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VR總經理,小米影業總裁:唐沐
近兩年來,虛擬實境(VR)行業發生的變化似乎讓人看到2年前智能家居行業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熱-亂象-冷靜。過程中,玩家們心懷希望,卻又忐忑不安。
從今年9月份起國內多家VR/AR公司倒閉、轉型、裁員,其中不乏像暴風魔鏡、多米娛樂這樣的公司,眾景視界更是拖欠員工工資近200萬元。不難想像,一定還有很多家不知名的初創公司悄然「死去」......「寒冬」,真的來了。
當所有人都在祈禱如何安然度過「寒冬」的時候,小米VR眼鏡正式版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以「真面目」示人了。
作為小米VR總經理,唐沐始終把握著小米VR的發展脈絡,不論前期的宣傳還是接下來的發展節奏。在他看來,進軍VR領域沒有所謂的「寒冬」和早晚之分,只有合適的產品一說。
為什麼小米能做好VR?
VR經歷2年多的發展,國內創業公司在移動端VR領域的布局,基本以谷歌CarBoard、三星Gear VR兩款產品為基礎,逐漸撲向市場。
樂視在2015年12份發布VR,華為VR在2016年5月份發布,2016年6月中興VR發布,小米則選擇在2016年10月份發布其正式版VR眼鏡。
從布局時間的先後順序不難看出,幾家廠商中小米VR是進軍該領域最晚的那家,不過唐沐一點都不擔心這會使小米VR處於下風,相反作為一個行業老司機,對產品調性和用戶體驗的把控再有數不過。唐沐稱,經過了一輪智能硬體的洗禮後,現在看VR心態變得更加坦然和篤定。
其實,唐沐第一次接觸VR是在去年,看到VR給用戶帶來的震撼感特別強,當時就覺得它有特別大的市場機會。但卻一直沒有去做VR這件事,直到雷軍去美國再次試用了VR設備,才最終敲定做這件事。
唐沐,2003-2013入職於騰訊,負責騰訊全線產品的設計和用戶體驗優化,曾在騰訊內部和軟體設計行業內被視作「大神」。
唐沐總結,在小米三年除了設計外,讓他積累最多的就是硬體產品。「我可以從產品定義、設計、生產、包裝聊到採購、銷售、供應鏈,尤其對用戶體驗特別擅長」,唐沐這樣告訴。話外之音無一不透露出:怎麼讓產品符合用戶胃口,唐沐已經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小米路由器的大賣也證實了這一點。
回過頭來講,手機廠商進軍移動VR領域似乎有著天然的優勢:
可以藉助手機的渠道進行更快速的普及,用戶獲取成本相對較低;
手機和VR頭盔交互使用比較符合VR用戶現在的使用習慣;
便攜性相對於PC VR來說較高,可以在例如咖啡館、飛機、地鐵等地方使用。
坐擁2億MIUI用戶的小米在這條路上走得可能相對更容易些;從軟體規模的角度而言,受到用戶量稀少的局限以及開發硬體門檻高、兼容性低的局限,可能只有資金充裕、經驗豐富的開發團隊才能得以開發軟體,對小米而言應該不難。
所以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小米先後發布了玩具版和正式版兩個版本的VR眼鏡,售價分別為49元和199元,這也符合小米一向主打高「性價比」產品的調性。正式版VR眼鏡將在雙12發售。
玩具版小米VR眼鏡
正式版小米VR眼鏡
目前這兩款VR眼鏡同樣都支持自家Note2、小米5、5s和5s Plus,玩具版還支持第三方手機。「只不過小米手機裡的VR系統相比於其它手機延時更低、對陀螺儀的反應更快,圖形運算能力也會更強」,唐沐告訴邦哥。
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虛擬實境在經歷兩年的發展後雖有很大的進步,但我們也發現它的發展越來越慢,到2016年年底,VR已經陷入了一個瓶頸:VR內容缺乏(最主要的是視頻和遊戲)。
唐沐也坦言小米現在布局VR也許還不是最好的時機,但從他的言談之中卻感受不到遺憾和著急。
這背後的自信來源於小米已經拿下了優酷和愛奇藝兩大網站的視頻資源。而唐沐的另一個身份是小米影業的總裁,背後的邏輯不難發現小米VR和小米影業的聯動以及在影視方面的布局。
唐沐也向邦哥透露,「小米VR已和一些電影製作公司在影視內容上進行聯合投資、聯合宣傳,並參與製作一些輕科幻、近未來的電影或者將其直接植入」。
目前公測版的小米VR眼鏡內有30多款遊戲和應用,超過200家的開發者在為其做內容開發。
很重要的一點,在唐沐看來,內容不在多,關鍵在於合適,並能做出稍微高出用戶預期的產品才是一家公司最好的狀態。
他所謂的「合適」不僅僅指內容與VR眼鏡匹配,更多的是內容符合用戶需求。為此,小米VR還投資幾家遊戲製作團隊,來定義、研發適合小米VR眼鏡的遊戲
而對於即將到來的Daydream VR平臺以及Oculus rift 平臺小米也在積極洽談中。不過,小米已經是Daydream的合作夥伴之一。
只做平臺不做收割者
VR目前的困境,很容易讓人想起過去的智能硬體,心懷希望,卻浮躁不堪。唐沐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跟風、燒錢、卻沒能把產品落地。
而以小米的產品定義和供應鏈能力,完全可以在VR相對成熟時做個收割者。
所以,這次小米轉變角色,在VR領域做起培育者,正試圖用一款低門檻的VR眼鏡讓沒聽過VR的人在小米的設備上看到源源不斷的內容。
當提及VR內容,你還能聽到另一種聲音「硬體已過,內容興起」,但小米VR選擇的道路走法是:做一個開放的硬體平臺,不生產內容,只聚合第三方內容。
仔細觀察整個VR內容市場,不難發現國內外有太多公司承擔著內容開發者的角色,叢林法則,最後被選擇下來基本是行業的大公司,與其和他們分羹,小米不如在系統上發力來個彎道超車,如果能在硬體方面有足夠的規模,成為中國VR軟體市場重要的玩家也不無可能。
目前小米已發布兩款VR產品,明年除了對這兩款產品加以迭代外,唐沐表示,還將推出一款高端產品並以每年三代產品的迭代速度快速佔領市場,但這款產品將獨立於手機,不會與手機有太大的關係。
「而接下來我需要做的是把整個團隊調整好、控制好,用做產品的心態做事情,去打3-5年的仗,」唐沐說道。
對於VR,唐沐還有更多的願景,他稱,VR在教育、直播、大屏觀影等上是他能看得到的很好的應用場景,言外之意也透露出小米VR在這幾方面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