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經陰道取腫物腹部不留手術創口

2020-12-25 瀟湘晨報

72歲的王奶奶家住湖南長沙,半年前開始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大便次數也明顯增加,每天最少兩三次,多則四五次,還感覺沒拉乾淨,以為是痔瘡,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患上直腸癌。

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專家為她在腹腔鏡下施行中位直腸癌根治術(CRC-NOSES Ⅲ式),手術切除的腫物經陰道取出,沒在腹部留下任何手術切口。

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肖志剛教授表示,這種手術方式主要適用於腫瘤略大的中位直腸癌女性患者。與常規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相比,該手術具有以下優勢:術後疼痛減輕,下床活動及排氣時間縮短;腹壁美容效果好,腹壁功能障礙減少;對術者來說,手術視野更加清晰。

「目前,全球結直腸癌新病例接近120萬、死亡63萬,分別比2000年增加27%和28%;在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於惡性腫瘤的第3位和第4位,每年發病遞增速度為世界平均數的兩倍,」肖志剛教授介紹,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如上海市區男性腸癌發病率為48/10萬,女性為45/10萬,這一發病率已接近西方發達國家。

目前,治療結直腸癌主要採取結直腸癌根治術,常規開腹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療效較為理想,但創傷較大。隨著近年來微創技術在腫瘤根治術中的不斷發展,主流手術方案逐漸從開腹手術轉為腹腔鏡手術治療。隨著外科手術器械的不斷研發和微創理念的普及,機器人外科手術已在各外科領域迅速發展。在結直腸手術中,機器人手術系統的特點決定其在狹小空間能夠進行精細靈巧操作,特別是對位於盆腔的側方淋巴結清掃、盆壁神經的準確分離和對直杆器械可視而不可及部位的操作,展示出優勢,大大提高了結直腸疾病救治成功率,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患者的生命。

肖志剛教授提醒,早期大腸癌一般沒有症狀。轉化為結直腸癌的話,可能出現以下症狀:大便出血;反覆腹瀉或便秘、大便變細或者有殘留;腹脹;腹痛;貧血;原因不明的體重減少。確診最有效的檢查是大便隱血試驗和腸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腸癌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結直腸肛門外科的發展,促進學術交流,2020年12月11日~13日,由中國醫師協會肛腸醫師分會肛腸疾病專家委員會、湖南省醫學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主辦,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承辦,以《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中國普通外科雜誌》和《結直腸肛門外科》雜誌為學術支持的第15屆(2020)全國結直腸肛門外科新技術新進展研討會、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分會肛腸疾病專家委員會學術年會、第7屆全國結直腸肛門外科青年醫生手術視頻大賽在湖南長沙盛大舉行。

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對結直腸腫瘤及肛門良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及基礎研究最新進展作精彩的學術交流。會議安排了機器人手術轉播、結直腸癌綜合診治熱點話題辯論秀、《慢性便秘診治進展》新書首發儀式、麓山慢性便秘高峰論壇、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解讀等環節,為廣大參會者帶來學術大餐,每年一屆的全國結直腸肛門外科青年醫生手術視頻大獎賽展示了我國年輕結直腸肛門外科醫師的風採。

作為今年新冠疫情後國內結直腸肛門外科領域最大的學術會議之一,來自全國各地的逾千名同仁克服困難共聚一堂,共同聆聽國內頂尖專家傳道授業。此外,對於因疫情及其他原因無法到場的各地同仁,大會利用網際網路平臺設置省外分會場,數千人通過網絡參會。

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梁輝 文俏程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腸癌的前兆有哪些?
    原創 冬 39健康網「腸癌?怎麼可能?」家住廣州市白雲區的肖女士在做體檢時,發現了腫物,進而一查竟然是結腸癌。好在尚處於早期,及時手術後,肖女士恢復得很順利。提起病情,肖女士不敢相信,驚魂未定。腸癌,近幾年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可能和我們的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腸癌早期的時候症狀多不典型,甚至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視,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所以為了降低腸癌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今天小九就來介紹一下腸癌的基礎相關知識,以幫助大家做好防患工作。
  • 女子陰道頻繁出血,竟查出直腸癌!這兩個重要部位險些不保
    近日,國科大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開展了一例高難度手術——腹腔鏡下直腸癌擴大根治術(後盆腔臟器清除+超低位保肛)合併帶血管蒂小腸陰道重建術。 手術為晚期直腸癌患者鄭女士切除了腫瘤,只在腹部留下一個約2釐米的臨時性造口切口,還為她成功保住肛門,並完成陰道重建。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4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張女士丟臉至極,這才想著要不去醫院看看,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醫生對張女士進行了直腸鏡、CT檢查後,發現張女士腸道長了一個腫瘤。雖然為惡性腫瘤,但所幸還處於早期階段。若推遲病情半年,很可能要接受大創傷的手術,並且有可能失去肛門。 張女士接受腹腔鏡無創手術後,因為無需化療不久便出院了。
  • 腸癌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 早期做腸鏡篩查能有效降低發病率
    信息時報訊(記者黃豔通訊員簡文楊李饒堯)我國消化道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且呈年輕化趨勢特徵,對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近日,「第六屆廣州消化道疾病周」在廣州召開。據大會主席、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外科首席專家汪建平教授介紹,早篩查早診斷是有效降低腸癌發病率的手段,尤其是50歲以上有家族史的高危人員應接受篩查,以便發現早期病變並進行幹預性處理。
  • 變性手術後陰道萎縮 忍受痛苦8年之後狀告醫院
    李瑩今年34歲,出生在江蘇鎮江的一個小鎮,她原來的名字不叫李瑩,這個名字是在她變性後,一位記者為她取的。  李瑩說自己從一個男孩到一個女孩的過程,是從夢想開始的,這種夢想源自一種發病率十萬分之一的病,叫易性病,自己是在不知不覺的發育成長中成了這十萬分之一的。
  • 結腸炎轉化成腸癌機率較小
    以腸癌為例,腸炎和腸癌都是比較常見的疾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兩種疾病的症狀差別還是很大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結腸炎是否會惡化成結腸癌?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楊榮嬌對此作了詳細解答。
  • 什麼情況可選擇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手術?專家告訴您
    劉女士不敢告訴家人,自己上網查了查,越查越擔心,這個「腫瘤」怕是得做手術了,到時候脖子那兒留個大疤多難看啊,萬一啞了嗓子怎麼辦......糾結了好幾天,她決定到醫院找專業醫生看看。  劉女士來到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肝膽乳腺甲狀腺疝外科就診,坐診的是科室主任、副主任醫師許傳波,他詳細了解了劉女士病史、結合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甲狀腺良性結節。
  • 富陽甲狀腺癌發病率躍居首位
    甲狀腺癌與直腸癌發病率排位均往前移根據區疾控中心的統計,2018年富陽惡性腫瘤發病共有3169人,其中男性1533人,女性1636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為465.80/10萬,男性發病率為449.98/10萬,女性為481.67/10萬,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 老人腹股溝長6釐米包塊,微創手術2個小孔解決疝氣困擾!
    經過微創外科專家苗慶松詳細地檢查,董大媽左側腹股溝區可見一個約8.0*6.0cm大小的腫物,診斷為左側腹股溝疝。因為患者抗拒開刀手術,苗慶松教授準備為其進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疝修補術」,該項手術不僅創口小、疼痛輕、無疤痕,而且恢復快,患者一般術後當天就能下地行走。
  • 腸癌的腹痛是哪裡痛?腸炎與腸癌有什麼關係?如何早期發現腸癌
    腸癌的腹痛位置並不是明確的,所以,對於腸癌引起的腹痛,一定要有一個全方面的認識才行,腸癌一旦發生,如果引發患者出現腹痛的話,患者的腹痛位置是不確定的,呈遊走性的疼痛,所以說,一定要讓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就診,最好及時的查腹部CT以及腸鏡檢查,明確診斷才好。
  • 唐山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一例腹膜後重約20kg巨大腫物切除術
    唐山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近期接連完成數例腹腔巨大腫瘤切除術等高難度、複雜性手術。日前,該院馬龍濱主任帶領的肝膽外科在影像科、麻醉科及手術室多個科室的共同配合下,成功完成一例腹膜後巨大腫物切除術。腫物大小達到40*20*18cm3,重約20kg!
  • 腸炎與腸癌有什麼關係?如何早期發現腸癌?
    腸癌的腹痛位置並不是明確的,所以,對於腸癌引起的腹痛,一定要有一個全方面的認識才行,腸癌一旦發生,如果引發患者出現腹痛的話,患者的腹痛位置是不確定的,呈遊走性的疼痛,北京天健醫院腫瘤科李佩文主任講,一定要讓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就診,最好及時的查腹部CT以及腸鏡檢查,明確診斷才好。
  • 腹部包塊可能是大腸癌症狀
    原標題:腹部包塊可能是大腸癌症狀   了解腸癌的早期的症狀對於疾病在治療上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那麼大腸癌疾病在早期的時候會出現的症狀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呢一起簡單的看看下文內容的相關的介紹,  常見的腸癌早期症狀有:  1
  • 腹痛一個月,初一女生確診腸癌!連醫生都震驚了:沒有家族史咋會得這...
    第二天早上,周女士發現玲玲腹痛腹脹的情況依舊不減,於是前往當地醫院就診,腹部CT檢查結果顯示「腸套疊」,考慮腫瘤性病變可能。這個結果讓在場的醫生及周女士非常震驚,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可能得這樣的毛病?他們一家來到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接診的胃腸外科孫偉亮主任憑藉多年的經驗,初步斷定為結腸腫瘤伴套疊,馬上安排腸鏡檢查,結果在橫結腸中段處發現一個4公分大小的腫塊,從而引起了腸套,並繼發不全腸梗阻。經詢問,玲玲沒有癌症家族史,一直以來生活比較規律,也沒有不良飲食習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玲玲患上腸癌?
  • 女子腹部膨隆如小丘 手術切除33斤巨型肌瘤
    此外,腫物也壓迫影響了盆腹腔多個臟器,如果繼續發展,很可能進一步膈肌上抬,患者呼吸都會受限。"" 這顆『巨型炸彈』必須儘快手術移除!" 生秀傑醫生立即將患者安排入院。情況複雜手術風險高、稍有不慎可能大出血" 醫生,我能不能不做手術啊,我這輩子除了生孩子,就沒去過醫院,更別提手術了。" 手術前,王姐拉著醫生一臉擔憂。巨大的腫物不得不切除,但手術風險和複雜程度卻不低。
  • 乳腺癌成澳門女性發病率最高癌症 人數逐年增加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導,近10年乳腺癌是澳門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發病人數逐年增加和年輕化。有澳門和香港醫生表示,乳腺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率大大提升,也會減少精神和乳房創傷,呼籲40歲以上婦女定期做乳房造影檢查,有家族遺存史的婦女建議30至35歲以上每年做乳房造影檢查,年輕的女士也可在經期過後做自我檢查。
  • 臉上腫物反覆破潰竟是皮膚癌 專家:身上斑、痣多關注
    煙臺山醫院整形外科張文安主任為皮膚癌患者手術膠東在線7月26日訊(記者 張倩 通訊員 葉杏 國傑)臉上長顆痣,長個疙瘩很多人都覺得稀鬆平常,不當回事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7月25日,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近日,煙臺山醫院整形外科收治了多位臉上長黑痣或臉上長腫物的患者,不曾料到,這些都是皮膚癌所致。12歲的小林臉上一直有顆黑痣,今年這顆痣變大了,直徑1cm左右,跟普通的痣相比,顏色非常黑,由於伴有出血,父母帶他來到煙臺山醫院,診斷結果讓小林和家人難以接受,這塊黑痣竟然是惡性黑色素瘤。
  • 別拖到腸癌晚期才知道:5個異常信號出現,可能是腸癌徵兆
    重點提示:腸癌症狀、便血、腹部疼痛、缺鐵性貧血、便秘、食欲不振、肚臍、硬塊。 隨著大魚大肉和久坐不動等生活方式越來越普遍,腸癌的發病率猛增。它的死亡率也很高,主要是因為早期的時候它的症狀不明顯,不易被察覺到。當患者發現身體不對勁的時候,大多已經是腸癌晚期了。對於這種「不說話」的疾病,最好的發現方式是自己留心觀察。注意身體出現的一些細小變化,才能及時發現病情。如果身體出現下面這5個信號,就可能與腸癌有關,一定要提高警惕。
  • 男子覺得手術可怕 每天灌10瓶啤酒欲化掉腎結石
    結石不但沒小反而長大 微創除石解煩惱王先生住進重慶聖保羅醫院後,經過檢查,他的腎結石不但沒有被啤酒化掉,反而越長越大,最大的已長成2.5釐米左右的不規則石,知道王先生害怕開刀,醫生建議王先生進行微創手術治療。上周日,王先生在重慶聖保羅醫院做了經皮腎鏡鈥雷射碎石取石術,手術只花了不到60分鐘就結束了,王先生現在恢復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