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寒冷,寶寶很容易受涼感冒。媽媽不僅會給寶寶穿上厚實的衣物,還經常會摸一摸寶寶身上涼不涼,就怕寶寶被凍到。但有時候寶寶身上某個部位涼,並不是冷的表現。
案例
最近剛下了一場雪,氣溫下降,忽然就冷了起來。李雪擔心兒子著涼感冒,給兒子穿的衣服比較厚,非常暖和。她還會時不時摸一下兒子的額頭和小手,如果感覺比較涼,就會給兒子加衣服。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李雪發現兒子開始咳嗽、流鼻涕,她趕緊帶兒子去醫院。醫生在給孩子做檢查時,發現孩子穿得很厚,當時就衝著李雪發火了。「你這個媽媽怎麼當的?你給孩子穿得太厚了,孩子更容易生病!
醫生告訴李雪,如果給孩子穿的衣服太多,孩子就會出汗,衣服也會被弄溼,等孩子身上的汗幹了,孩子就更容易著涼,反而比較容易生病。李雪也很後悔,趕緊向醫生請教了一些天冷給孩子穿衣服的注意事項。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冷。」很多寶媽在天氣冷時,會憑感覺給寶寶穿衣服,可能就會穿得比較厚。媽媽的初衷很好,主要是害怕凍著孩子,但也不可盲目給孩子穿衣。若是孩子衣物穿得過多、過厚,反而是一種負擔,孩子容易出汗,也更容易著涼生病。
寶寶冬天的兩個部位發涼,說明身體已經很冷了,寶媽別掉以輕心
1、後背涼
寶媽想知道寶寶是不是冷,可以用手摸一下寶寶的後背以及後頸處,若是比較涼,寶媽就要趕快給寶寶添加衣服。
若是寶寶的後背摸著較為溼潤,說明寶寶穿的衣服有點多,寶寶出汗了,汗水蒸發後,寶寶的體溫就會降低,容易生病。家長就要根據情況給寶寶適當減衣,避免寶寶出汗後受涼生病。
2、腳涼
寶媽會給寶寶的腳穿上襪子和鞋子,在比較冷的天氣,還會穿上暖和的小棉靴。與小手相比,寶寶的小腳受到的保護比較多,一般也會比較暖和。
若是寶寶的小腳比較涼,可能寶寶就要加衣服了,或者需要給寶寶換上更加保暖的襪子和鞋子。都說「寒從腳起」,若是寶寶的腳很涼,全身也會比較冷,很容易生病。
在冬天天氣較冷時,寶媽適當給寶寶按摩一下腳,可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讓寶寶的小腳暖和起來。寶媽還可以適當給寶寶洗熱水腳,水溫不可過燙,也能使寶寶的身體更加暖和。
冬天天氣本來就比較冷,若是寶媽發現寶寶身體的這兩個部位涼,說明寶寶已經很冷了,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衣物。給寶寶穿衣時,寶媽可以遵循「三暖一寒」原則,主要是暖肚、暖背、暖足,而頭部會暴露在外面,相對就會冷一些。
若是寶寶這幾個部位比較涼,寶媽不用緊張
1、手部
天冷的時候,很多寶媽摸到寶寶的小手,感覺到小手冰涼,就認為寶寶冷了,會給寶寶穿得很厚。其實,寶寶的小手暴露在衣服的外面,在寒冷的環境中,接觸到外界的氣溫,自然會變得冰涼。只要把寶寶的小手放到媽媽的手心或者衣服口袋裡暖一下,就會暖和起來。
寶媽應當注意,平時摸寶寶的小手時,會感覺有點涼,但不會冰冷。只要寶寶穿的衣服厚度合適,就不必再加衣服了。而寶寶在玩耍的過程中,容易出汗,小手就會發熱,但不可因此給寶寶減衣,避免寶寶著涼。
2、屁股
寶寶的屁股在整個身體的所有部位中,本身就屬於體溫比較低的部位。一些孩子在冬天還會穿開襠褲,或者用尿布、尿不溼等等,也沒有因此感冒生病。所以,通過摸寶寶的屁股涼不涼,來判斷寶寶冷不冷,這種做法並不正確。
3、額頭
人體有很大一部分熱量會通過額頭散發到體外,平時額頭的溫度就是涼的。若是寶寶額頭髮熱,很可能是寶寶發燒了。
冬天出門時,寶媽就要給寶寶戴上帽子,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凍著寶寶。但是回到室內之後,就可以給寶寶取下帽子了。所以,摸寶寶的額頭涼,並不代表寶寶冷,這是正常的表現。
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了,全國很多地區都在下雪。由於每個地區的氣溫都不一樣,寶媽可以根據所在地區的氣溫變化以及寶寶的實際情況,適當給寶寶增加衣物或者減少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