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起詩歌人們立馬會想到唐詩,千百年來它就像一座高峰,對於後人來說,那只能是高山仰止,無數人通過唐詩感受到了古典所獨有的美,還有詩歌的魅力;直到今天《唐詩三百首》,也依舊還是我們的啟蒙讀物。唐詩的風格多樣,各種不同的題材,可謂是比比皆是,裡面的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是融入進了我們的生活中,這也正是唐詩最獨特的一個地方。
那麼除了唐詩之外,後來的宋詩是分水嶺,自從之後詩歌逐漸沒落,一直到清朝,並沒有誕生多少優秀的詩人,儘管也還有不錯的作品,但是總體上來說,那都是不如唐宋兩朝。元朝的文學標籤是元曲,明清的文人大部分又在創作小說,詩歌好像是一個被人遺棄的小孩。
清朝的文人總體上來說讀書的數量是要比前幾個朝代更多,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在進步,各種的書籍也是廣泛在民間流傳,但是清朝的文人在詩歌方面,仍然還是不如唐宋兩宋朝;我們很少能夠記住多少清朝的詩歌,掰著指頭都能夠數出來,這一時期的比較有影響力的詩人無非有龔自珍、黃景仁、袁枚、鄭板橋等等,可是再數下去,那就沒有了什麼印象。
雖然清朝的詩歌不太出名,但是有一些作品還是不錯,譬如阮元的這首《蘇堤春曉》,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是寫得很美;這首詩無論是意境,還是寫作手法,那都是可以媲美唐詩,只不過由於詩人留存下來的作品並不多,很多人並沒有讀過,所以這首詩也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感受清詩的美。
北高峰上月輪斜,十裡湖光共一涯。破曉春天青白色,東風吹冷碧桃花。
阮元,字伯元,號雲臺、雷塘庵主,江蘇儀徵人,清朝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詩也是別具一格,有著很明顯的個人風格;尋這首《蘇堤春曉》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首詩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蘇堤夜下的美景,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是美得猶如一幅畫,每一句都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一讀,只要細細品來,也是能夠感受到那種獨特的美。
這首詩通篇都是在寫景,第一二句一開篇就令人驚豔,落筆漂亮,北邊的高峰上空正好掛著一輪彎彎的月亮,只是那麼斜斜地掛在正當空,還灑下了一片淡淡的月光,湖光山色,這裡的風景美得猶如一幅畫,明暗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十裡西湖引向了深處,使得這裡的景色美不勝收。
第三四句同樣是寫景,這也是與前兩句形成對應,從而成為了整體,讓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破曉春天青白色,東風吹冷碧桃花。」,春天破曉時分天空一片清白,一陣陣東風吹來,乍暖還寒,使得這裡的風景又是另一番景象,這周圍鮮豔的桃花又是另一番景象,開出了豔麗的花朵,正是告訴了世人春天已經來臨了,馬上到處都會開出無數的花朵。
阮元這首詩寫得很細膩,也很唯美,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每一句又都充滿了詩情畫意,讓人們感受到了那種獨特的美。這也正是說明了詩人對於事物觀察得很細膩,所以才能夠寫得如此生動有趣,每一句都很唯美,讀來還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樣的作品最接地氣,其實放進唐詩裡面,那也是屬於一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