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該如何安全地騎行得更遠?

2020-12-1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上海4月12日電(記者王辰陽 賈遠琨)車閘不靈、腳蹬破損、車把傾斜……這些糟糕的共享單車騎行體驗你有嗎?國家有關部門近日發布《關於2017年共享自行車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情況的通報》,所抽查的共享單車不合格率達到12.5%。事實上,共享單車質量問題一直讓消費者關注,它們直接威脅到用戶安全,也決定著共享單車行業發展能走多遠。

共享單車抽檢12.5%不合格

國家有關部門4月4日發布了《關於2017年共享自行車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情況的通報》,抽查的共享單車包括摩拜、ofo、hellobike、雲單車、赳赳單車、全域騎遊、優拜等7個運營品牌的24批次產品,其中5個運營品牌的21批次產品合格,3個運營品牌的3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抽查批次合格率為87.5%。不合格產品涉及的品牌包括摩拜、優拜和全域騎遊。

這是全國範圍內首次開展的共享單車專項抽查,抽查的都是剛出廠待投放的新車。

通報明確,抽查囊括的項目有制動性能、握閘尺寸、把立管、車把部件的強度、腳蹬間隙、反射器等14個,主要問題出現在反射器和腳蹬間隙兩個項目。

車輛未安裝反射器或反射器光學性能較差,會影響騎行者在夜間的騎行安全。記者調查發現,停靠在路邊的共享單車中,很多車的反射器都已經破損、遺失,包括摩拜、ofo、小鳴單車等,還有些品牌的共享單車根本就沒有安裝側反射器。

腳蹬間隙不符合要求,會使共享單車在轉彎時,可能因腳蹬或其他零部件觸及地面而導致騎行者摔倒,發生人身傷害事故。一些品牌的共享單車車型設計不合理,出現車架中接頭位置及選用的曲柄腳蹬不能滿足腳蹬間隙要求的情況。

騎共享單車受傷共享單車企業能免責?

最近一兩年,北京、四川、福建等多地都出現過用戶因共享單車質量問題而受傷的情況。那麼,用戶受傷等人身損害該由誰來負責?

某共享單車品牌的用戶協議這樣寫:如果經檢查您知悉或應當知悉自行車存在損壞但仍然使用該自行車,就該等行為對您自身所造成的一切損傷,您應自行承擔所有責任。

另一家共享車單車巨頭的用戶協議則稱:如用戶在使用我公司單車服務過程中不幸發生任何意外或事故,除非有證據證明該意外或事故是因自行車本身的固有缺陷直接導致的,否則我公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記者發現,共享單車企業大多在用戶協議中點明了「車輛損壞」「有證據證明車輛固有缺陷」等關鍵詞,並以此作為免責條款。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即使企業在用戶協議中註明了所謂的「免責條款」,也不是真的就可以免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可見,共享單車企業單方面宣稱的「免責協議」是無效的,企業應該保障用戶的騎行安全。

如此看來,對共享單車進行質量抽檢十分必要,切實把好質量關才能保障用戶權益。

期待行業服務升級

近期,ofo獲得阿里巴巴融資、摩拜被美團收購等消息不斷,共享單車與資本運作相關的新聞屢搶「頭條」。然而,消費者發現,共享單車行業的「價格戰」逐漸偃旗息鼓,服務質量並未繼續提升。

據了解,此次抽查顯示,全國64個品牌的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已停止運營、註銷、倒閉、暫未開展業務的運營商達42家,正常運營的僅有22家,而這22家中僅有4家近期有新車投放計劃。可見,共享單車行業正處於「洗牌」階段。而且,部分大中城市已禁止新增投放共享單車。

消費者更期待行業「洗牌」帶來共享單車服務升級。用戶王先生說:「出現壞車和安全隱患,應該提高對企業的要求。企業可以更新技術手段,加強對車輛質量和安全的監測,否則壞車既不安全又造成資源浪費。」

不少消費者呼籲,此次抽查採用的是家用自行車的標準,對於共享單車來說,有必要採取更高的檢測標準,或是更密的抽檢頻率。只有築牢共享單車的安全底線,才能促進行業理性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怎樣騎得更遠?
    共享單車競爭早已進入下半場。單車如何才能騎得更遠?市民最後一公裡出行如何更好得到有效保障?在市「兩會」召開之際,深圳部分政協委員呼籲,對單車「禁投令」鬆綁,開放市場競爭,以促進單車平臺優勝劣汰。根據市交通運輸局2019年發布的數據,深圳在運營車輛數已下降至48萬輛,與高峰期相比,坪山、光明等4個區域單車數量減少超過五成。單車日均使用量84.9 萬人次,與此前日均517萬人次的騎行峰值形成鮮明對比。以實際可用車輛評估,深圳共享單車存在約20萬輛的缺口。此後,雖然哈囉獲準試點進入深圳,但運營範圍僅限於寶安兩個街道,1萬輛單車的投放量相對需求亦有不足。
  • 常德共享單車的「騎行怪狀」如何破解?
    當下,共享單車以其方便快捷、健康環保、費用低廉的優點成為眾人青睞的出行方式。然而,各地共享單車的不文明騎行、私自鎖車、亂停亂放、扔車、隨意破壞、據為己有等問題也屢見不鮮。連日來,本報記者對市城區內共享單車的「騎行怪狀」進行了深入走訪調查。
  • 美團單車推動出臺共享單車消毒規範 保障騎行安全
    該規範是全國首個共享單車消毒團體標準,由美團單車聯合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發起,經政府、NGO機構、企業等各界代表積極參與修訂後正式發布。該規範推動實現共享單車消毒常態化和標準化,對共享單車日常衛生維護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期的消毒和維護,提出了車輛衛生要求及運營人員要求。
  • 冰城交警規範共享單車安全騎行 騎車接打電話、上機動車道行駛一律...
    近日,為有效預防涉及非機動車交通事故的發生,提升共享單車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哈市交警部門在從嚴管理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出行秩序的同時,還通過現場示範、發布安全騎行操作規範等舉措,引導廣大市民掌握安全騎行技能,保障自己及他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騎行途中打電話、單手持把,危險!
  • 騎入禁行路段 廈門共享單車亂象該如何「終結」
    禁行路段任性騎行、馬路變成停車場、車身傷痕累累……種種亂象,該如何「終結」?這一問題,考驗著新老廈門人文明素質的同時,更考驗著相關部門和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的應對和管理水平。  有共治才有共享——發問應對管理之策,探尋亂象解決之道。本月,由市委文明辦和廈門日報社聯合組建的「文明創建暗訪團」緊跟熱點問題,聚焦共享單車使用中的種種不文明現象,尋求應對之策。
  • 媒體關注共享單車騎行安全 律師:出事故平臺或擔責
    長沙晚報記者 劉琦  共享單車的迅速發展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隨著騎行者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因騎行而帶來的意外傷害和道路安全隱患也大幅增加。  昨日,長沙市雨花區交警大隊民警在長嶺路口、花侯路等路段開展了共享單車交通違法專項整治,並對市民進行安全提醒。
  • 共享單車騎行量上漲,安全如何保障?每日早中晚消毒
    近日,哈囉出行披露的大數據顯示,1月8日至2月5日期間,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國內多個一二線城市,超市、農貿市場等地點附近共享單車騎行量佔比上漲約5%。並且,3公裡以上的騎行量佔比增加,透露出部分市民以共享單車替代此前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衛生安全如何保障?
  • 共享單車騎行需求激增 泊位不足難題如何破解?
    今天是世界無車日,許多主題活動中都有共享單車的身影。兼具綠色、共享、方便、健身等優點的共享單車,近兩年來飛速發展,五彩繽紛遍布大街小巷,一度成為城市的別樣風景。「價格便宜」「隨騎隨停」等優勢,導致騎行需求激增。
  • 你所騎行的共享單車消毒了嗎?在成華,簡單幾個步驟就可隨時了解
    我也想騎共享單車,但我始終還是有些顧慮,每天那麼多人騎車,不曉得我選擇的這輛單車消過毒沒得哦?在成華,想要知道你所騎行的共享單車的具體消毒情況?這個是可以實現的哦!防消碼了解共享單車消毒狀態,保障用戶的騎行安全。
  • 共享單車怎樣走得更遠
    石家莊街頭停放有序的共享單車。(資料片) 記者田瑞夫攝網友「淳風」在河北新聞網留言:共享單車讓綠色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但是也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文明用車難、停放規整難、車輛維護難、退還押金難……這些難題該怎麼解決?
  • 共享單車如何消毒才安全?國內首個團體標準來規範
    規範要求,在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車把手、車籃、車鎖等騎行人易接觸部位,每天消毒不少於1次,每次不少於5秒鐘。團體標準是個好工具,但一定得用好,才能確保實施效果。《天天315》本期聚焦:共享單車如何消毒才安全?國內首個團體標準來規範。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疫情催熱共享單車騎行 消毒工作誰來管?
    特殊時期,共享單車因通風條件好、消毒方便、可避免人與人之間近距離接觸和病毒傳播等優勢,成為更多出行者選擇的交通工具。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也表示,對於中短途的出行,騎共享單車是一個相對安全的方式。 由此,如何保障用戶復工出行安全,成為了共享單車行業不可迴避的話題。
  • 哈羅單車殺進單車前三,ofo摩拜危機來臨,共享單車之路該如何走
    短路出行的防水就成了人們最糾結的問題,這不,網際網路與科技的發達為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只要你一出門基本就能看見單車的身影,拿出手機掃一掃我們就可以騎走。但是因為共享單車的過度投放,對市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大家肆意停放,惡意破壞,對共享單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相信大家也看過類似的新聞,那些被破壞的不能再騎行的單車被循環利用成了其他的物品再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
  • 攜手摩拜派發雨衣,助力共享單車騎行安全
    這場「雨你一騎玩潮」共享單車騎行安全的聯合活動,由潮流產業領導品牌YOHO!和摩拜單車共同發起,通過雨天機動派發、地鐵沿線投放、趣味快閃提醒、線上吐槽互動等形式,為雨天出行的用戶發放雨衣,提醒廣大市民雨天騎行安全。
  • 共享單車維修員韓建龍:修好車輛,讓人們騎行更安全舒適
    □文/圖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李娟2021年的第一天,90後小夥韓建龍並沒有因為過節停下手中的活兒,反而幹得更起勁。「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我要給自己定一個新的目標,維修車輛的數量創一個新高,讓自己的業務能力有進一步的提升,讓人們能在新的一年騎著更安全、舒適的單車出行。」韓建龍一邊跟記者聊著天,一邊加快了手上的動作。韓建龍,哈囉出行在呼和浩特市的一名普通維修員。2018年哈囉出行剛進入呼和浩特市的時候,通過朋友介紹,他從裝修行業轉行到了共享單車維修。
  • 明天共享單車可安全騎行嗎?美團單車上海街頭「無差別消毒」
    圖說:美團單車倡議不分品牌對所有共享單車一一消毒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隨著節後復工潮的逐步到來,不少專家、多地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防控工作指南對上下班途中如何防控進行了指導,建議優先選擇私家車、步行或騎車上班。
  • 四問共享電單車該如何發展?
    (原標題:四問共享電單車該如何發展?)未來共享電單車到底該如何發展?記者採訪後發現,共享電單車要想健康有序發展,首先要解決四個問題。問題一:共享電單車安全嗎?  繼摩拜、ofo等共享單車之後,在榆次大學城出現的第一家共享電單車帶著方便、靈活、比共享單車速度快等優點,出現在大家視野裡。
  • 共享電單車怎麼使用 共享電單車如何收費【詳解】
    共享電單車怎麼使用,共享電單車怎麼收費?共享單車還沒用明白呢,共享電單車又出現了,想必它的出現將會打開一個新的局面,不知道共享單車會不會被取代?校米出行電單車: 校米從成立初就明確了自己的定位,發行的電單車必須是自我研發的,而不是採購現成的車型。
  • 讓共享單車「回家」:秩序之美,你我共建
    共享單車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由於極少數騎行者規範停放意識淡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屢見不鮮,讓共享單車「回不了家」,不僅影響城市形象,也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存在安全隱患,無為市城管局從規範共享單車停放秩序入手,引導市民提高文明創建意識,文明騎行,規範停放,使共享單車騎行
  • 共享單車一直被人們詬病,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兩家公司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兩家共享單車企業,市場佔有率高達90%以上,短短的一年內拿到了幾百億的風險投資。一時間全國很多企業開始模仿,都幹起了共享單車行業。最初的共享單車主要盈利模式是大量投放自行車,然後收取用戶的押金,騎行根本就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