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是一座非常優美的小城,這座北方的邊陲小城寧靜整潔,景色優美,這裡有山、有海島,還有令人垂涎的海鮮美食,歷史的塵埃飄散在清新簡單的空氣中,這裡還有中國和朝鮮的界河鴨綠江,在這裡可以隔江近距離地觀看充滿神秘色彩的朝鮮。來到丹東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朝鮮旅遊觀光,可以來到位於城區的鴨綠江斷橋上,欣賞鴨綠江兩岸的風光和人文,也可以來到碼頭坐上小船,航行在鴨綠江上,近距離地觀看對岸朝鮮人的生活常態。
十一期間這裡迎來了一年當中的旅遊高峰,成千上萬的人從東北各地、從祖國的各個地方蜂擁而來,只為欣賞邊境小城的風姿,他們或者乘坐高鐵,或者自駕而來,引爆了這裡的節日氣氛,也抬高了這裡的賓館房價,國慶期間這裡的賓館一房難求,價格上漲了數倍,但依然擋不住那些興高採烈而來的遊人們。
十一期間,鴨綠江丹東一側人潮湧動,人們來到江邊欣賞鴨綠江兩岸的風光。很多地方的人乘坐高鐵或者自駕來到這裡一睹邊境小城的風採。
鴨綠江大橋上掛滿了鮮豔的五星紅旗,橋上擠滿了觀光的人群。
當年美國空軍為了阻礙中國把抗美援朝的物資運入朝鮮,派飛機炸毀了這座大橋,所以現在被人們稱之為"斷橋"
戰後斷橋在中國一側被完好的修復,變成了一個紀念場所和旅遊景點,而在朝鮮一側,則只剩下幾個孤零零的橋墩。
夜幕降臨,鴨綠江大橋美輪美奐,流光溢彩。
兩岸的夜景對比更加鮮明,燈火通明的鴨綠江大橋連接著中國和朝鮮,鴨綠江的對岸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幾乎看不見燈光。
據說鴨綠江大橋的供電都是中國提供,而彩色的燈光到達朝鮮岸邊便戛然而止。
國慶節期間的丹東燈火輝煌,這是丹東臨江大街的夜景。
在遠處欣賞鴨綠江大橋夜景。
從朝鮮旅遊回來後,特意來到了斷橋上,感受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在斷橋的橋頭有一座氣勢磅礴的志願軍入朝紀念銅像。當年幾十萬中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下,跨過鴨綠江和朝鮮軍隊並肩作戰,抗擊聯合國軍。戰後十八萬的志願軍將士長眠在了那塊土地上(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數據)。
群雕的最前方,是目光中透著剛毅的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
彈痕累累的斷橋和新建的鴨綠江大橋只有幾十米的距離。
當年美軍轟炸大橋時留下的炸彈。
在斷橋的中央,有一塊斷橋遺址紀念碑。上書「史為鑑」。
節日期間人們來到斷橋上,以斷橋、鴨綠江和朝鮮拍一張紀念照,非常有意義。
供人留影的中朝邊界石碑,佇立在斷橋上,也成為了最上鏡的一個景點。
斷橋上飄揚的五星紅旗。
鴨綠江大橋上源源不斷的運輸車隊忘返於中國和朝鮮之間。
當年志願軍在韓戰中使用過的武器,被陳列在斷橋的橋頭,供人們參觀拍照。
這是一門志願軍戰士在韓戰中使用過的大炮。
再來拍一張小雨中的斷橋,也別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