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強自立」是「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出的戰略布局,成為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支撐。
——前言
前段時間,霸姐寫了一篇關於成都和重慶的科技競爭分析的文章,很多粉絲指出重慶早已超越成都,成為西部科技強市。
衡量一個城市科技能力、創新實力,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就是每年的科研投入,對科研投入的資金越多,意味著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產出更多的創新成果,為此,霸姐查閱了我國主要中心城市在2019年的科技投入。
重慶已經超越成都,成為西部科技強市。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9年重慶對科研的投入高達469.6億元,佔GDP的1.99%,位居全國第8。反觀成都,2019年的科研投入為452.5億元,佔GDP的2.66%。
從投入可以看出,相比成都,重慶更重視科研發展。
近年來,重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實現西部科創中心的地位。
第一,創建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市政府一直強調要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不斷增強協同發展創新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引進全國985高校,共建研究院。截止目前,重慶已經引進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湖南大學等一批全國重點高校,實行政校聯合,共同開設基礎科學、前沿科學研究所,在人才培養、人工智慧、新能源、生命科學等多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有政府高瞻遠矚、大力支持,有高校的創新研發、人才培養,有企業的積極協助、成果轉化,重慶已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星城市。
劍指第一,未來能否超越西安?
雖然重慶科創發展迅速,科研投入超過成都,但目前依然是區居第二。
根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西部科研投入最高的是西安市,以481.76億位居全國第7,比重慶高1名。但值得注意的是,科研投入的GDP佔比來看,西安以5.2%遠高於重慶的1.99%,這說明西安比重慶更加重視對科研創新的投入。
其實,重慶和西安在科技創新上的規劃非常相似,重慶有中國西部(重慶)科技城,西安更是有由中科院牽頭成立的西安科學城,將成為西部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聚才創業的綜合性科創平臺。
重慶與西安相比,最大的劣勢就是本土高校資源。
西安擁有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所985高校,而且都承擔著國家航空航天、國防科技、三農事業等重大戰略科研項目,另外還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等多所211高校。
科技創新的核心在於人才,頂級人才的培養在於高校。西安是我國高校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霸姐作為重慶人,也不得不承認要超越西安,成為西部科創中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競爭才有活力,我國各大城市之間良性的科技競爭,將推動我國科學發展、技術創新。目前,我國東西部科研投入差距非常大,西安、重慶、成都,作為西部三巨頭,應該有競爭又有合作,共同促進我國西部科技事業的發展,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