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拼接牛排」?看到這三個字,就是拼接的

2020-12-12 木瓜文化傳媒

導讀: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拼接牛排」?看到這三個字,就是拼接的,這也是唯一區分原切的拼接的方法!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吃外國的食物,比如肯德基的漢堡、必勝客的披薩,以及不同食物組合的西餐。而在主食中,最常見的當然是牛排了,外國的食物沒有我們的豐富多樣,但是偶爾品嘗一下還是不錯的選擇。

在二三十年以前很多人並不習慣使用刀叉,而現在為了吃牛排,大多數家庭或多或少都嘗試過用刀叉吃牛排。那麼,牛排哪些部位比較好吃,幾成熟的牛排最好吃?其實很多人真的不知道。

優質的牛排食材在哪裡購買呢?其實,在超市或者網店有很多牛排可以選擇,但是價格相差比較大。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通過包裝或不親自品嘗來區分牛排的好壞,一旦打開來吃,即使不是自己想要的牛排,這個時候也處理不了,讓很多人吃了啞口無言的虧。今天我就教你一個不用拆包直接看包裝就能區分美味牛排的小方法。

根據主要類別,市場上的牛排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原切牛排,直接從牛身上切下來的,除了牛排肉,上面還會有一些醃製的調料,屬於比較好的牛排。而另一種是拼接牛排,也稱為合成牛排,它不是由其他成分代替,而是通過加工牛排邊角的碎肉製成的。

拼接的牛排雖然也是牛肉,但無論是口感還是口感,都和生肉切出來的牛排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購買的時候要睜大眼睛,才能更好地分辨出優質牛排。拼接的牛肉材料都是碎牛肉,分散的狀態自然需要粘在一起,這就需要「膠水」,其實是一種合理的添加劑,只要是完全煮熟都安全的。

那怎麼區分牛排和套餐呢?因為在食品包裝袋上會明確標註用料和用料,由於牛肉糜需要用膠水拼接,所以膠水的成分在配料表中很容易看到,而牛排拼接最常用的膠水是「卡拉膠」和果膠等,只要包裝上有這條線,就是合成拼接牛排。

知道了生肉切和拼接牛排的區別之後,也要學會區分菲力牛排、牛腰肉和肉眼這三種肉的優劣之處。菲力牛排是牛肉裡脊上的肉比較嫩,不用長時間油炸很容易熟,但不耐嚼,很多不知道怎麼吃的人覺得不是牛肉。

西楞是牛的外脊肉,不像菲利普那樣瘦,還有些白色的脂肪層,就是雪紋,但是味道耐嚼軟而韌。肉眼看是排骨末端的肉,其實它是牛的中間部分,那裡雪紋最多,煎牛排的過程中汁液更豐富更新鮮。

對此,大家學會區分牛排質量的好與壞了嗎?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網購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拼接牛排
    愛吃牛排的你,如果也想趁著雙十一大量囤貨,那務必要擦亮雙眼選好品質。現在的牛排市場還是蠻複雜的,從幾塊錢到幾十上百塊錢的牛排都有,為什麼價格相差這麼多呢?這是因為牛排也有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之分。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下什麼是原切牛排?什麼是合成牛排?什麼是拼接牛排?
  • 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只要配料表有這三個字,都是合成的
    去西餐廳吃個牛排,怎麼也要花個一兩百塊錢,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買牛排自己在家做,好吃又實惠。但是現在的牛排市場還是挺複雜的,如果你去網上看看,從一塊錢到幾十塊錢幾百塊錢的牛排都有,為什麼價格能相差這麼多呢?這是因為牛排也有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之分。
  • 牛排選擇指南:如何區分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常常給自己命名:兒童牛排、黑胡椒牛排等等····下文除原切牛排外,會統稱其他為深加工牛排。如何區分:我們從參數配料表和牛排本身兩個方面來分辨。圖片來自某寶牛排銷量前五圖片來自某超市以上,就是通過看參數和配料表分辨牛排。如果其他電商平臺在介紹中沒有寫明,你也可以直接諮詢客服。
  • 牛排選擇指南|如何區分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這一期,我們不妨聊一聊怎麼分辨原切牛排與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 如何區分 我們從參數配料表和牛排本身兩個方面來分辨。
  • 膠水牛排怎麼做實驗三步做出拼接牛排
    膠水牛排怎麼做?在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了牛排是拼接而成,用次品牛肉加上肉膠重新合成牛排。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實驗,是如何做出「拼接牛排」。(資料圖)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說當地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牛肉+肉膠」拼接的,並揭秘了製作拼接牛排的全過程。不單單是澳洲,還披露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黏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都市快報旗下的求證、調查類視頻欄目《好奇實驗室》帶你一探究竟。
  • 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提醒:看下配料表有無這3字就清楚
    何謂原切牛排? 原切牛排就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處理的整塊的牛肉,不會用任何調料醃製,而且每塊牛排都會有著嚴格的溯源信息可查詢。原切牛排只需將平底鍋中放入黃油,按自己喜好成熟度簡單烹飪製作出來,最後撒上適量的鹽和黑胡椒就非常鮮嫩美味了,不僅如此細品還會發現牛肉會帶有淡淡的奶香味,貴自然有它貴的道理。
  • 買牛排,無論什麼牌子,只要配料表中有這3個字,一律是拼接牛排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平時休假全家聚餐或者和朋友吃個飯,選一家有品位、有格調的西餐廳成了人們的一種選擇。在西餐廳,最受歡迎的就是招牌牛排,但牛排的價格一分就要68元,再好點的98元甚至更高。還不如我們在超市買牛排回家自己做划算呢。
  • 買牛排時,不管啥品牌,配料表上有這3個字,牛排多半是拼接的
    導語:買牛排時,不管啥品牌,配料表上有這3個字,牛排多半是拼接的。隨著老百姓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條件的提高,相比過去,現在老百姓對吃的美食有了新的追求,很多時候朋友聚會、家庭聚餐都想著去高大上的西餐廳吃牛排。
  • 「調製牛排」和「原切牛排」區別大 鑑別基本靠猜
    原標題:鑑別「拼接」牛排,基本靠猜   時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購買冷凍生鮮牛排後,自己在家烹飪食用。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雖然名稱都叫「牛排」,但有些卻是用多塊牛肉加入各種添加劑後「拼接」而成的,並非「天然」的一整塊牛肉。而且對這種「製作工藝」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情。
  • 「肉膠」拼接成的牛排,能吃嗎?
    僅從成本上算,市場上低價的牛排很有可能是「拼接」而成的。那麼,相對零散的碎牛肉如何能製作成整塊的牛排呢?經過幾個小時的冷凍,這兩塊肉已經是凍得非常結實了,幫辦將他們切開後,發現他們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和從整肉上切下來的牛排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拼接的肉在專業人士那裡卻瞬間露了餡。
  • 《「重組牛排」缺明確標識》後續 原切牛排去哪了
    此外,華潤萬家超市還有一款名為紐西蘭冷扒的牛排,類似肉品切塊稱重出售,用保鮮膜包在一個塑料淺口盒內,每一盒牛扒的形狀和重量都不同,單價為178元/kg。為什麼市售的原切牛排品類這麼少?記者聯繫上了在國內擁有大型養殖場的恆都農業集團,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跟客戶群體有關。公司的牛肉製品非常多,原切牛排也有。
  • 買牛排,不懂得要注意,別看牌子,只要有這些字,都不是原切牛排
    說到西餐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牛排吧!牛排確實很美味,但是價格也很「美」,貴的上千,最便宜的也不下50元,雖然價格貴,但是愛吃的人照樣喜歡吃!其實一塊原切牛排的成本根本不需要那麼多,大家完全可以自己買著回家做,自己做的味道還豐富一點。有很多人都認識到了這一點,都是自己買著回家的進行烹飪的。但是現在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會做牛排的人,不一定會選牛排!
  • 買牛排,不懂的要注意,別看牌子,只要有這些字,都不是原切牛排
    但是現在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會做牛排的人,不一定會選牛排!因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牛排都是「造假」的牛排,所謂「造假」牛排,就是用其他的肉和牛肉一起混合做成的拼接牛排,這一點讓很多消費者防不勝防!所以以後在買牛排的時候,不懂的人要注意了,不要只看牌子買牛排,看一下成分表,只要上面有這些字的,都不是原切牛排!
  • 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這是因為牛排也分為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是酸殺後的牛排,直接取出切好的牛排的相應部位,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和食用膠,也不加調料和調理 原來切好的牛排可以清洗一下,看看肉紋的自然質感,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麼部位 味道很好,質量很高 合成牛排實際上是幾塊牛肉的組合,甚至是很多肉末,然後用可食用的口香糖等粘合劑粘合在一起
  • 買牛排,只要包裝上有這3個字的,就是「合成」肉,再便宜也別買
    有十幾元的,有幾十元的,甚至還有上百元的,除了重量的區別,還有質量上的區別,買牛排時,只要包裝上有這3個字的,就是合成肉,便宜也別買! 所以,我們買牛排時,看到配料表中有「卡拉膠」這三個字的,很可能就是合成牛排,卡拉膠是一種凝固劑,在果凍中,軟糖中最為常見,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凝固,增稠。
  • 【震驚】暗訪鄭州各大超市牛排專櫃 拼接牛排加膠水比比皆是
    在生鮮區,還沒等記者詢問,一位售貨員阿姨就熱情地幫忙推薦牛排,說都是醃製好的,回家煎煎就可以吃了。記者發現,有種用透明塑料紙包裝的牛排,確實如網傳那樣,呈圓片狀,每片牛排的價格也僅售10元。當記者詢問是否為原切牛排時,阿姨支支吾吾說「是」。在該專櫃的旁邊,是另外一個廠家製作的牛排,同樣的包裝,價格也僅為10.33元。
  • 記者走訪長沙超市 發現市售原切牛排僅佔牛排產品一成
    鍾愛的粉絲多了,牛排也「耍起了花樣」,從查出鴨肉,到重組牛排。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牛排的純度問題:真正的原切牛排去哪了?在哪能買到?這還是探尋謎團的第一步。 華聲在線長沙訊1月3日,記者走訪了沃爾瑪雨花亭店、家樂福芙蓉廣場店、華潤萬家萬達店,探訪各家出售的牛排。超市內出售的牛排大致有科爾沁、恆都、大牧汗、潮香村、中和澳亞等七八個品牌,但這些品牌在售的牛排大多為醃製的冷凍調理肉。
  • 你吃的牛排可能是假的!若是包裝上有「這行字」,多半是合成牛排
    但是這種合成牛排用的卡拉膠之類的,沒有什麼營養,這會讓牛排看起來吃起來像是吃牛排,但其實不是牛排,並且沒有什麼營養,這種牛排一定不能給孩子吃,會很大的安全隱患。要是長時間吃合成牛排,無形中會有很嚴重的健康問題。那我們如何區別真假牛排呢?
  • 原切牛排、重組牛排、合成牛排、調理牛排、整切牛排。是些什麼
    前言:很早之前我只以為牛排就是牛排,也就是牛身上的肉。難道吃到嘴裡的是雞肉鴨肉之類的麼?實際上自己還是to young to simple了。慢慢的對牛肉這個行業了解後才知道這裡面的門道太多了。「原切」是指從牛身上分割的部位沒有做過其他操作,也就是說牛肉屠宰分割後,切成適合烹飪的一塊肉。這類肉一般會選牛的內柳、外柳、眼肉。這一系列部位都近牛背部,有很少的筋膜和結緹組織。這類型的肉有不規則的形狀,比較容易識別。
  • 真假牛排難辨別?如何選對真牛排
    沒錯,牛排是有整肉原切,還有拼接合成之分的。那到底該如何辨別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原切牛排的紋理是自然明朗的,一條連著一條,肌肉纖維的走向是一致的,不會雜亂無章。如果紋理不是很清晰,而且還很散亂,那就是合成牛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