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門上的浮雕,竟是猶太人的恥辱?

2020-12-09 全歷史

本文源自【全歷史·全古蹟頻道】

作者:木葉黑天

巫鴻指出,「紀念碑一直是古代西方藝術史的核心。」這裡的紀念碑包含一切紀念意義的建築。

凱旋門,體會一下,不就是紀念勝利的門?等等,人家義大利語叫arco,希臘語叫Αψδα,這不都是「拱」的意思嘛!

對,在漢語中,對於這類建築,要麼叫門,要麼叫拱門,就是不會單獨叫「拱」。另外,反正不就是紀念勝利嘛,索性都叫成凱旋門。

所以今天,咱們就盤點下世界著名的9大凱旋門。

法國奧朗日凱旋門

第一個登場的,是凱旋門鼻祖,法國奧朗日凱旋門

聽起來是不是高大上,嚇尿了?別緊張,順便學個法語詞,Orange,這不是橘子麼?嗯,這個牛氣哄哄的老祖的名字就是這個詞。

當然,它叫奧朗日,也是因為它坐落於奧朗日這座古羅馬城市裡。

這座凱旋門是正宗就叫「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Orange)的呦。

這座凱旋門修建於舊的阿格裡帕大道,公元27年由羅馬皇帝尼祿重建。

就是這個帥氣小夥,堪稱羅馬作家筆下的「伏地魔」。

每個立面有四個科林斯柱(可以參看古希臘羅馬柱式)。門上有對戰爭描繪的浮雕。

義大利提圖斯凱旋門

老二登場:義大利提圖斯凱旋門

這座凱旋門是羅馬皇帝圖密善為紀念哥哥提圖斯在公元70年佔領耶路撒冷而建。建造時間時公元81年,提圖斯已死。

12世紀,這座凱旋門被改造成了城門,還建了個傳達室,之後這座拱門就面目全非了。1817年,斯特恩主持了重建工作,1820年斯特恩去世後由瓦拉迪埃接手,最終於1823年修復完工。

然而原來的凱旋門時混凝土澆築,大理石貼面,瓦拉迪埃修復的是以石灰華代替大理石。也許是無心插柳,這種修復形式使得原處與修復之處涇渭分明,不至讓後人混淆,成了建築修復的典範。

看看提圖斯凱旋門的浮雕,你看到了什麼?

攝像機?看看這個復原圖就清楚了,那是舉的牌子,來說明獲得的戰利品。

七柱燈臺是不是很顯眼?這是猶太教的一個古老標誌,起初由摩西創製,後來用於耶路撒冷的猶太教聖殿中。以色列國徽上的圖案就是以這一個燈臺為模型。

這個浮雕描述的就是羅馬人掠奪耶路撒冷,因此這座凱旋門也是猶太人的恥辱門

猶太教的拉比(宗教領袖)曾經禁止猶太人從門下走,在1948年以色列復國時廢除了該限令,猶太人以宣告勝利的方式走過了這一深具紀念意義的凱旋之門。

古羅馬塞維魯凱旋門

第三個是塞維魯凱旋門

公元203年,曹操還在北方掃清袁紹的殘餘,這時候古羅馬廣場上建立了塞維魯凱旋門,以紀念他兩個兒子打敗安息。

現在它看起來風化以及流水侵蝕嚴重,此外還有被鑿的痕跡,那是因為塞維魯的兒子蓋塔被殺後,另一個兒子卡拉卡拉將蓋塔像全部砸毀。

雅努斯凱旋門

雅努斯Janus是古羅馬的門神,拉丁語Ianus本就是「通道、門「的意思。所以脫了時髦的馬甲,這座門可以叫做」門拱「或者」門門「……

這座門位於羅馬屠牛廣場東北部,建於4世紀初,當時應是交通輻輳之地。

因為羅馬士兵出徵時,都要從象徵雅努斯的拱門下穿過,發展成四方雙拱門,後來歐洲各國的凱旋門形式都是由此而來。

Head of Janus, Vatican museum, Rome

君士坦丁凱旋門

修建於315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圖中的Arch是拱門,Relief是浮雕,Dating是年代測定。那幾個顏色的方框分別是圖拉真、哈德良、馬克·奧勒留、君士坦丁大帝。前三個均位列羅馬五賢君,第四個是羅馬拜佔庭帝國的第一帝王,也是第一位基督徒皇帝。

這座凱旋門由他們中的最後一個,君士坦丁大帝所修建,然而卻用了前三個時期的建築物上的材料。這種方式就叫做「舊物新用spolia「。

只有這個凱旋門用了這種方式嗎?No!雅努斯凱旋門也用了。

只有凱旋門會這麼做嗎?No!這在教堂等其他形制的建築中有廣泛的使用。

只有西方建築是這樣麼?No!印度的顧特卜塔也這樣。

法國巴黎凱旋門

這恐怕是我們最熟知的凱旋門了。

1806年拿破崙在取得奧斯特裡茨戰役勝利後,下令修建這座凱旋門。後來幾經周折,於1836年才最終落成。這時候距拿破崙在聖赫倫那島去世已經過了15年了。

這座凱旋門高49.5米,僅中心拱門的高度就有36.6米。啥概念?就是高15.5米提圖斯凱旋門,和高21米的君士坦丁凱旋門,疊在一起還沒它門洞頂高。曾經最高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一下被比下去了,在1982年之前,巴黎凱旋門都是世界最高的凱旋門。

別人紀念一場勝利,它紀念96場勝利,門裡還刻了660個將士的名字。

說凱旋門都建在四通八達的地方怕你不信,前面那幾位老哥看起來周圍挺平靜,來來來,開開眼,看看巴黎凱旋門,12條巴黎的主幹道交會處,就問你服不服?

不過話說之前那幾位老哥曾經的光輝也不見得比這位差,只是人家巴黎凱旋門仍是正當壯年。

莫斯科凱旋門

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1806年拿破崙剛剛戰勝了俄奧聯軍,1814年就被俄羅斯打得捲鋪蓋回家了。

巴黎凱旋門是紀念1806年拿破崙的勝利,而這座莫斯科凱旋門則是為了紀念俄國戰勝拿破崙的軍隊。

1814年在莫斯科的特維爾門廣場先是早了一座木製凱旋門,1829年由著名建築師約瑟夫·博威重新設計建造,1834年完工,比巴黎凱旋門還早了2年。

這個門柱子、雕像怎麼都黑糊糊的呢?對頭,看著黑的這些部件都是鑄鐵!

上面那六匹馬拉著馬車是啥意思?馬車上那位可是勝利女神。

就是這個,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也是勝利女神。

還不知道的話,耐克鞋總曉得嘍,耐克Nike就是勝利女神的名字,商標是勝利女神的翅膀。

門上跑馬車的還有一個門也是,這就是德國柏林的布蘭登堡門,上面是四匹馬拉著的馬車,車上也還是勝利女神。

布蘭登堡門咱就不專門多說了,誰讓人家都有拱,就它木有呢。

1936年, 史達林拆除了莫斯科凱旋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1966-68年重建的。

寮國凱旋門

畫風突變。這是位於老撾首都萬象的凱旋門,寮語叫Patuxai。

這座修建於1957-1968年之間的凱旋門是為了紀念二戰以及1949年的獨立戰爭中死去的將士。1975年共產主義寮國以此門紀念勝利。

這座凱旋門與眾不同的是人家有外號:寮國政府奇思妙想,把美國基金提供的修機場的錢挪過來修了個門,因此它也被人稱為「垂直跑道」。

更牛的是修這個門的工程師是個自學成才的記者!

再說一個讓你瞪大眼睛的:看到上面的塔了麼?一共有五座,象徵著周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平壤凱旋門

最後一個登場的自然是老大哥嘍。

這座門有60米高,有10500塊花崗石造就。為了慶祝金日成70大壽以及對日本和美國的戰爭勝利而建立的,於1982年4月15日完工。

牆體上的1925代表金日成投身抗日戰爭,1945代表獲得二戰勝利,金日成順利歸國。

相關焦點

  • 凱旋門上的浮雕,竟是猶太人的恥辱?|君士坦丁凱旋門|布蘭登堡門...
    門上有對戰爭描繪的浮雕。  義大利提圖斯凱旋門  老二登場:義大利提圖斯凱旋門!    看看提圖斯凱旋門的浮雕,你看到了什麼?  攝像機? 看看這個復原圖就清楚了,那是舉的牌子,來說明獲得的戰利品。
  • 巴黎凱旋門:雄獅凱旋門,拱門上的精美浮雕,巴黎地標!
    位於巴黎戴高樂廣場(Place Charles-de-Gaule)中心的凱旋門的全稱「雄獅凱旋門」,1806年為了慶祝在「奧斯特裡茨戰爭」中的巨大勝利,拿破崙在這裡放下了第一塊基石,遺憾的是他沒有看到它的落成,在他過世20年後,法國人民在凱旋門下為他補辦了葬禮。
  • 「凱旋門」為何又叫「星門」?
    凱旋門最早起源於古羅馬,是古羅馬統治者為了炫耀勝利戰果而建造的紀念性建築物,它通常是橫跨在一條道路上,成獨立的城門狀。留存下來的最早、最著名的凱旋門是提圖斯凱旋門,公元81年羅馬帝國弗拉維王朝第二代皇帝提圖斯(79—81年在位)為紀念他即位前鎮壓猶太人的勝利而修建。
  • 巴黎凱旋門到協和廣場,風景太美了!
    巴黎凱旋門 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修建而成的.巴黎凱旋門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巴黎凱旋門 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崙東徵西討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
  • 法國凱旋門原來是仿製品,模仿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這一點,當我們今天站在羅馬君士坦丁一世凱旋門下,就會體味得格外明顯。君士坦丁凱旋門位於鬥獸場和廢墟之間,為紀念君士坦丁一世312年米裡維橋戰役的勝利而修建,是羅馬現存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這座凱旋門本身的壯偉與肅穆自不待言。只是當人們凝視上面的浮雕,卻會發現諸多「拼湊」之處。立柱是弗拉維王朝的,蠻族戰士雕像和門圈中楣來自圖拉真時代,圓形壁龕屬於哈德良的。
  • 法國凱旋門原來是仿製品,模仿的是義大利君士坦丁凱旋門
    這座凱旋門本身的壯偉與肅穆自不待言。只是當人們凝視上面的浮雕,卻會發現諸多「拼湊」之處。立柱是弗拉維王朝的,蠻族戰士雕像和門圈中楣來自圖拉真時代,圓形壁龕屬於哈德良的。特別是正面左上角的兩塊浮雕,更是表現了馬可·奧勒裡烏斯皇帝率領軍隊出徵前動員和訓示的場面。
  • 巴黎:凱旋門
         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徵"、"勝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高達五六米。
  • 解密巴黎凱旋門!
    法國巴黎凱旋門是歐洲的一個著名建築物,歐洲最大的凱旋門,巴黎凱旋門。巴黎凱旋門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中央,當時就是給拿破崙建築的!拿破崙是一個有古羅馬英雄情懷的人,羅馬人每次打勝戰回來就建一座凱旋門。
  • 艾菲爾鐵塔和凱旋門
    當時民眾群聚此地呈上請願書,期望可以廢除路易十六的王位,希望建立共和體制的法國,巴黎市長卻在此時頒布軍事法令,允許軍隊使用武器驅逐民眾,造成五十人死亡,上百人受傷。這張戰神廣場的全景照片是網上找到的,是從鐵塔上拍的,可以看到廣場的全貌。我們站立的位置是馬路橢圓形綠化帶的這一側。法國用這片場地舉辦過幾次的世界博覽會以及1900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 凱旋門,法蘭西男人!
    比如巴黎凱旋門就是這樣的典範。拿破崙是巴黎凱旋門的「總設計師」。200年前,陶醉在打敗俄奧聯軍快感中的他,以「吹一口氣,德國就失去了一半」的豪氣,下令修建「一道偉大的雕塑」,用來迎接日後接二連三勝利凱旋的法蘭西男人。巴黎凱旋門因此誕生。現在我就在金秋迷離的陽光下,注視著這座歐洲城市的地標。
  • 巴黎愛德華凱旋門的介紹和故事
    拱門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內容取材於1792—1815年的法國戰爭史。面向香榭麗舍大道一面右下側的《馬賽曲》浮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徵的情景。拱門上方四壁的浮雕是慶祝拿破崙凱旋歸來的情景,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單一的顏色和精美的浮雕給人一種莊嚴、樸素的感覺。
  • 巴黎凱旋門,位於巴黎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
    巴黎凱旋門,位於巴黎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是巴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巴黎凱旋門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這座雄偉的建築是為紀念拿破崙1805年12月在奧斯特爾裡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
  • 巴黎的雄獅凱旋門---法國人民的精神支柱
    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厚22米,中心拱門高36米,寬15米。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和平","抵抗、"出徵"、"勝利";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高達五六米。  凱旋門的四大浮雕
  • 凱旋門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紀念性建築,超火爆的網紅打卡之地
    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徵戰的軍隊凱旋而歸的大門, 巴黎凱旋門是歐洲 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凱旋門上的每座浮雕都出自大家之手,每座雕塑背後都描繪著一段獨特的歷史故事:英勇奮戰、凱旋歸來、迎接和平,神話與現實完美結合,跟著講解參觀,不得不佩服雕塑家們的精妙構思。
  • 惠靈頓凱旋門——英國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凱旋門是古代羅馬人所創建,為慶祝戰爭勝利而建造出來的紀念性建築物,通常為橫跨在一條道路上之獨立性建築。世界各地分布著各種各樣的凱旋門,通常是為了紀念戰爭勝利而修建的標誌性建築。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十座,惠靈頓凱旋門便是其中之一。
  • 蜜月旅行好去處,歐洲浪漫國度法國:拍照聖地凱旋門
    而小編認為凱旋門是其中最好的拍照聖地,十個到巴黎的人當中有九個要來這裡打卡,而就算你從來沒到過這裡,也肯定從書籍、雜誌、電影亦或者是別人口中聽說過它,可以看出它的名氣之大了。凱旋門對於法國人民的重要性無異於天安門在我們中國人心中的位置了吧,想當年小編的爺爺工作前為了到天安門去看一眼而丟了原本應該分派給他的鐵飯碗,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爺爺很可愛,但也明白了天安門是很多志存高遠的老一輩人無論如何都想去看一眼的心情,凱旋門對法國人民來說必定也是無可替代的了。
  • 全球14個凱旋門,中國也有兩個,你是不是只知道巴黎凱旋門!
    說到凱旋門,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法國巴黎凱旋門。巴黎凱旋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於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由於巴黎凱旋門的名氣太大了,人們甚至以為全球只有這麼一個凱旋門,其實世界上有很多個凱旋門。我說真的,沒騙你,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 行攝巴黎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我來到香榭麗舍大街,看見凱旋門高達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崙東徵西伐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外牆上刻有取材於1792~1815年間法國戰史的巨幅雕像。
  • 浪漫法國凱旋門:世界著名建築文化之旅
    巴黎的凱旋門,又叫雄獅凱旋門,座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是拿破崙豐功偉績的象徵,也是他歐洲稱帝的勝利紀念碑。以前在媒體上,看到過凱旋門,這次是零距離地走近它,觸摸它。凱旋門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
  • 法國巴黎凱旋門,勝利與輝煌的象徵!
    歷史滄桑,邁著沉甸甸的步伐,跨越凱旋門,似穿越歷史,來到了法國的輝煌時刻。一、相約凱旋來到巴黎,不去凱旋門是極大的遺憾,本以為凱旋門只是一座大門,沒有想到在凱旋門的頂部可攀巖而上,而且其內部設有電梯,可直達到拱門。在上面設有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設計的極其巧妙,館內陳列著圖片和歷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