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黃景瑜、鍾楚曦等眾多明星都在推薦的《氣球》究竟是一部什麼的電影?11月20日,在《氣球》上映當天,導演萬瑪才旦帶著他的這部新作親自來了,並與杭州影迷展開了一場對談。
王家衛導演曾說過:「萬瑪才旦電影的迷人之處,在於可以深看,也可以淺看。淺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脫。」作為萬瑪才旦導演的第七部電影作品,電影《氣球》可以說是集前作之大成,不僅極具人性深度,也更通俗。
電影以20世紀90年代為背景,表面上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普通家庭的生活困境,但實際上涉及了基礎教育、計劃生育、女性主義等多個社會議題。達傑的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誠、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的父親靈魂輪迴轉世,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恩愛的夫妻倆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讓杭州觀眾覺得有意思的是,電影為了展現普通藏族家庭中信仰與現實的衝突,尤其是女主人面臨的真實的焦慮與迷茫,是以一隻普通的保險套為切入點。卓嘎去鎮上的診所和女醫生要保險套,但是保險套被兩個小兒子當氣球吹著玩,被達傑看到對兩個兒子一頓罵。可是兩個小孩子並不懂父親為什麼責罵他們,一偷再偷,甚至吹成氣球和小夥伴互換了口哨……
而在更高層次上,電影則是通過紅白氣球、種羊與男人、不能生育的母羊與不想生孩子的母親等意象對比,展現了更為深度的哲學象徵趣味。
在活動現場,萬瑪才旦導演表示,電影《氣球》的創作靈感,其實來源於自己在北京中關村上空偶然看到的一隻紅色氣球。經過幾年時間的醞釀,並與自己最為熟悉的藏地文化及真實生活意象相結合,才有了《氣球》這部令人回味悠長的作品。萬瑪才旦導演還表示,自己的作品深深地根植於藏地文化,始終關照著自己所生活的故鄉,展現著故鄉的變化,以及創作者對這些變化的態度及反思。
據悉,電影《氣球》曾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上海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際國內權威電影節,並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等多項提名及獎項。幕後團隊也十分強勁,導演邀請了攝影指導呂松野,剪輯指導廖慶松、金鏑,聲音指導杜篤之、吳書瑤等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參與,更有已故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的御用作曲裴曼·雅茨達尼安(Peyman Yazdanian)擔綱影片配樂。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