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山,亦名東山,位於江西省吉水縣城東郊,距吉安市約23公裡。總面積約30平方公裡,主峰海拔891.4米,為吉水縣的最高峰。以其雄踞贛江東岸,峰巒高聳,氣勢磅礴而得名。這裡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8℃,是盛夏初秋避暑觀光的好去處,有著 「江南小廬山」之譽。
江西吉水縣大東山風光。
十六年前的8月,每年一度的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在南昌舉行,組織一些新聞媒體到省內的數個地市的臺資企業做前期報導。到吉水縣採訪時,我們幾位新聞媒體的揣上幾個饅頭相約直奔大東山。那時的大東山,不像如今農莊餐館林立,非常落寞,只有主峰上孤零零的「江西七O六臺」發射鐵塔和一座四層樓房聳立在東山之巔,告知這裡還有人們工作和生活存在。
吉水縣大東山山下的田園風光。
從吉水縣城去大東山,有20公裡盤山公路直通山頂的電視發射塔,驅車駛入蘆溪嶺林場之後,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鬱鬱蔥蔥,遮陰蔽日。山下雖烈日炎炎,酷暑難耐,山上卻空氣清新,涼風習習,暑氣與疲勞頓消,令人清涼爽快。車近山頂,眼前是一座四層樓房,依山就勢順坡而建,在此登上100多級臺階,就到了主機房。這是一座198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電視轉播臺,又稱「江西七O六臺」。
大東山南麓的般若古剎大門。
主機房的右側,有一條小路,混凝土臺階,數分鐘之後就能登上大東山的主峰。山頂之上,數十米高的發射鐵塔巍然聳立,直衝雲天。鐵塔東面,是1997年11月建成的一座有線微波接收轉播站,面向廣大農村,可同時轉播8套有線電視節目,覆蓋附近8個縣市。白牆紅瓦房屋掩映在綠色的大山之中,顯得特別醒目。
大東山南麓的般若古剎景觀。
站在山巔眺望,西面的贛江如帶,吉水縣城及20多公裡以外吉安市的樓房清晰可見,周圍群峰簇擁,村落田疇交錯,綠海松濤,令人心曠神怡.
站在大東山頂,眺望山下的吉水縣城。
大東山麓,有一座般若庵。據《吉水縣誌》載:三國孫吳赤烏年間(239—251年)名雲隱寺,據知當時僧人達1000人。唐朝時般若禪師在此講經說法,香火十分旺盛,遂改雲隱寺為般若庵。那時山上山下寺廟很多,有東山寺、孝義寺、雲隱寺、極樂寺等。歷代都有不少名人學士前來拜謁,白居易、蘇東坡、黃庭堅、楊萬裡等歷代名人學士也到此遊覽賦詩。明朝進士、殿試狀元羅洪先(1504 — 1567年)曾在這裡讀過書,並為般若庵作記。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楊萬裡(1127 — 1206年)冬天遊大東山時,曾賦詩:「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
大東山上般若古剎的大雄寶殿景觀。
當時的般若庵,只剩下一幢破舊的三間小廟。說是前幾年還有一位姓萬的老尼姑,當她97歲去世之後,這座小廟再無人居住,成了一個臨時堆放雜物的場所。
大東山南麓的般若古剎景觀。
如今,大東山已成為江西省級森林公園。吉水縣借「四城同創」發力,城鄉聯動,山上造林山下綠化並舉,全縣圍繞「山水城市」定位,大東山上新建料許多賓館、民俗度假村、食堂、舞廳,坐落在綠樹環繞之中,設施一應俱全,已形成避暑度假、觀光旅遊、會議休閒於一體的勝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