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菜市場買菜,手機掃一下二維碼,蔬菜產地一清二楚。中午在家,打開手機APP,在線看看孩子學校食堂在做什麼菜。晚上和朋友在飯館小聚,等菜時掏出手機看看後廚是否乾淨整潔……在淮安,一部手機+一個APP,就是一個食品安全的透明共治平臺,從原料、生產、檢測、流通、加工到最後入口,全程可見。
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涉及面最廣、群眾感受最直接。近年來淮安尋找撬起食品安全的支點,摸索出具有淮安特色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體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來到位於淮海西路的全聚德飯店,昔日禁閉的廚房大門被三面透明玻璃牆代替,8個可以360度旋轉的攝像頭安裝在廚房的不同位置。「廚房重地,閒人莫進」,3年前,淮安打破這個不成文的「行規」,將餐飲企業廚房「搬」到網上。客人坐在包間打開手機「淮安透明食藥監」App,就能實時看到師傅們加工食材的過程。
近年來各地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如何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淮安市代市長蔡麗新告訴記者,淮安導入客戶思維,將後廚作為食品監管環節中的關鍵節點,將廚房「曬」在陽光下,成為解決餐飲安全危機的「釜底抽薪」之舉。
「透明廚房」的核心是材料到成品的全透明。淮安市食藥監管局局長邱金義介紹說,除要求飯店設置網絡視頻監控和將廚房改為透明玻璃隔斷,他們還「上溯下延、左伸右展」,對「透明廚房」進行4次升級,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人員資質、原料採購、廚房加工、食品留樣、檢測結果、執法監督、公眾評價和網上溯源」八方面透明,在業內被稱為「透明廚房2.0版」。目前,這種「2.0版透明廚房」從第一批的585家逐步擴大,在全市全部推開。
「透明安全餐飲」僅是第一塊「試驗田」。明遠農業發展公司是淮安最主要的農產品批發中心。公司負責人王永鋼說,「市場每天400多輛送貨車輛,其中10%的車載果蔬已在產地通過農殘檢測,剩下的都必須在我們的檢測室裡一件件過關。」
在該公司蔬菜快檢中心,技術員們在輪班工作。合格,開具「e票通」並上傳到「透明放心菜市場」平臺,經營戶憑藉「e票通」才可以銷售發貨。檢測合格的產品很快放行到各大農貿市場,進入老百姓菜籃子。在豐登路農貿市場,每個菜攤都有一個二維碼。顧客用「透明菜市場」APP掃一下,蔬菜的「前世今生」立馬顯示在手機上,可查詢可追溯,還可通過二維碼付款。這種「透明放心菜市場」是第二塊「試驗田」。邱金義說,「透明放心菜市場」已覆蓋全市70個農貿市場、89家大型商場超市及3家網貨中心。一旦發現某個產品有問題,能快速追溯來源地和流入地,減小危害輻射範圍。
除了「透明安全餐飲」「透明放心菜市場」,還有「透明合格食品生產」「透明食品流通」。以這四大「透明」平臺為骨架和基礎,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大數據視角考量食品安全治理,淮安成功構建以「五大支撐系統」建設為重點的「食品安全+網際網路」監管新思路和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的「淮安體系」。
「淮安體系」的最大特點是全業態可覆蓋、全流程可透明、全社會可參與、全鏈條可監督、全方位可評價。
比如,打開「透明安全餐飲」平臺,記者看到,所有餐飲企業整合在一個電子資料庫中,為監管提供基礎數據,為企業提供自律標準。監管部門全程收集群眾點評、執法監督數據並進行動態管理,經營者發布生產經營信息和從業人員培訓考核。在企業主頁,消費者可在線參與點評,系統自動生成評價等級。神旺大酒店是「透明安全餐飲」平臺上線後第一批入駐企業,酒店餐飲部負責人鄭紅芹說,消費者只需下載個APP就可實時查看到酒店的原材料採購、廚房環境、食品留樣並在線評價,「群眾參與立體化、查詢點評便捷化、餐飲管理電子化、風險發布即時化、監管執法公開化和評價管理指數化,逼著我們對食品安全不能有一點點的馬虎!」
透明共治「保舌安」。「淮安體系」運營三年多來取得了經營者用心、消費者放心、監管者省心的綜合效應,實現了經營者、公眾、政府三方共贏的實際成效,三年來全市實現食品安全零事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評價說,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的「淮安體系」讓監管者、企業和消費者三方站在聚光燈下,找準各自位置,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倒逼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也為社會監督開了一個窗口,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
本報通訊員 金厚勳 孫清陽
本報記者 蔡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