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出了新狀況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作者:中年維特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克什米爾,一個在19世紀代表奢侈羊絨製品,在20世紀代表分裂與衝突,在21世紀則意味著難以和解的領土爭端的詞語,總是能引發人們無盡的思考。

這一爭端從印巴分治開始延續至今

仍看不到任何可以真正解決的辦法

(圖片:Yogesh Raut/shutterstock)▼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克什米爾這個詞語也意味著一個容易被忽略一個事實——這裡緊鄰中國的新疆和西藏,該地區的和平穩定對於中國來說意義重大。

如今當事國印度國力上升,國民民族情緒膨脹,對於爭議領土的行動也日趨激進化。作為另一當事方的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試圖解決懸而未決的爭議領土問題,地區局勢逐漸升溫。

印巴雙方顯然都希望控制整個克什米爾▼

一個必然引起爭議的政策被付諸實踐,背後必然有收益大於風險的利益考量。將克什米爾建制化,影響到地區穩定、國防安全、治理能力和國際合作,對於巴基斯坦來說至關重要。

(圖片:shutterstock@Dr. Ashhad Ali Khan Suri)▼

歷史的闌尾

克什米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西側與南亞次大陸的交界處,整體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間高山縱橫,超過7500米的山峰就有8座。高大的山脈蘊藏的儲量龐大的冰川,使這裡成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水塔。

帕米爾高原及與其相連的高大山脈

組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中央水塔

南亞和中亞的眾多河流均發源於這一區域

(底圖:NASA)▼

冰川融水形成了印度河(Indus),傑赫勒姆河(Jehlum)和傑納布河(Chenab)等印度河上遊河流,這些河流的河谷組成了克什米爾內相對適宜人類居住的主要部分。

克什米爾大部分河流最終匯入印度河

而印巴對於克什米爾的爭奪

也同樣延續至對於印度河及其水資源的爭奪中▼

印度河河谷發源於東北部,橫貫北部,滋養了拉達克地區和巴爾蒂斯坦(Baltistan)。傑赫勒姆河穿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山谷。奇納布河經過印度控制的查謨,這裡是克什米爾地區海拔最低,降水最多,最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帶。

克什米爾山谷是這一區域最大的平原地帶

自然也是最宜居的區域(印度控制)

但由於相對封閉的地形,霧霾也非常嚴重

(底圖:NASA)▼

克什米爾雖然山高谷深地形複雜,這裡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十字路口。巴控部分大致以喀喇崑崙山為界與中國相隔,北部與阿富汗戰略要地瓦罕走廊相接,西部緊鄰巴基斯坦開泊爾普赫圖赫瓦省與旁遮普省,南部和印度的喜馬偕爾邦、旁遮普邦相接,處於四通八達的戰略要衝位置。

位置上看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強國控制是巨大的優勢,弱國控制反而會引來兵禍▼

雖然這一重重群山是巨大的障礙,但少量河谷和隘口連綴起幾條通道,保證了對周邊區域的基本交通。

這些路線雖然在古代的顯得異常艱險,卻抵擋不住流通貨物的商人、傳播教義的僧侶。他們維繫了各個文明之間的商貿、文化交流,極大的促進了佛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伊斯蘭教的傳播。

當地藏傳佛教建築

告訴後人這裡曾經和中國西藏的傳統關係

(圖片:Rudra Narayan Mitra/ shutterstock)▼

相比於大片荒涼的無人區,少數河谷以及幾條關鍵交通線才是克什米爾的精華所在。作為一個本地資源有限的兵家必爭之地,對外來統治者的治理能力要求很高,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這裡往往能獲得較大的自治權限。

當年英國殖民者,就是依靠扶持當地土邦的方式,將之納入英屬印度。

即使莫臥兒等印度本土王朝

對這一偏遠地帶也只能間接控制

英國人同理,靠地方代理人統治

(19世紀的克什米爾婆羅門,圖片:wikipedia)▼

同時,克什米爾因其地理特性,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具體範圍也因地方土邦的擴張、宗主國的交易處在不斷變動中。

在印巴分治時這裡更是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當地政治勢力的觀念高度分裂,穆斯林希望這裡加入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當地土邦統治者根本無法做出合理決斷。

而且不同信仰的人本來也是生活在一起的

若是要強行劃分,意味著成為少數或者被迫遷移

(圖片:wikipedia)▼

地理、民族和理念上的分裂,還是招致了親印度勢力的暴動,在印度與巴基斯坦矛盾激化的背景下最終成為了第一次印巴戰爭的引信。

列城,死於1947年戰爭的印度士兵

(圖片:Yogesh Raut/ shutterstock)▼

最終,強勢的印度實際控制了克什米爾東南部的五分之三領土和大部分人口。但是印巴兩個擁核國家都將克什米爾視作己方固有領土,對另一方在克什米爾的行為高度敏感,不時發生邊境衝突,引起國際社會關注。這塊充滿矛盾的領土,終於在戰後繼續扮演著南亞火藥桶的角色,長期懸而未決。

印巴兩個老對頭之間,也不得不維持著微妙的戰略平衡。

戰爭告一段落

但並不意味著當地穆斯林願意效忠於印度國家

(圖片:Faizan Ahmad sheikh/ shutterstock)▼

癱瘓的現狀

然而對於克什米爾地區來說,這種微妙的平衡卻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比如巴控克什米爾目前懸而未決的政治地位,導致很多工作無法展開。這裡雖然由巴基斯坦控制,卻不被視為一個省,在聯邦議會中沒有表決權,無法影響到巴基斯坦的總理選舉,也無法將案件提交最高法院審理。

顯然,巴控克什米爾需要一個身份

巴控克什米爾內部又分為兩部分

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自由克什米爾▼

由於當地民意無法有效影響到聯邦層面,巴基斯坦的聯邦官員實質上沒有動力對當地人的利益負責。所以儘管生活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人擁有巴基斯坦護照,他們的公民權卻是打折扣的。

豎立在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的巴基斯坦國旗

(圖片:deposit / shutterstock)▼

作為補償,巴基斯坦給予當地程度較高的自治權。其中南部狹長的自由克什米爾地區(AJK),在1974年公布地區內的憲法,擁有自己的議會、最高法院、總統和總理。北部廣大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擁有自己的立法議會,並從議會中產生當地內閣,目前已經取得了近似於巴基斯坦第五省的地位。

自由克什米爾旗幟(左)

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旗幟(右)

(圖片:wikipedia)▼

但是二者都受到聯邦政府公開或暗中的種種限制,讓聯邦政府很難放心地將其全權交給本地人。畢竟,眾所周知的是,該地區內的政治觀點存在分歧,聯邦政府既不希望兩地表達出過於積極的設省信號,引發印度的幹預;也不希望當地人對前一種方案灰心之後,倒向種種分裂勢力。

喀拉蚩學生聲援印度一邊克什米爾人的抗爭

(手中旗幟是巴基斯坦和自由克什米爾)

(圖片:AM Syed/ shutterstock)▼

然而這種強力控制卻又不對本地人利益負責的態度,也會引起當地人不滿。在當地居民的眼裡,聯邦政府似乎只是把他們當作了工具人,在涉及國家安全和權威的事件中高度重視他們,在平日的經濟建設和利益分配中卻有意無意地無視他們的需求。

確實窮山惡水,也確實無人關心

(圖片:Katya Tsvetkova / shutterstock)▼

當這種畸形的政治設計與生活不如意結合時,民眾的不滿就更加難以控制。

自由克什米爾的光熱水土條件相對較好,但是面積狹小,其上生活的404萬人大多數依靠農業生活。面積龐大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海拔過高,僅僅承載了124萬人,經濟發展遲緩。這兩個地區的經濟都不如巴基斯坦四省發達,本地人去外地打工是一種常態,僱傭童工的問題也屢禁不止。

偶爾的快樂與日常的貧窮

(圖片:pakwahab/ shutterstock)▼

這種糟糕的局面甚至會對中國的利益產生影響。

中巴經濟走廊是近年來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經濟合作項目,中方也高度重視,視之為「一帶一路」示範工程。該項目旨在通過鐵路、高速公路、油氣管道貫穿巴基斯坦,連接新疆與阿拉伯海,極大縮短中國貨物(尤其是能源)進出口距離,保護能源安全。對於巴基斯坦來說,這可以大大提升交通通達度,帶動沿線經濟發展。

喀喇崑崙公路是新疆與巴基斯坦通道的關鍵部分

而吉爾吉特又是其中的關鍵節點

(底圖:NASA)▼

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是巴基斯坦與新疆唯一接壤的地區,所以中巴合作項目必然經過此地。該地區的穩定程度,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進度與取得的效果。因此維護當地穩定,即使對於鄰國中國來說,也是很有價值的。

通向中國的大門

(圖片:A_noina/ shutterstock)▼

政治家的大旗

面對影響經濟發展、地區穩定、當地民眾權利保障和國際合作的現狀,巴基斯坦國內的政治、法律界人物不時發出建議巴控克什米爾設省的聲音。當地民眾也曾積極情願成為第五省,可以說很有民意基礎。

但出於種種考慮,巴政府一直沒有真正付諸實踐。

新冠當前,巴基斯坦通貨膨脹創紀錄,經濟形勢嚴峻,民眾的日子並不好過,理論上並不是搞戰略擴張的好時機。

隔壁可不這麼看

壓力越大越要搞事!

(圖片:iTechGuru/shutterstock)▼

但也正因為世事艱難,執政黨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支持率持續下滑,現總統不得不宣布將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設為第五省的計劃。可是,這個計劃缺少執行的步驟和細節,更象是一場政府公關,而非認真的規劃。

即使如此,印度方面還是表達了強烈不滿。印度外交部聲稱「完全反對這一非法的強迫佔領下」的行動。

印度有沒有資格如此指責巴基斯坦是高度存疑的。早在2019年8月,印度就已經取消了穆斯林佔多數的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半自治地位,緊接著10月取消藏人佔比很高的拉達克的半自治地位,將印控克什米爾完全納入中央直轄。

印度這一邊是很強硬的

正因如此,巴基斯坦更傾向於維持地區現狀

(圖片:mar Fayaz Dhobi/ shutterstock)▼

此後,印度不但增派了駐軍,封鎖克什米爾谷地,還鎮壓當地民眾的集會,軟禁重要的政治人物,至今依舊利用斷網、停電話等手段打擊反對聲音。他們還深諳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的道理,阻撓、恐嚇、甚至逮捕試圖進行相關報導的記者。

近期,中央政府又允許印度國民在克什米爾地區購買土地,希望改變民族構成。不知道上述行為算不算「非法」和「強迫」。

孟加拉國-達卡

穆斯林群眾抗議印度在克什米爾的所作所為

(圖片:Sk Hasan Ali/ shutterstock)▼

面對印度的激烈反應,本就並不十分認真的巴基斯坦總統也發出了對話信號,希望進行談判,達成在聯合國框架下的民族自決。

只是這種溫和的解決方案,恐怕也並非印度所願。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宗教、族裔、政治派系錯綜複雜,印度依靠政治手腕和暴力機器可以達成不可逆轉的歸化效果,一旦民族自決恐怕會前功盡棄。

克什米爾各個地區的自治越發值得懷疑

問題在於,何時?誰來做?誰先下手?▼

克什米爾問題依舊看不到妥善解決的希望,在今後一段時間裡這裡都會是牽動世界神經的熱點地區。

當各方政治家既希望佔據優勢、打壓對手、轉移內部問題的壓力,又不希望局勢徹底失控時,當地百姓就只能將生活與家庭的安危,寄希望於走鋼絲的政治家們長袖善舞了。

參考文獻:

1.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aug/05/our-identity-has-been-robbed-life-in-kashmir-after-a-year-of-crisis

2.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nov/02/pakistans-plan-to-make-disputed-region-a-fifth-province-sparks-anger-from-india

3.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pakistan-politics-kashmir/pakistani-pm-says-he-will-upgrade-status-of-part-of-kashmir-angering-india-idINKBN27H1FP

4.https://theprint.in/world/pakistan-security-division-says-imrans-gilgit-baltistan-move-could-hurt-kashmir-movement/535830/

5.https://freedomhouse.org/country/pakistani-kashmir/freedom-world/2020

6.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0/10/22/high-speed-internet-ban-in-kashmir-to-continue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Dr. Ashhad Ali Khan Suri

相關焦點

  • 克什米爾衝突緣何再起
    【記者連線】  近來,克什米爾地區局勢再度緊張。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軍警與示威民眾發生大規模對抗,傷亡不斷出現。  騷亂的起因是7月8日印度軍警擊斃了伯漢·瓦尼。瓦尼雖然只有22歲,卻是近年來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崛起的一支重要反印武裝的指揮官。
  • 克什米爾動蕩不安
    據路透社報導, 10月16日,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槍戰,印度安全部隊和當地的武裝人員展開交火,3名武裝人員死亡。這意味著平靜了一個多月的南亞「火藥桶」再次被點燃。 巴基斯坦16日聲稱,在克什米爾爭議地區遭受印度軍方無故攻擊,至少3名平民喪命,包括2名兒童。
  • 克什米爾問題
    簡介克什米爾問題即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是查謨-克什米爾的簡稱,包括克什米爾谷和查謨平地。這本來是兩個獨立的邦國。查謨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爾居民卻基本上信奉伊斯蘭教。1846年查謨首領從英國人手中買下了被佔領的克什米爾。而克什米爾人口數倍於查謨。這就種下了後來爭端的根源。
  • 特稿|印控克什米爾山谷羊絨商人的煎熬:我們失去了一切
    8月15日,莫迪總統在德裡紅堡發表獨立日演說提及印控克什米爾特殊地位廢除後的「經濟機遇」,稱該地區「有成為全球最吸引遊客的旅遊勝地之潛力,必要的改革正在落實」。但商人拉曼對此嗤之以鼻,「我們為了發展離開克什米爾,去外面闖蕩,我們散布在杜拜、歐洲等地……(但)不止是我,所有在外經商的人都(對新法令)感到非常絕望。」
  • 古特雷斯呼籲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保持最大限度克制
    新華社聯合國8月8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8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說,他對克什米爾局勢的變化保持關注,同時呼籲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古特雷斯說,聯合國在這一地區的立場遵循《聯合國憲章》以及適用的安理會決議。
  • 克什米爾:「從天堂到地獄」
    人們發現,克什米爾這塊昔日迷人的土地將不幸處在核戰的危險邊緣,再也不能向世人展示它那曾被稱作「人間天堂」的風採。地球上的「天堂」克什米爾的全稱是「查謨和克什米爾」。1846年,佔領克什米爾的英殖民者將這塊土地賣給了查謨的土邦王公,兩地從此合二為一。
  • 克什米爾火藥桶再次引爆!對中國有何影響?| 風向
    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都不願做出妥協,只能選擇強硬立場,這成為雙方無法解開的「死結」 (莫迪在獨立日上提出新口號「一個國家,同一憲法」)
  • 印巴恢復 克什米爾停火協議
    近日印度軍方發言人證實,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軍方高層通過熱線電話進行了對話,雙方審視了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和國際邊境線地區的情況,同意全面落實2003年達成的停火協議,降低克什米爾地區緊張局勢。據悉,印巴雙方一致同意,一旦發生情況,雙方將保持克制並通過目前的熱線聯絡機制和軍事指揮官會議加以解決。
  • 邊境出現新狀況,神秘部隊已行動,印度猛然醒悟:班公湖只是幌子
    圖為土耳其扶植的敘利亞自由軍  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巴克什米爾爭議地區的邊境出現新狀況,有跡象顯示神秘的土耳其僱傭軍部隊已開始行動,幫巴鐵打擊印度,對此印度方面猛然醒悟:原來班公湖只是幌子,真正的對手還是在克什米爾磨刀霍霍的巴基斯坦及其盟友
  • 英媒刊登中印巴分別控制克什米爾地圖 遭印貼白條掩蓋
    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郭西山   本報特約記者   葛元芬據5月26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 本周二開始發行的新一期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因刊登一張中印巴分別控制克什米爾地區的地圖,被印度政府勒令貼上「白條」蓋上,才能在印度出售。這引來《經濟學家》雜誌主編的炮轟。
  • 克什米爾公主號爆炸物——牙膏?
    4月11日上午11點,克什米爾公主號準時從孟買抵達香港,飛機剛降落,印度航空公司的人就守在了飛機的周圍,嚴禁外人靠近飛機,機場的警衛和保安人員似乎也加強了戒備,和往常一樣,這天一大早周駒帶著他的清潔工具來到了安全口,和往常不一樣的是他的水桶裡面放了一包牙膏,當然這不是簡簡單單的牙膏
  • 克什米爾船屋——湖上的房子
    克什米爾船屋——湖上的房子提到克什米爾,由於長期處於領土紛爭中,人們幾乎忘記了它是一個擁有美麗自然風光,以及特有的風土人情,而值得去觀賞回味的地方。在克什米爾最著名的達爾湖邊,長6千米、寬3千米的寬廣水域中,排列著大大小小的船隻,這些船隻上面精心修建了許多美麗的小房子,這就是著名的船屋。房子全部用木頭製成,屋裡裝飾有克什米爾的手工地毯和羊毛布置的客廳和餐廳,極具克什米爾本土風情。
  • 一條克什米爾高地的披肩
    在泰美爾有上百家披肩店,那是在印度北部緊鄰中國的克什米爾高地的手工藝人用他們世代相傳的原始手工編織與刺繡方法,將喜馬拉雅山羊頸部和腹部的毛與絲混合,製成了克什米爾羊絨披肩。由於這種披肩又輕盈又保暖又絢麗,尤其適合晚上外出就餐或派對時披戴,因而成為都市女士手袋中的愛物。
  • 克什米爾問題——印巴衝突的由來
    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巴關係時緊時緩,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衝突幾乎從未中斷。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紀中葉,印度次大陸開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恩仇錄:印度磕磕絆絆的大國夢
    所以,克什米爾也可以看成是蒙巴頓故意給印度和巴基斯坦留了一個難題。 克什米爾的大君是印度教徒,不過他既不想併入印度也不想加入巴基斯坦,想在這夾縫中求得獨立生存。不過克什米爾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重要,想要保持中立那根本不可能。
  • 印巴分治——克什米爾的血色黎明!
    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克什米爾,包含克什米爾谷和查謨平地,面積為19萬多平方公裡,人口約500萬。整個地區穆斯林人口佔77%,印度教徒佔20%,其餘為錫克教徒和佛教徒。雖然,穆斯林人口佔據大多數,但克什米爾土邦王公是印度教徒。
  • 克什米爾地區為什麼會成為印巴衝突的火藥桶?
    文/王凱迪克什米爾全名為查謨和克什米爾(Jammu&Kashmir),簡稱克什米爾,目前以控制線劃分為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兩部分。圖/克什米爾風景二戰之前的克什米爾土邦居民絕大多數是穆斯林,而統治該邦的王公卻是印度教徒。古代克什米爾地區大部分時間屬於印度教的控制範圍之下。
  • 戰史今日10月27日:克什米爾戰爭爆發
    克什米爾系查謨和克什米爾的簡稱,英屬印度的查謨·克什米爾邦面積約有21萬平方英裡,為最大土邦之一,人口約500萬,其中穆斯林佔71%,印度教徒佔20%,當時土邦統治者為印度教徒。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最西北部,與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接壤,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其歸屬問題長期爭執,這是英國殖民者退出南亞次大陸時遺留的歷史問題。
  • 印度改變克什米爾現狀:公開舉行600萬人選舉,大軍鎮壓遊擊隊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印度軍隊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開始舉行大選: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分成了20個選區,有將近600萬人有資格選舉280名地區發展委員會成員。而印度當局在已經高度軍事化的地區部署了成千上萬的士兵,以希望選舉能夠順利。印度人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在嚴格的安全和疫情管控措施下進行了投票。
  • 印度從克什米爾撤軍平息國內騷亂
    隨即席捲全國的抗議活動首先在有大量穆斯林居住的北方邦北部爆發,包括阿薩姆邦地區在內的全國多座城鎮,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事件,是繼莫迪政府宣布取消查莫·克什米爾自治地位後,印度今年爆發的第二次全國性的大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