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名重慶驢友在貴州滴水灘瀑布瀑降時不幸遇難,讓瀑降這項小眾極限運動走進大眾視野。野瀑布、非專業、缺裝備、雨水多……事故發生後,各種關於瀑降危險性的代名詞也不斷浮出水面。近日,記者多方聯繫了解到,青島本地也有人組織瀑降探險,到全國各地參加活動。
然而,根據記者調查,瀑降活動屬於一種新興的極限運動,相關部門對這項運動沒有具體監管措施。而招募平臺上,雖然表示「小朋友都可以玩」瀑降,但對可能產生的後果卻以「領隊不對任何由戶外運動本身具有風險發生的後果負責」來推脫責任。
【調查】
參加瀑降只需560元?
什麼是瀑降?瀑降一般指溪降,指的是在懸崖處沿瀑布下降的運動,在1996年由法國探險家克尼格帶到國內。據參與者稱,如果身體、心理都符合要求的話,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瀑降的感覺非常刺激,被形容為「在瀑布裡跳舞」。但同時,參與者們普遍表示,瀑布下的石頭通常布滿青苔,瀑布水流帶來的衝擊力等等,都會給瀑降者帶來極大的挑戰,可以說十分危險。
記者在網絡多個平臺搜索,發現青島有一家名為「行者戶外」的戶外運動俱樂部,他們發布瀑降廣告招募參與者。廣告顯示,瀑降地點在浙江的天目山黑洞瀑布群,體驗18個連鎖瀑布,無年齡限制,費用為560元/人,已包含全套進口瀑降設備以及50萬元旅行意外保險。
記者聯繫該俱樂部負責人,得知這560元中,包含從青島出發往返杭州的豪華坐臥大巴車費用,據介紹,其中260元為提前訂車、訂房、買保險的費用。其他費用還包括景區擺渡車、領隊嚮導費,並且含早餐、晚餐各一頓。
而所有參與者,都不需要攜帶任何裝備,只需要攜帶常規旅行用品即可,穿徒步鞋或登山鞋。
培訓兩小時就能參與?
通過電話聯繫,記者詢問無瀑降經驗的新手是否可以參加,對方表示:「小朋友都能參加,成年人新手也沒問題,都有專業教練帶著。」俱樂部會對報名瀑降的成員進行培訓,一般安排在出發前幾天進行,由於疫情原因,提供「網上視頻教學」,出發前再由教練面對面培訓一次,大約兩小時左右。
記者隨後又聯繫到另外幾位瀑降愛好者,他們表示現在玩瀑降的大多是新手,只有新手才對瀑降運動充滿好奇,真正體驗過的老手,不會輕易參與瀑降活動,但凡參與都要提前做足功課,比如勘測地形、有針對性地備好裝備等,這之前的準備工作起碼也要3天左右。
記者留意到,組織瀑降活動的戶外俱樂部不約而同的都有規避組織方風險的條例。如行者戶外俱樂部的推文表明:「由於戶外運動有一定危險性和不可預知性,參加者對自己的行為及後果完全負責,領隊不對任何由戶外運動本身具有風險發生的後果負責。凡參加者均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廣告最後,該俱樂部再次強調「戶外活動自願加入、風險自擔」。
【記者探訪】
有人到北宅「私自」瀑降
青島因為地勢原因,很少有適合瀑降的地方。記者多處尋訪,目前青島唯一能進行瀑降的地方就是北宅燕石村的花花浪,那裡的瀑布水流較小,高約10米,算是難度相對較低的瀑降地點。但青島近期連續降雨,瀑布的水量目前也不算小,水流從近10米的高空傾瀉而下,在瀑布下聲音很是震撼。
據記者了解,在青島玩瀑降的小圈子裡,不少人都來過這個地點。每次瀑降,最有經驗的人會作為先鋒首先瀑降,這樣他下去之後也可以對後來的人員進行繩索控制保護。
這些極限運動愛好者在這裡瀑降,是否符合規定,有無相關部門監管?記者聯繫北宅街道負責旅遊的部門,該部門負責人介紹,「瀑布位於北宅花花浪森林公園內,瀑布只有在下雨天后才能形成傾瀉水流,瀑布總高約10米,周邊環境未曾正規開發。」這位負責人還表示,不少瀑降愛好者認為這裡的高度不高,所以才選擇在這裡瀑降,而花花浪森林公園是一處未建好的休閒公園,目前公園免費進出,不收門票,也無人管理維護。「不建議在這裡進行這項運動。」這位負責人解釋,這裡不是正規公園,一旦發生險情,沒有專業人員及時搶救,後果不堪設想。
記者隨後又聯繫到嶗山風景區管理局市場開發處,詢問景區對瀑降活動是否有規範,該部門負責人表示:「嶗山風景區內的潮音瀑等景點,因為瀑布高,流水量極大,均不能用作瀑降地點,也嚴令禁止瀑降愛好者進行速降類活動。」
【講述】
出場人物:趙希勇
崖降難瀑降是難上加難
瀑降作為一項戶外極限運動,在戶外圈裡尚屬小眾。據報導,全國瀑降玩家不到5000人。瀑降人群有兩種,一種由商業公司帶隊,分為初級和高難度兩種,前者面向大眾,後者僅針對頂級玩家;另外一種是自發組織的專業驢友。幾番打聽,記者在青島也找到一些參加過瀑降的戶外運動愛好者。
青島救生協會世寶特救援隊總隊長趙希勇擁有十幾年戶外極限運動經驗,在談到瀑降運動時,他首先表示「這個活動很危險。」他解釋,自己曾經是崖降玩家,接觸瀑降,也是由崖降開始。對於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玩家來說,瀑布從高空傾瀉的水量巨大,如果調整不好步伐和呼吸很容易窒息。
「戶外運動中,崖降就屬於最難的一種了。」趙希勇介紹,未知感是速降運動中最令人害怕的感受,站在陡峭的崖頂,一眼看不到底,每個人面對這樣的場景都會從心底發怵,特別是從上百米的山崖看下面的人像螞蟻一般大,要膽量大、心態穩的人才能參與。
趙希勇表示,崖降是瀑降的「前身」,是最基本的高空下降技術。從陡峭的山崖上下降,最起碼需要克服恐高的心態。趙希勇的第一次崖降是在青島浮山主峰最高點,376米的海拔、30多米的崖壁,讓剛剛接觸崖降的趙希勇心裡直打鼓。「繩子那麼細,竟然還有彈性,會不會在半空斷了?」第一次嘗試,趙希勇也感受到恐懼,在專業隊友的帶領下,趙希勇摸索著試探,直到最後腳落了地,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第一次體驗瀑降,心情比體驗崖降時更緊張,如果說崖降是戶外極限運動的最難,那瀑降就是難上加難。也就是因為這樣,瀑降才比崖降更吸引體驗者冒險前去。」趙希勇告訴記者,由於瀑降有水流衝擊,更加劇了速降的衝擊力,因此手裡的繩子就是「保命線」,不是單單握緊那麼簡單,而是要學會怎樣使用。
缺乏監管遇險很難施救
趙希勇對瀑降運動在各戶外運動俱樂部的「普及化」提出擔憂。他表示:「娛樂化」瀑降運動,將加劇人們對其高風險的忽視。
針對一些戶外運動俱樂部在網上聲稱就能培訓瀑降技能的做法,趙希勇表示,很多操作技巧不是依賴於學習,而是依賴於長期訓練的本能,不是坐在家中看看視頻,看看教練演示就能學會的。趙希勇坦言,目前組織瀑降項目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嚴格的認可和明文規定的資格門檻」,以致很多俱樂部對參與者經過簡單培訓後即領隊出發。然而,適合瀑降的地點一般都在峽谷當中,地勢險峻,再加上瀑布水量極大,散發的水霧影響視線,如果發生危險,救援隊很難找到合適的落腳點。再就是瀑降過程中,水流會對繩子進行衝擊,繩子溼了摩擦力會增大,下降者容易在中途失去操控能力,被卡在半空中。而長時間的水流衝擊,繩鎖、器械故障等諸多原因會導致下降者被困,造成原地傷亡,而救援人員在水流衝擊下無法接近被困者進行救助。
趙希勇強調,參與者起碼要了解瀑布周邊幾十公裡近幾日的天氣,「假設上遊下暴雨導致河水激增,這時瀑降,大水忽然衝下來,後果不堪設想。而對於救援隊員來說,難點是根本無法接近遇險者。」
挑戰極限千萬不要盲目
如今,趙希勇所在的救援隊裡,瀑降已經成為一種救援技能,需要專業學習。趙希勇表示,「瀑降時必須使用不帶自鎖功能的下降器,瀑布垂直且下面是深潭的環境,繩子不要接觸水面,且不可以打繩尾結。瀑布有坡度且下方水淺有亂石的環境下,要在下方設有保護人員,繩長要大於瀑布高度。固定點的繩子一定不能固定死,這樣即使在你出現意外的情況下,保護的人從上邊也能非常迅速地用這條繩子把你放下來,如果瀑降50米,至少要多準備10米的繩子接入水面。」
「對極限愛好者來說,挑戰是最大的樂趣。但挑戰的前提需要技術和安全知識的鋪墊,事先的計劃、學習、預案、推演至關重要,不要全憑熱血和激情去做,理性挑戰最重要。」趙希勇說。
【講述】
出場人物:陳佳林
因為刺激瀑降更易上癮
「因為更刺激,瀑降比崖降更容易讓人上癮。」作為一名瀑降教練,青島姑娘陳佳林已經有近6年的瀑降經驗,在同行的眼中,她是個「老手」。在陳佳林看來,瀑降的運動體驗很多變,「下降」「跳潭子」「滑滑梯」,還能看到常人難以見到的自然風光。
陳佳林告訴記者,缺氧、滑落、空中窒息,降落速度失衡,這些問題最容易在只圖新鮮刺激、不顧安全的瀑降新手中出現。「不是所有玩過崖降和瀑降的人都能合理靈活應用手裡的器械,很多新手認為在教練指導下,訓練過一兩節課,就能獨自體驗,他們往往會因為經驗不足,在半空中遇險,但瀑降與崖降不同,水流的衝擊給救援增加了很大難度,所以非常危險。」體驗速降,最應懂得「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陳佳林告訴記者,雖然有些教練有UIAA(國際登山聯合會)的專業認證,但學員沒有實操經驗,獨自體驗瀑降危險性很大。陳佳林認為,體驗速降一定要和有經驗的同伴結伴而行。
「瀑降的危險是無法預測的,意外發生時你思考的時間很短,可能只有幾秒。別看瀑布遠看好像很詩情畫意,其實水流的速度、水的壓力是你無法想像的。」無論是專業玩家還是初級愛好者,陳佳林認為,身體素質、技巧和經驗、專業的裝備是瀑降的必要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遇到危險時的自救能力。而這種「自救」,很大程度上是由團隊完成的,而不能只靠個人。
【律師說法】
免責條款不是「尚方寶劍」
據山東琴島律師事務所律師杜慧謙表示:「針對戶外俱樂部廣告推文中提出的『不承擔風險』內容,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合同中對於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所以免責條款並不能完全免除組織者應盡的安全保障義務。
在戶外活動中,一旦發生意外,一般要從組織者和參與者各方是否有過錯來進行責任承擔。組織者不能以因為有免責協議而完全免責,仍然要依據法律和事實來劃分責任。如果組織者對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或者沒有盡到救助保障義務,那麼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建議活動參加者自願購買保險,如果活動參與者事先購買了人身意外保險,就可以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減少相關損失以及糾紛。
【新聞回放】
滴水灘瀑降兩人遇難
8月24日,兩名驢友在貴州滴水灘瀑降身亡一事引發關注。事故中一名男性驢友68歲,另一名女性驢友30歲左右,兩人均來自重慶,疑似瀑降後在空中懸掛半夜窒息死亡。此次貴州滴水灘事故經初步核實,兩名遇難人員與其他4名隊員共6人,一起到該縣關索街道辦滴水灘瀑布進行探險活動,他倆沿滴水灘瀑布約距離地面130米的第三層往下速降,被困於瀑布中央。當地迅速組織救援,兩人在瀑布懸掛一天一夜後被救上岸,但均已無生命體徵。
來源 |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鍾尚蕾 圖片由受訪人提供
編輯 | 趙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