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得詞心者,唯其一人,王國維也對之讚不絕口

2020-12-13 夕茜de簡慢人生

說到秦觀秦少遊,心裡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悲傷,一是因為他的詩詞,一是因為他的身世。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就不由地在腦中浮現。不愧為婉約派詞人之首,他寫詞雖用語平淡,但輕輕一句,就已經說到了讀者的心裏面。

秦觀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卻沒有繼承蘇東坡豪放的詞風,自成一派,成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蘇軾的詞把詞從歌辭之詞演變為詩化之詞,而秦觀的詞則把詞從詩化之詞再次演進,回歸到詞的本質。

清朝的周濟在他的《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少遊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即秦觀的詞外表平常,卻容易使人受到感染,這種特色,其他人用盡心機也無法達成。

馮煦在他的《蒿庵論詞》中說:「他人之詞,詞才也。少遊,詞心也,得之以內,不可以傳。」意思說,別人僅僅是對語言的運用,有豐富的語彙,有廣博的想像和聯想,能感受和觀察到自然之景和內在的情感;而秦少遊則蘊涵有詞的那種婉約、纖細、柔媚的質地,簡直是得了詞心,筆觸直擊人們的靈魂深處,可意會不可言傳。

同時,馮煦又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然而王國維對此卻不認可,以為只有淮海,也就是秦少遊才配此評語,小山還差點。這對秦觀的評價不可謂不高矣。

我們來讀讀秦觀的詞——《畫堂春》,就能發現他的詞描寫非常的細膩: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寶篆煙消鸞鳳,畫屏雲鎖瀟湘。慕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東風吹柳日初長」,很平淡的七個字,卻有無限情致。春風吹動垂柳,雨後落日餘暉中,紅花綠草分明,杏花開完,花瓣落入泥土,被燕子銜去做窩。「睡損紅妝」更妙,不說怎樣的寂寞哀傷,只說沒有遊春的興致,屋裡香爐煙嫋嫋,屏上煙雲霧蒙蒙。「慕寒微透薄羅裳」是很細膩的筆法:黃昏時天氣很冷,春寒料峭浸透了單薄的羅衣,引起了無限的遐想。

秦觀的傷春,沒有某個特定的情景或人物限定,他寫的是他內心深處最細微的體會,寫得非常耐人尋味。他的感覺最敏銳、最纖細,也最容易被觸動,能寫出對優美的自然、快樂的時光的那份愛惜和珍重,寫出對不能長久保留的美好事物的哀婉與傷感。

而小山的詞則是對特定事物或人物的描寫,這就是秦觀詞與小山詞最大的不同之處。

所有的詩詞作品都注重一種感發的本質,也就是內心的一種感動,而這種感動也和人的際遇相關。秦觀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他和蘇軾非常的不一樣。如果在現代,我們就會說秦觀有一顆透明的玻璃心,好看但易碎,也就是他受不得挫折。

你看蘇軾一生經歷三起三落,畢生抱負落空,最終死在被貶回來的路上,可是他很曠達,樂觀的很,弄了很多好吃的,還寫了3000多部作品,為後世留下很多寶貴的財富,至今人們還可以享受到他治理杭州西湖的政治遺產——蘇堤。

可是秦觀不一樣,他很敏感,也很脆弱。早年考了兩次進士,都落榜了,後來蘇軾把他的文章拿給王安石看,得到了讚賞,也終於考取了進士。蘇軾入朝為官,也舉薦了他,結果他分到個很棘手的工作,為神宗寫實錄,就是神宗死後給皇帝寫簡歷。

神宗是支持新法的,但當時的太后是支持舊法的,等到太后死了,哲宗親政又改為支持新法。秦觀和蘇軾一樣,政治前途死於黨爭,無論新法派還是舊法派上臺,他們都是被排擠的對象,所以一直被貶,越貶越遠。先是去了杭州任通判,接著去麗水做監酒稅的小官,再接著貶去湖南郴州、廣西橫州、廣東雷州,當然蘇軾比他還遠,貶去了海南島。秦觀受了打擊,一下就起不來了,年僅五十二歲就在回京的路上死去了。

秦觀被貶郴州後,情緒就很低沉,原來只是多愁善感,現在則是有了幾分悽厲神色,這從他的詞中就能讀出來。

當他還在處州(浙江麗水)時,他寫了《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這時候,秦觀的心理有悲哀,可是他還有盼頭,沒有被悲哀壓倒,他還有一種對美麗景色欣賞的心情。

但秦觀的詞是消極的,比亡國後的李煜更消沉。李煜的詞在沉痛之中還有一種奔放,他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則是「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只有沉痛,無邊無際。

及至郴州後,秦觀的詞,用王國維的話叫「悽厲」,就是那首《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是一種對絕望的感情,對天下美好事物的那種追求和嚮往之情完全落空了的絕望。

中國古人常說,詩裡邊有無理之言,但這無理之言往往是至情之言。意思你說的話沒道理,但為什麼會說出這種沒有道理的話呢?因為你內心之中有一種非常深刻的感情,你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秦觀死後,蘇軾就把「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兩句話刻在扇子上。只有和秦觀有著共同遭遇的蘇軾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這兩句話內在的感悟。

對詩歌的欣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一首詞寫完,作者的感情傾注其中,只待有情人來讀取,這其中的美都是獨特的,就好像設置了密碼,只有撥對密碼的人才能欣賞和感悟。

難怪喜歡秦觀的詞,總是在悲切悽慘之時,而開心愉悅時,我們更喜歡蘇軾的快意恩仇。

相關焦點

  • 秦觀:得詞心者,唯其一人,王國維也對之讚不絕口
    說到秦觀秦少遊,心裡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悲傷,一是因為他的詩詞,一是因為他的身世。「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就不由地在腦中浮現。不愧為婉約派詞人之首,他寫詞雖用語平淡,但輕輕一句,就已經說到了讀者的心裏面。
  • 秦觀:得詞心者,唯其一人,王國維也對之讚不絕口
    不愧為婉約派詞人之首,他寫詞雖用語平淡,但輕輕一句,就已經說到了讀者的心裏面。秦觀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卻沒有繼承蘇東坡豪放的詞風,自成一派,成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蘇軾的詞把詞從歌辭之詞演變為詩化之詞,而秦觀的詞則把詞從詩化之詞再次演進,回歸到詞的本質。清朝的周濟在他的《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少遊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但是柳永性格剛直,多次落榜讓其心灰意冷,於是就經常留戀秦樓楚館,寫過很多豔詞。其實這二人本無交集,人們卻因一首詞將他們聯繫起來。下面介紹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作者將身世之感融入詞中,全篇表現了作者對一位歌女的眷戀心情。開篇就很精彩,後來他也被人戲稱為 「山抹微雲君」。前兩句的「抹」、「粘」二字,都經過精心錘鍊,勾勒出一幅空曠寂寥的畫面。一種哀厲悽清的聲響,再加上「徵棹」和「離尊」,一下子把人引入離別的情景之中。
  • 秦觀千古名句,王國維譏為「皮相」,蘇軾大愛,題於扇面
    秦觀千古名句,王國維譏為「皮相」,蘇軾大愛,題於扇面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被貶郴州的秦觀寫了一首詞: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 每日詩話:擅長寫詞的秦觀,其詩也充滿詞的情調
    有學者在分析詩與詞的區別時說,除了形式上的區別,表現在內容上,則詞之情深,詩之境闊。就拿秦觀和蘇軾作比。秦觀是情之所聚,所以感情細膩,描摹事物細緻入微,遣詞造句精雕細琢,擅長表現細微複雜的情緒,所以適合寫詞。
  • 秦觀的這首《踏莎行》哀婉而悽美,可以說是他被貶生涯的一個縮影
    秦觀非常崇敬蘇軾,在蘇軾從密州移知徐州的時候,秦觀曾寫下「我獨不願萬戶侯,唯願一識徐蘇州」的詩前來拜謁。蘇軾讀到秦觀的詩詞後,稱讚他有「屈宋之才」。就這樣,蘇軾與秦觀的相識成為文壇一段佳話。秦觀也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
  • 寫出《人間詞話》的王國維,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這宮,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李後主其人,生長深宮這宮,長於婦人之手,為人寬容仁慈,厭戰惡殺,他有一顆赤子之心。明亮澄淨。無心於政治卻坐上王位。不願開疆闢土卻成為亡國之君。
  • 秦觀最悽婉的一首詞,僅4句,蘇軾最愛第四句,王國維偏愛第二句
    讀秦觀的詩,如同聆聽遠處高樓的琴聲,縹緲幽微,若即若離,卻激起讀者澎湃的心緒。《踏莎行》是秦觀最為悽婉動人的一首詞,僅有短短四句,字字珠璣,傳誦千古。當年,孟浩然求仕不成,返回故鄉,感慨「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情感有共通之處,只是秦觀寫得更為形象、深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正面描寫詞人羈旅郴州旅館不勝其悲的現實生活。戴叔倫有詩云:「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孤館」該是有多寂寞啊!
  • 秦觀最美的一首詞,每一句都美得精緻、美到極致
    金人元好問曾寫過《論詩絕句三十首》評論前人詩風,其中第二十四首是評價北宋詞人秦觀的。詩中這樣寫道:「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元好問為人喜剛健風骨之作,如韓愈柳宗元等,因而在詩中以韓愈「山石句」反襯秦觀的詩是「女郎詩」柔弱無力。當然,這畢竟是各有所愛的說法,但元好問也表達了秦觀詞作的另一個特點:美,美得如同「有情芍藥含春淚」!
  • 詩詞賞析:愛情,在秦觀的詞裡落下這樣的美!
    秦觀在婉約詞作的藝術表現上,展示出獨特的審美境界。在意境創造上,擅長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風光,抒發遷客騷人的憤懣和無奈,營造出蕭瑟悽厲的「有我之境」。聚緣君:這首詞誦出了古今愛情之絕唱:兩個人若是彼此相愛至死不渝,又何必奢求朝朝暮暮的庸俗相伴呢?語言上自然流暢通俗易懂,感情上又含蓄深沉餘味無窮。
  • 因為秦觀的一首詞,幾百年後的王國維竟對蘇軾嗤之以鼻
    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字少遊,蘇門四學士之一,婉約詞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他的《鵲橋仙》一詞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一千多年來深得人們的喜愛。同時,他的另一首《踏莎行》也得到歷代名家的好評。
  • 秦觀最美的一首詞,成就了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說
    北宋詞壇幾乎是婉約詞的天下,兩宋大多數婉約派詞宗都集中在北宋。柳永、晏殊、晏幾道、歐陽修、周邦彥、秦觀、李清照等等。柳永的長調纏綿、晏殊的格調曠達、晏幾道的清麗自然、歐陽修的豔雅清新,乃至後期秦觀的含蓄精緻、周邦彥的嚴謹典範、李清照典雅新穎...這些詞人都以自身實踐推動了婉約詞的發展,使之語言格律更為成熟,章法結構更為縝密有致。
  • 秦觀又一首冷門的閨怨詞,一字曰之:美極了!
    秦觀曾有一首《春日》詩,詩中有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句詩被元好問直接引用到其論詩絕句中,所論者便是秦觀的詞風:有情而無力。無力一說頗有些主觀偏好,但有情卻是極為恰當的。秦觀整體詞風情韻兼勝,表之於外便是典雅精緻的詞句,蘊之於內的則是深婉曲折的情態,以其婉約悽美的意境表達文人士大夫的悲情,開創了士大夫抒情詞的典範,一時成為北宋末期詞壇效仿的對象。「有情」二字不僅僅是感人之意,也是說秦觀詞作之美。秦觀可以說是北宋詞壇中將詩詞美學發揮到極致的詞人。
  • 秦觀又一首冷門的閨怨詞,一字曰之:美極了!
    秦觀曾有一首《春日》詩,詩中有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句詩被元好問直接引用到其論詩絕句中,所論者便是秦觀的詞風:有情而無力。無力一說頗有些主觀偏好,但有情卻是極為恰當的。秦觀整體詞風情韻兼勝,表之於外便是典雅精緻的詞句,蘊之於內的則是深婉曲折的情態,以其婉約悽美的意境表達文人士大夫的悲情,開創了士大夫抒情詞的典範,一時成為北宋末期詞壇效仿的對象。
  • 《踏莎行·郴州旅舍》是秦觀所寫,詞中有一句備受蘇軾欣賞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對他十分賞識,稱他有「屈宋之才」,又推薦他為太學博士。宋哲宗紹聖初,新黨再起,蘇軾接連被貶,秦觀也因被指為「影附蘇軾」而列名黨籍,開始了坎坷的生活歷程,被一貶再貶,愈貶愈遠。這首詞就是抒寫貶逐苦悶的心情的。秦觀先是於紹聖元年(1094)貶至杭州,以後又被加上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改貶處州,再從處州貶到郴州。
  • 秦觀千古名句,王國維譏為「皮相」,蘇軾大愛,題於扇面
    秦觀千古名句,王國維譏為「皮相」,蘇軾大愛,題於扇面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被貶郴州的秦觀寫了一首詞: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這成為後世認識秦觀的公允之論。秦觀入仕,也得力於蘇軾的大力推薦。30多歲的秦觀歷經兩次科考,兩次名落孫山,心灰意冷,蘇軾對他的寬慰鼓勵不止停留在口頭上,不僅親自拜會王安石大讚其人品才學,還在《上荊公書》中一再大發感慨:才難之嘆,古今共之,如觀等輩,實不易得,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
  • 在以「詞」最盛的宋代,能以「詩」成一派宗師者,唯其一人耳!
    北宋元符元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召回貶謫戎州(今四川宜賓)六年之久的黃庭堅,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州。然而上任僅九天,既被罷免,不得已到武昌閒居。這一年的夏天,黃庭堅來到武昌南樓登樓眺望。回想自己坎坷的仕途,心中百感交集。遂作《鄂州南樓書事》以疏其志。
  • 自在飛花輕似夢:正宗婉約詞人秦觀
    宋人蔡伯指出:「蘇東坡辭勝乎情,柳耆卿情勝乎辭,辭情兼稱者,唯秦少遊而已。」(見孫兢《竹坡老人詞序》)。多說無益,我們看看秦的名作《滿庭芳·山抹微雲》: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銷魂。
  • 秦觀在郴州旅舍寫下一首詞,因為諸多的藝術特點,被譽為千古絕唱
    」秦觀善於在詞中用典,對仗工整精巧,甚至這貶謫的詞都是帶著悽傷和美麗的,但精麗而感傷,這又是一層境界。,甚至在秦觀從郴州貶到雷州半島的時候,秦觀的詞中「桃花源」之語更是多次出現,由此也可以看出秦觀對陶淵明式的田園隱居生活的嚮往。
  • 秦觀《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
    秦觀《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寶篆煙銷龍鳳,畫屏雲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這首詞清人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一以為「氣薄語纖,此山谷(黃庭堅)十六歲作」。按稱黃庭堅作者始自明刻本《豫章黃先生詞》,但宋人楊《古今詞話》及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已定為秦觀作。此後明人李攀龍、清人許昂霄以及近人王國維亦以為少遊所作,並給予極高的評價。其間李攀龍就曾說:「以奇才運奇調,堪稱奇章。」(《草堂詩餘雋》卷四)許昂霄也說此詞「高麗,真可使耆卿(柳永)、美成(周邦彥)為輿臺(奴隸)矣」(《詞綜偶評》)。細玩詞之風格,婉麗柔美,悱惻深沉,非少遊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