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軍人依舊在堅守:探訪軍營送祝福 一封家書向家人傳遞思念

2020-12-26 北晚新視覺網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你我歲月靜好,佳節團圓。他們負重前行,守護萬家燈火。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一份祝福魚水情深

由香港工商界、演藝界約200人組成的香港各界中秋探訪團,22日赴解放軍駐港部隊昂船洲軍營慰問官兵,為他們送去節日祝福。這是香港各界連續第21年組織中秋探訪活動。

駐港部隊副政治委員陳亞丁致辭表示,駐軍進駐香港21年來,探訪活動年復一年從未間斷,軍民感情與日俱增,這種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時刻鼓舞、鞭策著我們。駐軍取得的每一份榮譽與香港社會各界的真誠幫助與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陳亞丁說,21年來,駐軍先後14次參與主辦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培訓學員3700餘名,30次組織軍營開放活動,18次參與香港植樹日活動,20餘次組織慰老愛幼活動,21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愛港親民的宗旨早已銘刻在每名官兵的心中,融入了戰士的血脈。

前來觀看文藝演出的戰士李玥表示,戰友們遠離家鄉,中秋節雖然不能和家人團聚,但能收到香港各界人士的關心和祝福,她感到特別溫暖。

據悉,中秋探訪駐港部隊軍營活動最早由董趙洪娉倡議,始於1998年。此後,每年中秋節前後都會舉行。

據新華社

一封家書寄託思念

對於軍人來說,中秋節代表的不僅僅是平安與團圓,更多的是忠誠與堅守。

在武警駐晉某部直升機支隊新訓大隊,新戰士自己動手製作月餅。和面、擀皮、包餡、出模,烤制……隨著一道道工序的完成,一個個兵味十足的月餅出爐了。對於剛剛步入軍營的新戰士來說,這是他們在部隊裡度過的第一個節日。吃著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武警駐晉某部直升機支隊新訓大隊新戰士張鵬說:「從來沒有在外面過中秋節,心裡自然是想家的,但是在和戰友們一起做月餅的時候,感覺心裡別是一番滋味。我感到很充實,也很有意義。」

「寫家書、寄心語」,一封傳統的書信、一個電話、乃至一個視頻,給家裡的父母親友送上節日的祝福,同時匯報自己入伍以後思想、工作等各方面情況,字裡行間飽含著對親人的思念和報國的雄心。武警駐晉某部直升機支隊新訓大隊新戰士祁世財告訴筆者,「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寫信,感覺還有許多話沒有講完,以後只要有空就給家裡寫信,把自己的近況告訴爸媽,讓他們放心。」 據中國青年網

一份關愛溫暖老人

9月21日上午,吉林省集安市麻線鄉敬老院來了一批穿著軍裝的小夥子,他們是通化邊防支隊和集安邊防檢查站的官兵。

戰士們一來到敬老院就忙碌起來,擦門窗、掃走廊、整理床鋪、澆菜園、採摘蔬菜。「孩子,中秋節怎麼不回家家陪陪父母,還惦記著我們這些孤老婆子!」見孩子們的到來,孫奶奶露出慈祥的笑容。打掃完衛生後,邊防官兵和老人們圍坐在圓桌前開始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包包子。隨後,官兵們現場為老人們獻上了自編自導的小節目,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

吉林省邊境一線的村屯有很多青壯年外出務工,大量獨居老人留守家中,吉林邊防總隊的官兵便做成了老人們的兒女,而且這一做就是十幾年,雖然這個站官兵們換了一茬又一茬,然而關愛幫扶「空巢老人」和困難群眾的善舉卻一直延續至今從未斷過。 據中國警察網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人民創意徵集2020封家書,今年中秋載上你的思念飛回家
    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人民日報人民創意攜手北京稻香村,尋找2020個想家的人,徵集2020封手寫家書,將這封家書放置於你購買的「人民歲月」聯名款月餅禮盒中,在中秋節來臨之際,一併郵寄給你的家人、親人與愛人,把思念與祝福送回家。
  • 【一封家書】歷經千帆 初心依舊
    編者按:在疫情防控期間,上海監獄幹警衝鋒在前,堅守一線,取得了監獄疫情防控的階段性成效,這其中既有廣大幹警的無私奉獻,更離不開家屬們的大力支持和充分理解。抗「疫」期間他們通過視頻、書信、電話等多種方式既互訴思念之情,又互相支持鼓勵,充分反映出廣大監獄幹警為維護社會安寧做出的無悔抉擇和巨大犧牲!為這場戰「疫」中平凡而偉大的他們加油鼓勁,助力戰「疫」取得全面勝利,今年以來,局工會在全局範圍內開展了家書徵集活動。
  • 百度地圖上線家書郵筒,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網絡春晚一起「送愛回家」
    在這闔家團圓的日子裡,卻總有一些人要堅守崗位不能回家。此時,一封飽含濃濃思念,親筆寫下的家書,或許是對故鄉親人最好的慰藉。今年春節,百度地圖聯合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網絡春晚,推出「家書郵筒活動」,在地圖中上線「家書郵筒」和 「回家驛站」等標誌,用AI傳遞愛,幫你捎去對家人的「思念之書」。
  • 姥爺一封家書勉勵新兵外孫改正「三大頑疾」
    老兵的期盼 新兵的方向——推薦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白晨志外公的一封家書編輯同志:近日,在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營組織的「讀家書」主題活動中,新兵白晨志和大家分享了外公的一封家書。
  • 百度地圖攜手央視網絡春晚「家書郵筒活動」強勢上線,用AI幫你「把...
    在這闔家團圓的日子裡,卻總有一些人要堅守崗位不能回家。此時,一封飽含濃濃思念,親筆寫下的家書,或許是對故鄉親人最好的慰藉。今年春節,百度地圖聯合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網絡春晚,推出「家書郵筒活動」,在地圖中上線「家書郵筒」和 「回家驛站」等標誌,用AI傳遞愛,幫你捎去對家人的「思念之書」。
  • 駐村幹部餘永流:留下一封來不及傳遞的家書
    駐村幹部餘永流:留下一封來不及傳遞的家書 2020-12-03 09: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有關中秋節的祝福句子,經典暖心,萬裡挑一!
    中秋思念長,祝福更吉祥。四、取快樂無憂之泉,和健康平安之面,捏花好月圓之皮,包甜蜜幸福之餡。用關懷體貼之火烘烤,以思念祝福之信傳遞,送上特製月餅,祝中秋快樂!七、中秋節到了,送你一面威力芭蕉扇,願你憂愁煩惱無影蹤;送你一根如意金箍棒,願你萬事如意在心中;送你一雙呼呼風火輪,願你風生水起財運通;送你一個吉祥玉淨瓶,願你平安吉祥過秋冬!八、明月千裡寄相思,簡訊祝福送祝願。古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今有客戶你,合作發展創偉業。
  • 小青幫你推|理學院中秋節特別活動「情語中秋」
    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核;讓同學們在校也能夠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溫暖,學院特決定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舉辦「情語中秋」中秋節感恩父母活動。月圓處便是心歸處,又是一年中秋節,可是今年去不能和家人一起度過了。理學院的萌新們,在團圓節之際,在這遙遠的異鄉,通過一封家書寄上深深地祝福和思念。
  • 關於中秋節的祝福話語 經典暖心萬裡挑一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祝福話語 經典暖心萬裡挑一 一、中秋節到,送上祝願,一送月圓不用花錢,二送人圓沒有時限,三送夢圓努力實現,四送佳緣幸福美滿,五送我心願,祝你天天開心無極限。 二、月到中秋分外明,月色明媚秋色新,花好月圓風入夢,人月雙圓總關情。
  • 中秋團圓送給家人的溫馨祝福語,2019年中秋節祝福簡訊
    中秋團圓送給家人的溫馨祝福語,2019年中秋節祝福簡訊時間:2019-09-11 23: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團圓送給家人的溫馨祝福語,2019年中秋節祝福簡訊 1送你一塊月餅,用關懷做皮,踏實牢靠,用思念做餡,甜蜜溫暖,用情話做包裝,雖然華而不實,但也必不可少
  • 推進「五大改造」|「你說,我寫」一封來自監獄的「家書」
    在監獄舉行的「寄一封家書」活動中,小郭第一次攤開信紙,想給家中的父母寫封信,卻發現自己識字不多,便向監獄警察尋求幫助。「沒問題,你說,我寫。」聽了小郭的請求後,監獄警察小何爽快地答應了。「他們已經很辛苦了,我要好好的。」
  • 阜陽融創城一封家書|藉以夏的名義 共見家的生長
    融創城謹以一封家書,為您和家人傳遞關於家的最新消息。為美好傳音,共期未來盛景。 親愛的融創城業主:素書及情,宇見臻心!時光流轉,又逢一年夏至,世間萬物洋溢著蓮勃的氣息。
  • 一封家書│接到南京寄來的準遷證 趕緊給父母寫信報喜
    即日起,紫金山新聞「金陵拍客」推出特別策劃——「一封家書·時光的告白」,向各位讀者徵集珍藏的家書,請您將家書(附上文字寫上信件背後的故事)發到「金陵拍客」專屬QQ號:1810949255,一起「聆聽」時光的告白。
  • 紙墨年輪 家書萬金
    每逢除夕臨近,一家人都會圍坐在書桌邊,一起寫上一封家書。趙先生說,這是過年最重要的儀式。選紙、挑墨,斟酌字句,拿捏情感,一頁紙常常要寫上好幾遍。在團圓的日子裡寫上一封家書,曾是不少中國家庭春節的習慣。長輩們會在信中告訴孩子,「年」不僅是盛大的節日,也是一種深山猛獸;年三十的餃子,不僅是可口菜餚,更承載著更歲交子、團圓福祿的美好。
  • 「熱點」新兵的國慶家書,據說新兵父母都看哭了!
    整理 | 黃海航、範小敏、王子程圖片 | 王子程、譚志超、黃騰國慶節期間,駐閩某綜合訓練基地專門組織新兵以寫家書的形式,向家人致以節日問候,並表達感恩之情。這些我心裡一直都清楚但是也一直無法開口向您表達我對您的愛。在軍營裡生活的這一個月,對於我來說就像是一次蛻變......孩子一切都明白,往後的日子,不管有多難多累,我都會堅持下去。擔起屬於自己軍人的責任以及家庭的責任,也讓母親少一點擔憂。
  • 軍人的月餅,是什麼味道?
    那麼,軍人的月餅是什麼味道?請跟著小編走進空軍部隊,讓堅守在戰位上的兵哥哥告訴你——軍人的月餅,你怎麼這麼美!中秋節前,一群「特別來賓」走進東部戰區空軍某團,讓堅守崗位無法與家人團聚的官兵們樂開了花。原來是美麗的軍嫂和可愛的軍娃們!
  • 80情懷丨一封家書寄相思
    精銳利劍旅:春節家書,致我親愛的親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中國的傳統佳節,中國的春節是壯觀的,天南海北的人都想在除夕夜之前和家人團聚,吃上一頓團圓飯。但在萬家燈火團圓夜的喜慶日子裡,總有一群人在堅守崗位,默默奉獻,手握鋼槍為祖國和人民站崗,守護著家家戶戶的團圓夜。
  • 中環城「一封家書寄濃情」主題活動今日濃情開啟
    萬家熱線9月10日現場報導 9月10日下午2點,中環城(相冊 戶型 價格 動態)藝術館中秋特別企劃「一封家書寄濃情」主題活動濃情開啟。這次活動以一種特別的形式,向中環未來業主及業主家人、朋友送去節日的問候。
  • 臺胞為母尋親:一段兩岸間的家書情緣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泉州12月12日電 (孫虹 吳冠標)「一封封往來兩岸的普通家書,講的都是兩岸民眾之間的故事與聯繫,而且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故事。」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眼裡,家書,是分離的人們寄託思念的載體。  幾天前,來自臺灣的範植明先生與其在大陸的舅舅李子和一起,將一批珍藏多年的家書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 家書少了帳單多了 還有人往綠皮郵筒裡投信嗎?
    我在廣州挺好的,爸爸媽媽不要太牽掛,雖然我很少寫信,其實我很想家——1994年,這首《一封家書》的歌火遍了大江南北,感動了很多人,也溫暖了很多人。 也就是那個時候,手機來了,網際網路來了……隨著通訊科技的不斷創新,人們溝通聯絡感情的方式也越來越新潮。 瀋陽很多的郵筒上面都寫著開啟時間:10點25分,13點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