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是戰爭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前線士兵和後方工人並無性質界線,兩者間相互依賴、相互幫助。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上圖)你是否盡你所能?(通用電氣公司,1942)
早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一個月前,羅斯福就在國會的演講中重點強調了工業生產的重要性:「要通過更多的生產來消滅強大的敵人,僅靠一兩架飛機、一兩輛坦克、一兩門火炮、一兩艘戰艦根本不足以擊垮敵人……我們必須以一種壓倒性的生產能力來遏制敵人,以此在任何一條戰線上都能掀起摧枯拉朽的攻勢。」
1942 年3 月2 日, 根據羅斯福的授意,內爾森通過各分支委員會告知全美的各家單位,希望在工廠內部成立一個志願性質的勞資雙方宣傳組,專門用以鼓勵工廠的生產工作。至於戰時生產委員會自身的宣傳工作,他們則更加依賴於戰時新聞處和戰時廣告業委員會的合作,尤其是後者。實際上,戰時廣告業委員會在二戰期間所創作的生產主題海報數量僅次於債券主題類海報,而所有海報均圍繞羅斯福「加速、加速生產」(Speed,speed production)這一主題展開。當然,美國國內的很多大型工廠也通過僱用、聘請畫家的形式為其創作海報,這些海報大多流傳於工廠內部,儘管在當時產生的影響力十分有限,但這其中也不乏精品之作。
(上圖)美國要在1942 年裡生產6 萬架飛機,要在1943 年裡生產12.5 萬架飛機(戰時生產委員會,1942)
(上圖)第二戰場就在這裡!為了勝利而多多生產!(通用汽車公司龐蒂亞克分廠,1942)
(上圖)讓他們雙管齊下!(讓·卡盧,1942)
(上圖)足量且定時地向他提供物資!(諾曼·洛克維爾,1942)
(上圖)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多地生產!(通用電纜公司,1942)
(上圖)這個傢伙自吹道:「我將在白宮舉行和談。」為了勝利,更好地工作!(羅傑斯·凱爾洛·斯迪爾遜公司,1942)
(上圖)生產還是毀滅?(休·斯託弗雷根,1942)
(上圖)你的工作就是別讓它們啞火!(赫伯特·斯圖普斯,1942)
(上圖)這裡有一份戰時工作,急需鐵路工人!(阿道弗·特萊德勒,1942)
(上圖)所有的北美人,讓我們一同為勝利而戰!(萊昂·埃爾格拉,1943)這是一張針對外籍人士(主要是墨西哥人)的海報,所用的宣傳語也增加了西班牙語翻譯
(上圖)讓我們全心投入其中,直至戰爭勝利!(阿爾伯特·哈德爾,1942)戰時眾多海報的宣傳語皆有雙關寓意。以這張海報為例,海報的主題為美國十分流行的棒球運動,其短語「pitch in」可根據畫面主題理解為「投手將球投入好球帶」
(上圖)浪費一天等於貽誤戰機!(聯合飛機公司東哈特福德分廠,1942)
(上圖)每一個小小的疏忽都會讓我們的敵人得以喘息!別忘了,我們正身處戰爭!(喬·諾南,1943)
(上圖)排山倒海!(加雷特·普萊斯,1942)
(上圖)給他們更多的火力支援!(瓦倫·鮑姆加特納,1943)
本文摘自《戰爭總動員:畫說二戰美國國內宣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