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幫扶貧困村中蜂產業致富

2020-12-14 中國網財經

  【本報固原訊】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工商聯組織直屬會員企業結對幫扶孟塬鄉雙樹村座談交流會。固原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司繼平主持會議。結對幫扶孟塬鄉雙樹村的固原榮華實業有限公司、寧夏惠盈企業集團、固原黃金珠寶城、固原老百姓醫藥有限公司、固原市家居業商會、固原市浙江企業協會6家直屬會員企業及商(協)會負責人和彭陽縣孟塬鄉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孟塬鄉黨委、政府代表雙樹村貧困戶為企業贈送了榮譽錦旗。

  司繼平指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企業經營艱難的形勢,固原市工商聯直屬會員企業與商(協)會積極主動結對幫扶貧困村,通過擔保貸款、農資補貼、擔保貸款與資金捐贈等多種方式助力貧困村脫貧摘帽。2016年,固原榮華實業有限公司、寧夏惠盈企業集團與固原市浙江企業協會等6家直屬會員企業與商協會共投入資金48萬元,扶持彭陽縣孟塬鄉雙樹村84戶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為帶動帶活當地養蜂產業提供了資金保障,展現了非公企業家勇於擔當重任的社會責任感和心系固原民眾、切實回饋社會的良好精神面貌,發揮了先富帶動後富的表率作用。會員企業要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為全市打贏扶貧攻堅戰役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參與幫扶的企業家代表表示,回饋和感恩是與企業發展不可分離的主題,參與扶貧攻堅是回饋和感恩社會的直接表現形式,是幫助企業凝練企業文化、樹立社會形象、提升品牌效應的有效途徑,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今後將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扶貧攻堅戰役中。

  孟塬鄉黨委書記郭耀武就孟塬鄉中蜂養殖情況做了簡要匯報。他指出,孟塬鄉黨委、政府在做了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發展中蜂養殖的思路和構想,固原市工商聯直屬商協會的資金扶持使得這一思路和構想得以有效的實施,使得全鄉中蜂養殖戶由最初的20多戶迅速增長到了80多戶,截止2016年底已經達到400多戶,今年年底有望達到600戶,為全鄉中蜂養殖產業化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孟塬鄉已經構建起了良好的養殖氛圍和環境,受到了寧夏自治區、固原市和彭陽縣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取得了以中蜂養殖產業化帶動脫貧致富和生態環境提升並舉、以生態環境提升促進中蜂養殖產業化和脫貧致富並舉、以脫貧致富推動中蜂養殖產業化和生態環境提升並舉的相互促進發展機制,實現了「既要桃花美,又要桃花蜜」的良性發展局面。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致富後不忘幫扶貧困村
    ­  扶貧攻堅,先拔腦中「窮根」­  ——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幫扶貧困村紀實­  東南網3月23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陳鑫偉 黃瑜鵬)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曾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土地面積不到一平方公裡。
  • 官方:幫扶掛牌督戰貧困村的民企,扶貧捐贈可享扣稅優惠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4日電 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表示,幫扶掛牌督戰貧困村的民企和社會組織,相關扶貧捐贈可享所得稅稅前扣除等優惠政策。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
  • 對口幫扶貧困村 立山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21日,立山區帶著轄區內7家規上企業負責人,帶著幫扶資金和好項目來到岫巖龍潭鎮等3個鎮(鄉)8個對口幫扶村。為貧困村辦實事、解難題、建項目,幫助貧困村補齊「短板」,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今年,立山區鞍山市再生資源交易市場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鞍山重型礦山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再次來到岫巖的幫扶村,每家出資5萬元。為了將資金充分利用,讓各村真正受益。立山區提出了「企業幫帶」的模式,與岫巖國髮絲綿加工廠籤訂了投資書,35萬園資金注入該企業,該企業每年向立山區對口幫扶村返還10%的利潤,籤約五年後,向幫扶村返還本金。
  • 上饒市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廣豐區開班
    該區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目標,深入開展致富帶頭人帶貧益貧工作,培養了一批具有高度責任感、較高創業能力,有能力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特別注重將貧困村「兩委」帶頭人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兩個帶頭人」的培育相結合,確保遴選出來的創業致富帶頭人留得住、帶得了。該區42個貧困村致富帶頭人中,村「兩委」帶頭人16個。
  • 我曬我村|養中蜂、種核桃……產業發展帶動向崗嶺村舊貌換新顏
    鍾文博 何靜 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大家快來看我取的蜂蜜,來學了技術回去也好發展中蜂。」2015年4月,達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牽頭成立的幫扶工作組進駐向崗嶺村,對村子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化活動等多方面展開幫扶。「多虧了達州市經信局的幫扶,給我提供了技術和資金。」
  • 產業扶貧帶動農戶增收,中堂對口幫扶惠來縣四個貧困村
    通過發展產業,助力脫貧,引發鄉村嬗變。從2016年至2020年6月,中堂統籌協調各級扶貧資金3401.8688萬元,投入到對口幫扶的揭陽市惠來縣2個鎮的4個省定貧困村。目前,這四個村的村容村貌明顯改善、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貧困農戶收入增加。
  • 瀘州市工商聯定點幫扶 助力脫貧攻堅
    如何做到聚群眾之智、謀脫貧之路,瀘州市工商聯副主席甘立祥說,工商聯主要領導每季度、分管領導每月必須到聯繫村研究駐村幫扶工作,最終梳理形成「一戶一策精準幫扶抓脫貧,整村推進整合項目抓退出,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品牌抓致富,加強班子隊伍轉變作風抓保障」的幫扶工作思路。定點幫扶石榴村石榴村,古藺縣二郎鎮的深度貧困村,歷史上這裡也是紅軍四渡赤水搶渡二郎灘的途經地。
  • 近11萬家民營企業精準幫扶12萬餘個村 民企助力脫貧 有責有情有為
    民企迅速行動,成為大扶貧格局中重要一環  「脫貧攻堅不僅是黨委、政府的責任,民營企業同樣擔負著共同發展的社會責任。」「作為一名從大山裡走出的企業家,我要幫鄉親們創造美好生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營企業家不能缺位。」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曲江新區自駐村幫扶以來堅持開展產業扶持助力脫貧攻堅,提高群眾收入幫助貧困家庭、群眾走出困境 扶貧民宿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鄉村旅遊產業是朝陽產業,發展鄉村旅遊扶貧民宿是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自開展對口幫扶以來,曲江新區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周至縣延生觀村、周一村等自然資源優越的村莊建設鄉村旅遊扶貧民宿。
  • 百年傳統老鹽菜開闢貧困村致富新門路
    陳超 攝(你笑起來真好看)百年傳統老鹽菜開闢貧困村致富新門路中新網重慶8月17日電 題:百年傳統老鹽菜開闢貧困村致富新門路中新網記者 劉相琳時下雖已立秋,但重慶高溫天卻絲毫沒有退去的跡象。老鹽菜目前已不僅是村民們自家餐桌上的常備品,也成為當地增收致富的產業。會峰村曾是貧困村,所處位置海拔700至900米,適合青菜頭生長。當地農戶種植青菜頭、製作老鹽菜已有百年歷史。
  • 產業幫扶立體式 永福群眾奔富路
    秦傳志近年來,永福縣著力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精準施策,開展「立體式」產業扶貧,幫助貧困群眾拔掉「窮根」走上致富路,加速推進全縣脫貧攻堅進程。目前,全縣已有17個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28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049萬人實現增收脫貧。
  • 五年幫扶結碩果,龍川縣福鬥村貧困村十項指標達到退出標準
    截至2019年底,福鬥貧困村退出十項指標達到退出的標準,預計2020年,福鬥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超過30萬元。  開展黨員示範行動,培育致富「領頭雁」  福鬥村能順利脫貧離不開模範黨員的支持和致富「領頭雁」的帶動。
  • 大嶺山:累計投入3351萬元幫扶惠來貧困村
    根據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大嶺山鎮多措並舉,進一步提升對口幫扶貧困村脫貧質量,實現10個貧困村全部「摘帽」,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對口幫扶期間,大嶺山鎮嚴格挑選了12名幹部外派至惠來縣隆江鎮、溪西鎮開展幫扶工作,通過實施扶貧項目、政策保障、就業幫扶、消費扶貧等系列措施,10個貧困村集體收入以及貧困戶均有大幅度增長,並達到脫貧標準。
  • 欒川柳坪村:助民致富 定點幫扶
    這兩年,欒川縣合峪鎮柳坪村靠林果業和旅遊業富了起來,成為伏牛山區貧困村成功轉型的典型。這裡的老百姓把脫貧的功勞,都歸給了省派定點駐村幫扶幹部白付強。  前不久,在柳坪村的扶貧搬遷安置房建設工地上,我們碰到搬磚運料的「小工」白付強。
  • 河南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萬餘人
    記者從12月14日召開的河南省「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省已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實現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動態清零。據介紹,2016年至2019年,河南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734.9元增加到13252.5元,年均增長10.8%,比全省農村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
  • 漢川200多家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村
    該市實施「百企幫百村、脫貧奔小康」精準脫貧行動,篩選實力較強的210家企業,採取園區鄉鎮結對、村企籤約共建的形式,通過一企幫一村、兩企幫一村、一企帶一戶、一企帶多戶的模式,採取就業、產業、技能、資金等形式,結對幫扶8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 該市規上工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優先吸納貧困戶入企入園就業。同時利用村辦場所、閒置學校開設流動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
  • 【廣西日報】傾力拔窮根——自治區氣象局幫扶上思縣貧困村小記
    、加強黨建等措施,實現貧困村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山巒環繞的那琴鄉排柳村,是自治區防雷中心定點幫扶的貧困村,氣象科技給紅香橙種植產業注入了高效發展的潤滑劑。在駐村第一書記朱辛華和村幹部的帶動下,貧困戶磨寶玉發展紅香橙種植實現脫貧摘帽,如今已從木板房搬進了2層的「水果樓」,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之一。「前兩天剛下了肥料,現在要去果園澆水,公眾號上說近期少雨水。」
  • 重走貧困村系列報導——棠棣鎮桃園村:產業扶貧鋪就致富路
    重走貧困村系列報導(四十五) ——棠棣鎮桃園村:產業扶貧鋪就致富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的重大戰略部署,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收官戰,進一步提振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鼓舞貧困群眾的脫貧鬥志,為全市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精神動力,詩畫安陸系列專欄節目《重走貧困村》,今天推出來自棠棣鎮桃園村的報導。
  • 景德鎮科技幫扶茶產業發展培訓會在西湖鄉舉辦(圖)
    演示泥漿沾根保苗技術  中國江西網浮梁訊 通訊員吳國慶報導:「新式茶園開發的發展方式,已經由數量型向質量轉變......」12月14日上午,浮梁縣西湖中學多功能廳內,由景德鎮市科技局、浮梁縣科技局、浮梁縣扶貧和移民辦聯合舉辦的「景德鎮科技幫扶茶產業發展培訓會
  • 許明金委員:發揮民企幫扶作用 推動新型農業發展
    面對全球經濟發展新常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主動深入基層鄉村參與到新型生態農業建設中來。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香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明金認為,各地民營企業做出了很多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推動發揮民企深入鄉村發展新型農業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