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是中國第五大姓 「陳胡公鐵墓」成祭祖之地

2020-12-16 大豫網

位於淮陽縣城附近的陳胡公鐵墓

姓氏起源

河南商報記者

程國昌 段睿超 文/圖

陳姓是中國第五大姓,國內約有5400萬人,全球則達8000萬之多。

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

陳姓人口眾多,分支龐雜,卻都一致認可陳姓發源於宛丘,認為陳胡公是其得姓始祖。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陳氏子孫到淮陽陳胡公墓祭拜。

尋根問祖

「陳胡公鐵墓」成祭祖之地

2月20日,周口市淮陽縣城東南角的陳胡公陵園分外寂靜。上午11點半,臺灣中連松村青果行總經理陳松樹、琉璃天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陳瑞陽來到陳胡公墓前,叩拜先祖。他們說,無論身在哪裡,根都在淮陽。

「農曆二月二以後來這裡祭拜的人更多。」淮陽縣陳氏研究會秘書長陳衛東說,很多陳姓人都會聚集到這裡,祭拜陳姓始祖陳胡公。

河南省陳氏文化研究會會長陳瑞松介紹,陳胡公死時是「墓而不墳」的年代,也就是埋葬死人後不作標誌。但陳胡公作為侯爵,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

據史料記載,陳胡公墓用鐵鑄成,建在水下。考古學家曾在這裡發現西周陶片和戰國板瓦,證實當年陳胡公墓和陳胡公拜殿的建築情況。

陳衛東說,原本陳胡公墓在沼澤中央,後來新加坡著名企業家陳永和捐資,填平了沼澤,修建了現在的陳胡公陵園。現存的這座直徑20米的墓,牆壁是用像鐵一樣的灰褐色磚砌成。後來,又有陳氏宗親捐資,在陳胡公墓前修建了一座牆壁,上刻「根」字,象徵天下陳姓皆源自陳胡公。

如今,這裡成了世界各地陳姓人尋根問祖之地。

得姓始祖

陳姓的得姓始祖,是舜帝的後裔

陳胡公是陳姓的得姓始祖,他原本姓媯名滿,是舜帝第33世孫。媯滿的父親閼父,因商紂王昏庸無道,製造了大量武器幫助周武王,為周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追封先賢遺民時,將閼父的兒子滿,封於陳地,國號為陳,建都於宛丘,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滿。

因此,媯滿也被稱為陳胡公。當時陳國轄地在黃河以南,淮水之北,國力強盛,是西周至春秋最有影響的諸侯國之一。

但從陳姓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陳姓與當時的陳國雖然關係密切,但陳國強盛時並沒有人以「陳」為姓,陳姓得以發展則是在陳國滅亡之後。

完公奔齊

第一個姓陳的人,名叫陳完

陳瑞松說,後來陳國滅亡,陳國子民便以國為姓。他在《陳姓源流》中介紹,第一個以陳為姓的人,是陳胡公後裔陳完。「完公奔齊」,講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陳完的父親陳厲公,是陳國第14代君主。公元前700年,陳厲公被其弟林殺害,林自立為國君,就是陳莊公。經過宮廷政變,作為太子的完無法再當國君,被貶為大夫。

莊公死後,宣公繼承國君。宣公的太子名叫禦寇,被宣公的寵妃謀殺,改立寵妃的兒子款為太子。由於完與禦寇同黨,完擔心自己也會被殺,於是逃到了齊國。為了不忘祖先,完以「陳」為姓,史稱陳完。

陳完到了齊國後,受到了齊桓公的熱情款待,陳完為了答謝齊桓公,將自己的姓改為「田」,他也是田姓的得姓始祖。後來,陳完第10世孫田和廢掉姜姓齊康公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有名的「田代姜齊」。

以國為姓

陳國被滅,國人以陳為姓

陳胡公的其他後裔,仍舊世代在陳地生活,一直到了第23代君主留。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534年,留的父親陳哀公死後,留繼位。當年4月,陳國派使者向楚國報喪,楚國卻殺掉使者出兵攻陳。楚國國力強盛,陳國衰弱不敵。君主留無奈,逃到了今天的開封市陳留鎮一帶。為了紀念國家,遂以「陳」為姓。陳瑞松說,君主留避難的地方也因此而得名陳留。

如今的開封市陳留鎮,仍有陳姓人將「陳留」尊為始祖,並且有家譜記載。《陳姓源流》上記載,陳留也是史上第二個姓陳的人。

陳瑞松介紹,在陳留之後,有記載的還有陳吳,為避難逃到商丘柘城。陳胡公的第20世孫陳亢因陳國遭侵逃到衛國。陳衍避難於蘭考,其兄弟陳全溫逃到晉國。

這些人都是陳胡公的後裔,因為國家被滅而以國為姓。

根在淮陽

陳氏文化

成了淮陽的一張名片

在陳衛東的辦公室裡,收藏著全國各地的陳氏族譜。河南商報記者在梳理這些族譜時發現,全國各地的陳姓人都是將得姓始祖上溯到陳胡公。

如今,陳胡公陵園與陳氏文化,成為淮陽縣除了伏羲太昊陵之外的又一張文化名片。在淮陽縣政府的文件上,明確要求完成姓氏文化館的建設,要求旅遊、招商等各個部門打造好陳胡公墓這個旅遊資源,希望能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淮陽陳氏研究會會長陳樹芳在退休前是淮陽縣副縣長,他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說,現在陳胡公陵園大都是由陳氏宗親捐資建設,捐助資金已近千萬元。

「現在正在全力宣傳這張名片,想利用好陳氏文化這個名片。」淮陽縣招商服務局局長楊勇說,前些天,他跟著河南省商務廳的隊伍去了一次臺灣,向臺灣推介淮陽,推介陳姓文化。

甚至在楊勇的名片背面,印著陳姓始祖的宣傳資料,他想告訴世界各地的人,淮陽是陳姓人的根。

(河南商報)

相關焦點

  • 陳姓始祖陳胡公,陳姓的朋友你知道嗎?
    「陳姓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陳氏八千萬,始祖皆胡公」。在河南省淮陽縣龍湖東南南壇湖畔,有座陳胡公墓俗稱胡公鐵墓,它就是中華陳姓的始祖墓。媯滿雄才大略,建陳國,築陳城,興百業,造福民眾,使陳國雄居十二大諸侯國之列。媯滿死在陳國,就葬在這裡。周武王以國賜姓,稱他為陳胡公,陳胡公自然就是陳氏的得姓始祖,這就是陳姓的由來。陳胡公死時是墓而不墳的年代,但對於王侯和德高望重的文武重臣,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
  • 陳姓始祖——陳胡公
    三千多年來,陳胡公的後裔一本千枝,繁衍昌盛,子孫遍布海內外,陳姓已成為中華第五大姓。改革開放以來,淮陽陳姓族人開展廣泛的聯誼活動,陳姓族人來淮謁祖者絡繹不絕。國內多個省、市、縣陳姓居住地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陳氏族人都組織過謁祖團來謁祖。「陳氏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陳氏上億萬,始祖皆胡公」已成為海內外陳姓的共識。
  • 姓氏溯源之陳姓:華人第五大姓,前有古人,後有來者
    商均遷走,其後人虞思仍留居虞城舊地,周朝初年,虞思的後裔遏父(又稱閼父)投附周國,擔任陶正之官。舜帝是上古時著名的制陶專家。他的子孫繼承這一技藝,都擅長制陶。因閼父制陶有功,深得周國文王的歡心,便將長女太姬嫁給子閼父之子媯滿(即胡公滿)。周武王滅商後便把媯滿另封於陳,取代虞遂之後的陳國。媯滿統轄陳國故地,奉舜帝之祀,國號仍叫陳,並以國為姓為侯為爵。
  • 檳城五大姓,在中國原鄉的「捐資」豪舉
    只是時代變遷,有些已經成為過去無跡可尋,有些則靜靜躺在城市角落不再產生光芒,本文擬就檳城五大姓在其中國原鄉現存的點滴記錄,還原那個時代擁有強大資金的華人群體在原鄉貢獻力量的痕跡。  在三都人中,有五大姓脫穎而出,幾乎壟斷了檳城早期的各項事業,他們分別為來自新垵村的邱姓,霞陽村的楊姓,石塘村的謝姓,鰲冠村的林姓,以及包含山仰社在內的閩南陳姓。  五大姓以檳城為跳板,周旋於南洋各國,亦或者將其模式通過原鄉複製到各大商埠中,如仰光、古晉、新加坡、吧東等地,從而在南洋各地同時產生相同的同鄉同姓群體勢力,為原鄉的資金籌措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 各省「第一大姓」:王姓承包16省,陳姓佔據富裕之地
    中國姓氏源遠流長,姓氏別具一格,像比較奇葩的姓氏「操、雞、死」姓,這些聽似不雅的姓氏在古代極為普通,就拿「雞」姓來說,它在封建時期是表示豐衣足食、吉祥如意的上等姓,在後期的演變中,「雞」成了眾人避之不及、不願提及的糟心姓。除了奇葩姓,複姓也備受矚目,「歐陽、上官」等姓氏並非只存在於影視劇中,它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於世。
  • 陳姓的歷史與文化,值得各位宗親們收藏!
    陳氏天下一家親   陳姓是中國五大姓氏之一,在人口排列上穩居第五位,有趕超第四位的趨勢。尤其在南方地區和海外最有較大的影響。當代陳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含港澳臺)人口的5.1%,總人口大約在7100萬,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
  • 閔子騫墓來了40位韓國後人 中韓閔氏後人清明攜手祭祖
    昨日上午10點,在濟南市閔子騫祠堂,40位專程從韓國趕來濟南的閔氏後人,與諸多濟南閔氏後人一起,祭拜先祖閔子騫,並舉行祭祖儀式。這將是韓國閔氏後人首次清明節在華祭祖。記者 劉建宇  背景資料  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中,閔氏位列第191位,有26萬人左右,約佔中國總人口0.0002%。其中,濟南閔氏人口約1000人,在甘肅、安徽、江西、福建以及東三省均有分布。
  • 韓國閔氏首次清明來濟南祭祖 將齊拜先祖閔子騫墓
    今年4月4日,韓國閔氏後人代表一行40多人將踏上尋根之旅,來濟南百花公園附近的閔子騫墓祭拜先祖,這將是韓國閔氏首次清明在華祭祖。  緣起 一個守墓人的電話  2013年冬,閔子騫76代孫閔偉接到一個意外的來電,給他打電話的是閔子騫墓的守墓人。對方說,墓地來了一個人,想祭掃閔氏先祖。守墓人在電話裡催促閔偉「最好過來一趟」。
  • 潁川人陳寔 陳姓史上第三大始祖(組圖)
    如今陳留鎮仍有陳姓人尊奉陳君留為始祖,陳君留是史上第二個姓陳的人。  第三支是陳湣公的大兒子媯衍,字襄,避居到陽武戶牘鄉(今河南蘭考縣東北)。媯衍有媯璉、媯璵、媯璋3個兒子,媯璵以陳國始祖陳胡公的「胡」為胡姓,媯璉、媯璋以陳國國名為陳姓。最初幾代人中,有的到齊國為官。第四代陳周昌權高位重,成為齊國的重臣。第七代陳從善,在秦國為官,官至上大夫。
  • 陳姓姓氏源流:從舜帝、陳武帝到義門陳氏
    陳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五大姓氏(一說第七大姓氏),在廣東、福建、臺灣地區最有影響。當代陳姓人群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陳姓總人口大約在5800萬。陳,本義陳列,原為國名,即宛丘,在今河南淮陽縣,為西周初封舜後媯滿之地。陳字,由阜和東組成。
  • 2019,陳姓家族十大新聞
    (華夏陳氏網鄭州12月31日訊 陳浩琪)中華陳氏,自開宗立姓以來,泱泱大族,歷朝歷代英傑輩出。為君為臣,勇將賢才,儒學大儒,代不乏人,他們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才盡其用,青史留名。中國首部百家姓主題電視劇《龍族的後裔》第9、10集《陳胡同源》河南衛視2019年2月3日晚星光劇場播出。
  • 「王」姓位居榜首,看看你的姓排第幾?
    我國的姓氏非常之多,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姓氏的人逐漸壯大了,而有的姓氏則逐漸在減少,甚至消失了。在最新的百家姓排名之中,姓「王」的人非常之多,所以」王「姓排在了首位。姓」王「的人之所以這麼多,主要是因為在古代時期,很多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原本並不姓」王「,但是被賜姓為」王「,所以」王「姓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 陳姓起名:寧錯一時不錯一世,光彩照人助運人生的女孩名字
    陳姓,在古代百家姓排第10位,是中國的大姓之一。陳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中,2019年統計按人口計算居全國第5大的姓;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中,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陳姓寶寶如何取名才能吉祥好聽呢?以下是天賜佳名為大家整理的陳姓寶寶好聽名字大全。>>>姓氏介紹:陳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中,按人口計算居全國第五大的姓。
  • 翻觀陳氏家族生息繁衍,陳姓起源及家族史!
    翻觀陳氏家族生息繁衍的斑斕篇章,揭示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無疑能給人以啟迪,予現實以借鑑;增炎黃子孫之自豪,壯中華民族之氣概。高姓改為陳姓:唐朝末年有個叫曹憲來的人,娶都姓母親陳氏之姓,這一支曹姓。到了宋代,陳姓後裔中有一個叫陳文龍的,作了高官顯宦,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陳姓成了海寧望族。
  • 陳姓第一,張姓第二,三明什么姓氏的人最多?
    三明,位於中國福建省中部的西北隅,東依福州市,西界江西省,南鄰德化縣、永春縣,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長汀縣、連城縣、漳平市,地處北緯25°30′~27°07′,東經116°22′~118°39′之間。其中寧化姓王的人最多,有將近1萬7千人姓王。也有人說,那應該是姓劉的吧?當然也不對。三明姓劉的不到7萬五千人,只佔全市人口的2.8%左右,而且以永安姓劉的居多,大約有1萬八千人左右。這個姓在三明只能排到第十位。
  • 精選「百家姓」系列之——陳姓的起源!
    「陳」姓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排名是第五位。陳姓大陸地區前十名依次是:1、王,2、李,3、張,4、劉,5、陳,6、楊,7、趙,8、黃,9、周,10、吳。在《百家姓》裡面,陳姓排在第10位。百家姓來看一下陳姓的起源吧!
  • 陳姓八大旅遊勝地,陳家人你去過幾個?
    在淮陽龍湖東南南壇湖畔,有一座古今聞名的鐵墓,這就是中華陳姓的始祖——陳胡公鐵墓,陳胡公墓前的石牌坊門楹聯就寫著:發宛丘巍巍聖績垂千古;立陳姓綿綿子孫遍五洲。通過平定「侯景之亂」,漸進而為王,再受梁禪稱帝,建立大陳。陳霸先在抵禦外族勢力對漢族的迫害方面和維護社會穩定、保護華夏傳統文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陳霸先在行兵打仗、國家治理、為人處世等各方面無不展現出他超凡的人格魅力,他不僅是一代皇朝的開國皇帝,更是流芳千古的賢明聖君。
  • 姓氏排行榜出爐:廈門陳姓最多 柳姓最少
    昨日,一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在網上流傳,據了解,這份排行榜的數據來源是國家統計局,根據統計,位列新百家姓前五位的是「王、李、張、劉、陳」,這五大姓氏,共佔了全國總人口的29.9%。而記者也從權威渠道了解到,目前廈門人口數排名前五位的姓氏分別是「陳、林、黃、王、李」,和7年前沒有變化,其中第一大姓「陳」排在全國第五。
  • 百家姓之陳姓來歷,其一望族3900餘口未曾分家
    百家姓中每一個姓氏家族都有其精彩而傳奇的來歷,今天給大家說的陳姓,在百家姓中有一奇觀,是其他姓氏都未曾出現的,因其一望族曾創下3900餘口人都未曾分家的壯舉。而且,陳姓和胡姓得姓始祖為同一人。這個人就是陳胡公,他是舜帝的第33世孫,名為媯滿,所以,陳姓、胡姓都源於上古八大姓之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舜帝的嫡裔媯滿,於是就把長女大姬嫁給他,並封之於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鎮),後又封於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陳國,後來又遷都陳之宛丘(今河南淮陽),諡號胡公,因此又稱陳胡公、胡公滿。
  • 陳姓人口這麼多竟然這麼牛!快來查查你的姓吧!
    陳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中國陳姓人口多達7000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全球約達9800多萬之眾。陳姓在南方居多北方較少,那麼陳姓的人口為什麼這麼多呢?在中國歷史上朝代名與皇帝之姓重合者,僅陳朝一家。陳霸先拯救漢族於危難之中,不僅為整個中華民族作出了重大貢獻,還把中國陳姓人從政治上提升到了輝煌的頂點。陳霸先使天下陳氏引為自豪!到了隋朝,陳氏皇族大部分仍然得到分封,受任為地方守宰,因而遍布天下。這是陳氏子弟面向全國的一次大範圍擴展。其中最有名的一支是江州義門陳氏,還有「開漳聖王」陳元光一支名聲也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