • 看懂印度在阿克賽欽地區的平衡戰略需求,破解中印衝突
    ,主要是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發生多次交鋒和衝突,嚴重影響了中印兩國關係發展。而近期中印在班公湖南岸發生嚴重衝突以後,印度外長提出中印關係應該保持平衡。那麼什麼是印度的平衡戰略需求?如何從戰略平衡角度看懂中印邊界西部地區的交鋒?筆者結合各方面資料,希望通過該篇文章給你帶來介紹。  首先要說明的是,邊疆地區的交鋒,其主要目的不是每一寸領土的爭奪,而是佔據戰略要地,爭取戰略主動,守護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