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往事:江西吉水毛澤東祖籍地之行(上)

2020-09-03 湖北毛啟國

公元 2014年6月11日至13日,應江西省吉水縣毛澤東祖籍龍城歷史文化研究會的邀請,筆者以中華毛氏聯誼研究會理事、湖北《枝江毛氏族譜》主編名義,前往江西吉水縣龍城毛氏聚居地參觀考察。

11日上午8:00時從武昌火車站乘坐重慶開往福州的K903/902次列車,經過九個小時旅行,於下午4:00時到達吉安火車站。,十八年前的1996年10月,我曾到吉安市出差,在此火車站下車。而今已今非昔比了,當年的吉安火車站是一坐孤憐憐的建築,四周是良田,而今火車站一帶已高樓臨立,成為一坐現代化的商務區,與車站廣場容為一體。

下午5時,在中華毛氏聯誼研究會副會長、江西吉水縣電視臺副臺長毛凌志宗親陪同下,我到位于吉水縣城北文化公園西北角的毛澤東祖籍淵源展示館參觀。淵源展示館設有三個展廳,一個為中央瞻仰大廳,一個展示吉水龍城歷史文化,另一個展示「毛澤東的光輝一生」。並在二樓展廳地觀看了電視專題片《毛澤東祖籍揭秘》及新聞紀錄片《偉人毛澤東》。參觀完畢後,毛凌志代表毛澤東祖籍龍城歷史文化研究會,向筆者贈送了《吉水縣誌》。

在吉水考察期間,筆者先後參觀了吉水縣毛澤東祖籍淵源展示館,毛澤東祖籍遊覽苑,八都鎮龍城原址,八都鎮毛家村。分別拜訪了到吉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志華,縣委常委、原八都鎮黨委書記李長生,八都鎮毛家村黨支部書記毛建華等有關領導,轉達了中華毛氏聯誼研究會會長毛炳漢先生對&34;各位領導的問侯。列席了&34;辦公會。

毛凌志宗親向筆者詳細講述了確定吉水為毛澤東祖籍,以及毛澤東祖籍淵源展示館修建始末。此次吉水之行,受到吉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志華,中共吉水縣委常委、原八都鎮黨委書記李長生,吉水副縣長毛曉青,吉水縣八都鎮毛家村書記毛建華等有關方面領導和毛氏宗親的熱烈歡迎和盛情款待。

筆者以時間為記事順序,還原&34;的有關歷史。

一、 韶山始祖毛太華與吉水縣龍城

據毛凌志宗親介紹,吉水縣位於江西省中部,隸屬吉安地區,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建縣歷史,是一塊人文薈萃、藏龍臥虎之地。古時有「隔河兩宰相,五裡三狀元」之美譽,紅軍時期,更是戰將倍出。1955年授勳時,吉水縣就出了18位將軍,是遠近聞名的「將軍縣」。然而,更鮮為人知的,吉水縣是中國一代偉人毛澤東祖籍所在地。

韶山沖毛氏始祖毛太華,出生於江西吉水縣八都鎮龍城,後歷經戰亂,輾轉遷往湖南湘潭。元末明初時,紅巾軍起義,吉水飽受各派武裝之害。為避戰亂,青年毛太華離開龍城西至雲南瀾滄衛謀生。後明軍平定雲南,就地招募一批軍士擴充隊伍,毛太華應招入伍,屯墾戍邊,娶妻生子。30餘年後,適逢朝廷要從鄰省調集人員以填充湖南人口,毛太華故離開客居地,「以軍功撥入楚省」,成為韶山毛氏始祖,傳到第20代孫,便出了偉人毛澤東。

二、寧岡縣發現吉水是韶山毛氏祖籍

1988年3月,江西省寧岡縣黨史辦派人到湖南韶山收集資料充實「寧岡革命博物館」內容,驚奇地發現「韶山毛氏族譜」明確記載「始祖毛太華來自江西吉州龍城」,立即打電話將這一發現報告時任寧岡縣委書記的廖順元。

廖順元曾擔任吉水縣八都公社黨委書記,與時任八都公社廣播站幹部毛凌志很熟,於是廖順元當即將這一重大發現打電話告訴毛凌志。毛凌志迅速向吉水縣委、縣政府領導作了匯報,引起了吉水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

很快,毛凌志又發現了1987年第7期《湖南黨史月刊》一文介紹:「韶山毛氏鼻祖毛太華是江西吉州龍城人」。1988年4月,時任吉水縣電視臺記者的毛凌志立即著手研究吉州龍城毛氏歷史淵源。

毛凌志是吉水縣八都鎮毛家村人,他通過翻閱《吉水縣地名志》,輾轉尋覓查閱了倖存的1919年修《鐸塘毛氏族譜》和1921年修《龍城毛氏司封派譜》,找到了位於八都鎮東南2.5公裡處的龍城毛氏遺址。遺址面積約10餘畝,傍山依水,三面有丈餘寬的壕溝圍著,呈「盤龍形」,如今已成一片菜地,當地農民種菜時還挖出了三塊刻有「毛氏祖基」字樣的古磚,證實了毛澤東祖籍系龍城。

1993年9月,在毛澤東誕生一百周年前夕,湖南省有關方面曾攜帶毛澤東的家譜,專程趕到吉水八都鎮,與八都毛澤東祖籍的家譜對照,發現完全吻合。隨後,在毛澤東百年誕辰慶典時,湖南省還專門邀請了八都鎮毛澤東祖籍的人士,參加毛澤東百年誕辰的慶典活動。「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火炬接力活動」,也從延安、北京、韶山、井岡山,最後傳到八都。毛澤東祖籍在吉水縣八都龍城得到確認。

1995年5月,毛凌志與吉水縣八都鎮黨委書記郭傑鋒、建設局設計室唐冬根3人組成吉水縣毛澤東祖籍考察組赴韶山查譜,在韶山管理局協助下,在韶山檔案館複印了《湘中韶山毛氏族譜》等韶山毛氏族譜資料。同年5月18日,毛凌志撰寫的《毛澤東祖籍確係江西吉水八都》論文,在江西省《文史大觀》創刊號上發表,全國多家報紙轉載了這條消息。這是毛凌志通過這條消息第一次向世人宣告:毛澤東祖籍在江西吉水縣八都鎮龍城!

1996年7月1日,吉水縣委在八都105國道上豎立一座「毛澤東祖籍八都」紀念碑,上面的碑文就是由毛凌志撰寫的。

相關焦點

  • 揭秘:毛澤東與蔣介石原配夫人竟是同宗族人
    據權威專家考證,江山市屬下的清漾村不僅是江南毛氏的發祥地,也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祖居地。  這一結論的依據,還要從十年前發現的《清漾毛氏族譜》說起。  眾所周知,毛澤東的故鄉是湖南韶山,韶山毛氏始祖毛太華當年因戰亂由江西吉水輾轉遷至湖南,傳至毛澤東已有二十代。而毛氏定居江西吉水之前的先祖情況,以前卻沒找到記載。
  • 江西吉水大東山,峰巒高聳,氣勢磅礴,一個值得去的勝景之地
    這裡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8℃,是盛夏初秋避暑觀光的好去處,有著 「江南小廬山」之譽。 江西吉水縣大東山風光。十六年前的8月,每年一度的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在南昌舉行,組織一些新聞媒體到省內的數個地市的臺資企業做前期報導。到吉水縣採訪時,我們幾位新聞媒體的揣上幾個饅頭相約直奔大東山。那時的大東山,不像如今農莊餐館林立,非常落寞,只有主峰上孤零零的「江西七O六臺」發射鐵塔和一座四層樓房聳立在東山之巔,告知這裡還有人們工作和生活存在。
  • 為什麼有人說貴州人的祖籍是在江西?
    貴州和江西的淵源很深,不僅我身邊好多貴州人,都說祖籍是在江西遷過來的,而且一些古籍也有記載。歷史上,江西的人口有很多次大遷徙,一些是由於國家下令遷移的,比如明代的「調北填南」、明中期的「流民進雲貴」等,現在黔中地區的安順、貴陽,都還看得到「屯堡文化」,也就類似於屯兵的軍戶。
  • 詩人毛澤東的江西情緣
    在北京的毛澤東深夜看到報導,感慨萬千,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字裡行間浸透著對江西人民的深切關懷。 1959年7月1日晨,毛澤東在九江下船登岸,乘車首次登上廬山。當天,他寫下了登高望遠的即興之作《七律·登廬山》。 1961年8月21日,毛澤東第三次登上廬山。
  • 江西二縣,均以「水」為名,其一為一腳踏三省之地
    歷史悠久,歷史悠久,江西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水資源豐富,省內不僅河流密集,而且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和丘陵?目前,江西共有74個縣(包括11個縣級市),這74個縣裡有很多縣和水(江、湖、溪流等),有兩個縣,甚至直接以「水」為名,都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都因何而得名?
  • 臺灣基隆餘氏宗親回祖籍地安溪尋根拜祖
    心連兩岸萬水朝宗同血脈 情系一家千山歸祖共家園 二0一八年六月一日至三日,臺灣大德廟進香團一百多人蒞臨安溪開展民俗文化交流暨尋根訪祖系列活動。《臺灣基隆餘氏宗親回祖籍地安溪尋根拜祖行程》1日下午清水巖。晚宴安溪鷺友海鮮大酒樓。2日上午三洋(圓通堂),下午雲山(乾元祖)。3日上午安溪城隍廟。下午泉州天后宮。
  • 湖南李氏人才輩出 共有六大族源多由江西漂來
    劉繼德說,除此之外,入湘李氏的另外兩個遷徙源分別是豐城的湖茫和吉水的谷村。「李氏族譜所載的許多始遷祖均出自此,這三處應是湖南李氏的尋根祖地。」本報記者徐海瑞 通訊員曾莉 楊裡 長沙報導  湖南李氏共有六大族源  晨報長沙訊 湖南湖北李氏多出自江西。
  • 尋根行
    尋親聯繫人陳治宏:13826684568十、祖籍官渡鎮石堡鄉,祖祖陳先金,二祖陳先玉,四祖陳泰(祖輩八兄弟,其他幾位不知道)。爺爺陳錫山,姑婆陳緒英。姑姑陳金福丶陳金六、陳金壽。沒家譜,祖墳紅穿巖伏龍山。知情的宗親請聯繫。
  • 江西旅遊:難忘秀美廬山行(圖)
    記得上世紀的1966年10月,當時十幾歲的我首次「大串聯」走出家門的第二站就是九江的廬山。當時自認為是半個江西人的我還給媽媽寫信,興奮地告知說來到了江西老家......誰知自那次以後,記者多次來到廬山,可謂是與其緣分不淺。但是雖然幾次來到廬山,但相對來說,最難忘的還是隨中國鐵旅專列九江行採風那次的廬山一遊得較為全面和開心。
  • 江西吉安一個縣,縣城位於贛江邊,高鐵過境,擁有桃花島景區
    江西的「母親河」贛江,流經吉安市,在吉安市區的下遊,就是吉水縣了。這個吉水縣有什麼特色呢?今天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吉水縣城位於贛江和恩江交匯處,因合行洲渚間,形若「吉」字,故而得名「吉水」。(吉水縣城衛星圖)吉水縣的陸運交通也十分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 江西古村被譽為廬陵民居博物館,距離吉水縣城僅5公裡,古韻很濃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吉水縣自隋朝建縣以來已1300餘載,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就是「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至今在吉水的許多地方能得到充分體現。
  • 子木西安之行(二)
    尋根之旅——軒轅廟、黃帝陵及壺口瀑布 今天是西安旅行的第二天,我們開啟了尋根之旅。 第一站:中華文明始祖黃帝的陵墓。 在車上聽導遊說黃帝陵還是"天下第一陵"呢!我想它是不是規模宏大、奢華至極呢?在祭拜之前,漢武帝將其戰袍掛在這棵柏樹上,以示莊重肅穆,故後人稱其為「掛甲柏」。繼續往前就進入碑亭,上面有毛澤東、鄧小平、孫中山先生等知名人士的刻印,吸引著人們來祈拜。出了碑亭,前面便是人文初祖殿,這裡祭拜的人也較多,我們沒有過多停留繼續往前,人文初祖殿的後面便是新建的祭祀大殿。
  • 江西吉安添風採,文旅融合新步伐
    粗略統計,廬陵自開科以來考取近3000名進士,吉水更是進士高產地,有556位,其中文天祥、胡廣、劉儼、彭教、羅洪先、劉同升6位為狀元。不僅如此,吉水也是一方紅色土地。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劉少奇等同志的祖籍地就在這裡,他們先後在吉水從事革命活動,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紅色資源。如此豐厚的家底,新時代的吉水該如何講好自己的故事?
  • 憶聞:毛澤東用瓷與「7501」往事
    時隔多年,毛澤東和「毛瓷」再次引起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的注意——12月19日,「毛澤東生活用瓷(7501)研究室」落戶廣東中山。不過,無論是「毛瓷」或者「7501」,都和廣東沒有直接關係,倒是與它毗鄰的江西緊密相連。
  • 江西上饒皂頭潘氏宗親會一行到閩潘始祖文化園尋根謁祖
    江西上饒皂頭潘氏宗親會一行到閩潘始祖文化園尋根謁祖惠風和暢,豔陽高照。隆冬的閩潘始祖文化園,勝景如春。2020年12月29日下午3時許,江西上饒皂頭潘氏宗親會一行30多人,在會長潘小平,潘仕銘(沙州蓬)、潘贊興(蒼墩)、潘建國(蒼墩)、潘嗣華(沙州)、潘嗣高(石灰坳)、潘輝華(油墩頭)、潘權太(貴溪)宗長的帶領下,不辭辛勞、不遠千裡,驅車到泉州潘山閩潘始祖文化園尋根謁祖,受到文化園建管會主任潘金福、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潘天津、秘書長潘文國、副會長潘利崗、潘駸義、顧問潘漢成、理事潘加送等宗親的熱烈歡迎
  • 江西吉安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美食帶動餐飲旅遊!
    2020年4月24日,江西吉安,吉水縣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83道具有吉水地域特色美食輪番上桌,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美食「煙火氣」帶動了當地的餐飲旅遊!4月24日,江西吉安,吉水縣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83道具有吉水地域特色美食輪番上桌,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美食「煙火氣」帶動了當地的餐飲旅遊!4月24日,江西吉安,吉水縣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83道具有吉水地域特色美食輪番上桌,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美食「煙火氣」帶動了當地的餐飲旅遊!
  • 多國領導人祖籍在閩南 印尼前總統曾派人赴華尋根
    梅州地處廣東北部,再往北就進入福建的閩南地界。  有意思的是,更多的外國領導人,祖籍都在閩南。  以新加坡為例,政知圈發現,有四位領導人祖上分別來自廈門、漳州、泉州——閩南金三角都佔全了。  像第四任總統黃金輝,先祖最早在福州,其祖父因經商從福州遷至漳州龍海角美金墩裡(今黎明村),後父親黃沙坂又徒居新加坡金山堡(今珍珠山金墩)。
  • 衢州景區介紹:江南毛氏發祥地 毛澤東祖居地--清漾毛氏文化村
    江山一直就是江南毛氏聚居的中心地區,至毛寶八世孫——毛元瓊(號清漾)定居江郎山北麓,後來其子孫以毛元瓊之號命名村莊,清漾村因此得名。 清漾毛氏厚積薄發,源遠流長。自毛元瓊定居清漾以來,清漾毛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人才輩出,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江南毛氏的主系。
  • 2019蘇北尋根遊(下)揚州 和縣
    揚州從大到小,從內到外無不充斥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任何文字無法概括的,只有悠閒地步行或騎車,遛轉於街頭小巷,看一下殘留的古城轉,拜訪一下小巷深處的名人故居,小憩時聽一下揚劇,嘗一下小吃,把自己融入揚州,那感受才會更深切完美。
  • 披露:謝長廷先祖曾是清朝將軍 祖籍地福建東山
    上世紀九十年代,時任「立委」的謝長廷曾經幾次訪問大陸,到過廈門、北京等地,沒有到過東山。他曾託人到閩南「尋根」,但沒有著落,故一直都有「尋根」之思。二000年七月他在高雄市長任上當選民進黨主席,準備應廈門市長朱亞衍邀請訪問鷺島時,就有請求大陸有關方面幫助他「尋根」的打算。但因受到黨內基本教義派及臺灣行政當局的阻撓,這一願望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