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綜合各功能區、各鄉鎮(街道)和市各有關部門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而成。本年報包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概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等七部分。本年報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年報的電子版可在「中國·瑞安」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ruian.gov.cn)下載。如對本年報有任何疑問,請與瑞安市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聯繫(地址:瑞安市萬松東路154號市政大院綜合樓237室,郵編:325200,電話:0577-65812207,電子郵箱:raxxgkk@163.com)。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概況
2018年,我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開暫行辦法》,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8〕2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8年浙江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浙政辦發〔2018〕54號)和《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溫州市深化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溫政辦〔2018〕62號)等文件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推進行政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打造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一)以政務公開助力穩增長。加強預期引導,圍繞國家和省、市出臺的經濟領域相關政策,通過政策吹風會、新聞發布會、網絡訪談等方式,深入宣傳和解讀政策背景、依據、目標任務、涉及範圍,以及經濟轉型發展中的亮點等,及時準確向市場和企業傳遞政策意圖,提高政策透明度,掌握輿論引導主動權。推進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開,圍繞各級出臺的減稅、降費以及促進創業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政策措施,做好在政府網站、稅務網站集中發布、利用新媒體、自助終端等主動推送,加強宣講、做好引導,幫助市場主體將政策用好用足。推進重大建設項目和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信息公開。
(二)以政務公開助力促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以「四張清單一張網」為抓手,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國資國企信息公開,督促企業做好國有產權交易、增資擴股項目的信息披露和結果公示工作,推動本地產權交易機構與浙江產權交易所合作、信息共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信息公開,圍繞「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及時發布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信息。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信息公開,加大營改增相關政策措施、操作辦法、改革進展及成效公開力度,密切跟蹤企業對全面推開營改增政策的輿情反映,及時回應社會各界關心的問題。
(三)以政務公開助力調結構。推進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工作信息公開。圍繞推進我市製造業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大政策及其執行情況公開力度,及時發布推廣典型經驗做法,調動企業和科研人員參與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的積極性。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信息公開,健全淘汰落後產能公示公告制度,實行事前公示、事後公告。推進放心消費品牌和產品質量提升工作信息公開。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主要數據。2018年,全市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達55805條(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其中:「中國·瑞安」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專欄公開11993條,政務服務網瑞安分站點公開信息7300條,政務微博公開信息21394條,微信公眾號公開信息14962條,其他方式公開信息863條。與上年比較,政府網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公開信息數量均有上升,公開方式繼續呈多元化態勢發展。未出現公布虛假信息、不完整信息、涉密信息以及危及社會安全信息等問題。
(二)圍繞重點領域加大主動公開力度。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項信息公開。按照「八統一」要求,全面梳理公布多部門、多層級辦理的「一件事情」清單、指南,全面梳理公布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清單、指南。在各級政府或財政部門網站集中公開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信息。完善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開展預決算公開年度專項檢查和考核統計工作,推動我市全面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抓好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按職責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公開主體、公開範圍、規範公開內容,及時向社會公布目錄清單。結合實際選取本地本行業社會關注度高的重大建設項目,突出做好中標結果公示、合同訂立及履行情況、徵收土地方案、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採購等信息的公開工作。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脫貧、救助對象認定、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食品藥品安全、重大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事件調查處理等信息公開,注重運用技術手段實現公開的信息可檢索、可核查、可利用。推動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及時公開綜合監管和檢查執法信息,增強監管威懾力和公信力。
(三)圍繞穩定市場預期加強政策解讀。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富民強省、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大部署,認真解讀相關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和工作成效。完善解讀制度,落實信息發布的主體責任,要求主要負責人履行好重大政策「第一解讀人」職責,通過政策吹風會、新聞發布會、網絡訪談等方式,深入宣傳和解讀政策背景、依據、目標任務、重點任務、涉及範圍、後續工作考慮等,及時準確向市場和企業傳遞政策意圖,提高政策透明度。密切關注市場預期變化,把握好政策解讀的節奏和力度,主動引導輿論,為推動政策貫徹落實營造良好環境。重點抓好重大風險防範、低收入百姓增收、汙染防治、數位化轉型等相關政策措施的解讀工作。
三、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2018年,全市共收到申請685件,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上述申請均已依法辦理答覆,其中:「已主動公開」類的有16件,「公開」類的有90件,「部分公開」類的有73件,「不同意公開」類的有154件(其中:「不是《條例》所指的政府信息」類的有113件),「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類的有52件,「信息不存在」類的有284件,「告知作出更改補充」類有9件,「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類有7件。
四、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8年,全市共發生涉及信息公開的行政複議案件15件,較2017年同期數量大幅下降,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7件,被糾錯3件,申請人撤回5件;行政訴訟案件39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33件、被糾錯3件,其他情形3件。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8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總體運行總體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單位政府信息公開業務能力薄弱,缺乏專業知識,在主動公開方面做不到位,在依申請公開方面存在較多紕漏;二是部分單位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依舊認識不足,落實上級布置工作不認真,情況上報敷衍了事;三是缺乏長效機制,基層人員變動大,工作交接不到位,導致個別工作出現青黃不接,前任不管,後任不知的情況,需完善制度解決問題。下一步,我市將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上級有關部署要求,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一是完善督查考核制度。在上級考核目標的基礎上,繼續繼續考核指標,提高考核實效,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二是加強業務培訓和指導,通過每年的業務培訓會,加強各地各部門工作人員業務水平,規範工作程序,提高應對能力,針對突出問題,組織「一對一」指導活動,切實幫助基層單位有序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三是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的宣傳工作。闡明工作意義,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目標,有序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六、附 表
瑞安市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2018年度)
統 計 指 標 | 單位 | 統計數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55805 |
其中:主動公開規範性文件數 | 條 | 47 |
制發規範性文件總數 | 件 | 47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42542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21394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4962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863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次 | 397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19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2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8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1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50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287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3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685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177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0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78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430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685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644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41 |
(三)申請答覆數 | 件 | 685 |
1.屬於已主動公開範圍數 | 件 | 16 |
2.同意公開答覆數 | 件 | 90 |
3.同意部分公開答覆數 | 件 | 73 |
4.不同意公開答覆數 | 件 | 154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1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3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113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37 |
5.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52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284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9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7 |
四、行政複議數量 | 件 | 15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7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3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5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39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33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3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3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26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98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3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195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於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11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28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5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