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印度在阿克賽欽地區的平衡戰略需求,破解中印衝突

2021-01-10 網易

2020-09-05 19:48:38 來源: 報人劉亞東

舉報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

  近半年來,中印在西部邊界阿克賽欽地區,主要是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發生多次交鋒和衝突,嚴重影響了中印兩國關係發展。而近期中印在班公湖南岸發生嚴重衝突以後,印度外長提出中印關係應該保持平衡。那麼什麼是印度的平衡戰略需求?如何從戰略平衡角度看懂中印邊界西部地區的交鋒?筆者結合各方面資料,希望通過該篇文章給你帶來介紹。

  首先要說明的是,邊疆地區的交鋒,其主要目的不是每一寸領土的爭奪,而是佔據戰略要地,爭取戰略主動,守護國家安全。

  從阿克賽欽地區進入印度,主要有兩條主要路線。

  

  其中一條是經德普桑平地、狹長的什約克河谷,然後到達拉克地區主要城市列城,進而進入印佔克什米爾地區和印度。這也是古代新疆地區與印度的一條商貿路線。但是這條路線過於狹長,德普桑平地海拔五千多米,寸草不生,鳥不拉屎,對於中國威脅印度並沒有太大的戰略價值,也基本沒有在此駐軍。但是印軍沿著什約克河谷到達德普桑平地以後,發現此地地勢平坦,而且離新藏公路219國道很近,只有幾十公裡,可以威脅新藏公路,進而威脅新疆和西藏,於是沿著什約克河谷修了一條簡易公路,並在德普桑平地修建營地和機場等,長期駐軍。而中國後來在德普桑平地雖然也進行了駐軍,但已經無險可守。可以說,德普桑平地是印度威脅中國的西藏和新疆,獲得戰略主動的一隻手。即使駐紮成本很高,印度也要在此駐紮下去。而中國佔據加勒萬河谷,就相當於中國在這隻手的手腕上放了一把鐵鉗。加勒萬河是什約克河的一條支流,中國在加勒萬河流入什約克河的河口處駐軍,可以監視印度通往德普桑平地的一舉一動。每天有多少車輛經過,是什麼型號的車輛,大約運送了多少軍隊,多少食物和彈藥,中國通過在加勒萬河谷的監視就可以一清二楚。這樣,印度的所有行動都暴露在中國的監視之下,甚至在特殊時期從加勒萬河谷出兵,掐斷補給路線。這樣就使德普桑平地失去了作為戰略攻擊要點的意義,成了一個雞肋。今年5月份,中國在加勒萬河谷修建設施,加強監視,受到印軍的阻撓,被訓練有素的中國邊防軍隊打慘了,連被打傷凍死加上衝入河水失蹤的印度士兵,足足有幾十人,使得印度國內掀起了反華浪潮。這就是加勒萬河谷爭奪的由來。佔據了加勒萬河谷,就可以挫敗印度利用德普桑平地威脅中國新疆和西藏的企圖。

  從阿克賽欽地區進入印度,另一條主要路線就是出了班公湖,進入一片相對平坦的地區,直達列城,進而進入克什米爾和印度核心腹地。這是中國快速進入印度的一條通道,也是懸在印度頭上的一條利器。中國在1962年擊潰印度以後,就在此地長期駐紮了下來。班公湖是一條很有意思的湖,非常狹長,東部有淡水注入,湖水可以直接飲用。而西部則沒有淡水注入,而且東西湖中間非常淺,湖水流通交換不暢,使得西部屬於鹹水湖,不能作為飲用水使用。而印度為了化解中國的威脅,就必須在中國的前沿陣地附近駐軍,修建一條防線。而駐軍是需要大量消耗的,食物,軍械彈藥,飲用水等。其中飲用水的消耗最大,如果一天消耗一斤的乾糧,就需要消耗十斤的水。中國佔據班公湖東部,駐紮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而印度佔據沒有飲用水的西側,飲用水就要從遠處不斷運來,駐紮成本大大提高。相當於如果假設中國駐紮成本是一人一天一百元,而印度駐紮成本則是一人一天三百元。再加上中國軍隊戰鬥力強,駐紮人員少,經濟實力強,而印度軍隊戰鬥力弱,駐紮人員多,經濟實力弱,長期駐紮下去,對於印度來說就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是明顯不平衡的。而對於印度來說,想要降低駐紮成本,就必須到達班公湖東側,獲得班公湖的淡水資源。至少,也應該佔據班公湖東側的南岸,與中國邊防軍在北岸對峙。這就是印度的平衡戰略。印度也以此為目標,不斷在班公湖的中國一側挑釁,妄圖步步蠶食。當然,中國在班公湖南岸也有部署,在一些平地上建立了據點,由這些據點經過狹長崎嶇山路可以到達班公湖南岸。

  而八月底,印度使用山地特種部隊,經過精密認真部署,成功拔除了中國在班公湖南岸一塊平地上了的據點,算是取得了一個所謂的勝利。這也是這幾天中印關係再次緊張的來源。如圖所示,圖中綠色的印軍駐地,在八月底之前是被中國控制的。

  

  接下來中國應該怎麼應對?

  要能看到的一點是,這次印度的行動是引動蓄謀準備已久的。因此,印度短時間內一定會加強防衛措施,不給中國邊防部隊機會。所以短時間內中國想要奪回該據點是不太現實的。但是,中國也絕不能讓印度將取得的成果變為長期現實。中國如果承認印度的戰領事實,也將極大地助長印度的囂張氣焰。中國目前所能夠採取的措施,就是首先在道義上進行譴責,拒不承認印度的佔領,然後尋找合適的時機,將據點奪回來。畢竟,只要不讓印度達到東側班公湖南岸,取得班公湖的淡水,印度在此地高昂的駐紮成本,將會一步步拖垮印度。當印度不勝高昂的駐紮成本之時,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即將到來,這就是中國的機會。

  從長遠角度來看的破局之道

  從圍棋的角度來說,印度的德普桑平地和什約克河谷就如同插入中國棋局的一排棋子,雖然令中國很不舒服,但早已失去了做活的機會和跑馬圈地的能力。而印度在班公湖的布局,只要不能飲馬湖水,獲取班公湖東側的淡水資源,就終究是一盤死棋。就算是打劫掉中國的一兩枚棋子,也不能徹底改變棋局,反而會加劇中國的重兵防守和反打劫。如果印度想要實現其平衡戰略,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放棄在德普桑平地和什約克河谷駐軍,然後換取在班公湖南岸飲馬班公湖淡水的資格。只有這樣,印度才能獲得在班公湖與中國的對弈中形成雙活的局面,在邊境之爭中爭得一席之地,成為活棋。

  對於中國來說,一直在對印的戰略對弈中佔據著戰略主動,是一盤活棋。但是困獸猶鬥,而中國不願在對印關係中放置太多的棋子,投入太多的精力。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是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棋子來應對臺海局勢,應戰中美之爭。

  中印衝突能否破局,關鍵還是看雙方高層能否拿出大智慧來處理,尤其是印度是否願意從經營多年的德普桑平地撤軍。這背後,還需要印度高層想辦法應對高漲的民意,應對美國在背後的推波助瀾,更需要大智慧。

  短時間內中印之間想達成理想的和解是不太可能的。也許,經過阿克賽欽地區寒冷冬天的教訓,印度才能夠認清現實,與中國達成有效的和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憑藉英國人在中印邊境劃的詹森線,尼赫魯說阿克賽欽是印度的
    然而,除此之外,英國人用一條詹森線,將中國阿克賽欽4萬平方公裡划進了英屬印度。阿克塞欽在哪裡?  01雍正皇帝在阿克塞欽設置清朝行政機構   阿克賽欽地區,位於中國新疆、西藏兩地與印度的邊界西段。「阿克賽欽」一詞,由突厥語音譯而來,意為「中國的白石灘」。面積42685平方公裡,大部分為高海拔荒漠,內部有一些鹹水湖或內流盆地,如阿克賽欽湖、薩利吉勒、騰格湖等。
  • 阿克賽欽有多重要?為何被印度覬覦幾十年?
    近日以來,中印雙方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爆發了肢體衝突,這使得加勒萬河谷所屬的阿克賽欽地區又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熱點地區。阿克賽欽到底位於哪裡?印度為何一直想得到阿克賽欽?讓我們把目光繼續往西南方向看,與阿克賽欽地區緊密相連的是有「南亞火藥桶」之稱的克什米爾地區。中國牢牢掌握阿克賽欽地區,便可讓巴控克什米爾,喇嘛崑崙,阿克賽欽三地連成一個三角形,遏制印度的擴張勢頭。光有這些還不足以讓印度如此」掛念」掛念「阿克賽欽。
  • 阿克賽欽:「中國的白石灘」
    這是中印傳統邊界線的形成始末。阿克賽欽:「中國的白石灘」最近在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的阿克賽欽地區,網路上廣泛地把它錯認為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這個認知是錯誤的,它完全是從當今印度的政治觀點出發而得出的結論。事實上,「阿克賽欽」這個詞的語源就可以破除這謬論。「阿克賽欽」源自突厥語族中的維吾爾語,在維吾爾語裡「阿克」是「白」、「賽」是「河灘」、「欽」是「中國」,「阿克賽欽」也就是「中國的白石灘」。
  •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因「阿克賽欽」而起
    印度軍官在拉達克邊境上一處堡壘視察「阿克賽欽」源於古突厥語Aksai Chin,意為「中國的白石灘」,aksai指「白石灘」,突厥語稱中國為秦Chin。1956年4月,新藏公路開始修建,公路經過「阿克賽欽」地區,於1957年10月5日建成通車。消息一出,印度立刻向中國表示抗議,並開始向阿克賽欽地區及中印邊界的中段、東段派駐軍隊。中方一再呼籲雙方坐下來,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問題,但印度要求中國全面撤出「阿克賽欽」才能夠與中方談判。
  • 阿克賽欽——中印之間的戰略要地,是溝通新疆西藏的唯一通道
    阿克賽欽,一個神秘且遙遠的地方,自古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重要領土,我了解到阿克賽欽是因為旅行中行走219國道前往西藏,算是穿越了阿克賽欽地區,所見所聞之後,就有所感。新疆和西藏是旅遊的聖地,且新疆和西藏兩省交界蔓延上千公裡,但是如果你想從西藏走到新疆或者從新疆走到西藏卻是十分不容易的,只能走祖國最西端的219國道,也就是阿克賽欽地區,仔細看地圖不難發現在西藏除了這個區域,往東則是茫茫的藏北無人區,羌塘荒原。
  • 印度為啥心心念著中國的阿克賽欽
    後來,在標定拉達克和西藏的邊界中,英國侵略者為了尋找一條侵略中國新疆腹地的捷徑,於1865年派遣英屬印度測量局官員詹森潛入南疆地區,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通過「勘察」,繪製了一條界線,這就是詹森線。此線將包括阿克賽欽在內的近三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劃給了英屬印度,使阿克賽欽變成英印克什米爾的一部分,但英國政府並未知會當時的清政府。
  • 阿克賽欽到底有多好?讓印度虎視眈眈,還曾大打出手爭奪此地
    阿克賽欽是中亞的制高點,這意味著佔據這裡就能俯瞰整個中亞,進可攻退可守,另外這一區域還是新藏公路的必經之地,顯然阿克賽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地區戰略位置具佳,其實這裡也是歷史上英國人侵略中國新疆腹地的捷徑。
  • 阿克賽欽到底有多重要?新疆西藏的唯一通道,南下直搗印度首都
    阿克賽欽地區雖然並不是整個中亞的頂峰,真正的中亞之巔是在帕米爾高原,但也可以作為中亞的制高點居高俯視中亞各國,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所以對周邊國家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其中特別是我國的新疆和西藏地區。所以說,如果不經過阿克賽欽,進出新疆與西藏之間就必須繞路幾千裡。
  • 印度在地圖上把阿克賽欽畫成印度的一部分,但中國早已修好公路
    但是,印度的巡邏隊從來也沒有抵達阿克賽欽。為了貫徹執行尼赫魯在備忘錄裡的指示,印度外交部、內政部和國防部於一九五四年九月召開會議,以確定有爭議的西段和中段的邊境地區的位置。這次會議並建議今後由國防部負責守衛這些邊境地區(邊境巡邏通常由內政部負責),但是陸軍提出異議——估計是因為陸軍本身的任務已很繁重。
  • 荒涼的阿克賽欽與富庶的藏南哪個對中國更重要?本文帶你深度解析
    一個是與我們存在領土爭端的印度,另外一個是處於印度控制下的不丹王國。中印目前存在爭議的領土大約有12.5萬平方公裡,其中東段藏南地區大約9萬平方公裡,中段西藏阿里地區大約有2000平方公裡,西段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大約有3.3萬平方公裡。其中,阿克賽欽掌握在我國手中,藏南地區及中段阿里爭議地區掌握在印度手裡。
  • 阿克賽欽地區為何能成為:我國控制中亞與新疆到西藏咽喉?
    一直到蒙古崛起,蒙古人很難突破宋軍的正面防禦體系,就採用了戰略大迂迴。 蒙古人進入了阿克賽欽從這裡迂迴大理,從此以後,阿克賽欽地區也成為從西域進入新疆的戰略要地。到了,明朝再次失去了守在四夷。雖然,明朝在西藏建立了宣政院。
  • 讓我們認識中印邊境衝突地加勒萬河谷
    讓我們認識中印邊境衝突地加勒萬河谷加勒萬河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同時中國民族也是不怕艱難險阻的民族!加勒萬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和田縣,為加勒萬河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而後向西北匯入印度拉達克地區實際控制的什約克河。加勒萬河谷地區,位於中印邊界西段新疆阿克賽欽西部,在喀喇崑崙山和岡底斯山山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高寒缺氧,荒無人煙。河谷兩側山巒聳峙,是高聳入雲的加勒萬岡日山脈。加勒萬河在這裡向西注入什約克河。
  • 懸在印度頭上一把利劍,為何印度人忌憚阿克賽欽?我國也絕不放手
    今年五月以來,中印雙方又一次出現難以調節的爭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印度人當時非法越線不無關係,印度人仍然是那樣將自己的野心暴露無遺,而其中針對阿克賽欽的企圖尤為明顯。說起來,自古阿克賽欽地區就是屬於我國的,現在也歸我國實際控制,但印度人總想借題發揮,直勾勾地盯著這塊「寶地」。
  • 華為,請記住:阿克賽欽是中國的
    在2020年2月24日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放錯了中國地圖,缺失了阿克賽欽地區。類似的錯誤,在小米和realme身上都犯過。米君想說:「國產手機廠商們,請記住:阿克賽欽是中國的!請不要在對中國地圖犯錯了。」我現在就給你們科普下中國的國土:阿克賽欽。
  • 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為什麼要阿克賽欽,而放棄藏南?
    阿克賽欽地區位於中國新藏兩自治區交界處,面積大約3萬平方公裡,對中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阿區是懸在印度頭上的利劍。阿區緊鄰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一旦中印對戰。中國的重裝部隊從阿區衝下來,可以輕易而舉的攻破印度首都新德裡,而孟買等印度的經濟中心地區就變得岌岌可危。中國如果從阿區攻打印度,很大程度上會使印度再次戰敗。阿區緊鄰印度和巴基斯坦爭議地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戰爭爆發時中國可以有力的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大程度讓印度戰而不勝。陷入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因此阿區對印來說是一塊關鍵的地區。
  • 中印邊界爭議由來:印度繼承英國殖民遺產佔我領土
    此次中印邊界衝突的發生地是加勒萬河谷,加勒萬河發源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縣阿克賽欽地區,向西北穿過喀喇崑崙山流出國境,在拉達克地區匯入希奧克河,整體呈東西走向。加勒萬河谷是印度河流域通往阿克賽欽盆地的重要通道,對於整個阿克賽欽地區,乃至新疆、西藏地區的安全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牽一髮而動全身。阿克賽欽地區歷來屬於中國管轄。
  • 班公湖為何成為中印衝突的焦點地區?
    中印衝突是當下熱點話題,其中多次提及到的班公湖,也備受輿論關注。班公湖,位於何處?為何成為中印界湖?又為何屢屢吸引印軍越線佔控?但因地處高原地區,又靠近國際線邊,很少有遊客到此一遊,故而鮮為人知。班公湖,在地理位置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中印的界湖。整個湖泊一分為二,東面三分之二的面積屬中國領土範圍,餘下西面三分之一則屬於印度。
  • 班公湖為何成為中印衝突的焦點地區?
    中印衝突是當下熱點話題,其中多次提及到的班公湖,也備受輿論關注。班公湖,位於何處?為何成為中印界湖?
  • 1962年我們為何死守阿克賽欽,卻放棄了富饒的藏南?答案就在這裡
    目前來說,中國和印度之間有12.5萬平方公裡的爭議領土,而印度實際控制的區域遠比我們大,其中包括了藏南地區,也就是麥克馬洪線划過去的那一片土地。而我們牢牢控制了阿克賽欽地區。阿克賽欽,作為我國新疆和西藏唯一的通道,它的名字來源既不是維語,也不是藏語,而是古老的突厥語,阿克賽欽,意思是「中國的白石堆」。
  • 印媒分析: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失敗的5大原因
    位置:阿克賽欽和藏南地區傷亡人數:1383名印度士兵喪生,1000人受傷,中國方面,722名士兵喪生,1700人受傷結果:中國取得戰役勝利,但單方面宣布停火,並將軍隊撤回至戰前控制線。領土變化:中國繼續控制阿克塞欽,印度繼續控制藏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