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這首《踏莎行》哀婉而悽美,可以說是他被貶生涯的一個縮影

2020-12-12 品詩詞

秦觀,是北宋時期頗有盛名的文學家,他的一生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鵲橋仙.纖雲弄巧》、《滿庭芳.山抹微雲》等。

秦觀非常崇敬蘇軾,在蘇軾從密州移知徐州的時候,秦觀曾寫下「我獨不願萬戶侯,唯願一識徐蘇州」的詩前來拜謁。蘇軾讀到秦觀的詩詞後,稱讚他有「屈宋之才」。

就這樣,蘇軾與秦觀的相識成為文壇一段佳話。秦觀也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

在之後的幾年,北宋朝廷圍繞著變法,發生了震驚朝野的新舊當政,蘇軾作為舊黨成員幾經被貶,從黃州貶到惠州,後來又貶到儋州。

而秦觀的命運也像蘇軾一樣每況愈下,他先任杭州通判,後擔任處州監酒稅之職,之後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

可以說,秦觀的後半生基本都是在被貶中度過,並且一次比一次遠,一次比一次慘。在古代,很多文人都有這樣的被貶經歷,如果能熬得住,也許最後還能回到朝廷,但多數都是客死他鄉,不得不讓我們感到一陣惋惜和痛心。

紹聖四年,也就是公元1097年,秦觀被貶謫到橫州,出發之前,他在郴州旅舍感慨地寫下了這首《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夜霧籠罩併吞噬著一切,樓臺在茫茫大霧中消失了,原本明亮的月亮此時變得朦朦朧朧,渡口也在迷霧中看不到蹤跡,理想中的桃花源更是無處可尋。

桃花源既是陶淵明的理想地,也是秦觀心中的烏託邦,此時的秦觀一次次被貶,理想一次次破滅,看不到任何希望與寄託,這叫人如何不感傷?

雖然此時是春天,天氣卻依然寒冷,所以秦觀將旅館的門窗緊閉,同時也將詞人孤單寂寞的心也關在了這間屋子裡。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只聽到屋外的杜鵑在哀鳴。這一聲聲鳴叫,讓秦觀冰冷的心變得更加悽涼無助。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這首詞:少遊詞境最為悽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則變而為悽厲矣。」

如果秦觀沒有這樣的親身經歷,是寫不出這樣悽涼而唯美的詞作。

遠方的朋友為秦觀送來書信和溫暖的問候,這本應該是感到欣慰之事,但是在秦觀看來,卻更增添了一種離愁之感。

詞中的「驛寄梅花」,出自南朝陸凱的典故,陸凱與範曄私交很好,他在江南的時候,親自者了一枝梅花寄給北方的朋友,並附上一首詩,名為《贈範曄詩》: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而「魚傳素尺」指的是來自遠方親人朋友的來信與問候,這一句句問候不但沒有領詩人開心,反而徒增了思鄉之愁。

最後,秦觀發出了對命運的追問:郴江啊,你繞著郴山流動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轉道向瀟湘而去呢?」實際上,秦觀是在訴說自己的不公:「自己是一個文人,只想為朝廷做一些事情,誰想到會捲入這樣的政治鬥爭中呢?」

相關焦點

  • 蘇軾得意弟子秦少遊,一首《踏莎行》,寫得哀婉悽美恨意綿綿
    正當秦觀做官做得順風順水,春風得意時,他的老師蘇軾同志卻深陷「烏臺詩案」遭遇了貶謫,他作為蘇軾的弟子也未能倖免,秦觀自此開始了連續7年的貶黜生涯,最終於藤州溘然長逝。秦觀被貶之後,創作了大量的詞作,表達自己貶謫在外,遠離朝廷的無奈與憤恨。
  • 秦觀的《踏莎行》寫人生羈旅,名篇佳作之一
    秦觀的詞工於精巧,感情深厚。傳世的名篇佳作很多。今天介紹的這首詞,寫人生羈旅,也是他的經典作品之一。《踏莎行·郴州旅舍》全詞如下: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 婉約派詞人秦觀與《踏莎行.郴州旅舍》
    那位號稱「蘇門四學士」之一的著名婉約詞人秦觀秦少遊,此時身為貶臣,孤身羈旅,殘燈為伴,面對窗外如夢的月色,追憶起昔日的倜儻風流,不由感慨萬千:想自己出身於官宦之家、幼習詞章,飽讀兵書,志存高遠。26歲以文名動於蘇軾,37歲得中進士。一向為蘇軾所看重,屢薦於當朝重臣王安石,王安石也有「公(蘇軾)奇秦君,口之而不置;我得其詩,手之而不釋」的讚譽。累官至國史院編修。
  • 朦朧寂寞的景色,悽苦的思鄉之情——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北宋詞人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上片描繪朦朧寂寞的景色,下片則抒發了人在異地的思鄉之情,由虛轉實,以景入情,令人難以忘懷。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這首詞充滿了失意人的悽苦和哀怨之情,因為這是秦觀在遭受多次打擊後憤筆而書,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無奈。秦觀,字少遊,北宋婉約派詞人,與蘇軾亦師亦友,一生仕途坎坷。公元1094年,宋哲宗親政後,重用「新黨」,「舊黨」多人遭到清洗,秦觀亦未能倖免。
  • 秦觀在郴州旅舍寫下一首詞,因為諸多的藝術特點,被譽為千古絕唱
    1097年三月,也就是宋哲宗紹聖四年的三月,秦觀沿湘江水路到達郴州旅舍,這首《踏莎行》就是秦觀作於郴州貶所的。秦觀的詞作抒情委婉,情景交融,語言精巧,含意深遠。《宋史》評價秦觀的詩詞時,用了一句「文麗而思深」,這首詞雖然是在寫貶謫的悽苦與悲涼,但整體上詞調沒有太大的變化。
  • 秦觀千古名句,王國維譏為「皮相」,蘇軾大愛,題於扇面
    秦觀千古名句,王國維譏為「皮相」,蘇軾大愛,題於扇面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被貶郴州的秦觀寫了一首詞: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 ...讀經典·葉嘉瑩古典詩詞系列⑨)——讀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在北宋詞人中,秦觀是以獨具善感之「詞心」著稱的作者。馮煦在《宋六十一名家詞例言》中即云:「他人之詞,詞才也;少遊,詞心也。得之於內,不可以傳。」秦少遊在詞中,往往能寫出一種極為纖細幽微的感受。當他在仕途上遇到挫傷,體受到極深重的悲苦時,其詞作便由早期的纖柔婉約轉入哀苦悽厲的境界。這首《踏莎行》,便是秦少遊晚年由處州被貶到郴州以後所寫,因此最能表現此種哀苦悽厲的心情。
  • 秦觀:得詞心者,唯其一人,王國維也對之讚不絕口
    說到秦觀秦少遊,心裡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悲傷,一是因為他的詩詞,一是因為他的身世。「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就不由地在腦中浮現。不愧為婉約派詞人之首,他寫詞雖用語平淡,但輕輕一句,就已經說到了讀者的心裏面。
  • 多情才子秦少遊:他用婉約悽美的優秀詞作讓短暫的人生鑄成了不朽
    之後蘇東坡又看了他寫的《黃樓賦》,頓時被秦觀的才華驚豔,連連稱讚他有屈原、宋玉的才華,這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當即將秦觀收入門下,兩人之間的情誼很深厚,民間甚至編造出洞房三難的故事,說蘇東坡把自己的妹妹蘇小妹嫁給了秦觀。
  • 秦觀詩詞五首,首首絕美,驚豔千古
    秦觀一生,確算坎坷,早年喪父,青年時代參加科考,前後三次,到中進士,已經是36歲的中年,接下來的9年時間,是他比較順風順水的時候,因為蘇東坡受到重用,他也一路高升,但同樣因為蘇軾的關係,人生最後的6年不斷被貶,不斷南遷,可謂嘗盡艱辛,而他又不像老師蘇軾那般放得下看得開,一路下來自然飽受煎熬
  • 《踏莎行》一詞讓人望而生憐,隱約感受到了作者身陷絕境的悽惶
    秦少遊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佳句迭出,可謂句句警策,字字珠璣,讓人望而生憐,顧而忘返。王國維特別欣賞其中的「可堪孤館避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他在《人間詞話》裡說:「少遊詞境最為悽惋,至可堪孤館避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則變而悽厲矣。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但是有一個人,他是蘇軾的徒弟,秦觀。雖說對他的名字我們可能不感冒,但是他的詩詞我想應該都不陌生吧,不論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還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作品。蘇軾對秦觀都是非常喜歡的,秦觀的一首詞,蘇軾曾將它寫在扇子上。
  • 踏莎行的寫的最好的六個詞人!秦觀晏殊歐陽修誰能奪冠?
    好玩的國學:這是秦觀在被流放的過程中寫的一首詞。秦觀雖然長得很粗豪,文字和性格卻很婉約。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很顯然是秦少遊一生的無奈的總結。他的老師蘇東坡看了這兩句,大為傷感,在聽到秦觀去世的時候,悲嘆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 詩人秦觀的這幾首詩詞,驚豔千古,他的故事更是傳奇
    也許一個星夜,天空南藍寧靜,少遊獨自仰望星空、似平看到雙星正緩緩渡河。於是,寫下了這首詞,開解幹裡之外的心上人,也開解自己。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這首詞是秦觀的代表作之一,「山抹微雲, 天連衰草」更是他的名句,他也因此被稱為「山抹微雲君」。他其實還有一個「抹」字用得極具神韻,那就是「林梢一抹青如畫,知是淮流轉處山」。紅蓼花繁,黃蘆葉亂,夜深玉露初零。霽天空闊,雲淡楚江清。獨棹孤篷小艇,悠悠過、煙渚沙汀。金鉤細,絲綸慢卷,牽動一潭星。
  • 《踏莎行·郴州旅舍》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秦觀(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遊,一字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軍武寧鄉左廂裡(今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少遊村)人。妻子為徐文美。
  • 勘稱經典,梁紅殺手鐧神曲《殤雪》哀婉悽美,在這漫天飄雪的季節
    勘稱經典,梁紅殺手鐧神曲《殤雪》哀婉悽美,在這漫天飄雪的季節 2020-12-02
  • 那個專寫情詞的秦觀,用人生的血與淚成就了北宋婉約派大家
    這個「一代傷心之人」所作之詞,是兩宋婉約詞的一個高峰。秦觀的一生受蘇軾影響很多,但他的詞風卻明顯不同於蘇軾。秦詞的婉約,是講究含蓄蘊藉、饒有情致的,力求維護詞體的那種本色,或者說維護詞體的相對獨立性。這種作風對後來的周邦彥、李清照等都有很大影響,可以說是婉約詞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其二,音律諧婉,當行本色。寫男女戀情的詞多為應歌之作,秦觀作詞多會考慮到符合女聲演唱的那種柔婉纏綿的口吻,因此用字注重音律。
  • 秦觀,人生比詩詞憂鬱
    他的詞感情真摯,意味深長,弄得佳人們讀了眼淚譁譁的,對詞作者的愛慕之情攔也攔不住。在民間,《蘇小妺三難秦少遊》的故事廣為流傳,講的就是蘇東坡的胞妹蘇小妹相中秦觀,新婚當夜出下三題考新郎的故事。這是個讓人心情愉悅的愛情故事,但據考證,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真實的情況是:19歲那年,秦觀就結束了單身生活,他的妻子叫徐文美,是個富商的女兒。
  • 《踏莎行·郴州旅舍》是秦觀所寫,詞中有一句備受蘇軾欣賞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對他十分賞識,稱他有「屈宋之才」,又推薦他為太學博士。宋哲宗紹聖初,新黨再起,蘇軾接連被貶,秦觀也因被指為「影附蘇軾」而列名黨籍,開始了坎坷的生活歷程,被一貶再貶,愈貶愈遠。這首詞就是抒寫貶逐苦悶的心情的。秦觀先是於紹聖元年(1094)貶至杭州,以後又被加上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改貶處州,再從處州貶到郴州。
  • 光芒耀眼的詞,似曾相識的名字:秦觀與風花雪月
    導語秦觀,這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好像是一個詩人的名字,又好像是某個港臺的歌星。其實,他是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與李清照同屬於"婉約派"。大家都知道,北宋有一個著名的文人蘇軾,才學與仕途成反比,最遠貶到了海南島。