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冬天就不長個,兒科醫生教你,五個方法助力孩子成長

2020-12-24 齊魯壹點

11月24日,北京市大興區鹿海園社區聯合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社區廣場開展冬季兒童生長發育義診活動。

醫務人員為在場的兒童提供身高體重檢查,建立健康檔案,繪製身高變化曲線表。義診醫生通過現場發放健康宣傳資料、手冊等形式,讓更多的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抓住孩子生長機會。很多家長對孩子冬天的生長發育情況都不甚了解,紛紛過來詢問。醫生耐心地回答家長們的疑問,並為家長們普及民講解兒童日常保健和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獲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此次義診中,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疑問:「自家孩子一到冬天就只長肉不長個了,這個正常嗎?」為此特地諮詢了小兒內分泌專家李萍主任。

李萍主任表示,雖然冬季不是孩子長個的最好時機,但並不意味著一點也不長。如果想要孩子在春天達到較快的增長速度,在冬天打好基礎就尤為重要。冬天氣溫低,活動少,光照也少,孩子受這些因素的影響,生長速度相對於其他季節來說,自然會有所降低。但是冬天如果保養不當,體重增加過快還會加速骨齡的成熟,這對增高是極其不利。如果冬天沒有一個妥善的能量儲備,也無法實現春季長高的突增。

那孩子冬天該怎麼做才能長高呢?李萍主任為家長們提出了這5點建議。

1、多曬太陽

冬天日照減少,小朋友們更要抓住機會,在有陽光的日子要多曬曬太陽,藉此可以補充VD,促進鈣的吸收,有助於長個。

2、堅持戶外運動

冬天氣溫低,戶外活動明顯減少。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也能增加生長激素的活力,有助於長個。

3、保證睡眠

良好充足的睡眠對生長發育有很重要的作用。1周歲以後,人體的生長激素絕大部分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晚上10點及早上6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兩個大小高峰期。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如果處在深睡眠狀態,等於接收了兩場免費的黃金雨。

4、加強營養

冬天要做好營養儲備,為春天的竄個提供保障。但是飲食要均衡,患有性早熟、肥胖症的孩子尤其要注意避免高脂高糖食品,吃得多動得少,體重指數就很容易爆表了,影響身高。

5、不要穿得過暖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家長把孩子裹成粽子似的,只會讓他更容易感冒。因為小兒體熱,穿太多容易出汗,冬天氣溫低,一個汗人兒更容易感受風寒而得病。而且穿得過多過緊,孩子活動不利,影響生長發育。小手冰涼是因為他心臟小,博動力量小,末梢血液循環比成人差,並不是因為他冷。

孩子長高是一個過程,一年四季的生長發育速度也不一樣,但每個季節家長們都不應該錯過。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明顯落後同齡的孩子或者長時間沒有長高,就應該提高警惕,帶孩子到專門的兒童醫院進行檢查,避免因為疾病原因導致孩子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義診公告

活動主題:兒童生長發育義診活動又來了,這次是哪裡呢?

義診時間:12月8日(周日)上午10:00

義診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弘善家園小區

附近的家長們快帶著孩子過來和專家面對面交流,足不出戶便可享受便利的服務。

1、專業測量身高體重,建立健康檔案。

2、為孩子繪製生長曲線圖,預測孩子成年終身高。

3、解答兒童生長發育問題,制訂科學成長方案。

相關焦點

  • 3種食物在偷走孩子身高,易積食不長個,兒科醫生:少給孩子吃
    醫生詢問情況後,和珊珊父母說,這3種食物怎麼能經常給孩子吃,不積食才怪!一、3種食物在偷走孩子身高,易積食不長個,兒科醫生:少給孩子吃1、醃製食品市場上會有很多醃雞爪、醃菜類的開胃零食,這些食物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喜歡吃,但這些食物中的鹽量是非常高的,孩子長期吃,很容易增加胃脾負擔,產生積食。
  • 孩子口腔潰瘍老是不好怎麼辦?兒科醫生:教你4招,不再困擾
    無論是吃飯、喝水還是刷牙都會很難受,大人都忍受不了,更何況是孩子呢。口腔潰瘍其實是上火的一種表現,尤其是這個季節,孩子非常容易上火。上火以後不光孩子難受,家長也會跟著著急。那麼口腔潰瘍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兒童的口腔潰瘍一般是在舌部、頰部、上下唇內側等部位,大小可以從米粒狀到黃豆那麼大。
  • 孩子明明很能吃,但身材卻很瘦?兒科醫生:三個習慣或是「元兇」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家長都非常關心的一件事情,家裡的寶寶不愛吃飯,一直長不高或者是不喜歡運動,身體很瘦弱等等問題也都是家長十分重視的。但是有一種情況讓家長無從下手,自己的孩子明明很能吃但是身體卻很瘦?張大姐家的孩子小虎今年剛好10歲,這個時間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而且小虎每天吃飯也很多,但是張大姐給孩子量一下身高體重,卻發現身高已經1米5的小虎體重卻只有60多斤,於是張大姐立馬心急火燎地去找兒科醫生詢問,醫生在了解小虎的飲食情況後,跟張大姐說下午吃得多卻身體瘦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隱性飢餓導致的,而導致隱性飢餓的原因一般是因為以下這三個習慣
  • 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是嬰幼兒,如果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即便在大人看來只是小毛病的發燒,到了自己家孩子身上就緊張得不行。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 孩子半夜發燒怎麼辦?兒科醫生說這2個小妙招,見效快還省事
    文|好孕姐我家孩子兩歲前,總是半夜發燒,那時候晚上沒少和老公一起到醫院找大夫。有一段時間,因為怕孩子晚上發燒,我晚上都不敢睡覺。冬天有一次,孩子半夜又發燒,我跟老公顧不上穿厚衣服就帶著孩子去醫院了。到了之後,值班醫生一看又是我們兩口子,而且還都衣著單薄,一直咳嗽、打噴嚏,就說:「你們家孩子總是低燒,沒必要次次半夜來醫院,在家做物理退燒就行了,我看你們倆這感冒的症狀比孩子發燒還要嚴重。」那次,醫生或許是覺得我們這樣半夜就醫太折騰,就給我說了2個退燒小妙招。後來我試了一下,沒想到見效挺快還省事。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很多新手爸媽都害怕孩子半夜發燒。
  • 讓孩子扔掉手機!兒科醫生推薦這7款玩具
    雖然用平板電腦、電視和手機就能解決,但顯然父母不想讓孩子太過依賴這些設備。 美國西北醫學中心杜佩奇醫院(DuPageHospital)的兒科醫生UmaLevy博士認為,「學步兒童(1-2歲)正在經歷關鍵時期。他們需要一些活動來培養精細運動、大肌肉運動技能和語言發展。」
  • 女醫生抱孩子進診室,「這要插隊呀」,兒科醫生的問話:大快人心
    一個女醫生抱著孩子,進了兒科診室。我心想:「壞了,這肯定要插隊,又得多等一個了。」結果看診的兒科男醫生問了一句話,大快人心。我家雙胞胎大清早只搶到1個號,醫生同意加號,說一起看。我看著還需要等不少位,就帶孩子先在候診區吃早飯。結果看到一位女醫生,抱著一個孩子,走起來都帶風,直衝兒科診室。我心想:「這下好了,醫院職工看診肯定插隊,又得多等一個。」但我心有不甘,跟著進去看。
  • 兒科醫生:孩子冬天「穿太多」更容易生病,很多老人都不知道這點
    小周也說不出話反駁,後來去給孩子看病的時候,婆婆在醫生面前不停地數落兒媳不會帶孩子,導致孩子感冒云云。兒科醫生說:其實孩子冬天容易生病不一定是穿太少,也可能是「穿太多」。孩子冬天「穿太多」更容易生病,很多老人都不知道這點在老人的觀念裡,冬天冷就要多穿衣服,不然容易感冒。年輕的父母通常也都會說,孩子不冷的,老人給出的答案,一般都是我都覺得冷,孩子怎麼會不冷呢?
  • 湖南首個兒科醫生集團成立,破解兒科醫療資源緊缺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3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謝小虎 彭真)在國家鼓勵醫生多點執業、自由執業的大潮下,越來越多醫生兼職、全職創業。今天上午,我省首個兒科專科醫生集團在2017橘洲兒童健康管理論壇上成立,吸引了來自湖南省多家公立醫院、私立醫院上百名兒科醫生加入。
  • 一家3娃個子都是個矮,醫生:家長給孩子吃這些,難怪脾虛不長個
    一家3娃個子都是個矮,醫生:家長給孩子吃這些,難怪脾虛不長個1.油炸食品比如漢堡,炸雞腿配薯條等。積食不僅是不長個這麼簡單,下面這3個異常,都是積食發出的信號1.排便不規律積食本身就是腸胃消化問題。積食的孩子排便不規律,經常腹瀉或者是幾天不排便。孩子經常脹氣、肚子疼,而且便便有一股酸腐味。
  • 家長讓醫生半小時給孩子退燒,兒醫消失,誰給孩子看病「爸媽營」
    最近,一位曾經工作在兒科一線的醫生吐露了他曾經遭遇的一件讓人寒心的事:「有一次值夜班,半夜三點,一個父親抱著發燒的孩子來到醫院,拍著桌子吼我,『限你在半個小時以內把燒退下去,退不下去,你就是個庸醫!』被拍桌、被吼叫、半個小時內不能讓孩子退燒就直接被罵庸醫,但凡是一般的人,遭受這樣的待遇,心裡都不好受吧,而這卻是工作在一線的兒科醫生,真真實實曾經面臨的狀況。收入低、壓力大,又是「醫患矛盾」的重災區,兒科醫生普遍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壓力。
  • 吃1口等於吃8個塑料瓶,家長卻還這樣餵孩子,兒科醫生:愚蠢
    小圓已經兩年沒有長個過了,平時飯量也很小,只愛吃些甜食零食,加上總是發燒、感冒,來來去去爺爺奶奶也被折騰得夠嗆。老師開家長會的時候總是強調讓家長帶小圓去檢查,但是父母總是跑客戶沒空,知道失業了有空了才想起要帶孩子去檢查。
  • 孩子犯懶不愛動,3個方法引導孩子做家務,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急性子媽媽,只顧著自己儘快的把活幹完,忽視了與孩子通過一起做家務所帶來的成長,導致孩子越來越懶。長此以往,孩子將失去成長過程中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飛飛媽是個急性子,三下兩下就能把手裡的活幹完,每次飛飛跟媽媽幹活時,都會聽到媽媽說:「飛飛,有時間媽媽教你幹,你去旁邊玩,媽媽做就可以了。」久而久之,飛飛再也沒主動幫媽媽幹過活,反而變得越來越懶,這時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應對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應對。 要說冬季,兒童最容易患的疾病是什麼呢?答案毋庸置疑——呼吸道感染!但大多都以「流涕、鼻塞、噴嚏、咳嗽、咽痛」症狀來就診。下面聽聽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兒科醫生對於呼吸道感染知識和一些簡單有效護理治療方法的介紹。 一、孩子感冒了,家長該做些什麼呢? 1.充分休息。
  • 兒科醫生徐曉軍30年堅守「良心藥方」
    一大早,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兒科診療中心,主任醫師徐曉軍的門診前已經排起長隊,這些患兒家長中不乏有人凌晨就來掛號,此刻卻仍秩序井然,個個耐心等待。 仔細洗完手,戴好聽診器,徐曉軍開始迎接守候在門診外的患兒家長。 徐曉軍為何能受到這麼多患兒家長的信任?答案是他堅守了30年的「良心藥方」。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大結局,編劇夫妻說:全劇44個病例,都有原型可...
    寫一部以兒科醫生為主角的電視劇的想法,與兩人的親身經歷有關。王歡與翁海鑫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十幾個月的時候,從上呼吸道感染一直發展到腎盂腎炎,免疫系統崩潰,白細胞持續超標,兩人為此跑遍了上海的三大兒科醫院,從孩子病發到治癒一共持續了三個多月。「就連孩子走路都是在醫院候診的過程中學會的。」王歡說。而小女兒在出生25天的時候,就因為腹股溝疝氣需要手術。
  • 吳明赴:「當兒科醫生,我不後悔」
    吳明赴:「當兒科醫生,我不後悔」 // 專家介紹 // 為了給每一位前來就診的孩子以最佳的治療,詢問、檢查、用藥……這些流程吳明赴都力求做到精準。門診,再加上東西兩院、5個病區上百個住院的孩子,吳明赴幾乎把全部的精力撲在了醫院裡。 兒科又被稱為「啞科」,因為看診對象年紀小,患兒通常無法準確地表達哪裡不適。兒科醫生除了醫術過硬之外,還得具備與孩子交流的小技巧。
  • 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
    本文專家:黃志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12月8日,山西朔州應縣1歲男童在一家名為和諧醫院的私立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
  • 飲食+睡眠+運動,助力孩子長個兒
    原標題:飲食 睡眠 運動,助力孩子長個兒 「近30多年來,中國19歲男孩身高增長全球最快,平均身高增加了8釐米,達到175.7釐米;身高排名從1985年的全球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
  • 孩子多大年齡才能吃大人的飯菜?兒科醫生:應該分年齡段餵養孩子
    文|啞鈴媽媽自古以來,我國在飲食方面的講究頗多,烹飪方法也是五花八門,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調料,來達到色香味俱全。我們知道寶寶時期,不可以吃這些調料,那多麼多大可以吃大人飯菜呢?大寶就盯上了那道菜,眼睛都不眨一下,直勾勾地看著。大家都被他那小模樣逗笑了,婆婆看著不忍心,夾過去一塊讓大寶拿著啃。我連忙攔著:「媽,這個不能吃,調料放得太重了,寶寶身體吃不消。」婆婆不以為然:「你就是講究太多了,又不是天天吃,今天高興,孩子吃一塊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