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做支撐 強化旅遊優勢

2020-12-11 大眾數字報

  □潘偉 鄭秀寶
  
  青州市將文化旅遊產業作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撬動地方經濟騰飛的重要力量,把文化產業發展與旅遊業發展有機融合起來,依靠旅遊帶動文化,依靠文化提升旅遊,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深厚底氣。
  為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機制,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新載體,該市積極實施重點項目帶動戰略,促進了文化旅遊產業跨越式發展。以生態、文化、高端為引領,重點發揮文化園區的引領作用,全力打造雲駝文化旅遊區、宋城、書畫藝術城、中國花卉博覽園等特色文化旅遊板塊,提高文化旅遊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藉助政府資金、民間資本等多元化文化產業項目投入機制和經營模式,集中規劃建設雲門山生態文化創意產業園、古城保護修復建設項目、九龍峪生態文化旅遊區等規模大、品位高的文化旅遊項目,極大豐富了文化旅遊產業結構。
  深度整合文化資源,按照「統一規劃,整體開發,發展大旅遊,構築大產業」的思路,在旅遊開發中突出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蘊。依託井塘古村、「國家AAAA級風景區」雲駝風景區、南陽河休閒區、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彌河文化風景區、雲門山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九龍峪文化旅遊區等人文景點,精心策劃了「三村一山」旅遊片區、博物館群、藝術館群、古城保護修復建設、南陽河文化旅遊、彌河文化旅遊度假區等20多個招商項目,在內容上注重文化展示,將整個古城打造成一個展示青州歷史文化脈絡的歷史長卷、生態畫廊。
  充分發揮古城文化內涵,全面盤活文化資源。在城市擴張發展中完善各項功能,突出文化特色和產業支撐,為文化產業發展搭建平臺。按照「兩城四區」的城市發展格局,在古城區堅持保護與提升相結合,將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努力打造「白牆灰瓦、綠樹青石、古樸典雅、彰顯文化」的城市風格。同時,專門邀請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編制了《青州古城保護與修復建設概念性總體規劃》,按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做好古城古街的保護修復工作,保持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目前,宋城、龍興寺、東夷文化標誌園等一大批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
  

相關焦點

  • 宋麗萍:打造知名文旅品牌 強化文化旅遊強省支撐
    宋麗萍介紹,全省文化旅遊大會是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常態化的狀態下召開的。主要任務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圍繞著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根據河南的實際,大力弘揚黃河文化,發揮優勢,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加快文化旅遊大省向強省轉變,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貢獻。
  • 旅遊強國建設需強化文化支撐
    筆者認為,新時期發展旅遊強國戰略,需進一步深化文化和旅遊融合,加強旅遊領域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建設工作,明確旅遊業的文化功能,重視旅遊業發展的文化引領,提高人民在旅遊發展中的文化獲得感,促進中國文化的旅遊傳播和推廣。改革開放40多年來,旅遊業一直走在市場化的前沿。在市場化、國際化的過程中,旅遊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體系日漸完善,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國民素質提升。
  • 強化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和城市支撐
    當前,中心城市、城市群和都市圈作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載體,要因地制宜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黃河流域產業發展新優勢,夯實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基礎,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以服務實體經濟、延伸重點產業鏈為著力點,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將黃河流域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加快文化資源與特色旅遊、文化創意深度融合,創建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五是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 建設文化旅遊強市 為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主動作為,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對文化旅遊強市建設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對2019年度文化旅遊先進單位和企業進行了通報表彰。
  • 強化科技支撐攻堅重大項目 打造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
    許昆林在深入蘇州高新區調研時強調 強化科技支撐攻堅重大項目 打造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蘇報訊(記者 趙焱)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深入蘇州高新區調研,了解發展實情,現場服務企業,謀劃推動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 洪洞:立足文化資源優勢 做好全域旅遊文章
    有的遊客帶著孩子慕名前來體驗根祖文化,讓孩子將大槐樹移民文化生動地烙在了心中。近年來,洪洞縣立足文化資源優勢,以根祖文化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主線,強力打造核心產品,培育旅遊新業態,實現景區提檔升級,走出了一條極具洪洞特色的文旅融合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 貴州發展旅遊 優勢在於文化
    日前,「貴州文化大講堂」第二場公益文化講座活動「絢麗的貴州」在貴陽舉行。本場講座由貴陽日報傳媒集團「傳習社」文化沙龍與貴陽鍾書閣書店聯合主辦。  貴州省民間產品文化旅遊商品評審委員會主任、多彩貴州產業基地專家申敏,從題為《貴州沒什麼可牛的,只是……》的熱帖入題,在講座中拋出觀點:獨具特色的多彩文化,是貴州發展旅遊的最大優勢。
  • 王磊廳長:搶抓機遇 深化融合 塑造文化旅遊發展新優勢
    9月17日下午,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工作會議在濟南大明湖超然樓廣場舉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研究部署全省文化旅遊發展重點任務,加快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在會上做了交流發言。
  • 黃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戰略研究:強化旅遊文化合作
    一方面要全力做足優勢,充分發揮黃山市在生態、旅遊、文化上的特色優勢,以規劃對接、交通一體為突破,積極參與合作與分工,推進優質特色資源價值轉移,加快功能融入,實現聯動發展、錯位發展,提升黃山市在都市圈城市中的地位,避免加入都市圈後被大城市虹吸。
  • 以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為支撐,山東打造中國旅遊品牌強省
    齊魯網10月9日訊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天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大力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要提升品牌化國際化水平。一是突出品牌高端化,以「好客山東」為統領,以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為支撐,制定「好客山東」品牌提升計劃,構建多層次、全產業鏈的旅遊品牌體系。
  • 依託高鐵優勢盤縣大做全域旅遊「文章」
    已建設完成的盤州站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傑 吳迪) 「加快推進旅遊景區開發建設,不斷提升盤縣旅遊接待服務能力,借滬昆高鐵帶動盤縣旅遊經濟飛速發展。」盤縣生態文明建設和旅遊發展局副局長屠景山說,盤縣將充分利用好滬昆高鐵的優勢,做好全域旅遊這篇「文章」。
  • 王兆力在調研旅遊產業項目建設情況時強調:優化品質提升服務打造精品項目 不斷做大做強做優文化旅遊產業
    9月15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兆力在哈爾濱融創·冰雪影都項目、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哈爾濱極地館及二期工程項目等地調研旅遊產業項目建設情況時強調,要充分利用、深度挖掘冰雪、人文、區位等方面的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加強規劃引領,持續優化品質,提升服務水平,打造更多旅遊精品項目、開發更多旅遊特色線路,不斷做大做強做優文化旅遊產業,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提供有力支撐。
  • 苗長虹:強化中心城市工業經濟對黃河流域三大城市群的支撐和引領能力
    作為來自地方高校的一名學者,近些年對黃河流域、黃河文明、沿黃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今天站在這裡誠惶誠恐,我把自己學習的一些心得給大家簡要做一個匯報。我匯報的題目是:《強化中心城市工業經濟對黃河流域三大城市群的支撐和引領能力》。我的匯報分以下三個方面:一、黃河流域工業經濟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當中的機遇和挑戰。
  •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做大做強旅遊產業,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全會要求,要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文化、旅遊等服務業。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旅遊業是典型的綜合性產業,涉及面廣、帶動性強,開放度高,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成熟效應,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的引擎。必須做大做強旅遊產業,培育繁榮國內旅遊市場,充分釋放內需潛力,促進國內大循環。要大力發展入境遊,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
  • 途牛網全球大採購 強化出境遊優勢
    與全球著名旅遊供應商籤約,將強化途牛網在出境遊領域的優勢地位。 出境遊高速增長 途牛獨具領先優勢 2013年中國出境逾9800萬人次,其中商務較休閒遊佔比更大,境外消費高達1290億美元,出境遊人數和旅遊消費均位居全球第一
  • 「新春走基層」全南強化對接大灣區基礎支撐
    全南強化對接大灣區基礎支撐客家新聞網 王靜 記者何亮改造完成的X345小慕石場至南逕梅園平坦寬闊;梅子山公園立體停車樓井然有序;風力發電在群山之中旋轉……近日,記者在全南縣各地看到,一項項惠民生的基礎設施工程不斷建設完成,群眾生活越來越便利。
  • 高臺縣「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新聞發布會實錄
    紅色文化的潤澤使高臺彰顯出獨特的光彩和迷人的魅力。近年來,高臺縣按照「立足高臺、面向全國,突出重點、打造龍頭、錯位互補、各具特色」的發展思路,把「紅色高臺」作為全縣「亮點名片」來打造,以弘揚紅西路軍精神為己任,堅定文化自信,明確發展方向,把握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紅色文化旅遊發展,做活做強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文章,古老的高臺正煥發出新的光彩。
  • 強化「五大支撐」 佛山建設國際一流創新基礎設施集群
    在分組討論中,大家紛紛表示,佛山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協同聯動,爭當推進「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排頭兵。強化「五大支撐」將三龍灣打造成佛山推進「一核一帶一區」建設龍頭平臺緊扣「一核」作為全省發展核心區和主引擎的功能定位,不斷強化佛山發展支撐力。
  • 景域文化景區淡季經營之道:發揮旅遊產業優勢 拓寬產品業態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關於做好冬季旅遊產品供給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冬季旅遊產品供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冬季旅遊需求。以景域文化旗下的馬鞍山濮塘國家度假公園為例,該景區於2016年初被入選為首批省級旅遊度假區以及安徽首批旅遊小鎮,但也一直面臨著旅遊淡季如何吸引遊客到訪的難題。今年以來,馬鞍山進行了做旺冬季旅遊的新嘗試,充分把握旅遊市場年輕化、散客化的特徵,加大對體育旅遊等融合業態的開發,為遊客提供更多更具個性化、體驗性、參與性的冬季旅遊產品。
  • 文山文化旅遊資源呈現「十好」特色優勢
    6月10日,雲南省文山州旅遊產品暨招商引資推介會在昆明舉行,發布了包括航空市場及景區等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 在本次推介會上,文山州麻慄坡縣與南京某置業有限公司籤訂《天保口岸邊貿型特色小鎮及跨境旅遊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達成投資54億,文山州與6家旅行社代表籤署了旅遊戰略合作協議。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城投、雲南建投和文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協等領導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