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尋根——陳姓多源,本文主張發祥地在河南禹州

2020-12-16 人文使者

中華姓氏網站認為「陳氏的真正發祥地,應該是在今河南禹州。」由趙國成主編的《根在河南》一書說:「相傳潁川陳氏的開基祖陳軫,是胡公滿的裔孫。公元前627年,陳國發生內亂,陳歷公之子陳完逃到齊國,改稱田氏。後來陳完的後裔取代姜齊建立了田齊,稱雄山東。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田齊,統一中國。齊王建第三子田軫於齊國亡國前投奔楚國,擔任楚令尹,被楚王封為潁川侯(治今禹州市)恢復祖姓,稱陳軫」。

姓氏尋根

徐寒主編《姓氏千年大尋蹤·中華百家姓秘典》的陳姓篇,副題是「追封舜後滿於陳,禹縣發跡潁川陳」。正文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敘述了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媯滿於陳,還把女兒太姬嫁給他,以宛丘(今河南淮陽縣)為都城,媯滿為陳侯,稱胡公滿,讓他奉守帝舜的宗祀,最早創立陳姓。

《通志二十略》

胡公滿的十世孫媯完,在陳國發生內亂時逃到齊國,被齊桓公任命為工正,以國為氏,稱陳氏。陳完的五世孫陳桓子為齊大夫,因採食于田,改田氏。公元前404年建立了田氏齊國。至十五世孫田建時,齊國被秦所滅。其三子軫在秦亡齊前投奔楚國,曾做過楚國的丞相(實名稱令尹),被封為潁川侯,因舉家遷到河南潁川(治在今河南禹縣),而恢復陳姓。陳軫生陳嬰,為秦東陽令史;陳嬰生陳餘,為成安君。潁川陳氏於漢時自陳軫十世孫陳寔始,家族興旺,滿門顯貴,其歷代子孫多為朝廷重臣,後成為各地潁川陳氏分支的始祖,也是陳姓中最大的一支。這一支普遍被認為是陳姓人的共同祖先,史稱陳姓正宗。可見,陳姓的真正發祥地應在今河南禹州一帶。

陳姓

《中原尋根·源於河南千家姓》一書也說:「軫為楚相,封潁川侯,徙潁川,恢復陳姓,是為潁川陳姓之始祖」。

明洪武年間有陳姓移民從山西洪洞遷來河南鈞州,官吏按姓氏安置在城西老官陳村。遷入老官陳的弟兄三人是陳治民、陳治恭、陳可選。後來他們才知道,這個「老官」就是他們最早的始祖陳軫。還有「二老官」陳貞節,是唐玄宗開元初(721年)右拾遺(唐諫官),官終太常博士。最近,文物部門搜集到一些殘存的墓碑,其中就有「潁川侯陳軫故裡」碑,這就是「潁川陳氏」最早的發源地了。

《禹州姓氏》封面

陳姓堂號:三恪堂。郡望:潁川郡、汝南郡、下邳郡、廣陵郡、東海郡、河南郡。

潁川陳氏從戰國末創姓到西晉,一直以在潁川一帶繁衍,並完成了在中原各地的播衍,已有南衍荊楚,東南至江蘇。到東晉時,隨東晉南遷而南遷。

《中國姓氏起源》

隋唐期間,潁川陳氏可以說已遍居祖國北方各地,並繼續南遷。最顯著的是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帶3600名府兵入閩開發漳州,徵戰九年後建立漳州郡,屯兵戌邊,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其子孫成為閩、粵、臺及南洋諸島陳姓的主要支派。

宋朝時,由於金人南侵,宋人南遷,潁川陳氏也隨同前往。明清之際,潁川陳氏進入臺灣。陳姓人進入越南在漢代就開始了。進入日本始於明初。明清有大量陳氏進入東南亞。以後,隨著我國國門的打開,陳姓人同中華民族一道進入世界各地,成為海外華人的一支重要分支。

姓氏文化

當今禹州陳氏仍為大姓之一,以陳姓命名的陳氏聚居村落達23個,近3000戶,其中有11個自建村民委員會。陳氏聚居人口約1.5萬人,加上眾多的散居者,全市陳姓人約達30833人,位居禹州大姓第7位。

相關焦點

  • 姓氏尋根——韓姓多源,重要一支源於河南禹州
    韓姓尋根韓獻子死後,他的兒子韓宣子代立。宣子卒,子貞子代立。以後又經過簡子、莊子、康子。康子卒,子武子代立。武子二年伐鄭國,殺了鄭國之君鄭幽公。武子卒,子景子立。景子就是韓景侯名處,是位有本事的國君,上臺就去攻打鄭國,取得了雍丘(今河南杞縣)。景侯六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趙、魏同列為諸侯。
  • 方姓祖根在禹州:禹州方山為方氏尋根溯源、祭奠始祖的「方氏聖山」
    姓氏的繁衍就像生命之樹,姓氏的創生好似種子的生根發芽。對這種在某地發源成長起來的姓氏,稱為某地的源生姓氏,亦稱發源姓氏。禹州歷史悠久輝煌,承載和記錄下大批華夏姓氏在此的源生與發祥,根據對有關史籍、碑碣、志銘、遺址、譜牒、傳說的解讀、整理、考察、論證等多種手段研究,首批認定有20多個姓氏為禹州之源生姓氏。【方】方姓堂號:正學堂,郡望:河南(洛陽)。方姓的來歷,我國最早的姓氏書籍、戰國史官編撰的《世本》和東漢應邵編撰的《風俗通義·姓氏篇》,都說是「方雷氏之後」。方雷又稱雷、雷公。
  • 原來這14個姓氏,都發源於河南禹州!快看看有你的姓氏嗎?
    一、陳姓 得姓始祖始祖系陳胡公媯滿。據記載,公元前672年媯滿的第12代孫陳完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後來他的10世孫田和建立了田氏齊國。 戰國末年,齊國為秦國所滅。齊王的長子升次子桓先後改姓王氏,而三子田軫則逃至潁川(今河南禹州一帶),恢復陳姓。從此,陳氏一門在中原發展壯大。
  • 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臺灣姓氏的「根」都在祖國大陸,在近年風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尋根活動中,臺灣同胞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們就衝破重重阻力和幹擾,不斷組團來祖國大陸尋根謁祖,典祭先賢,表達對祖地故土的思念和嚮往之情,以及飲水思源、葉落歸根的強烈意念。
  • 新加坡華人姓氏排行榜 陳姓居首
    陳姓居首,依次是林、黃、李、王、張、吳、蔡、劉、楊。  不說不知,新加坡人以姓「陳」者居多,約有2萬戶人家!緊跟在後的「老二」為「林」,有1.8萬戶,「老三」則是姓「黃」者,共有1.5萬戶。其它接下來的姓氏依序為:李、王、張、吳、蔡、劉、楊等。   這個數字,是理想印刷出版有限公司經理曾也魯透露的。
  • 陳姓姓氏源流:從舜帝、陳武帝到義門陳氏
    陳姓姓氏源流:從舜帝、陳武帝到義門陳氏中華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對於中華姓氏文化的研究,已成為一門重要學科。它對傳承中華血脈,連接人們情感,凝聚中華民族合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陳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五大姓氏(一說第七大姓氏),在廣東、福建、臺灣地區最有影響。當代陳姓人群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陳姓總人口大約在5800萬。陳,本義陳列,原為國名,即宛丘,在今河南淮陽縣,為西周初封舜後媯滿之地。陳字,由阜和東組成。
  • 陳姓第一,張姓第二,三明什么姓氏的人最多?
    王姓在三明所有姓氏中的人口總量大約在8萬5000人左右,佔全市總人口的3.2%左右,這個姓氏只能在三明排在第八大姓。其中寧化姓王的人最多,有將近1萬7千人姓王。也有人說,那應該是姓劉的吧?當然也不對。三明姓劉的不到7萬五千人,只佔全市人口的2.8%左右,而且以永安姓劉的居多,大約有1萬八千人左右。這個姓在三明只能排到第十位。
  • 重慶市十大姓氏,陳姓排第幾,宗親們快看看!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就重慶市的姓氏來說,按照人口數量,重慶市的十大姓氏依次是:李、張、陳、劉、王、楊、周、黃、羅、唐。
  • 陳姓是中國第五大姓 「陳胡公鐵墓」成祭祖之地
    位於淮陽縣城附近的陳胡公鐵墓姓氏起源河南商報記者 程國昌 段睿超 文/圖陳姓是中國第五大姓,國內約有5400萬人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陳姓人口眾多,分支龐雜,卻都一致認可陳姓發源於宛丘,認為陳胡公是其得姓始祖。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陳氏子孫到淮陽陳胡公墓祭拜。
  • 閩臺地緣及以姓氏為紐帶的族群遷涉
    正是由於福建和臺灣之間地緣相近,唇齒相依,骨肉相連,有著密不可分的地緣、親緣關係,加上親緣源於地緣,地緣成就親緣,更使閩臺之間的關係顯得尤為特殊,而對這種關係的研究也自然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向題之一。當然,僅就這種地緣、親緣關係而言,其實不僅包含許多更為豐富的內容,還有多種表現形式。本文限於篇幅,僅以姓氏為例加以中述。
  • 廣東省第一大姓,為什麼是陳姓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如今,陳姓是全國第五大姓氏,總人口約為7000萬人,僅次於李姓、王姓、張姓、劉姓這四大姓氏。在全國分布上,陳姓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
  • 速看:從古至今長久不衰的八大姓氏,有您家姓氏在列嗎?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顯赫一時的大姓,有的姓氏早已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而有的姓氏至今還一直是朝氣蓬勃,堅挺如初,本文由老龍給朋友們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長久不衰的八大姓氏。第一大姓是李姓相信大家對於李姓的第一印象來自唐朝,沒錯,李姓是唐朝的國姓。
  • 姓氏溯源之陳姓:華人第五大姓,前有古人,後有來者
    陳姓是中華民族的十大氏族之一,人口達7000多萬,約佔全國人口的6.8%,居十大姓氏的第五位,僅次於張、王、李、劉四姓。數千年的風雲變化,生生不息。從陳姓中分支出來的姓氏達39個之多。它的起源歸納起來有三種。
  • 閩臺姓氏屬同宗 所屬郡望完全相同
    核心提示:郡望是兩千年前秦漢時期的郡名、是整個家族最早的發祥地,代表著姓氏的來自,既同一姓氏的的族人,其所屬郡望便完全相同。...  郡望是兩千年前秦漢時期的郡名、是整個家族最早的發祥地,代表著姓氏的來自,既同一姓氏的的族人,其所屬郡望便完全相同。如陳氏發源於穎川群(今河南許昌,長葛一帶),普天之下陳姓的郡望便是「穎川」。
  • 潁川堂陳氏----你是啥姓氏?有堂號嗎?
    範圍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潁川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黃帝生於潁川,夏禹建都於潁川。也因此成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祥地。歷史上潁川人才輩出,數不勝數。
  • 廣東省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第一大姓人口密度達到了7.8%以上
    廣東省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第一大姓人口密度達到了7.8%以上文/侃侃史話廣東省不僅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自秦始皇時期開始,中原人口就源源不斷遷入廣東,並在這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這裡民風民俗,人文歷史都很特別,風格很獨特。
  • 門票免費,河南的一個景點火了,花了8.5億元落戶禹州
    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遊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被描述為人牽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自古以來,中原之地河南就深受皇帝喜愛,歷史上,許多朝代都在這裡建都,留下了許多文化和歷史遺蹟
  • 河南禹州的粉條、燜子、羊肉湯
    每天陪你酒話連篇的大羅言酒全文字數:1566字閱讀時間:3分鐘河南的禹州,被譽為華夏第一都,境內的古建築群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禹受封為「夏伯」就在此地,禹州地理氣候優越,盛產動、植、礦物藥材,唐朝藥王孫思邈曾長期遊居禹州,行醫採藥、著書立說,孫思邈去世後,禹州人民為了紀念他,在西關建了座"藥王閣"。禹州的鈞瓷也非常有名,它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在我國自古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的說法。
  • 閩清十大姓氏之陳姓
    為最早遷入閩清的五大姓氏之一。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陳姓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
  • 翻觀陳氏家族生息繁衍,陳姓起源及家族史!
    一、虞舜後裔得陳姓二、出於陳國公族後裔本文要說的是下面的來源民國初年,由河南各地遷到湖北沙市三岔路、迎禧街一帶的回民有陳氏。苗族陳氏 如廣東省民族委員會委員陳斯德、城步縣政協主席陳加壽等即是苗族陳氏。此外,壯族、黎族、彝族、朝鮮族、白族、高山族、畲族等少數民族中也都有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